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地震知识

我是做结构设计的,多少懂点关于地震和抗震设计的知识,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但首先声明,我不是专家,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有感而发“日本专家:中国建筑抗震标准底,不及日本一半”

各地抗震烈度和地震等级不是一个概念,地震烈度(I)指地震的破坏力,地震等级为地震释放的总能量(M),有个公式,震中(10Km以内)烈度:I=0.24+1.29M,汶川地震为8.0级,震中烈度就是10.5度左右。汶川是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就是日本人说得100gal,这个来源是根据当地可能发生地震的破坏力考虑的,数据是根据概率论得来的,不得不承认,对这次地震来说,他的破坏力太大了,已经在那超出的2~3%里了,这个不能说不是种遗憾!这次成都的地震烈度大概就是7度和当地的设防烈度是相应的。你能说全国都错了吗? 日本的建筑抗震设防是较高的,这个和他们地理位置有关,简单点解释,当某地处于地壳板块的边缘交界处,也就是缝隙上时,因为板块的运动,发生地震的几率就大,日本国土都在缝上,自然考虑设防程度就高。我国仅部分地区位于板块边缘上,设防烈度也相应提高了,但提高到什么程度,和具体地质条件有观,与其他国家没有横向可比性。

当然,日本一些抗震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试想,一个人总生病,自然医学知识比别人懂得多点。

这次地震的损失之所以这么大,个人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1.建筑抗震烈度设防定的指标偏低

2.符合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建筑物较少,事实也证明,新建建筑大部分都坏而未倒,大部分倒塌的房屋都是居民自建房,没按任何规范做,遵循的还是鲁班师父的手段。

3.很多老房子还是按74规范或89规范做的,当时抗震是属于从属地位的,很多建筑都是应付了事,而且据图片观察,建筑质量堪忧。

4.这么大释放力,做预制板是不合适的,大家可以看到,北川中学的现浇楼梯间没有倒塌;单跨外廊的教学楼抵御地震力能力较差,大家可以看到,一样都是砖房,住宅楼没有榻的这么利索的。可以看“刘汉希望小学”就完好无损。

5.监管不利,如此多破旧学校倒塌,而大部分政府办公楼没倒,说明我们某些官员心里根本没装着百姓安危。以自己设计经历过的事实来看,每处学校的建设都是修修补补,能改造就不新建,新建的除了“逸

夫楼”就是“希望小学”;而政府办公楼总有花样翻新,具体我也不说了,中国人都知道。

如果有人想得到些具体专业知识,建议上专业论坛,某些新闻机构就知道捧官员臭脚,官僚谁又说的清专业知识。信他们,嘿嘿!~~

地震作用力,我理解就是“惯性力问题”,建筑要维持惯性状态,而地震时其地基(不是基础)却往复水平和竖向运动,当体系某点超出材料弹性受力时,发生材料破坏(应力集中)——构件破坏——体系解体——房倒屋塌。

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中一段文字。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按技术标准设计的所有房屋建筑,均应达到“多遇地震不坏、设防烈度地震可修和罕遇地震不倒”的设防目标。这里,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一般按地震基本烈度区划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对当地的规定采用,分别为50年超越概率63%、10%和2%~3%的地震,或重现期分别为50年、475年和1600~2400年的地震。

关于学校,不只是简单提高抗震等级的问题,我看根源不少来自与《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有时结构设计人不能左右建筑设计,人家都是按规范来的,外廊、转角楼梯、端头楼梯间、透空天井······,人家规范允许,你结构管不到的,你说结构不利,那是概念,有条文支持吗?你说不利,从86年就按这个做了,别人怎么能做,你不能,只能说你能力······,结构设计者还有什么话说?

有人会说,你坚决不妥协,大不了不做这个结构,但这样对吗?你不做,还有不要脸,不要命的“结构师”挺上来,与其让无知者无畏,不如让我们这群胆战心惊者为生命担些风险,尽量合理的完善这类不合理的建筑。

可悲、可耻、可怜!

希望以此为鉴,尽快修订这类建筑规范,比如:

1.学校、幼教结构房屋,校址选择除了满足规划要求外,地质条件应提高

2.总平面布局,应有避难空间,现有空间狭小的,周边建筑应退让、

甚至拆除。看看我们城里的学校,操场就巴掌大,3个班都活动不开。

3.不得超过3层,对教室进深、开间应严格限制

4.逃生路径构件如走廊、楼梯间、门窗需加强,楼梯间不得布置于尽端和转角位置,别让我们的孩子有希望生存时,却逃生无门

5.应对远离市区的独立学校,配备足够的备用生存物品,救援物资。

近期总结专家言论,发现专家言论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甘愿做棋子,为了个人目的,说违心的、完全不符合其专业水准的话。其言论在专业上不堪一击。但是他们不在乎,对他们自己的利益来说,这叫做“弃子”,挨点砖头没关系,那些都是虚的。他们可以很快获得其他的实惠。

第二类内心很不平静。但是奈何身处江湖之险,所以只能避实就虚,都圈子说没用的废话。

第三类最为可怕:他们表面上好像仗义执言,听起来似乎很解气,但是都经过很巧妙的包装,对他们自己的现实利益一点都不影响。相反,仗义执言以后,往往就开始“呼吁”,为自己造势。不出我所料,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获得大笔的科研经费继续他们的“研究”,或者大幅度开始推广他们的技术。说白了,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名利而已!如果他们在自己的名利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做了贡献也好“双赢”。可问题是,由于国内的科研体制的种种弊端,他们的研究不会有多少成果,他们的工程,内行看往往也问题多多。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