20**年市北区九年级语文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及答案

2015年市北区九年级语文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5分】

(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

1、请将下列诗文所缺内容补充完整(10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诸葛亮《出师表》

(2) , ,牛衣古柳卖黄瓜。

(苏轼《浣溪沙》)

(3)年少万兜鍪,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温庭筠《望江南》)

(5)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

(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7)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8)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9),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观。

B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C 、王磐的《朝天子 咏喇叭》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D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宁可无功而返的复杂心态。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2分】

3、下面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2分)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新兴中学学生会下发通知布置社会实践活动事宜,通知正文如下: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服务的重要目的是使我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全体同学明天上午8点到新华社区开展服务活动,活动时间为半天。活动的地点是敬老院。主要活动有三项:跟老人谈心,给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打扫卫生。我们将努力给敬老院送去温暖。

改后的句子:

4、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3分)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屠呦呦克服了文献少、交流少、资源匮乏等困难,做出了重要的原创突破。获奖后,屠呦呦感言“这是中国科学家的集体荣誉”; 她此前获得拉斯克奖时,颁奖词中也多次

提到“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她的团队”等; 因此网络上马上出现了“诺贝尔奖应该授予个人还是集体”的争论。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进行简要评论。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80字以内。

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7分)

选文一: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p ò)(①),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②

选文二:由此得到一个结论: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选文三: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1)给拼音写汉字: 惊心动(p ò)①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②

②重蹈覆辙

(2)上面三段文字都选自名著《 ③ 》,“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一句中,“不是„„而是„„”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 ④ 关系。“建筑在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⑤ 。“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一句的主语是 ⑥ ,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包含比喻修辞的句子抄在下面: ⑦ 。

二、阅读【本题满分4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

(1)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会来计事。„„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

谓计将安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隆中对》

(4)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出师表》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

C ,伸张) D

7、下列各项是两个画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8、下列画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 )(2分)

A B

C D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咨臣以当世之事 B 、吾闻二世少子也

C 、贤能为之用 D 、时人莫之许也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2)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6分】

敬爱的“号兵”

(1)求学时代,对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多少总有点畏惧与反感。我中学的训导主任姓沈名咸曾。我们就在曾字的边上加一个竖心旁,变成咸憎,人人都不喜欢的意思。

(2)沈先生兼任我们公民课。在普遍重视语数外主科的心理之下,对于教公民课的老师,自然又是另眼相看。可是因为他是训导主任,大家都有所顾忌。

(3)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他开口说话前先点名,点一个名字抬头看一眼,仿佛看这一眼就把你牢牢记住似的。他点完名,开始说话了:我的名字你们一定都知道了,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沈浩滨三个字,接着说,浩瀚的浩,海滨的滨。是我大学老师给我起的,广大辽阔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4)我扭头看同桌的沈琪,她把浩滨二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笔记本上,却在

下面写了号兵两个字,又很快地画了一个大兵吹号的草图。沈先生打开课本又合上,和气地说:今天是第一天上课,大家随便谈谈。你们经过一星期的新生辅导,对学校的各项规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看来很民主的样子。

(5)沈琪马上就举起手来说:我有问题。沈先生点点头,沈琪站起来大声说:请问沈先生,为什么住校的同学可以不穿制服,而走读的同学一定要穿,这不是不公平吗?

(6)沈先生却微笑地说:我来解释一下。本来,穿制服是为了整齐划一,当然最好是全体同学一律穿制服。但学校为了体谅住校同学自己洗制服、烫制服忙不过来;不勤洗的话,穿在身上反而不整洁,所以才通融,除了周一、周五有周会的日子以外,可以不穿制服。走读的同学,在校外要表现学校精神,一定要穿制服,好在穿脏了可有家里人洗。

(7)沈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不出话来反驳了。可是沈琪又说话了:在一个课堂里上课,有的穿制服,有的不穿,就是不整齐嘛。

