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霜教授谈精神病理学之客体关系的失败和镜像的偏差

一 客体关系的失败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theory)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主体)精神发展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简而言之,早期婴儿(主体)与母亲(客体)的关系将决定该个体此生与其他人(客体)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早年,这个婴儿如果没有感觉到被母亲所爱:缺爱(创伤性体验),他在此后便难以感觉到他仍可能被他人所爱。因而恐惧无比,所以要依赖他人(共生symbiosis)、要控制他人(攻击)、要躲开他人(孤独).......。这就是克莱因所识的精神病的缘起。

因为早年缺爱,所以对爱极感饥饿,于是对爱的对象(客体)极端的攫取、奢求、控制,这样一来,事与愿违,反而往往会让这个个体(主体)失去爱的对象(客体),这样的悲剧天天发生着。

照克莱因的想法:正是早年的悲剧决定了后来的悲剧。

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个体在与他人的情感的关系之中,因渴求被爱,而完全丢弃了自我, 有点夸父追日、飞蛾扑火似的风格。

再走远一点,因需要爱而误读,出现一种悲剧式的移情和投射:固执地认为对方很钟情于自己,这在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体系中,叫做“钟情妄想”。

早年缺爱的另一种表现是:因着对爱、对情感的无边的渴求,而完全失去了自我的边界,即与对象完完全全地融合和粘连。

有的人对某一个挚爱的对象,首先是完全彻底的移情、然后是完全彻底的控制,以致于表现出诸多“施虐-受虐”的征象。

还有一种表现,个体对爱的渴求永无休止,在一个客体身上实难餍足,于是无休止的从一个客体移情到另一个,再到另一个,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呈现出一幅幅巨大的悲剧的画面。

二 镜像的偏差

拉康的镜像关系理论也有些类似:婴儿在出生后6-18个月,会在镜子中、更主要是在母亲目光的注视中渐渐的发现自己的身体、自己, 并完全依据母亲的眼色来获知自己是可爱的还是不可爱的。遗憾的是,母亲的眼色可能颇为冷漠、否定。

依照拉康的看法,这种眼色颇具杀伤性。这种眼色让婴儿自惭形秽:“支离破碎”。对有些敏感脆弱的人而言,这种“被破碎”的感觉终其一生也难以修复。会在后来的生活中时时让这个人沉沦、幻灭、自毁。

简明的讲,似乎是个体在此一遭(6-18个月)未能被母亲所爱,即再也难以感觉到自己仍可能为他人所爱,此生再难以发现自己的价值。

除此以外,可以发现镜像的失败的个体,精神分裂症常常对自己身体有些不接受,身体隔膜、张皇、局促、尴尬、刻板、僵硬,自己对自己都很有些搞不清楚、关于高矮、胖瘦、大小都有些模糊,难以贴切的领会,好像身体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是陌生的、异己的、甚至是可恨的。对他人的解读同样如此希里糊涂。这样的生活将是一种多么大的误会。

照拉康的见解,这是因为在镜像之初,自己的身体不曾为母亲接受的原故。如果仔细考究,还会发现,种种支离破碎的身体意象,也会从语言或者其他无意识的产物(梦、绘画、语误等等)之中展示出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