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知识tongyong-3

第三篇 培训指导

第七章 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教育学是以人的教育为其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探讨教育的一般原理,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以及制度、内容、方法、管理等。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和科学教育学的创建阶段,现已发展成为包括许多门类和分支的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第一节 培训教学的组织形式

行业培训的教学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系统中诸要素(教师、学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时间等)组织起来,以保证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和学员按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从古代到现代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多,如个别教学、现场教学、分组教学和课堂教学等。

行业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按照教学的地点,可分为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按照教学对象的组织状况,可分为班级教学、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等。下面介绍最常见的几种行业培训教学组织形式。

一.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现阶段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将一定数量的学员,按专业编成教学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学校课程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指导学员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也称班级授课制。与个别授课制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一个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员,教学效率高;按计划、按统一要求教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发挥班集体作用,班集体成员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行业培训的课堂教学对教学班级学员的统一性要求较低,如年龄、原有文化程度,等等。在现代行业培训中,课堂教学的内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课堂教学基本形式的正面教学,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人们正在努力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局限,向以学员为中心,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发展,课堂教学也更加强调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 个别学习

个别学习,是学员在没有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直接帮助下,独立学习或复习教学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员独立工作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如学员按照教师分发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在观摩实验后填写记录报告等。程序教学法是一种经过周密计划的个别学习的典型例子。

个别学习是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1)学员可以较为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愿望学习某一教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2)通过相应的学习程序可使培训方式规范化;(3)学习时间、进度可根据学员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和风格进行灵活调整;(4)容易采用多种新的教学媒体,设置更有吸引力的课程。

个别学习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教学内容和教材更新周期较课堂教学长,不适用于内容更新快的短线课程;(2)不适用于诸如行为方式和推销技巧等教学内容和培养人际交流能力、建立信心等所谓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3)对那些经常需要他人监督的学员不宜使用;(4)过多地采用个别学习的形式,有可能使学员的自我意识过强,而且缺乏合作意识。

三. 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指多个学员在没有教师或其他同学的直接帮助下,学习和复习教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较个别学习要求更高的,与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形式。

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学习有一些突出的优点:(1)可以达到较高的认知目标,只有通过小组学习才可能获得有效的发展;(2)可以培养创造思维能力;(3)由于学习过程发生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环境中,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加强,学员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关键能力可得到系统性的训练;(4)小组学习能提供自由讨论的环境,加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培养学员理想的态度和性格;(5)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培养学员分析工作内容、分配工作任务、协调工作过程和展示工作成绩等多方面的能力。

小组学习也有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教师组织任务复杂繁重、学员不同的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成效两个方面。

四.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在生产劳动现场或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如实习工(农)场、校外企事业单位的生产、营业和办公现场等,通过实物、操作、表演和生产过程来展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可以以人数不等的班级或小组为单位,也可以针对单个学员。它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特征,有助于学员牢固记忆和形成技能技巧。

现场教学的形式主要有参观、调查、服务和实习教学等。在现场教学中也可以采用班级教学、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等组织形式。

第二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

段和途径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员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法对学法有指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选择、综合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由多种教学方式组成。教学方式是教学的活动细节,即在教学中由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与学员的分配形式,是组成教学方法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始终处于教学行为过程的主体地位,教师控制和掌握着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因此也称为“在教师直接指导下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多属于这种方式。

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学员在没有教师的直接教授下,掌握教学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员独立学习、并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条件。教师更多地是起到咨询和辅导作用,因此也称为“无教师直接指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全方位的培养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从业素质。现代各种教学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基本上都属于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历史上形成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否发挥作用,与其选择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有关。从教育者的指导思想来看,教学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

(一)注入式

注入式教学就是不顾学员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员,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并强迫学员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注入式又叫“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成为我国古代教学重要的指导思想。他们讲究“率由就章”、“述而不作”。这种思想抑制了学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二)启发式

与注入式相对应,启发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这种思想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员的主动性,使学员智力充分发展,实现掌握系统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结合,使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方法能培养学员的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应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应该指出的是,教学方法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对立问题,但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时,总要受到启发式和注入式两种教学思想的支配。例如同是讲授法,就可以是启发式的讲授,也可以是注入式的讲授。有的教师认为,提问就是启发,从头到底就是注入,所以形成了“满堂问”的所谓“启发式”教学方法。我们说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深入理解两种思想的实质,坚持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一. 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教学方法的特征

古人云:“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它说明了教学方法既要符合科学性,又要符合艺术性原则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是由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所确定的。因此,要达到某一教学目的,就必须采用具有某些特征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教师对教学法的应用不是机械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灵活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归纳起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教学法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

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践中,一个教学单元中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情况是很少的,更多

的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法的综合性。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只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很难单独用教学方法完成某一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任务。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员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保证。

(二)适应性

适应性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教学法要适应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劳动组织方式的发展要求;二是要从本职业(专业) 的实际出发,结合职业受训者的文化、技能基础、心理特征和社会发展状况,并根据不同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

(三)互动性

所谓互动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员之间联系的方式与途径。现代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员合作的,把教师的教和学员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是师生为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共同活动的方法。它一方面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信息的传递、对学员的辅导和控制职能;另一方面也包括学员获取信息(学习理论知识) 、观察、制订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技能学习) 、检验结果的活动。这里特别强调学员主动、独立的行为方式,强调教师和学员的相互作用以及学员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即互动性。

(四)灵活多样性

由于制约教学活动有多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外部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教学法的多样性。

(五)双部性

所谓“双部性”,是指教师在控制教学过程时,既要注意学员的外部活动,又要注意学员的内部活动,即不仅注意学员听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观察是否细心,实习操作是否有秩序;更要促进学员内心的探索活动,促进学员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六)教育性

教育性特征是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符合教书育人的思想,寓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于教育活动之中。如引导学员设计开发就把培养学员的责任心等作为一项培养目标,项目教学等应用性教学方案更是把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助人为乐、批评与自我批评、纪律意识、质量意识等关键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七)发展性

世界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学法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影响教学活动的条件因素的发展变化,教学法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人们不能再指望通过一次的学习或培训而终身受益,学习已成为相伴一生的行为,这就要求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自学的能力。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员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新的需求。随着视听媒体技术的发展,综合性的媒体教学法(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

三. 常见的培训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讲座和主题演讲,当然这里所提的主题演讲不完全等同于演讲艺术,演讲艺术不仅注重语言和形体的表达,同时也注重情感的宣泄,在教育培训中对这一点的要求则不是着重强调的,教育培训中有些内容以抒情的方式来讲是不恰当的,如知识性内容。

