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2

土肥原贤二 (1891—1948) 日本战犯。日本冈山人。早年被日本政府派到中国,与北洋军阀勾结,进行特务活动。1931年任日本在沈阳的特务机关长,参与制订侵略中国的计划,策动“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沈阳后,任“沈阳市市长”,实行法西斯统治。1932年把清朝废帝溥仪诱到长春,策划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日军侵占华北时,胁迫国民党政府出卖华北,与秦德纯签订了《秦土协定》。1941年任日本航空总监。1944年任侵占新加坡的日本第七方面军司令官。后调任日本军事训练总监。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列为甲级战犯收捕入狱。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其判处死刑。

卫立煌( 1896—1960)字辉珊,安徽合肥人。行伍出身。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第十九军副军长、徐州戒严司令、首都卫戍副司令、第八军军长、四十五师师长等职。1931年任第十四军军长,参与对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围剿。”抗战时期,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任国民党东北“剿匪”总司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从沈阳败逃南京,被蒋介石软禁。1949年获释后去香港。1955年回到北京,旋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0年在北京病逝。

王明 (1904—1974) 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赴苏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组织宗派小集团。1930年回国,拒绝党分配的工作,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进行以夺取党中央领导权为目标的反党宗派活动。迫使党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被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取得了中央的实际领导权。后去苏联,在共产国际工作。曾发表《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小册子,提出整套“左”倾机会主义纲领。从1931—1934年在党内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给革命事业造成极大危害。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对他进行了批判。抗日战争初期回国,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推行右倾投降主义。发表《挽救时局的关键》等文,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完全合并等右倾机会主义理论,企图把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送给国民党,遭到中央和党内绝大部分同志的反对。但对革命事业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1942年整风运动,从思想上对他的错误进行了清算。建国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去苏联就医后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诋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病死.

王稼祥(1906—1974) 无产阶级革命家。又作王稼蔷。安徽泾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考入苏联红色教授学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苏区中央局委员,苏维埃军委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34年补选为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选为政治局委员,同年参加长征。在长征途中,多次和毛泽东一起商谈党和军队的前途问题,并一起作了许多工作,促成了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遵义会议上,旗帜鲜明,支持毛泽东,批判王明等人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红军到达陕北后,赴苏联治疗病伤,并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8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1943年任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书记,直接领导我国最早的《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出版工作。1945年中共第七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他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工作的政策,为中央所批准,为日后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指导方针。建国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兼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在中共第八届、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康生一伙迫害。1974年逝世于北京。

冈村宁次 (1884—1966) 日本战犯。日本东京人。早年来中国,与北洋军阀勾结,进行侵略活动。1925—1927年任直系军阀孙传芳的高等军事顾问。1928年任日本步兵联队长,是年5月,率兵侵占济南,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济南惨案”。1932年日本发动上海战争时,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1933年5月,代表日本政府同国民党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任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曾指挥秘密部队进行细菌战,惨杀中国人民。1937年—1945年,历任日军第十一军、华北方面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和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等职,对中国多次发动“强化治安运动”,大举“清乡”、“蚕食”和“扫荡”,实行惨绝人寰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力主将他列为首要战争罪犯。但蒋介石对他百般庇护和重用,曾充当蒋的秘密军事顾问,策划进攻解放区。1949年1月国民党政府竟宣判他“无罪”,释放回国。1950年又被蒋聘至台湾任高级教官。1966年死于日本。

毛泽覃( 1905—1935) 湖南湘潭人。又名润菊。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入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1923年到常宁水口山和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委书记处书记。1925年以后,曾先后在黄埔军校、中共广东区委、广东省农协及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作。参加南昌起义后,在叶挺的十一军政治部工作。上井冈山后,与毛泽东取得联络。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三营党代表。1929年1月红四军向赣南转移后,曾任赣西南特委委员、东固区委书记、永(丰)吉(安)泰(和)中心县委书记。在东固镇压了潜入苏区的AB团头目罗焕南,把东固建设成中央苏区第一个模范区。后调任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3年初,他和邓小平、谢维俊、古柏因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而受到王明路线的排斥和打击。红军长征后,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任红军独立师政治委员和师长等职。1935年4月,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时壮烈牺牲 毛泽民( 1896—1943) 又名润莲,湖南湘潭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组织工人俱乐部。1925年回韶山协助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经理,并和其他同志一起筹办了“上海书店”、“长江书店”和印刷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武汉任《民国日报》经理。不久又到天津筹办了“华新印刷厂”。1931年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1932年主持筹备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家银行,任行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是北上先遣团负责人和红军第十五大队总负责人。该队实际上是国家银行机构,保存着许多黄金、白银、钞票。还要负担沿途筹款,提供全军经费的繁重任务。红军到达陕北后,任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1938年经

