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内读到书外

  说起吃饭,自是俗事一桩;谈到读书,谁都会与“高雅”联系起来。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谈谈读书,自然也就成了一件“雅俗共赏”的事了。假日里几家朋友聚会,席间自然谈到了孩子的教育;而谈到教育,读书又是一道绕不开去的话题。最终交流的结果便是:如今的孩子除了课本之外很少愿意再去读纸质的图书了,上网、看漫画、研究短信、读一些不三不四的网络小说……就是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青灯黄卷读一读那些大部头的名家名著。

  不过有位朋友的千金倒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今年刚读小学六年级,可四大古典名著均已通读,《红楼梦》已在读第五遍。不过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她读了那么多的书,更在于她对每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这种见解有时却又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哭笑不得。

  比如她曾读过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长篇巨著《飘》,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极为不易的。问起她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她想了想答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林肯不是一位好总统。我的正在大学读书的儿子觉得很好奇,就问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林肯破坏了美国南方许多人的幸福生活,所以这本书对林肯完全是一种否定的态度。我儿子接着问道:如果一个总统连否定他的书都允许它出版发行,你觉得这是位什么样的总统呢?――这样的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小学生的思维限度,所以给她带来了片刻的沉默。但这位小才女毕竟有着很强的应变能力,她旋即便转移了话题:那他发动战争破坏了许多南方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这能算是一位好总统的所作所为吗?

  我儿子问:你说的是南方奴隶主的“幸福生活”吧?小才女答道:那些黑奴们的生活也不差,他们中的很多人过着和奴隶主差不多的生活,起码衣食无忧,这总比战争带给他们的动乱甚至伤亡要好得多吧?我儿子显然已有放弃争辩的意思了,只是草草答道:真该给你推荐一篇文章读读,鲁迅的《灯下漫笔》,读过吗?小才女撇撇嘴,答道:鲁迅的文章都请出教材了,有必要再为那些艰深抽象的文字大伤脑筋吗?――两人间的争论至此结束。

  我了解儿子的意思。他一定是想起了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两句话。鲁迅在该文中把中国的历史分为两种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位小才女是将“暂时做稳了奴隶”视为一种幸福了。既然南北战争之前的那些南方黑奴们已经“做稳了奴隶”,林肯又为什么要兴师动众流血牺牲去“解救”他们呢?这是不是一种自作多情?今天许多的“大人”们都视解决温饱问题为人权的第一要素,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不是挺自然吗?所以我儿子再争辩下去就无异于与风车决斗了。

  不过我却由此陷入沉思。如何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指导其读书,这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当老师的无法回避的问题。读书好,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好,但这种独到的见解又从何而来?就像这位小女生小小年纪读了那么多的中外名著,确实可喜可贺,但她从中又读出了什么?其见解固然“独到”,但这种“独到的见解”却是由一种非常可怕的几乎禁锢了她初具雏形的思想的某种世俗的公式推导出来的,这又比人云亦云毫无主见能好上多少?读《飘》读出了林肯的坏,读《红楼梦》读出了薛宝钗的好,这难道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读书之前,恐怕先得让孩子清除掉头脑中的种种成见,不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干扰,静下心来真正读进书里去,细心体味书中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思想感情,进而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评价,然后再从书内读到书外,联系时代背景,从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等多方面去品评一本书的价值。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么误读书又比无书好上多少呢?

  就像鲁迅的杂文,公式化的解读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这样的文章也能面世,是不是可以让我们从文章之外读出一些令人回味的东西?

  读书,本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要不然,为什么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我倒觉得,哪怕是“误读”,也总比不读和按照“标准”去读要好,因为孩子,不会天生就具备“正确的思想”和“理性的分析”,也许误读、引导和反思的过程,也正是他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文中那个嘴硬的小才女,大概回家就去找《灯下漫笔》来读了呢?谁知道呢……孩子的误读,大人可以引导,却不必惊惶忧虑,更不应该强迫他接受“公认的正确解读”。如今的孩子们那么厌恶鲁迅,恐怕更深层的原因不是鲁迅艰涩难懂诘屈聱牙,而是大人们多年来的“强迫式解读”,把好好的鲁迅给糟蹋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