(8)如果住校同学愿意天天穿制服,当然再好没有,只要能保持整洁。沈琪,因为你是走读的,才会这样想。如果你是住校的话,一定会觉得这样的通融是很合理的。

(9)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

(10)他在周会上向大家作报告时,常常喜欢把一只手圈成一个圈,放在嘴边,好像可以把声音扩大似的。我们顿时觉得他很是名副其实的号兵。有一次他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就告诉他把他的名字浩滨改写为号兵的事,他听了拍手大笑说:好极了,以后你们更得听我的号声,行动要迅速一致啰。他说:号兵是行军时吹进行曲的前哨兵,要勇敢、机智,要以全副精神投注入号声之中;吹出来的调子即使单调,却有振奋人心,鼓舞你勇往直前的效果。就连学校里吹起床、升旗、作息号的工友,都要负责、守时,全校师生都得听他的号声。你看他吹号时全神贯注,挺身而立的神情,是不是像一只报晓的公鸡,多么自信和威武啊!

(11)沈先生的一席话,使我们对原来是开开玩笑的号兵的名称,也领略到一层新的意义。

(12)初三时,沈先生不再教我们课了,但因他是训导主任,我们仍常常和他接触,那就是犯了过错被请进去吃大菜(受训斥的意思),可是沈先生的大菜是可口而富于营养的。他并不板起面孔训话,而是先讲个笑话或故事,让我们自己想想,错在哪里?比方说,有一次我们住校生三五个人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请外出假去看一场马上要下片的电影。学校批准我们八时半以前一定要返校。电影散场不到八点,回校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当我们经过一间饺子店时,那股香味实在太引诱人。原可以买回来吃,但总觉得坐在店里正式吃,有一派做大人的味道,于是就进去围坐一桌,大吃了一顿。又在水果摊上买了甘蔗菱角,心满意足地回校。到了校门口,大门已关上,才知已过八点半,快九点了。幸得好心的老工友悄悄开边门放我们进去,舍监已经把眼睛瞪得铜铃似的了,站在宿舍门口等着我们被一网打尽了。大名被记下来,直接送到校长室。我们并不怕训导主任的大菜,怕的是校长。

(13)我们走进校长室,沈先生也在座。校长还没开口呢,他先说话了。他说有一个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每回外出时叫他早点回家,他总是晚归来。有一天,他又要出去了,父亲厉声的说:这次出去就别回来了!孩子在外却越玩

越有没劲,心里有一种无依的感觉,反而提早回家了。看见父母正在门口张望,母亲又高兴又意外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了。孩子一向倔强,不愿把真心话说出来,他说,因为爸爸叫我不要回来嘛,所以我回来了。母亲扑哧一声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迟归了。讲完故事,沈先生笑眯眯的,校长也笑了,气氛立刻缓和下来,大家心里也就放松了。幸得沈先生率先开口定调。

(14)沈先生后来要去英伦留学了,我们真的好舍不得他走。沈先生古书读得多,英文又好,他是应该出国深造的。

(15)临别之前,我们全班合作,由我执笔写了一首送别沈先生的诗。还记得那首诗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们敬爱的号兵/有如我们的父亲/我们圈起手/吹起离别的号声/祝敬爱的老师/此去万里鹏程。 (选自《母亲的金手表》,有删改)

11、琦君以“敬爱的号兵”为题目,回忆了自己与沈先生共处时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沈先生有关的三件事。(3分)

12、琦君文章的风格平和温婉,亲切自然,刻画人物细腻到位、呼之欲出。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跷跷板下面句子。(3分)

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

13、凡是学生,对任教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印象深刻些。“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4、在琦君笔下,沈先生的人格魅力于平实的小事中得以凸显,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沈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答出三点即可)(3分)

15、一个人物点亮一段岁月,更何况是师者; 一首小诗承载无限深情,更何况先生将一去万里。文章以送给沈先生的诗作结,请你说一说结尾有何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7分】

宋朝的雨

(1)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2)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3)我建议你去苏堤。

(4)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5)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6)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7)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8)机会终于在时隔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 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9)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注,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史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

(10)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

(11)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

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

(12)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诗文中却很少提及,直到去扬州任上,才在答友人的诗中回顾治湖的经历。可见这位旷世奇才的博大胸怀。

(13)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固然是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但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世英名。

(14)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15)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以丝绸命名的道路曾经横贯东西,而现在,令你乐此不疲的是,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16、作者在文中主要歌颂了苏轼的功绩和人格,却以“宋朝的雨”为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17、第(5)段画线句的描写极富表现力,请体味它的妙处和作用。(3分)

