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知识点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1、 生活环境的变化

2、 工作性质的变化

3、 阶级关系的变化

4、 运输条件的变化

二、旅游发展史上的铁路时代:铁路之父:乔治·史蒂文森 费用低 速度快 运力大 通达范围广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1、 1841年的创举:团体旅游活动

特点:公众性 规模大 全程陪同

2、 1845年的商业尝试:团体消遣旅游

特点: 商业性 长途过夜 线路勘察 编写指南 导游服务

3、 其他开创性工作

推出一种代金卷 第一例环球旅游团

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巨头”:20世纪初

1.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 2.美国运通公司 3.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

第六节 二战后的现代旅游

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1、 世界人口的增加

2、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3、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4、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

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6、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第七节 我国的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一、 旧中国的旅游业:民族银行家陈光甫 1927年 中国旅游社

二、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旅游业

1949年 华侨服务社改为第一家国营旅行社

这一时期的特点:

背景环境: 建国之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为第一要务,对外封闭锁国;实行计划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经济短缺

基本任务: 服务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宣传自己,了解别人” 发展类型: 有选择的入境旅游

企业经营: 不计成本,国家补贴

产业规模: 产业结构不完整,且总体规模很小

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国营企业直接介入,突出表现在“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虽为两块牌子,实为一套人马

三、 改革开放之后的旅游业发展

1、 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1978~80年代中期)

2、 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1997年)

3、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

这一时期的特点:

背景环境: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急需外汇;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基本任务:拓宽外汇创收渠道;90年代后期转为发展创汇、拉动内需、提升国民素质

发展类型: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

企业经营:强调经济效益;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产业规模:迅速发展,持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制定和颁布政策、法规、标准等方式实行“政府主导”

第二章 认识旅游活动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界定

一、 艾斯特(AIEST)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二、 旅游活动的权威定义

1、 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WTO,1995:12)

2、旅游活动中文定义: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三、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 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

2、 异地性

3、 暂时性

4、 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

四、 旅游活动的要素

1、 旅游活动的内容的构成要素:行 游 住 食 购 娱

2、 旅游活动的体系的构成要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活动的客体——满足主体来访目的的旅游资源或旅游对象

旅游活动的中介体——帮助主体完成其旅游经历,为其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

四、 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定义

作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划分标准

1991年渥太华召开的旅游统计工作国际会议上,旅游活动分为:国际旅游 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 境内旅游 国内旅游 国民旅游

二、国际旅游

三、国内旅游

四、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比较

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活动的开展是否跨越国界

1、 消费水平

2、 便利程度

3、 经济作用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1、 社会现象

2、 文化现象 体验异乡风情 了解他国文化

3、 经济现象

4、 政治现象

二、旅游活动的性质

作为旅游者的个人的自愿行为,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并非是经济活动,而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文化性

第四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大众旅游 奖励旅游 社会旅游)

奖励旅游作用优于其他方式的原因:(1)激励作用的时效看:激励维持的

时效更长久;(2)激励对象的范围看:奖励旅游激励范围更广

二、规模发展的持续性(成长性)

三、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四、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P67

季节性的成因:(1)旅游目的地方面原因:气候条件;(2)客源地方面的原因:

1)人们的出游目的;2)人们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3)人们在选择出游时

间方面的传统习惯。

第五节 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

一、 旅游人数

二、 旅游收入与旅游支出

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不包括该国航空公司的国际间客运业务收入

对于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支出的统计方法:银行报告法 估测法 混合法或综合法

三、 旅游者停留天数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的界定P79

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一、 讨论的背景

(1)客观条件:1、需要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 2、需要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2)主观条件:必须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

二、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

三、 足够的闲暇时间

四、 其他方面的客观因素

一、 个人的身体能力状况

二、 与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家庭拖累状况

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一、 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1)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2) 基于经验的观察与分析:1、探索的需要 2、解脱压力的需要

二、 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1) 身体方面的动机

(2) 文化方面的动机

(3) 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4)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三、 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影响因素