中央同意赴新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化名周彬,先后任新疆省政府财政厅厅长、民政厅厅长等职。1942年被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英勇牺牲。

叶挺 (1896—194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早年曾在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22年任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在陈炯明叛变时,英勇反击,保护孙中山安全脱险。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和军事学校学习。次年回国,任独立团团长。北伐战争中在独立团担任先遣部队首先开赴北伐前线,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成为北伐名将。北伐军进入武昌后,任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大革命失败后,参与组织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和十一军军长。南昌起义失败后,又同张太雷、叶剑英等一起领导了广州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到莫斯科学习。随后离开苏联,失掉了与党的联系,在澳门等地近十年艰苦度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严词拒绝国民党的高官厚禄,1937年底回到延安,出任新四军军长。在历次战斗中,亲临前线,身先士卒。1941年初,“皖南事变”中,被扣押,系狱五年多。监禁期间,大义凛然,顶住了国民党的一切威逼利诱,表现了革命者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1946年春出狱之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8日由重庆乘飞机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李济深 (1885—1959) 字任潮,广西苍梧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1925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战争时期,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留守广州,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1927年参加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活动,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因对蒋排除异己、卖国独裁不满,1929年—1931年被蒋幽禁。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福建事变”,任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福建事变”失败后去香港,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抗日战争期间,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反对蒋介石的反共分裂卖国投降政策,支持抗日民主运动。1946年在广州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7年发表声明,反对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1948年1月,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同年12月进入解放区,发表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领导的声明。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9年10月9日于北京病逝。

杨杏佛 (1893—1933) 政治活动家。名铨,以字行。江西玉山人。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处收发组长。1912年底赴美国留学,入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并组织中国科学社,编辑《科学》杂志。1918年回国,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孙中山秘书。孙中山逝世时,担任葬事筹备处总干事。1925年与恽代英等发起组织中国济难会。后应蔡元培之邀,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教育行政处主任、副院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兼总干事,主张团结抗日,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营救被国民党政府监禁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33年6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著作有《杨杏佛文存》和《杨杏佛讲演集》。

吴晗 (1909—1969) 历史学家,作家。原名春晗,浙江义乌人。1931年进清华大学,专攻明史。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教授。1943年在昆明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进行民主运动。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历史研究》编委,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主任委员等职。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朱元璋传》、《读史劄记》、《投枪集》等。曾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和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1年起与邓拓、廖沫沙为《北京晚报》的《三家村札记》专栏撰写杂文。“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诬陷为“三家村黑帮”,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不幸逝世。

邹鲁 (1885—1954) 国民党元老。字海滨,广东大埔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广东北伐军兵站总监。1912年任广东官银钱局总办。“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1917至1924年,历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广东省财政厅长、广东高等师范校长和广东大学校长。1924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对孙中山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阴持反对态度。1925年11月,纠集谢持、林森等于北京西山碧云寺自行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另立中央。1926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27年9月,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被选为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委员。1931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西南执行部委员、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常委、国府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1949年逃往台湾,1954年病死。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