18、仔细阅读文章8、9段,说说苏东坡整治西湖的理由。(3分)

19、为什么说“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3分)

20、文章在表达上使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2分)

21、苏堤的南端有一座苏东坡纪念馆,人们在参观中不仅能读到苏轼的经典诗词,还能了解到他在当太守时的功绩。假如你就是一名参观者,你会在纪念馆的留言薄上写下怎样的感言?(3分)

三、作文【本题满分50分】

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不该忽略的

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害,酿成大错; 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

请以“不该忽略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命题作文:学农,因他(她)而难忘

时间就像吹过耳际的风,和你打个轻声的招呼就悄然离去。可是回首那段学农的日子,却像歌词里唱的那样,“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收拾记忆的行囊,在那些用汗水浇灌青春的时光里,一定有个他(她)带给你最难忘的回忆。请你以“学农,因他(她)而难忘”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1(1)恢弘志士之气 (2)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3)坐断东南战未休 (4)肠断白蘋洲

(5)童稚携壶浆 (6)零乱成泥碾作尘

(7)只恐双溪舴艋舟 (8)何日遣冯唐

(9)八百里分麾下炙 (10)陟罚臧否

2、D

3、社区服务是我们服务社、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 或:社区服务的重要目的是使我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

4、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0字以内,酌情给分。

5、(1)魄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重走失败的老路。

(2)③《傅雷家书》 ④并列关系 ⑤偏正短语 ⑥最可厌的

⑦真诚是一把艺术的钥匙。

6、A 7、C 8、D 9、B

10、(1)起义军攻打陈,陈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和起义军在谯门洞里

作战、

(2)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崩溃衰败的原因。

11、解答有关穿制服的问题;为我们解读号兵的含义;晚归时为我们解围;第一堂课上(点名)做自我介绍;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为先生作诗送别。(共3分,写出任意三件,意思对即可)

12、运用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沈先生的神气、洋派(或表现出沈先生注重仪表、着装干净整洁的特点;或表现出沈先生对课堂的重视,工作态度严谨);表达出学生对沈先生着装的欣赏、喜爱之情(或表现出学生新奇的感受;)。(共3分,人物描写方法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表达效果2分,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13、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接上文沈先生为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情形,为下文写与沈先生交往的事做铺垫;(或“引出下文对沈先生的情感变化的叙述”、或为下文表达对沈先生的情感做铺垫)。(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4、围绕“民主;教学有方、教学得法;和气、宽容、体谅人、平易近人、理解学生;责任心强;博学;洋派新潮;幽默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5、①内容上:围绕“表达了敬爱(不舍、留恋、祝愿、感激、怀念)的情感;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余味无穷、意味深长回答。

②结构上:围绕总结(收束)全文;点明中心(主旨);升华情感;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点明文题(扣题)回答。(共4分,内容2分,结构2分。各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6、①“雨”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首尾妙联,为“邂逅苏轼”的想象提供背景;

②蒙蒙细雨,渲染了一种迷离空濛的意境,衬出西湖独特的韵致,深含传统和文化之味,颇具诗情画意。

③苏轼用心血和智慧构筑了苏堤,造福于民,这种人格和胸襟犹如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后人。

17、、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细致地描摹出苏堤春晓,柳枝、桃花和黄鹂一派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致; 引出下文遇见苏轼及苏轼修筑苏堤的往事。(3分)

18、①西湖是杭州的眉目,没有西湖就等于一个人没有了眉目;②整治西湖可以开发和增强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五方面的功能。3分

19、挖葑泥解决了西湖的淤塞的问题; 而用葑泥筑长堤则又解决了西湖上往来不便的问题; 长堤上的六桥九亭、杂植的芙蓉和杨柳,为西湖增添了一道美景。(3分)

20、用第二人称“你”以对话的口吻行文,拉近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苏轼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在苏堤邂逅苏轼; 更便于抒发情感; 更加亲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写出两条即可得全分)

21、感言内容:对苏轼的评价:或联系现实、联系自我,表达最深的感触。形式:语言简洁明了。(3分:内容2分,形式l 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