1. 课堂教学法的应用

应用课堂讲授法进行授课时教师要把握三点原则。 第一,逻辑性要强。应用课堂讲授法进行培训时讲授的内容较多,如果逻辑性不强,学员听起来会很吃力,有时甚至有不知所云的感觉,当然在逻辑思路设计时可以采用倒叙、插叙或顺序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出现,先提出问题,接下来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比较容易吸引学员的注意。第二,把握课程难点。对于课程的难点要事先进行分析,以备在授课的时候进行详细讲解,分配时间有所侧重,对于较易理解的内容则可三言两语带过,这样就使授课内容详略得当,避免出现记流水账的呆板授课形式,同时又有效的提高了学员的接受效果。第三,主题要突出。每节课程应该设计独立的主题,即使有时—位教师接连讲几节课,课程之间又有紧密的相关性,也不可忽视每节课独立主题的重要作用,这样做有利于学员根据单独的课程主题掌握培训内容,帮助学员记忆的同时也帮助教师自己记忆,有利于备课时节约时间,又可防备因课程内容过多主题单一导致在讲授的过程中出现遗忘。

2. 课堂讲授法的优点和不足

(1)优点:

①一次性传授的内容较多并且全面;

②应用条件宽松,在一般的培训设施环境下就可以采用;

③授课教师自由度较高,可以旁征博引,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水平。

(2)不足;

①讲授内容较多,学员记忆和消化存在难度;

②教师的水平高低明显影响授课效果;

③与学员之间相互动交流机会不够,属于灌输式培训;

④教师面向所有学员讲课,无法顾及个体差异。

(二)归纳法

归纳法又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可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教学法是从具体的事例出发,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由此推导出一般性规律的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教学法的一般步骤为:

(1)提出多个可能有共同规律的事实;

(2)找出这些事实之间共同或相似的特性;

(3)得出这些特性间相关的、抽象而理论化的结论;

(4)将这些结论运用到条件相似的、同一类型的事物中,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归纳这种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因此,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归纳法是不完全归纳法,即从一个具体的实例或某一范围内的知识,而不是从全部事实出发,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不像完全归纳法那样推导出一般规律。

(三)演示教学法

演示是指使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于理解的过程。演示教学法是通过展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向学员介绍如技术功能、工作过程或加工程序等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在演示法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1)传授必要的预备知识,唤醒学员对某一问题的求知欲望;(2)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3)通过解释、启发或说明,控制学员的感觉过程和认识过程。演示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如教师必须把复杂的专业问题进行直观化处理和显示,而教学内容或模型不能存在任何错误。对于学员来说,只有他们的确从演示中了解了问题的实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演示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按照学习过程的理论,演示教学主要用于了解学习难点和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适合采用演示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一般具有关系复杂、不直观性、不能被直接感受或体会的特点,如设备工作原理和企业的

信息、账单、能量、物质等流程的教学。

(四)案例式培训法

案例式培训方法是目前培训界应用最多的培训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最初始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培养MBA 学员之用。该培训方法着重于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结合学员的实际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提供现实生活巾的事实案例,由学员发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通过讨论来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侧重于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符合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1. 案例式培训方法的应用

案例式培训的成败关键在于提供的案例是否与培训学员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因此教师在开发或选择案例之前要深入研究学员的培训需求,并最好能够深入学员当中去了解学员目前所面临问题的具体情况,然后选择涵盖学员普遍性问题的案例。除此之外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是否是真实的。如果案例是教师开发的,就要着重注意案例的可信性,并力争使案例生动,让学员读后感觉到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选择和开发案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只提出讨论的问题而案例本身并无答案,最起码没有标准答案。有答案的案例就不会引起学员的争议,谁都知道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就没有人愿意参加讨论了,更无法解决困惑学员的问题。另外,教师在提供给学员案例故事的同时,可以提供一些与案例相关的表格、统计数据等资料,以帮助学员了解事实的真相。

2. 案例培训法的优点和不足

(1)优点:

①培训参与性强,变学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②有利于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③有利于激发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④能够交流学员的学识和经验;

⑤激发学员思考,发挥学员潜能。

(2)不足:

①案例教学培训法相对效率低,比较浪费时间;

②案例开发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

(五)头脑风暴教学法

“头脑风暴”法(英文Brain —stoming) ,是学员就某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而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员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员的观点加以评价、进行讨论或提出批评的讨论方法,类似我们俗语中的“诸葛亮会”。它是一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观点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和企业管理中。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学员可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员对某一教学问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头脑风暴法教学应在一个开放、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时间很短并将其插入到每一个教学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去,但对各种意见的评价、整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它适用于解决没有固定答案或者没有十全十美答案的问题以及根据现有法规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商品营销中的买卖纠纷、导购、广告设计、加工专业的工作程序设计教学等。

(六)四阶段教学法

在职业教育培训实践中,采用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法多是以“示范——模仿”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决定的。四阶段教学法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岗位培训的、系统化的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四阶段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把教学过程分为准备、教师示范、学员模仿和总结练习四

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它适用于操作技能培训和商业销售实务教学等。

1. 准备阶段

在第一阶段,教师的行为占主导地位。教师需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教学方式为讲解式。一般过程为: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员对新课题的准备情况和现有基础,然后引入课题,如介绍所要加工工件的性能等。

2. 教师示范

在第二阶段,教师的行为仍占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1)首先将整个过程熟练准确地示范一遍,之后再分步示范;

(2)在分步示范中讲清楚三个问题,即: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传统理论教学课堂演示的不同点在于:理论课教学的演示是使学员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四阶段法的教师示范却要让全体学员都知道教师是怎样做的,他们接着也要这样做。

3. 学员模仿

在第三阶段,学员的行为占主导地位。首先由教师挑选三个学员,好的、中等、差的各一名。学员按照教的示范步骤重复一遍,必要时还应解释一下他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教师也可以加一些补充说明。教师观察学员的模仿过程,从中得到信息反馈,了解学员理解、掌握的程度。如果学员的模仿完全正确无误,就可以进行下一阶段,否则,则要重复第二和

第三阶段。

4. 归纳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员独立完成,自己在旁边监督、观察练习的整个过程,认可练习的结果,纠正出现的错误。在第四阶段,教师和学员的行为比例基本相同。

(七)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职业技术培训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1)该劳动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2)能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3)与企业生产过程或实际的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学员有机会独立进行项目计划工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或劳动行为;(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员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技术领域里所有的产品几乎都可以作为项目,如门(木工) 、蒸汽机(机加工) 、报警器(电工) 等;在商业、财会和服务行业,所有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成果的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如销售专业的商品展示、广告设计.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小软件开发等。

采用项目法教学,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有: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设想在教学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员对项目的承受能力,把学员引入到项目工作中后退居到次要的位置,时刻准备帮助学员解决困难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为: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同学员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计划:由学员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3)实施:学员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并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先由学员自己,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行为特征等;

