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循序渐进原则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音乐教育思想,阐述了循序渐进原则的具体含义及它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以一节中班音乐教学活动为例,通过分析该活动,论述了循序渐进原则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循序渐进原则;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60-02   一、循序渐进原则为何被忽视   循序渐进原则在幼儿园教师看来是简单又平常的教育原则,因此往往被他们所忽视。教师们似乎更愿意去接受一些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并注重这些新原则和方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在教师们看来,新的东西就是好的、有价值的,这种观念使他们忽略了那些看似平常的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们不能一味去追求新的教育方法,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应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在理解像循序渐进这样一些经典原则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将这些原则运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创新并不单指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创新,在原有教育观念、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具体细节上的创新只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也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并不是什么新的教育原则,它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在许多有关教育的书上都有提及。但由于一部分幼儿教师关注于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循序渐进原则不重视,自然也没去深入领会该原则的含义。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循序渐进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活动中的具体含义。许卓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提出的第一条原则(在儿童原有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原则)其实就是循序渐进原则。许卓娅指出: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注意准确地把握学前儿童的原有基础。“原有基础”在此特指儿童需在新的学习情境运用和发展的已经获得的经验,不仅包括音乐的经验,而且也包括非音乐的经验。也有学者把它称为“发展性原则”,并认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贯彻该原则首先表现在音乐活动应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应将儿童的原有水平和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考虑……无论是确定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还是选择音乐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无论从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顺序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比如,在节奏方面,从适合儿童自身活动的节奏特点(行走合乎四分音符,跑步合乎八分音符)入手,在曲调方面,从幼儿发声最早、最自然的音调下行小三度(Sol-mi)起步。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对象(儿童)的周围音乐环境,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简而言之,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含义是:注重幼儿的原有基础(包括幼儿已有的音乐经验和非音乐经验),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证音乐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法的选择和幼儿的发展阶段相符合;幼儿的音乐学习和幼儿的发展相一致;音乐教学活动的结构和顺序要适应幼儿发展的先后次序,并通过小步递进的形式真正推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园教师了解了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含义之后,就需要思考如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接下来笔者以江苏省南京市某幼儿园中班一节音乐教学活动《大象和蚊子》为例,探讨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案例描述。这节活动大致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讲有关大象和蚊子的故事,并通过动作将故事表现出来,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老师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幼儿们听得很入神,并积极模仿老师的动作。第二个环节是教师出示图谱。教师边让幼儿看图谱边告诉幼儿图谱与前面所讲故事的联系,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了故事情节。第三个环节是教师开始播放音乐,并示范用前面故事中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教师动作,并跟着教师一起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做各种动作。幼儿跟随音乐做了几遍动作之后,进入最后环节,教师拿出五种乐器,让每个孩子选择一种乐器,并让孩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的节拍。在该环节中,有些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开始与旁边孩子嬉戏,还有些孩子不知何时轮到他来用乐器演奏。尽管教师在努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似乎作用不大。   2.案例分析。从以上案例可看出教师前几个环节似乎都是为了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们合作用各种乐器来表现音乐的变化,但幼儿并没达到老师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第一、二环节,教师设置的故事比较有趣,能吸引幼儿。幼儿积极跟着教师用动作来表现故事。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始终没有听到音乐,教师一直在用语言结合图谱讲述故事,用动作表现故事。到了第三环节,教师才播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音乐听了几遍就进入了第四环节,可以说在幼儿对乐曲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教师马上拿出乐器来要求幼儿用乐器表现前面听到的乐曲,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再加上乐器种类过多,分给不同的幼儿后,每个幼儿等待轮到自己演奏的时间较长。对中班幼儿来说,让他们等待好几个八拍才轮到自己确实难度较大。幼儿对乐曲的不熟悉,及等待时间较长,有些幼儿自然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及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他来用乐器演奏的情况。由于教师急着让幼儿听故事,根据故事做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和让幼儿合作用乐器演奏音乐这些环节放在一起用一节教学活动的时间急匆匆地教给幼儿,幼儿显然无法咀嚼这种“压缩饼干”,最终幼儿既没有很好地感受音乐,更无法用乐器合作表现音乐。   3.结合案例谈实践循序渐进原则的方法。①准确把握幼儿的原有基础是进行音乐活动的前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之前,无论是确定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还是选择音乐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根据所在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仔细认真地考虑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的设计。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如果能将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结合起来,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就出示图谱,将抽象的语言和形象的图像相结合,这样便能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故事。在幼儿对故事了解并能根据故事做动作之后,幼儿将比较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此外,在第四个环节,教师在采用让幼儿轮流演奏乐器的方式进行活动时,教师如果能考虑中班幼儿的特点,给中班幼儿提供2~3种乐器,那么幼儿不仅能较快地熟悉这些乐器,而且等待轮到自己演奏乐器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不容易分散注意力。②在音乐活动中应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教师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始终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每次教学都应让幼儿从最简单的活动开始,通过多次重复直到幼儿能熟练前面的活动后,才开始下一个活动。这样前面的基础牢靠了,才有利于下一个环节活动的展开。幼儿在充分掌握中低层次的活动之后再进入较高层次的活动中,通过小步递进的形式真正推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发展,慢慢让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审美经验提升。比如,在上述案例中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应让幼儿多次重复倾听音乐,以便幼儿充分感知音乐的变化与故事人物、动作的关系,在幼儿熟悉音乐后,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这个环节是这节音乐活动的重点环节,所用时间是应长一些。这个环节将为下一个环节:让幼儿用乐器来表现音乐打下基础。一节音乐课时间不够的话,可以把该音乐活动分成两节课上,“让幼儿用乐器来表现音乐”放到下节音乐活动中进行,而不要像本案例中那样为完成教学任务在一节课中匆忙就教给幼儿。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