汪精卫 (1883—1944) 国民党亲日派首领,大汉奸。名兆铭,字季新。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广东番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1910年在北京参加暗杀清朝摄政王载沣被捕。辛亥革命后受袁世凯收买,参加组织国事共济会,破坏革命,拥袁建立专制独裁统治。袁失败后,又投奔孙中山。1925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1月,国民政府迁至武汉, 7月15日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与蒋介石合流,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外交部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一贯主张对日妥协。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1938年12月离开重庆,至河内,在香港发表所谓“艳电”,公开宣布抗战必败,主张“和平反共建国”,投降日本。1939年12月30日和日本签订卖国密约一《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1940年按照日本帝国主义的指使,在南京成立日本傀儡政权伪“国民政府”,任主席兼伪行政院院长、伪清乡委员会委员长。建立伪军和特务组织,配合日军残杀、压榨沦陷区人民,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清乡和进攻。1944年11月10日于日本名古屋病死

宋子文 (1894—1971) 广东文昌人。生于上海。与蒋介石、孔祥熙、陈果夫等合称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四大家族”。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习财政经济。回国后一度在汉冶萍公司任职。1923年在广东参与创办中央银行,任行长。曾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等职。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历任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经济委员会主席、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外交部部长、驻美国特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依附美国,支持蒋介石,控制全国财政、金融、工商业,曾创办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投资于成渝铁路、扬子电气公司、淮南路矿、中美橡胶公司;又投资渗入并控制了广东银行、新华储蓄银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中国棉业公司、华南米业公司、中国国货联营公司等多家企业,是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1949年去法国,后长期在美国居住。1971年去世。

陈诚 (1896—1965) 字辞修,浙江青田人。1919年入保定军官学校。1922年在粤军中任连长。1924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属蒋介石嫡系。北伐战争时期任团长、师长、南京警备司令。后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参与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反革命“围剿”。以后,任国民党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宜昌行营主任。1933年,任国民党第二路军总指挥。“西安事变”时,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次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司令长官、湖北省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参与策划发动反革命内战,直接指挥国民党军队向山东解放区、东北解放区进犯,被击败。1948年逃往台湾,后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警备司令、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副总统”等职。1965年3月在台北病死。 毛人凤

1898—1956

字斋五。浙江江山人。与戴笠同在江山文溪小学读书。浙江

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入上海复旦大学。旋赴粤考入黄埔军校第

四期,复因病休学。病愈,参加军队幕僚工作。1934年加入中华

复兴社,历任编修、科长、股长等职。初在浙江省警官学校及武

汉、西安行营第三科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戴笠调其

入南京,掌理机要。1938年复兴社扩充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

局(简称“军统局”),任主任秘书。抗战胜利后,任军统局副局长。

1946年10月军统局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仍任副局长。次年升

任局长。毛人凤是国民党重要的特务首脑,参与组织和策划了许

多暗杀、绑架等罪恶活动。因反共有功,先后接受由国民党当局

颁授的三、四等宝鼎勋章、胜利勋章、忠勇勋章,美国政府亦赠

以司令级嘉猷勋章一座。早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候补中央执行委

员,大陆解放后去台湾。任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死后,台湾

当局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经济委员会主席、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外交部部长、驻美国特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依附美国,支持蒋介石,控制全国财政、金融、工商业,曾创办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投资于成渝铁路、扬子电气公司、淮南路矿、中美橡胶公司;又投资渗入并控制了广东银行、新华储蓄银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中国棉业公司、华南米业公司、中国国货联营公司等多家企业,是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1949年去法国,后长期在美国居住。1971年去世。

陈诚 (1896—1965) 字辞修,浙江青田人。1919年入保定军官学校。1922年在粤军中任连长。1924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属蒋介石嫡系。北伐战争时期任团长、师长、南京警备司令。后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参与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反革命“围剿”。以后,任国民党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宜昌行营主任。1933年,任国民党第二路军总指挥。“西安事变”时,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次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司令长官、湖北省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参与策划发动反革命内战,直接指挥国民党军队向山东解放区、东北解放区进犯,被击败。1948年逃往台湾,后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警备司令、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副总统”等职。1965年3月在台北病死。 毛人凤