(5)归档或结果应用。

(八)四环培训法

四环培训法是学校上课常用的一种培训方法,之所以称为“四环培训法”是因为整个培训过程由四个步骤组成,分别是学、讲、练和评。每个步骤都围绕上面四个字开展。由四环培训法派生出来的还有四步练兵培训法和四段培训法。四步练兵培训法着重于“练”字,而四段培训法的第一步是“观”,即首先由老师操作,学员看,这种方法在美容美发和厨师等技能性培训中应用较多。就企业培训来讲,四环培训法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方法。

1. 四环培训法培训步骤

学员自学——讲师精讲——学员练习——问题讲评

2. 四环培训法的应用

四环培训法的第一步是要求学员自学,自学的内容主要是阅读培训教案,熟悉培训内容,并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和重点作好标记,对于存在疑问的地方要将问题写出来,以便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提出疑问。第二步是在学员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注意鼓励学员在听讲过程中主动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第三步是学员练习。“练”的方法很多,如果是讲授销售技能方面的课题,就鼓励学员自我练习基本的销售技能,也可以采取两个人配合练习的方式。多数情况是教师给出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练习题由学员独立完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四步问题讲评。进行问题讲评时可以由教师进行讲评,也可以由学员互相讲评,主要是针对学员在“练”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纠正,以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3. 四环培训法的优点和不足

(1)优点:

①提高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

②提高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应用能力;

③提高学员发现和解决应用培训内容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④讲解比较容易,培训过程易于掌控;学员有适当的参与机会。

(2)缺点:

①学员的自学能力不同,培训成果也不同;

②为方便学员自学,在制作培训讲义时需要比较详细,因此费时费力。

(九)实践练习培训法

此种方法多用在企业培训生产作业员工时的培训课程中,此种培训方法将“听”、“看”和“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员不仅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掌握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较快地培训出合格的生产作业人员,因此这种方法非常受生产型企业的欢迎。

1. 实践练习培训法的应用

采用实践练习培训法进行培训主要做好五个步骤的工作:课程准备、引入阶段、示范阶段、模仿阶段、练习阶段。

课程准备阶段主要需要准备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培训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培训的应用工具。如进行产品包装人员的上岗培训,教师首先要对包装的有关方法进行理论概括,最好能够编成顺口溜,学员听起来容易,又可以帮助强化记忆效果。产品包装需要准备的培训应用工具包括需要包装的产品、包装盒或包装箱、包装封口胶、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证件、打包工具等等。因为可能同时培训多名学员,因此应该根据学员数量准备培训练习工具,保证学员都有机会参加实践练习。

引入阶段主要是将学员组织到培训现场,生产作业性培训一般都将生产现场作为培训课堂,比如产品包装的培训就应如此。然后要集中学员的注意,使学员只关注与培训有关的内容,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前,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检查一下前面已经学过并且与本

节课程有关的培训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学员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促进本节课程的培训效果。

示范阶段主要是指导教师“教”的动作。教师一面进行操作演示一面进行操作讲解,并对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说明,教师做操作演示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全程演示与分解演示相结合,快速演示与慢速演示相结合,重复演示与对比演示相结合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演示方法,都要注意能够让学员看清、看全、看懂并能够记忆。接下来教师可以从学员中选择接受程度不同的学员,根据教师的操作演示和讲解来模仿操作,其他学员帮助找出他们操作中的不足,并进行纠正,对于普遍性问题,教师要帮助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并指导应该怎样避免,而强化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采用实践练习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的重要环节在于学员的练习。因此在培训时要多安排一些练习时间,通过教师的巡回检查和个别问题的指导纠正,使每个学员对所学内容和操作方法达到熟练程度。

2. 实践练习培训法的优点和不足

(1)优点:

①培训的实效性较强;

②学员的参与性较强,能够把看、听、做有效的结合,大大提高学员培训的积极性; ③能移在短期内解决企业增加生产作业人才培训的需要。

(2)不足:

①教师必须懂得示范方法,特别是生产作业性培训要求具备丰富的生产作业工作经验; ②培训往往需要占用生产作业场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

三.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

(一)依据教学的任务选择

这里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要求,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各异。如果教学任务是使学员获得新知识,那么教师就应当选择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如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如果一节课的任务是使学员巩固旧知识,那么教师应该选择谈话法、练习法等;如果一节课要完成几项任务,那么就应该以一种方法为主,同时采用几种教学方法,并使之有效配合。

(二)依据教学内容选择

学科的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自然科学的教学,常用演示法、实验法;社会科学的教学,常用讲授法。即使是同一门学科,由于教材的具体内容不一样,要求采用的方法也有区别。如化学课中有关概念性的知识,一般采用讲授法,而阐明化学变化的过程,往往用实验法。

(三)依据教学条件选择

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于各学校的具体环境设备条件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各异。例如城市教学可利用现代化工厂的方便,农村可利用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教学方法的采用既不能脱离实际,又要自力更生,努力创造条件,使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

教学方法追求从实际出发,机动灵活,没有千篇一律的格式,要因课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讲求实效,不要单纯在形式上刻意追求。

第三节 教学方案的编制

教学方案的编制,犹如打仗前拟定作战方案、施工前设计工程蓝图一样不可缺少,它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员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教学方案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计划,三种计划的编制,是一个由一般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由粗到细,逐步细化和深化的过程。

一. 教学进度计划的编制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是指教师上课前对所任课程作出一个学期的全面计划和通盘安排,是完成教学目标所确定的工作范围和教学进度的实施方案。

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前,教师要学习学科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在统揽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范围,根据对学员的初步了解和学校总工作计划的要求,对教学进度作出具体安排。

教学进度计划的结构包括说明和进度两部分。说明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教学总目标和要求;学员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对讲授、讨论、复习、考试作出时间分配等。进度多采用表格形式,按周时数分配教学内容,列出章节题目、教学时数,还对复习、考试等作出安排。

二. 单元教学计划的编制

单元教学计划是在一个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对这一单元(或课题)教学工作进行的全面安排。一般以一章作课题(单元)编制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的结构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的类型和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分配等。

三. 课时计划的编制

课时计划即教案。它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是保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上好课的必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个教师都应坚持编写教案、写好教案。

(一)教案的格式和结构

教案的格式和结构多样,因人而异,其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 概况

包括课题、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型、教学方法等;

2. 教学进程

包括教学步骤及其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3. 板书、板面设计

4. 教学后记

即教师课后的小结或教学随感,以利于及时总结得失,改进工作,提高水平。

教案一般有简案和详案之分。

(二)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1. 科学性

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观点正确,内容准确无误,所引用的材料真实可靠。

2. 适用性

有人把教师编写教案喻为在纸上进行模拟教学,说明编写教案只有真实地展现教学过程,才便于教师运用,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准备怎样教,安排怎样学,就怎样编写。如果教案与自己的教学思路大相径庭,那么,编写教案就失去了意义。

