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重点

【运动技能】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大脑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

【运动技能的分类】

1工具性运动技能与非工具性运动技能2精细运动技能与大运动技能

3连续性运动技能与非连续性运动技能4闭式运动技能与开式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条件反射学说:1条件反射的形成: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过程。①复杂性:多个中枢参与;②连锁性:连串,具有严格时序特征;③本体感受性:肌肉的传人冲动起到重要作用。形成的机制:在条件刺激的皮层兴奋灶与非条件反射的皮层兴奋灶之间,由于多次结合强化而建立了暂时联系。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无关刺激(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2条件反射的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在进行动物条件反射实验时,突然出现一个新异的刺激,将会引起实验动物的朝向反射,使原来条件反射活动减弱。)和超限抑制(过强或过长的刺激超过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工作承受能力,为防止皮质细胞受损害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在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分化抑制(对强化的刺激产生反应,而对未被强化的近似刺激产生抑制。)延缓抑制(条件反射在条件刺激开始后延缓一定时间才出现。)条件抑制(由于附加刺激不予强化而引起的抑制,称为条件抑。) 3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能对第二信号刺激建立反射。(第二信号:现实的抽象信号,即语言文字。)(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刺激(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

4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和随机应变性:①运动动力定型,即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有规律、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一个系统,成为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大脑皮质技能的这种系统性就称为运动动力定型。 运动技能形成就是建立运动动力定型的结果。(动作自动化)②随机应变性:在非周期性运动中,由于情况经常变化,运动技能在完成中,必须不断地改变或者补充新的动作,这就需要运动技能在运动中的随机应变。特点:学会的运动动力定型越多,随机应变能力就强。

控制论学说:1信息的来源、传递和处理:引起运动技能形成的刺激信息,由人体的感受器接受,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中枢,大脑皮质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再经过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多次反复,形成运动技能2信息的储存和运动技能的再现3条件反射的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条件抑制

【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泛化过程] 外部表现:动作僵硬、不协调,费力,有多余动作。

生理特点:学习初期,大脑皮质中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注意问题: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正确示范,简练讲解。

[2分化过程] 外部表现: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失,错误动作逐渐纠正,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不巩固。

生理特点: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

注意问题 :纠正错误动作,体会动作细节,促进分化抑制发展

[3巩固过程 ]外部表现:动作准确、优美,某些环节出现自动化。

生理特点:反复练习之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巩固的动力定型。 注意问题:继续练习巩固,精益求精,进行技术理论学习。

[4动作自动化] 神经特点: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完成自动化动作时,第一信号系统的兴奋不向第二信号系统传递,或者只是不完全地传递,动作无意识或是意识不全。

动作表现: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即自动化。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是对

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

教学要求: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仍应不断检查动作质量,以求精益求精。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动机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它们之间呈现出倒 U字形的曲线关系)

2反馈在运动技能形成及训练中的作用。(反馈的作用:提供信息、强化动机、激发动机)

3训练水平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4大脑皮质技能状态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5感觉机能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需氧量】人体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氧量。正常成人安静时:250ml / min

运动中的总需氧量=运动中每分吸氧量+恢复期每分吸氧量-安静时每分吸氧量)×(运动时间+恢复时间)

【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实际消耗的氧量。(吸氧量、耗氧量)

【氧亏】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中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结果:生成乳酸)

【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O2 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后过量氧耗的主要生理机制】

1体温升高(体温升高lºC时,体内的代谢率可增加13%)

2磷酸肌酸的再合成(在运动后恢复期CP的再合成需要消耗一定氧)

3 Ca2+的作用(刺激线粒体呼吸)

4儿茶酚胺的影响(如去甲肾上腺素促进细胞膜上的Na、K泵活动加强,因而消耗一定的氧)

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最大摄氧量(Vo2max )】人体进行有大量肌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个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成年男子最大摄氧量3.0-3.5L/min,相对值50-55mL/kg·min。

成年女子最大摄氧量2.0-2.5L/min,相对值40-45mL/kg·min。

【直接测定法】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

【间接推算法】通过测定亚极量运动时受试者的心率、摄氧量或达到某一心率的做功量等推算或预测Vo2max 。

【乳酸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这一点对应的运动的强度即乳酸阈强度。

【个体乳酸阈】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客观准确的反映机体有氧工作)

【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1肌肉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肌肉工作时的能量供应3内脏器官的机能以及神经调节能力

【VO2max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3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身体素质】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6年龄与性别7体重

【功能性肌肉肥大】

概念:由于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肌肉体积增大。主要表现:肌纤维的增粗。

分类:A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概念,指肌纤维收缩蛋白成分的增加所致的肌肉体积增加。表现:肌肉