1898—1956

字斋五。浙江江山人。与戴笠同在江山文溪小学读书。浙江

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入上海复旦大学。旋赴粤考入黄埔军校第

四期,复因病休学。病愈,参加军队幕僚工作。1934年加入中华

复兴社,历任编修、科长、股长等职。初在浙江省警官学校及武

汉、西安行营第三科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戴笠调其

入南京,掌理机要。1938年复兴社扩充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

局(简称“军统局”),任主任秘书。抗战胜利后,任军统局副局长。

1946年10月军统局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仍任副局长。次年升

任局长。毛人凤是国民党重要的特务首脑,参与组织和策划了许

多暗杀、绑架等罪恶活动。因反共有功,先后接受由国民党当局

颁授的三、四等宝鼎勋章、胜利勋章、忠勇勋章,美国政府亦赠

以司令级嘉猷勋章一座。早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候补中央执行委

员,大陆解放后去台湾。任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死后,台湾

当局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冯国璋

1859—1919

字华甫(符)。直隶(今河北)河间人。1884年经族叔介绍到大沽口投淮军。次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1890年毕业后留堂任教。1893年入淮军聂士成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随军参加抗击日军。后经聂荐举任驻日使臣裕庚的军事随员。在日期间悉心考察军事,成兵书数册。1894年回国,不久投袁世凯,任新建陆军督操营各处帮办兼步兵学堂监督。1901年底袁氏在保定设军政司,任教练处总办。期间负责创办保定将弁学堂、保定速成武备学堂,均兼任总办。1903年调京任练兵处军学司司长。1906年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1907年7月任军谘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奉袁世凯命进兵汉口,旋攻陷汉阳。12月调任察哈尔都统,抵京后改统筹近畿防务,兼禁卫军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入袁世凯总统府任军事处处长。9月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次年7月任江淮宣抚使兼第2军军长,与张勋部合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12月任江苏都督。1914年被授以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称雄东南。1915年12月因不满袁世凯帝制自为,托词婉拒进京任总参谋长。护国战争开始,与数省将军联名电请袁取消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死,10月经国会选举任副总统,仍兼江苏督军。次年7月黎元洪下野,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与把持北京政府的段祺瑞争权夺利。1918年10月,皖系军阀操纵国会,选举徐世昌任总统。1919年还乡经营家业,购置大量房产、田产,投资开滦煤矿等企业。

吉鸿昌

1895—1934

原名恒立,别号世五。河南扶沟人。1913年投笔从戎,入冯玉祥部。1925年任内蒙特别区绥远督统署骑兵团长兼警务处长。翌年任国民军第30旅旅长、第19师师长。1927年5月率部东出潼关,参加北伐。1929年7月任第10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任第2路军副总指挥兼第11师师长,参加中原新军阀混战。同年10月,被蒋介石委为国民革命军第22路军总指挥。翌年8月,因拒绝执行进攻工农红军的命令,被解去军职,携眷出国考察。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返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察哈尔建立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指挥。8月冯玉祥被迫离察后,于9月与方振武通电全国,继任总司令之职,在日蒋联合进攻下,抗日同盟军遭到失败,并被蒋介石通缉。后到平津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民族战旗报,号召反日反蒋。同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法国工部局逮捕。后引渡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11月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

许崇智 1887—1965

字汝为。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早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1904年学成回国,出任福建武备学堂教习,旋升任福建讲武学堂总教习、新军第10镇第40标标统。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升第10镇协统,该镇大多为同盟会员。1911年11月8日,新军第10镇起义,任起义军前敌总指挥,率部克福州城。同月福建军政府成立后,被举为福建海陆军总司令,以年轻为由退居福州第1师师长。1912年1月,该师改编为全国陆军第14师。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任福建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亡命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被举为军务部长兼中华革命党福建司令,成为孙中山军事上的主要助手。1915年11月回国任中华革命党东北军参谋长,进行讨袁革命。1917年广州军政府成立时,任大元帅府参军长,护法运动时任援闽粤军支队司令、第2军军长。1922年,参加平定陈炯明叛乱。1923年2月,孙中山重回广州,任命许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和建国粤军总司令。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1925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政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同年9月,为蒋介石逼迫,离开广州。1931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1939年赴香港。1944年赴澳门。1945年底返广州。此后绝口不谈国事,贯神于商业贸易。1946年定居香港。