3. 规范性

教案的结构完整、款式规范、语言通顺、书写工整。

4. 简明性

教案内容要简练明确,不要冗长复杂,教学步骤要眉目清楚,不可杂乱无章,教学语言要规范、简明。

5. 灵活性

教案是教学的依据,但它毕竟是事先写好的,课堂情况时有变化,教师在遵循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视课堂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掌握,合理运用,不可把教案当做一成不变的清规戒律,照本宣科。

在运用教案时,为了使用的方便,可设计特写教案。特写教案是指编写教案时,对教材内容的要点、定理、定律、公式、名言警句等,加以“特写”。其方法有;(1)脱离上下文,独立成行;(2)放大字形,变换字体;(3)用符号作标记;(4)在内容下面划点、圈等;(5)用彩色笔作标记、旁批(如在正文旁批写“重点”“略讲”“要领”等),也可对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或学习行为进行“特写”(如导入、演示、板演等),还可将教案加以微缩,以便运用时能一目了然。

第四节 理论教学的组织实施

行业培训的理论教学方法,是师生按照一定的途径,获得所期望的某一课程的学习成果的一般行为方式。

一. 行业培训理论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行业培训理论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引起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等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准备好教学的有关教材、教具,安排好教学场地。

(二)引起学习动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引起学员的学习动机,提供有关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不断激发学员主动学习这一心理动因的过程。学员学习的兴趣可分为内部诱因和外部诱因。前者具有自觉性,后者具有被动性,这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学员的内部诱因。教师在这一阶段讲明学习目标任务,使学员明确学习内容的意义,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外部诱因转化为内部诱因。

(三)促使学员感知新内容

学员对新的学习内容的认识必须通过感知,对教材感知得越全面,形成的表象就越清楚。

学员可以利用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感知。

(四)促使学员理解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形成科学概念,是这一阶段的任务。教师要在学员感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引导学员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最后形成概念。

(五)促使学员巩固知识

这是巩固专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必要一环。培训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就是学员所获得的专业知识的巩固程度。必须按照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有关规律,加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使学员运用知识于实践,形成实践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使学员获得职业知识,而是要将它们应用于实践,使学员形成职业实践能力。

(七)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检查

教师采用有关手段对学员进行检查,明了学员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行业培训理论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中,必须注意培训的专业类型。

二. 课堂讲授方式

根据教师和学员在课堂讲授期间的活动状况,我们将课堂讲授分为四种方式。分类的结果不是绝对的,实际讲授过程发生的每件事并不一定都能归入这四类,某位教师也不可能一直使用一种方式。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谋求更好地理解课堂讲授的规律。

(一)灌输式讲授

顾名思义,灌输式讲授指讲授过程中的信息输入完全来自教师,学员只是接受信息。这种方式的学员参与的程度最低。没有反馈,学员也没有任何责任。它的最简单形式就是讲演,但这并非唯一形式。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除了要求学员出席外,对学员没有任何其他要求。做结论、传递新信息、发现新问题,所有一切都是教师的责任。当教师们在谈话时,有件我们可以称之为“讲台综合症”的东西令学员们舒舒服服。一切都已组织好,教师会明确细致地讲解所有要点,学员们被防止出错,对那些不善于独立学习和总结的学员来说,这可真令人欢喜得很。不幸的是,这些学员甚至记不住教师在那些惬意的时间里所说的话,而这些话他们应当记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好学员,即使教师使他们参与,而且他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也学到和记住了更多的东西,最后他们可能依然会问:“老师为何努力让我们参与,而不直接告诉我们结果?”

(二)启发式讲授

在启发式讲授中,学员参与程度较高。教师首先提供一些新信息和结论,然后提出一些问题,以考察学员是否掌握了新信息和结论。如果学员没有掌握,教师则以较易的表达方式(通常是更简单的语言和更基本的思想),努力使学员听懂。这种方式比第一种方式使学员更易于接受,因为学员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当教师使学员参与讨论,或当学员回顾那些没有导致新结论的东西时,教师就是在运用启发式讲授。

然而,我们必须谨记,如果学员已得出了新结论,教师就不再是继续使用启发式讲授了,只有当教师以演讲或其他方式提供新的内容、思想和结论,并且接着使学员以问题或讨论的形式反馈它们时,这个过程才算是启发式讲授。启发必须以学员的反馈为基础。启发只是教师发出新信息、接收学员反馈,必要时给学员以纠偏的一个简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拥有全部的控制权和负有将学员引向正确或失误的责任,而且只有教师知道讲授的目的,也只有教师才能引导学员通向成功。尽管这种方式有助于使学员更好地记住一些信息,但它不

能保证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充分的学习效果。

(三)发现式讲授

发现式讲授,指学员在教师的指导(而非控制)下进行学习,并试图做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只提供学员无法得到的某些事实,学员要尽可能多地得出新发现。与在启发式讲授中只对“旧”信息进行反馈不同,学员们独立探求新结论、新概念甚至是新的事实。在此,记忆更加持久,因为学员们对学习承担责任。他们必须知道他们已学会了什么,他们将要学习什么。就学员的参与程度而言,发现式讲授比较有效,教师也能收到良好的反馈。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是采用启发式讲授还是采用发现式讲授,这个决定权依然掌握在教师手中。例如,如果教师仅仅告诉一些管理原理或描述一种抽象状态,将得出结论的任务交给学员,那么案例研究就不失为引导学员参与的一种好方法。然而,有些教师担心学员会遗漏要点,因而在等不及学员得出结论之前就将答案告诉他们。在这个例子中,教师所进行的就是启发式,甚至是灌输式讲授了。

(四)开放式讲授

开放式讲授与其说是一种讲授方式,不如说是一种学员活动方式。在这种活动中,学员们首先就活动目标及测评标准达成一致;教师将学员确定的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并设计一定的活动,分头完成这些任务,以最终达到目标。整个活动的主体是学员,教师只起到制定规则、检测鉴定的作用。课程设计、论文写作等教学活动采用开放式讲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课堂讲授的实施

课堂讲授的实施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准备工作和运用讲授技巧。下面分别予以简要介绍。

(一)准备工作

课堂讲授的准备工作重心在于讲授的组织方式。分为两个方面:讲什么和如何讲。 首先应该考虑讲什么。衡量一堂课的价值,有两个标准:一是讲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二是听众吸收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有人认为这两条标准是一致的,其实不然。心理学有关听觉和记忆的规律告诉我们,人在一定时间内靠听觉接收并能贮存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讲得多,并不见得接受得多。因而,我们应该遵从第二条标准。

有鉴于此,劳伦斯·布雷格说:“假定我们问,在一个小时内我们希望‘讲完’多少个要点呢?我想,回答应是‘一个’”。我们应该围绕一个主要论题确立课堂讲授的组织方式。讲授一个论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导论、主体和结论,运用不同的讲授方式来组织他们,都可得到较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个人判断。