绝对肌力和相对肌力显著提高。部位:主要在快白肌(Ⅱb型肌)纤维中。训练影响:力量性和速度性全力运动→快肌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B肌浆型功能性肥大(概念:指肌纤维非收缩蛋白成分的增加所致的肌肉体积增加。表现:肌纤维的线粒体、肌糖原、磷酸肌酸和肌红蛋白等数量增加,有氧耐力提高。部位:主要是慢红肌(Ⅰ型肌)和快红肌(Ⅱa型)肌纤维。训练影响:耐力性运动→慢肌产生肌浆型功能性肥大)

【肌肉力量的可训练因素】

1肌纤维的收缩力 2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3肌纤维类型

【力量训练原则】1大负荷原则 2渐增负荷原则 3专门性原则

4负荷顺序原则5有效运动负荷原6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速度素质】

概念: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分为1反应速度2动作速度3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耐力素质】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运动能力,也称为抗疲劳能力。

【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1最大摄氧能力(心肺系统) 2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 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耐受力和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各中枢间的协调关系↑(表现为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更加集中,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更加协调);②各肌群(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之间的配合更趋完善;③内脏器官的活动能更好地与肌肉活动相适应。

4(1)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和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以及机体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2)在长时间耐力练习中,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从而节省糖原的利用。能量供应特点 。

【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

1.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及高原训练法等。

2.训练要素(1)运动强度(适宜强度的公式为:安静心率+(最高心率-安静心率)*60%,训练水平较高者可乘以70%,训练水平较低者可乘以50%)个体乳酸阈(ILAT)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2)运动持续时间:最低限度时间为5分钟。

【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

1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主要取决于无氧酵解酶的活性)

2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促进H2CO3分解)的活性。) 3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运动员,脑细胞对血液中代谢产物堆积的耐受力提高。如短跑和短泳运动员对静脉血CO2含量增多的耐受力比长跑和长泳运动员增强,这也是短跑和短泳运动员对长期无氧训练产生的适应。)

【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

1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无氧耐力最常用的训练方法。练习强度和密度较大,间歇时间较短,练习时间一般应长于30秒,以1-2分钟为宜。

2.缺氧训练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条件下进行的练习,其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耐力。缺氧训练不仅可以在高原自然环境中进行,而且在平原特定环境条件下模拟高原训练,同样可以获得一定的训练效果。

【灵敏素质】指人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生理基础:1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其分析综合能力2各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3掌握的运动技能及其他身体素质水平4其它因素:年龄、性别、体重、疲劳等。

发展灵敏素质: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实战演练。

【柔韧素质】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生理基础:关节的构造及其周围组织的伸展性;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发展柔韧素质的训练:1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的训练2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3柔韧性练习与为量训练相结合4柔韧练习与训练课的准备活动相结合5柔韧练习要注意年龄特征并要持之以恒

【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某些器官和系统产生的一系列自然条件反射性变化。

【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影响及调整】

① 准备状态型(适中型)常见于优秀运动员

②起赛热症型(过热型、过度兴奋性)常见于初次参加比赛运动员,或特别重大的比赛,或过分重视比赛结果

③起赛冷淡型(过冷型、兴奋性过低型)常是第二种类型的继发反应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调整赛前状态2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3体温适度升高4增加皮肤血流量利于散热,防止比赛时体温过高

【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

【进入工作状态】体育运动时人体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

【“极点”及产生机理】概念:剧烈运动开始阶段,植物神经动员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内脏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需要,出现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表现: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原因:内脏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运动开始供O2不足,酵解供能。乳酸堆积;①血pH↓→神经肌肉兴奋性↓②乳酸等→呼吸循环紊乱→运动动力定型破坏

【“第二次呼吸”及产生机理】

概念:“极点”出现后,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植物神经与躯体神经机能水平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表现: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并保持良好工作能力

原因:①植物中枢逐渐适应,惰性克服,内脏活动跟上运动器官需要

②内脏活动加强,肌肉O2供应改善,氧化乳酸;同时汗液加强乳酸清除

③“极点”出现后,动作强度降低,运动器官需O2量减少,动力定型恢复

【稳定工作状态】当人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

【真稳定工作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工作状态。

【假稳定工作状态】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的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此时,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无氧供能系统大量参与供能,机体能够稳定工作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很快进入疲劳状态。故称为~.。

【“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的标志】

“第一拐点”:标志进入工作状态(动员阶段)结束、稳定工作状态开始。

第二拐点标志稳定工作状态结束、人体整体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疲劳开始。

【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恢复过程】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恢复过程一般规律】分为三个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能源物质:消耗>恢复),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消耗