孙科

1891—1973

字哲生。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孙中山子。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自由新报》编辑工作。同年毕业于圣路易斯学院。1911年去美国入加利福尼亚大学。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学硕士。同年回国参加广州军政府,历任外交部秘书、广州英文《广州时报》副主编、广州市长等职。1923年10月,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参加国民党一大文件的起草,为国民党右派。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孙科任委员。1926年1月,被选为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5月,再任广州市长兼广东省建设厅长并代理广东省长,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旋任广州国民政府交通部长。1927年3月,任武汉国民政府五名常委之一,并任青年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团成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8月蒋介石辞职后,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建设部长。1928年1月蒋重新上台后,孙出国旅游。8月回国,10月任国民政府委员、铁道部长、考试院副院长。1929年创办了第一个民航机构——中国航空公司。1931年5月离开南京,随后到广州参加反蒋广州政府。12

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任行政院长,次年1月辞职。1932年12月,改任立法院长,直到1948年11月。1933年至1936年,主持起草了“五五宪法”。1937年8月,主持与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1938、1939年两度访苏,任中苏文化协会会长。1947年4月,任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4月竞选副总统失败,11月改任行政院长。次年3月辞职。后到法国就医,1952年移居美国。1964年10月到台湾,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中华文化运动推进委员会副会长等职。

孙传芳

1885—1935

字馨远。山东历城人。1904年毕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步兵科。旋以直隶(今河北)官费生赴日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六期。1908年毕业。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回国,入北洋陆军近畿第2镇任步兵第5标教官。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历任辎重第2营营长、步兵第6团团长、第3旅长等职。1917年任第21混成旅旅长。1921年8月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兼第2师师长。1923年3月任福建军务督理。次年9月与直系齐燮元部夹击浙督卢永祥部,占据浙江。旋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并乘机扩军。1925年1月任浙江督办。11月败张宗昌部,俘获并处死其前敌总指挥施从滨。在南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1926年9月入江西督战,阻挡北伐军东进,被击溃后潜赴天津投靠张作霖。旋任安国军副总司令兼五省联军司令,率部南犯。1927年8月在南京附近龙潭被国民革命军挫败。1928年6月奉军败返关外后,逃往沈阳。1929年移居大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迁居天津英租界,皈依佛门。后被施从滨女儿施剑翘用手枪击毙。

李之龙

1897—1928

字在田。湖北沔阳人。早年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学习,后加入国民党,被校方开除。1913年参加反袁“二次革命”。1916年入烟台海军军官学校学习,后因发动校工、水兵罢工、罢航被开除学、军籍。1921年到上海、武汉从事革命活动,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参与发动和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春奉命到广州出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英文翻译。同年5月进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1925年任军校教导团营党代表,参加东征陈炯明战役,并立有战功。毕业后留军校政治部协助周恩来。与蒋先云等人组织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主持编辑会刊《中国军人》和旬刊《革命军》。1925年10月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1926年2月海军局长斯米洛夫(苏联人)离职归国后,出任代理海军局长、参谋长兼中山舰长。同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将李之龙逮捕。同年6月获释后随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新剧团主任。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发表《三二○反革命政变真相》一文。大革命失败后赴日本避难。1928年2月6日由日返国,在广州被捕,旋即被

杀害于黄花岗。

李立三

1897—1967

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中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任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后,历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等取,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1926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秘书长及武汉办事处主任。1927年7月,成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任中共中央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1930年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1年去苏联莫斯科学习并工作。1946年回国,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部长、城工部部长等职。1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同年8月在第六届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主持全国总工会的日常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敢府委员、劳动部部长、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中共华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曾当选为中共第四至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67年6月22日逝世。