下面分别以灌输式讲授法和发现式讲授法为例,看看这三个部分是如何组织的。

灌输式讲授以原理为中心。教师从陈述一般性概括——对基本点的陈述开始讲授。讲授的主体部分是给学员提供能够证明这个基本论点的材料。讲授可采用多种技法来证明。一种是解释,用于弄清并确定这个基本论点,它是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种是类比,用以提出已知的某些事物与未知的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形象类比在不同种类的两个事物间作比较(如心脏象发动机),文字类比则比较同类的两个不同事物(如两个城市)。例证是以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某个论点或假设。摆事实是列举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事实材料或来自第一手的观察者和专家的证据。讲授的结论用来总结这个说明、并且复述这个基本观点。

发现式讲授以问题为中心。将学员由一个问题引导到得出解决办法。它以提出问题开始。这个问题必须是对学员有意义的,就象挂在枝头的桃子对于馋嘴的小猴子一样,这样才能激起学员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欲望。

然后,教师把导致产生结论的证据和实例组合在一起,以使即便是水平一般的学员也能

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教师再指出最优的解决办法(最优办法可能不止一个)。

讲授的第二个准备工作就是对学员的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孔子就告诫我们要“因材施教”、只有了解自己的学员,并使要传递的信息适合于具有不同的性别、年龄、背景和兴趣的学员,讲授才能获得成功。了解学员是不太容易的。就成人培训而言,在培训之前和培训对象的主管加强联系是非常必要的,查阅一些档案也能使人获益匪浅。

讲授的准备工作还包括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分析课堂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准备相应的措施等。值得一提的还有对课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可能的措施准备。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通常被认为是属于教师讲授艺术的范畴,和教师本人的经验、能力不大相关。但无论如何,多考虑些偶然因素并做必需的准备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讲授技巧

一堂课可以采用多种技巧中的任何一种来讲授。讲授可以是朗读、逐字背诵、没有任何专门准备的临时演讲或不用讲稿的即席发言。这些技巧中,最容易且最受欢迎的是即席发言。教师运用这种方式备课,要仔细研究,准备好提纲,并准备好一组简短的注意事项作为发言的向导。注意事项可以写在页边空白处,按时间和进度把发言划分开来。即席讲话便于教师适应当时的各种条件。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速度、音量、音高、节奏和语气。教师要根据学员的反应对它们进行调整。

为了引起学员足够的注意,教师可以以某种方式对重点部分予以强调。稍稍停顿,加大音量、提问、提醒、手势、复述等都是常见且有效的方式。板书也能起到强调的作用。

态势语言在信息交流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外表、气色、姿势、手势、动作、目光和表情,对学员有着微妙的、有时是光凭言语所不能造成的影响。态势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大方、自然和充满活力,机械的或造作的动作往往令学员反感。

对教师来说,对付学员的厌倦情绪是一个要长久留意的问题。在讲授一堂课的最初十分钟能集中最大的注意力。此后注意力将逐渐减少,只是在讲课即将结束时,注意力会突然增强一阵子。要保持学员长久的兴趣,教师可采用下列手段:一是让学员积极参与课堂;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或一些直观教具增强直观性;三是制造一些悬念和幽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增强学员的学习动机。

第五节 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 行业培训实践教学的类型

行业培训实践教学活动有:参观、调查、实验、练习、实习、生产劳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等。这里,我们以实践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以获得职业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以获得实际知识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以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并使学员形成一定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

(一)以获得职业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

主要是实习,也称为实训,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学员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获得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获得一定关键能力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业培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也是对学员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基本形式。与实验活动相比较,实习的实践性、综

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

对实习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根据任务的不同,可以将实习分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根据实习掌握动作种类的不同,可以将实习分为掌握单项动作实习(学员练习掌握部分操作技能,主要是练习基本功,准确精细地执行操作方法,为上岗劳动,独立操作打下基础)、掌握简单复合操作动作实习(也称辅导操作阶段,学员掌握操作技能的完整动作,把一系列的操作动作连贯起来)和掌握复合操作动作的实习阶段(学员不断完善操作方法,在顺利完成辅导操作阶段各项要求的基础上,能上岗劳动,独立操作,按工艺要求生产合格产品);根据实习场地的不同,可以将实习分为校办实习场所的实习教学、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教学和校办实习场所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相结合的实习教学。下面主要介绍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具体内容。

1. 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行业培训学校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某一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确调整和使用通用的设备及其附件,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有关职业的技术。使学员获得有关职业、工种岗位的基础知识。教学实习活动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练习法。所谓练习法,是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一定活动方式,借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2. 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行业培训实践教学的一种主要活动,是教学实习的扩展和提高。它的特点是组织学员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员在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生产现场,以生产现场现职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学员要根据教师的布置,独立地完成任务。生产实习有顶岗实习和轮岗实习两种。

(二)以获得实际知识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

这种教学类型主要包括参观、调查、以及实习中的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具体包括:

1. 参观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员到一定的社会现场,让学员直接接触社会实际事物,并对此进行观察,从而获得实际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参观可以给学员提供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有利于调动情感和激发学员的兴趣。

2. 调查

是调查者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搜集有关现实的事实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现实事物现象及其本质的一种活动。它是行业培训学校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

作为行业培训实践教学的一种活动,调查法主要用于思想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中的调查主要是让学员了解有关职业现状,如职业需求、职业环境、职业作用与地位等问题,使学员热爱职业,进而促进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以验证、运用理论知识并使学员形成一定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验是这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代表。实验是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活动。这是科学实验在教学条件下的应用。作为行业培训实践教学的活动,实验是学员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形成、发展、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基础。

二. 不同类型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以获得职业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 实践教学的准备

首先是知识的准备。教师应讲解有关职业技能、技巧的基本知识,使学员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形成完成教学目的的内部动因,从而自觉、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其次,选择适宜的实习场地,实习场地应既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工艺要求。第三,配备良好的实习指导教师。第四,制定可行的实习计划。

2. 实践教学的进行

首先是教师示范,使学员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然后再让学员练习。

在实践教学进行当中,教师要正确掌握练习速度和质量要求,使学员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分配得当。心理实验表明:学员经过练习后,成绩逐步提高。这种趋势表现在速度加快和准确性提高上。练习的进步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前后一致三种情况。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而在全部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具有一定的起伏。

从实践教学的速度和质量上,可以将学员掌握技能的情况概括为四种类型:(1)速度较快,质量较好;(2)速度较快,错误较多;(3)速度较慢,错误较少;(4)速度较慢,错误较多。教师应该在教育心理学练习规律的指导下,根据学员的心理特点、学习态度、知识经验等情况对学员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进行分配。

教师应使练习方式多样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分析器参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如果仅有一种分析器连续地进行实践教学,大脑皮层就容易产生内抑制过程。适当地使练习方式多样化,不仅可以引起学员的兴趣,保持学员的注意,而且还可以培养学员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