【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

表现为:耐受、疲劳、恢复、超量补偿和消退。

耐受性:人体在进行运动或锻炼时,身体机能总是表现出对运动负荷的一定承受能力。影响因素:①身体机能在训练后的恢复情况②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③训练过程中的恢复程度

疲劳影响因素:1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2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3训练课的负荷总量以及负荷类型等超量补偿或超量恢复 影响因素:①疲劳程度②训练课的强度和密度

【超负荷原则】指当运动员对某一负荷刺激基本适应后,必须适时、适量地增大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运动能力才能继续增长。这个超过原有负荷的负荷即为超负荷。

意义:①每节训练课的设计②每个小周期训练的安排思路③减荷阶段的安排④对增加负荷适应状态的评价

⑤对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

生理学分析:超负荷,实质上是指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在不断进行的反应-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到最大运动潜能。较大负荷可以发展运动能力,较小负荷可以促进恢复,应注意将大、中、小强度负荷交叉使用。

【恢复原则】指在长期的运动训练过程中,只有当运动员得到适宜的恢复,才能保证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意义:①运动训练后恢复不足,不可能产生训练效果,会造成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导致各种运动性伤病。②运动员在训练后的恢复速率,决定着整个训练计划的执行

【周期性原则】指的是将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计划划分为时间长度不一的各种周期,每个周期赋予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过程在不同层次上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个体化原则】指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严格按照每名运动员所独具的身体能力、潜质、学习特征以及从事的专项等各方面特点,设计出适合每名运动员特点的个体化方案。

生理学分析1不同个体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2不同性别运动员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3运动员不同生理机能状态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

【高原服习】人体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对低氧环境会产生迅速的调节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

【热复习】在高温与热辐射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人体在一定范围内逐渐产生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

【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1 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运动训练应以增加运动强度为主2中、长距离运动项目则以增加运动训练频率和持续时间为主。(一般情况下,运动训练强度越大、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运动效果越好。)

二、遗传因素:1人体的机能能力均与遗传因素紧密相关2教练员只能发挥两方面的作用:

三 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龄:1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工作能力逐年下降2运动所有各年龄组的人,都能取得运动效果。性别:女子运动与月经、妊娠、分娩等问题,意见不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四、生物节律因素:1生物节律是指生物体机能变化的周期性规律2分为高频节律、中频节律和低频节奏3生物体内的各种机能活动均按一定时间顺序发生节律性变化

【衰老】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呈现出各种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 。

【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适宜运动项目原则:1耐力性项目2循序渐进原则3经常性原则 ≥4个别对待原则5自我监督原则

【运动处方】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运动处方基本要素】运动目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带、运动频度、注意事项、

【生物节律 】又称为生物节律性或生物节奏或生物时间结构,指生物体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或特性。

【生物时间结构的基本成分】

1节律周期2中值3振幅4峰值时期5峰值6谷值时相与谷值。

【生物时间结构的分类】1近似昼夜节律2超日节律3亚日节律

【实验条件与方法】1隔离法2时差模拟法3光脉冲刺激法4择时运动法

【调整的方向和跨度】

【时差调整】指根据机体时间结构的特点,人为地采取一系列时间生物学综合措施,主动客服时差反应,以加速适应的进程,故又称人为复习,对于运动员而言,应采用积极主动的适应性调整方法与手段来克服时差反应

【时差调整方法】择时适应性运动法;心理调整法;睡眠法;社会活动法

【生理负荷】是指机体内部器官和系统在发挥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保持一定生理机能活动水平的过程中,为克服各种加载的内、外阻力所做的生理“功”。

【运动负荷】是指加载于机体上的各种外部物理“功”的总称,也称运动量。

【运动生理负荷】是特指机体在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负荷刺激作用下,机体器官和系统所承受的额外生理负荷,即除安静状态下的生理负荷外,机体为维持运动状态下的机能活动水平而额外做的生理“功”。

【监测的基本原则】1无创性原则2不干扰原则3简便原则

4连续性原则5可靠性原则

【监测的基本内容】1负荷强度的监测 2负荷积分的监测 3生理负荷反应变化趋势与特征

的监测

【特异性免疫】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因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称为获得性免疫。因这种免疫一般仅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疫苗所能预防的疾病,又称为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人们对抗原性异物的抵抗力,有些是天生具有的,即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获得的,称为先天性免疫。因其并非针对某一病原微生物,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抗原】能够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上独特的抗原受体结合,诱导该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而产生的特异性糖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

【体液免疫的应答反应过程】1感应阶段2增殖和分化阶段3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的应答反应过程】1感应阶段2增殖和分化阶段3激活的Tc细胞发挥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

【运动性免疫抑制】指大负荷运动后,由于过度负荷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的现象。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