李烈钧

1882—1946

原名烈训,字协和,别号侠黄。江西武宁人。1902年入江西武备学堂。1904年被选派日本学习陆军。先入振武学校,后转陆军士官学校。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毕业回国后,任江西混成协第54标第1营管带。因向士兵宣传反清思想,险被拘捕。1909年春到昆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兼兵备道提调。不久,任陆军小学堂总办。武昌起义后返九江,被推为江西都督府总参谋长,旋任都督府海陆军总司令,率舰队到安庆后被推为安徽都督,随后率队西上支援武昌,被黎元洪任命为苏皖粤鄂赣5省联军总司令。1912年初,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西都督,在江西进行了许多军事、政治、经济改革。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案发后,力主武力讨袁。6月被袁撤职,7月12日在湖口举兵起义,掀起“二次革命”。9月失败后亡命国外。1915年12月,回昆明参加护国运动,任护国军第2军总司令。1917年7月,护国军政府成立,任大元帅府参谋总长。1922年4月,广州非常国会决定成立中华民国政府,仍任参谋长。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再建大元帅府,李烈钧再任参谋长。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被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不久,任国民党总参议。1927年初任江西省主席,4月,任南京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倡言论自由,改良政治。1933年,支持冯玉祥抗日同盟军举动。七七事变后,移居昆明,后病卒于重庆。

杨度

1874—1931

字皙子。湖南湘潭人。1902年自费赴日本留学,与杨笃生等创办《游学译编》。1904年被推为东京中国留学生会会长。1907年任宪政编查馆提调,并主编《中国新报》(月刊),力主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爆发后,依附袁世凯,11月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宣扬南北调和、共济国事。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另组参政会,任参政。次年8月联络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组织筹安会,任理事长,以研究国体为名,为帝制复辟制造舆论。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思想开始转变。1922年8月追随孙中山,并积极为之奔走各方。1927年4月曾设法营救李大钊。1928年移居上海,以卖字画为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鲁迅等组织的自由大同盟及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等团体。

杨杏佛

1893—1933

名铨,字宏甫。江西清江人。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8月,考入河北唐山路矿学堂预科班。辛亥革命爆发后,弃学去武昌,投奔革命。1912年11月赴美留学。先后在康乃尔、哈佛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等。曾组织中国科学社,出版《科学》杂志。1918年回后,先后在汉冶萍煤矿公司负责改进会计工作。后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聘为经济学教授和工科教授,兼商科主任。1924年夏任孙中山的秘书。同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次年3月孙中山病逝,担任葬事筹备处总干事。1927年春,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常务委员的身分,与周恩来、罗亦农合作,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胜利后,任上海特别市市民代表会议政府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土地局的工作。1928年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2年,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会长兼总干事,积极营救因抗日救国而被囚禁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并进行争取言论、出版、结社、集会自由的斗争。次年6月18日清晨,在上海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著有《杨杏佛文存》、《杨杏佛讲演集》。

杜聿明

1904—1981

字光亭。陕西米脂人。早年就读于榆林中学。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下级军官。1930年任张治中师营长,参加中原大战,升为团长。1937年5月,负责创办装甲兵团,任团长。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1月任第200师师长,参加台儿庄、兰封、信阳战役。武汉失守后,第200师扩编为第5军、第11军,任第5军军长。1942年3月,率第5军参加远征军赴缅甸作战。1943年1月,任美械装备的昆明后备部队(第5集团军,司令)。抗战胜利后,历任东北保安司令、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9年被中央人民政府特赦。后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吴佩孚

1874—1939

字子玉。山东蓬莱人。1898年在津投淮军聂士成部。1902年9月转投直隶总督袁世凯。入保定武备学堂,后又转测绘学堂。1905年后任第3镇营督队官、管带、标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第3师炮团长、旅长。1916年初入川与蔡锷的护国军交战。次年7月张勋复辟时,任讨逆军西路先锋,领兵进京,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后,驻军汉口,代理第3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1919年后叛段。1920年9月,任直鲁豫巡阅副使。1921年8月任两湖巡阅使。次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大败奉军后,提出“武力统一中国”的主张。1923年2月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制造二七惨案。10月升任直鲁豫巡阅使。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讨逆军总司令。10月因部将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被迫下野。1925年10月直系孙传芳在江苏兴兵讨奉,出任讨贼联军总司令。旋又联奉夹攻冯玉祥部。1926年6月与张作霖在京晤谈合作“讨赤”。10月北伐军攻陷武昌,所部溃散。次年5月逃往四川白帝城,通电声称退出政坛。1935年,拒绝参与汉奸策动的华北自治活动。七七事变后,拒不出任日军组织的北平维持会长职。1939年11月因牙疾经日本特务介绍的日医治疗后,当日死去。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