3. 实践教学的结束

如果学员在每次练习之后,能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并对结果有所分析,就能对自己的动作技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也能集中力量克服困难。这样,就能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巩固,错误的动作得到及时改正。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员的指导,及时检查学员的作业,及时给予评价,并快速地反馈给学员,使学员能够知道实习的结果。

(二)以获得实际知识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参观、调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使学员获得社会现象的实际知识,教学环境在工作现场。因而,对此类行业培训实践教学的组织应该作到以下几点:

1. 明确实践教学目的

参观、调查的教学环境在校外,这种环境的干扰因素很多,不容易控制,学员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使学员的学习行为具有指向性。

2. 选择实践教学对象

实践教学的活动对象,在此为参观、调查对象,应该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而定。如参观、调查的内容属专业内容,则参观、调查的对象一定要有代表性。

3. 作好实践教学的具体准备工作

参观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参观计划、选定讲解人员、进行一定的预备教学等,以使学员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调查的具体准备工作包括理论准备(有关专业理论与方法准备)、调查工具准备(包括文书性工具、器具性工具),调查组织准备(如调查编组工作,思想动员工作),等等。

4. 实践教学的实施

参观、调查时,应尽量将学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动的内容上,鼓励学员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5. 实践教学总结

实践教学之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员进行实践教学总结,并要求学员写出参观作业或调查报告。

(三)以验证、运用行业培训知识,并发展学员一定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 实验活动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教师的准备工作,学员的准备工作两类。教师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做准备实验、做实验的物质准备工作等内容。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方法、条件、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做准备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可靠性,熟悉实验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员的实验。

2. 实验活动的实施

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尽量发挥学员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指导、咨询作用。

第六节 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评价

一. 教学过程的控制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从这一过程的构成要素来看,教师总是在把自己的认识转化为学员的认识。为使这一活动达到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采取一定的教学设施,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员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具有双边性、认识性、发展性和专业性,大体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阶段

动机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教师要有意识的激发和强化。

(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阶段

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巩固知识的关键是记忆。

1. 教师引导学员感知新教材

应充分利用参观、实验、演示、教具、展示、实习场地,提高学员获取感性认识的效率。

2. 理解教材

这是对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加工,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3. 巩固知识

这一阶段要通过复习、练习,掌握系统知识,突出关键,揭示规律,强化记忆。

(三)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阶段

指导学员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形成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四)知识、技能的检查评定阶段

教学过程通过上述各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需要检查反馈,便于改进;又是学员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与系统化的过程。

二. 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评估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的必要环节,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必须设置一些具体的、可行的指标,指标设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教师对问题的讲解是否做到了“清”“准”“透”

“清”是指教师要将问题讲清楚,让学员听明白;“准”是指教师在讲解中说的准,写的准,演示的准;“透”是指教师对问题的讲解透彻,到位。

(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师是否创造性地贯彻了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员特点选择了适合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启发式还是注入式?这些方法对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分散、疑点的突破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教师是否创造性地运用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直观性、因材施教等原则?这些原则的运用是否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教师的组织教学是否得当

教学开始时能否将学员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来?课中能否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并将分心的学员拉回到课堂?

(四)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是否高

师生双方是否有正确的教学及学习态度,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是否积极地引导、指导、启发诱导学员?学员是否紧跟老师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是否良好?是否注意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八章 成人学员的心理特征

成人教育的对象决定了它不同于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普通教育,而现代教育理论区别于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注重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在传统的教育学中,教学被看作主要是教师教的活动,认为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是被动的、消极接受的客体。现代教育思想则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习者是学的主体,教的客体,任何教育内容都要经过学习者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变成学习者自身心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研究介绍现代培训方法与技术,必须首先研究成人教育的对象——成人的心理特征,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把握了成人的特点与个别差异,培训才有可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进一步去提高培训质量。

这一章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成人学员的一般特点,分析其学习动机,探讨其学习能力、学习的优势和障碍等。

第一节 成人学员的一般特点

一. 成人的生理和心理已经成熟

我们知道所谓成人,在法律上讲,一般是指年满18岁以上,具有独立的自我生存能力,且以从事社会劳动作为自己主要责任的人。成人学员身体的各种器官已经定型,生理功能健全,具有了生育能力,脑循环代谢的储量也达到了高峰,是生理成熟的人。成人在心理上较青少年成熟,人格、世界观基本形成,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指导性,逐步摆脱了对他人的依赖性,并且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个性稳定、语言和思维能力都较强。

二. 成人学员多以业余学习为主

成人学员大多建立了家庭,是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们承担了作为配偶的责任;他们大多数人有了子女,担负着抚养和教育的职责;身为儿女还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家庭在给他们带来爱和温馨的同时也给他们增加了经济和劳务的负担。另外,由于绝大多数成人学员已经有了自己的职业,其学习形式不同于青少年,多以业余学习为主,学习时间得不到必要的保证。

三. 成人追求成就

成人有了家庭,有了事业,是社会生产大军中的一员,在履行一定的义务基础上,更多的追求成就,他们希望在成功中获得乐趣。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信息爆炸之势已经形成,新的知识不断出现,新的领域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已越来越短。为了不落后于时代,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岗位结构的转变,成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不断改善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地位和处境,他们更希望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第二节 成人学员的学习动机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在客观上必须了解学习原理并熟悉方法之外,还要了解学员本身的两个主观条件: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从学习动机方面来看,教师教学的成败决定于学员的学习,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学员学习成绩的高低将取决于他是否努力;而努力是学习动机的表现,因此,培养学员的学习动机也应该是教学目的之一。心理学上讲,动机指能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简单地说动机是人行为的原因,是导致人的行为的内在过程。学习动机则是指学员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员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员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对教师而言,了解学员的学习动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既可作为教育的目标,也可以作为教育手段。培养学员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学而不厌、奉献人类,是我们的教育培训目标之一。作为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强化学员的学习动机来巩固其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学员本身而言,其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进程,同时影响着学习效果。

由于成人学员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而各种不同的动机强度也不一样。这些强度上的差异更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行为的多样性,对于成人教育工作者或培训者来说,研究成人学员的不同学习动机及行为反应,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一. 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动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几种基本的需要。这几种需要按照从生理到心理,从物质到精神的序列排成五个层次,这几种需要,可归结为较低级的物质性的需要和高级的精神性的需要。根据这个理论来分析成人学员的学习动机,我们发现同样存在着几个层次的需要。例如:人们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职前教育和各类为求职服务的培训班,主要是为了获得工作的机会,而求得工作,得到报酬,正是人们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有的成人参与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既不是为了获得文凭,也不是出于求职、提拔、评职称等直接的功利原因,而在于追求所从事活动的意义,在于参与、更在于需要开展这种活动的人际环境。比如在一些老年大学中,一些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学习书法、绘画、文学等,主要是为了达到愉悦身心、排除寂寞、开发潜能、增加人际交往等目的,其学习的功利性大大淡化了。这类成人教育活动,大体上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社会需要;而有些成人教育培训显然是与满足人的尊重需要有关,比如说参加全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商务师等资格性证书与职称考试,而资格与职称显示了一个人的业务能力与知识水平,同时又是获得他人尊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大多数人而言,读书是为了求知,增长自己的学识和才干。他们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对知识,对信息的强烈渴求,来自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这类成人学员学习动机来自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学习行为表现为积极主动、自觉自愿。

二. 成人学习源于社会需要

如果社会不需要知识和技能,成人就不会积极地参加教育培训。心理学家米勒认为,人的行为向量取决于人的心理因素和人的外部环境作用两个因素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F

(行为向量)=f [P (心理因素)×E (外部环境)]。用这个公式来说明成人学习的动机、行为可以理解为:个人的学习需要受到社会环境需要的制约。个人愿意参加教育培训,说明其本身存在某种需要,两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到环境的强烈影响。在“十年内乱”的特定时期与特定环境下,知识被认为是有害的东西,被当做封、资、修的东西加以批判。当时视读书为无用,甚至竭力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荒谬论调,把知识分子视为“臭老九”进行批斗、审查。当时社会害怕知识、不需要知识,正常的文化基础教育也被减少或取消,个人的学习愿望再强烈也不可能得到必要的满足。而今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经济形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现有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劳动力又从过去的岗位上下来,这些都极大地调动和促进了成人的学习动机。而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的建立,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学习机会,成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热情也是空前的高涨。因此说,要使学员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保持积极持久的学习行为,就必须使个人的需求与社会环境的作用相适应。通俗地说就是既要有内部条件,又要有外部压力。而在目前广泛进行岗位职务培训中,学员大部分是由组织派遣而来,其中不乏“学习常委”,也有的是因为近期身体不好,予以照顾放松精神,但是究竟要他们去培训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派出部门并没有交待清楚,这类人参加培训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节 成人学习的优势和障碍

一. 成人学习的优势

成人学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成人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旦成人进入学习过程,这些优势就会表现出来。作为一名培训工作者,如果充分注意并充分发掘和利用了这些优势,相信培训质量能够得以提高。

(一)成人学习目的明确、指向清楚

成人学员对自己缺少什么、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比青少年要清醒得多,而且积极性也高。他们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参与教学,从而成为培训过程的推动者。由于成人大多有较为固定的职业,所以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减少了培训中的盲目性。比如说,一个从事外事活动的工作人员参加外语培训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处于领导岗位的人感到自己的管理决策的知识和能力欠缺,就会主动地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由于成人的学习目的明确、所以一旦他们争取到了培训机会,就会非常珍惜,并且能够持之以恒,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和培训效果。

(二)成人学员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

成人不同于幼儿的表现在于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他也绝不会象青少年那样,给自己确定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他能够把自身同外界事物区分开来,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觉地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既定的培训目标上,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奋斗方向。尽管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排除各类干扰,但是成人较强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可以保证他们合理安排好其他事务,抵御外界各种不利于学习的因素等。

(三)成人不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基础,而且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成人学员的大脑已经发育健全,参加了一定的社会劳动,对自己的从事的职业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对从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着真切的了解,熟悉工作的程序与过程;懂得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结构与作用方式,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习

知识和技能的参照标准和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动因。在教育培训中广泛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成人有较强的学用能力;成人可以凭借抽象逻辑思维,准确快捷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可以说成人的理解能力有效地弥补了机械记忆能力,使整体的学习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为获得较好的学习和培训效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 成人学习的障碍

(一)从生理上来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感知能力,如视力、听力、记忆、生理健康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精力也不如年轻人旺盛,这些都会形成成人学习的障碍。

(二)从心理上讲

成人学员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成人学员大部分具有多重身份:在单位是工作人员,在家是当家人,甚至有部分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因而担心自己学得不好,会受到他人乃至子女的讥笑或冷落,有损自己的尊严;也有的学员因为文化基础较差、负担太重、干扰过多,对能否完成学习任务显得信心不足,从而表现出自卑感。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又害怕失败,这也是成人学习的障碍之一。现代培训就是要充分考虑成人学员的这种心理,通过各种努力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弥补先前阶段发展的不足,培养学员建立自信。

(三)从主观上来讲

个别成人学员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明确的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强大的动力就会使人呈现出高涨的热情,学习也就能够坚持到底。在成人的教育培训中,属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员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混文凭,“没有文凭,会被人瞧不起,我是来拿文凭的”;二是形势所迫,“在职职工参加学习是大势所趋,我不来学习行吗?”;三是凑热闹,“能捞到文凭更好,捞不到也不影响我的工作和工资收人”。在干部培训中,有的人因为在单位工作比较松散,容易脱开身,一旦上级压下任务来,这些人首当其冲被派出来凑数;有的人是因为近期身体状况不大好,被领导派出来权作疗养治病;还有的人将要退休,有的地方还没有去玩过,顺便出来转转。这些人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所以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不再坚持了,对这部分人首先要引导他们明确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四)成人教育培训的内容脱离成人的实际,方法不够灵活

由于培训内容脱离工作实践,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方法不够灵活,这些都会抑制成人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求培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找准教材中与成人工作相联系的切入点和衔接处,使培训内容与学员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改进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由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个性、受教育的程度、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不同,对成人学习也有一定影响。通常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越高;相反学历层次低,学习的自信心也低,学习的主动作就差。那些自尊心强、事业心强、成就欲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参加成人培训的积极性高;反之对工作缺乏责任感、玩世不恭的人,似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当然也就不会主动学习,自找苦吃。一个人生活在文化层次较高,学习气氛较浓的环境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会较多地参加成人学习;相反,如果周围的人不求上进也缺乏学习的空气,多数人也会被这种氛围所裹挟,不思进取。所以应该创造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不断激发成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四节 不同类型学员学习方法和教育培训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受重视的是教师教的活动,对学习者学的态度却没有注意,这就造成了教与学的矛盾,一方面教师课讲得很辛苦,另一方面学习者听得也很痛苦,没掌握多少内容。我们时常也会注意到,在有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堂上,一部分人比较活跃、收获较大,还有一部分人则对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感兴趣;有的人喜欢比较古板正统的讲授,有的人喜欢课堂上轻松活泼的气氛,所有这些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的不同。

目前,学习方式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心理学家们的兴趣。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了,教师按照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教了,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就有大幅度的提高。美国的研究人员曾专门对一些被归为具有学习障碍的特种班的学习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依照学习者学习方式实施教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学习者不仅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处理事务的能力也大为提高,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成绩都达到了正常学习者的水平,从而进入正常班级学习。以后的跟踪调查表明,这些重新进入正常班学习的学习者学习成绩一直都很稳定。

那么究竟成人学员分为几种类型呢?一种比较简单的划分办法是由美国的富特·当博士提出的,她将学习者划分为分析型和综合型两大类,简单地说,分析型的人喜欢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另一件事,综合型的人则喜欢几件事一起做;分析型的人擅长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而综合型的人对图表的理解能力较强;分析型的人对学习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并且不喜欢经常改变已经建立的良好的学习环境,相反,对综合型的人来说,经常改变学习环境却能明显地提高效果。

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表明,成人教育培训一定要紧紧把住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摸准培训的切入点,方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我们下面要介绍国内培训工作者常用的划分法,即将学员分为四类:积极主动型、反思型、理论型、应用型。

一. 积极主动型

积极主动型,顾名思义,就是活动型的。这类学习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他们更喜欢具有挑战意味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乐于尝试或体验不同的经历。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他们会充分地表现自己,由于心胸宽广,所以容易结交朋友也容易合作,这类人过于注重感情,常以能够帮助他人为乐事,通常能从各个方面考虑问题。积极主动型的学习者能够在类似于①涉及新的经历、问题或机会②富于刺激性、戏剧性和危机感的多种交插形式的活动③可以允许不受任何政策限制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意见④可以进行尝试的如角色扮演练习活动⑤与别人一起参与活动,既能就问题与人一起争论、并作为一个团队一起解决问题等容易让他们抛头露面的活动中,有所收获。他们不喜欢那些被动的、机械重复的活动。他们在学习中常常会对自己提出许多诸如:能否学到新东西、是否遇到难题和挑战,是否会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是否会有各种不同的活动等问题。

积极主动型学员的优点在于反应灵活,思想解放,乐于尝试和面对新的事物、新的环境,易于接受新观念、摒弃旧观念,在突发事件面前不畏缩,会给予妥善处理。缺点在于他们毫不保留自己的观点,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不绕弯子,爱提意见,所以有时容易得罪人,另外还有一种做事大包大揽的倾向,常被认为是好出风头。

这类学习者喜欢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常常以自身的感觉为判断依据,但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培训形式来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这类人多乐于从事社会工作与工商管理。针对这部分学习者,教师应以启发引导为主,多采用师生互动的培训方法,如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实验式教学法等。

二. 反思型

反思型也叫思考型。这部分学习者最擅长的就是归纳推理。这类人特别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喜欢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考虑问题过于理性化。他们一般是坐在教室的后面当观察员却不参与。在处理某一件事情时,他们会向自己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我是否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倾听和思考,他们很乐于从事诸如调查、收集信息、探究事件根源的研究活动,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和准备材料,他们会自行做出决定而且会把事情处理的很好。在能够得到帮助同时又安全的条件下与别人交流意见。这些人不喜欢自己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他们对没做计划就要采取行动或在没有得到任何提醒的情况,突然被要求完成一件事而感到不安,在没有足够的数据或证据的帮助下做出的结论会被看作不妥,要他们走点捷径或做些表面工作来应付差事,就会很恼火。

由于反思型的人爱思考、好琢磨,并能够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和收集各类相关信息,所以考虑问题周到又全面、条理清楚,做事认真仔细,绝不盲目下结论。其缺点就是做事太小心谨慎,不愿冒风险,所以不能快速下决心和做决定,对人常常持否定态度,不愿帮助他人,更不会和别人有倾心交谈。

反思型的人多为人事经理、艺术家、组织发展家、教师。他们多喜欢采用客观性观察思考的学习方式,讨厌参与性学习。如果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培训方法,如理论讲授、报告会等,他们会有较大收获。

三. 理论型

理论型的人们好假设、思维、理论模型和系统分析,崇尚理性和逻辑,在对问题没有答案情况下会工作得更好,他们只专注于工作而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

理论型的人在学习中总喜欢提这样一类问题:上课有没有很多提问的机会?活动的目标和程序是否结构明确清晰?采取的方法和探究的概念是否正确、有效?另外我是否会遇到令自己紧张的复杂想法和概念,能否达到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他们会在提供给他们某个系统、模式、概念、理论的一部分内容中,给予足够的时间探究思想、事件和情况的内在联系时,获得知识。他们善于发挥自身的智力因素,分析复杂情况,接受导师的测试。他们乐于倾听、阅读那些强调理性或逻辑严密的意见和理念,他们能够通过分析,总结工作成败的理由。他们适合在目标明确、组织分明的环境中工作或学习。一旦要他们投人含糊不定的无序活动中,或者马马虎虎地做事,他们就会心理不安。如果要他们在不了解背景或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投入一项工作,或者要求他们在没有基本政策、原则或概念的规定下采取行为或做出决定,他们会感到茫然。当他们发现自己与其他参加者不合拍,专业问题陈腐、浅薄时,他们会在心里产生反感情绪。

理论型的人的优点是做事严谨认真,习惯于“纵向”思考,善于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能理性客观地对待学习,缺点是不能忍受不定、无序和模棱两可,也不能容忍任何主观或直觉的想法,缺少对问题的“技向”思考,喜欢说“应该…,必须…”。

理论家、科学家及科研人员多同此类人。理论型的人善于用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喜欢

用逻辑和推理来学习。培训这类人宜采用以教师为主的学员与教师互动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辅导下的学员自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座谈会、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四. 实践型

实践型或实用主义的人热衷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喜欢新的经历和冒险,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实践型的人一般不喜欢学习与他们的直接需求无关或看不到学习的直接利益的内容,他们更不喜欢与实际相距太远的理论与原则的灌输,不喜欢兜圈子。相反,这类人非常喜欢与工作中的问题或机会有明显联系的内容,他们对有机会在专家的指导和给予反馈的情况下运用实用技巧,或者能给予仿效的典型,或者给他们直接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感到非常高兴,如果向他们展示具有显示实用优势的技巧或者现在就能用到工作中的技巧,他们会认为不虚此行。

实践型的人注重实用性,其优点就在于善于把理论付诸实践,他们讲求实际,喜欢象商人一样,直接切入正题不绕弯子,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更注意讲求技巧。但是这类人有拒绝和排斥没有应用价值的东西的倾向,对纯理论或基本原则不感兴趣。

基层管理者、工程师、高级技工多属于应用型人才。他们通常采取主动实践的方法进行学习,他们善于在实践中检验并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在那种以学习者为主、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团队演习、个人汇报等)中,会有很多收获,这时教师的作用是对学习者的工作进行评价、归纳并针对学习者的工作结果进行重点讲授。

以上我们介绍了四种类型学员的特点、常用的学习方法以及较适用的教育培训方法。当然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在学习不同内容时的要求不同,表现各异,只能说人在某方面的特征倾向性更强些。介绍分类的目的并非要大家照搬某些作法,而是希望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在培训设计与运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意识地选择培训的切入点,掌握主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