(一) 内在因素:学习 态度 知觉 人格

(二) 外在因素:1、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2、年龄 3、性别 4、社会阶

级 5、微社会群体

四、 认识个人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意义

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要客观因素:收入水平 闲暇时间 身体条件 家庭制约 客观因素是实现旅游需求的支持条件,主观因素才是参加旅游活动的根本动因

全面认识这些因素对于旅游经营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旅游者的类别划分

一、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旅行者的分类P108

二、基于访问目的旅游者类别划分

1、 消遣型旅游者

(1) 人数多,比重大

(2) 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

(3) 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4) 对价格敏感

2、 因公差旅型旅游者

(1) 出游频率高

(2) 出游活动无季节性

(3) 出行活动的自由度小

(4) 消费水平高

(5) 价格敏感度低

3、 因私事务型旅行者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 基于需求角度认识的旅游资源定义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

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 基于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

1、 自然旅游资源:1、气候条件 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3、动植物资

源 4、天然疗养条件

2、 人文旅游资源:1、历史文物古迹 2、民族文化及其表现场所 3、

有重大影响的体育和文化盛事 4、以主题公园为典型代表

3、 社会旅游资源:1、经济建设成就 2、科技发展成就 3、社会发展成

就 4、社会好客精神

(二) 基于资源本身再生的旅游资源分类

1、 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2、 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三) 基于存在状态的旅游资源分类

1、 现实的旅游资源

2、 潜在的旅游资源

(四) 基于品位或级别的旅游资源分类:世界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三、 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垄断性 4、易损性 5、可创新性

四、 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

1、 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客观标准

旅游资源的根本价值在于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在于对旅游者的吸引能力

2、 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1、自身品质 2、坐落地点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 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直接目的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该旅游资源项目的吸引力

最终目的是将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功能

二、 开发工作的参与者:政府 民间企业

三、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价值评价

1、 以美学价值为评价标准

2、 以社会/文化价值为评价标准

3、 以市场价值为评价标准

四、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主要目的是为该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1、 阐明项目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 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3、 分析该项目开发和经营方面的微观条件

4、 分析当地的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五、 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1、 解决和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2、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3、 建设和完善旅游上层设施

4、 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5、 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

六、 开发工作的基本原则

1、 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2、 力求经济的原则

3、 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 致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1、 自然因素的作用:重大天灾 风化作用 动物性原因

2、 人为因素的作用:旅游者 当地居民 旅游业者

二、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与措施

3、 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

4、 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

为了防止由于旅游者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危害,首先应加

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

5、 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

对于因当地居民和旅游业者的行为失当而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除应加

强对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第五章 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

一、旅游业的构成

(一)“三大支柱”说:旅行社部门 交通客运部门 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旅行社 饭店业 交通运输业)

(二)“五大部门”说:1、住宿接待部门 2、交通运输部门 3、旅行业务组织部门 4、游览场所经营部门 5、东道地旅游组织

第二节 旅游业在促进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1、 旅游供给者

2、 供需之间的桥梁

3、 提供便利的服务者

第三节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项经济性产业

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 综合性产业

(2)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

(3) 政策性较强的产业

(4) 脆弱性产业

第四节 旅游社行业

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 旅游供应商的产品分销渠道

2、 旅游业的前锋

3、 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第五节 饭店与住宿业

一、饭店业中的集团经营

(一) 集中化与集中率

(二) 饭店集团

1、 饭店连锁集团

(1) 集团化经营的优势:1、资本 技术经济 市场营销 集中采购 管理效率

分散风险的优势

(2) 成员饭店的类型:完全成员 管理合同成员 特许经营成员

2、 饭店合作集团

营销合作集团 采购合作集团 员工培训合作集团 预订系统合作集团

第六节 旅游交通

任务:在于解决旅游者在客源地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从一个旅游目的地前往另一个旅游目的地,以及在一个旅游目的地内的不同区域之间便利往来的问题 作用:需求方面:交通运输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技术条件

供给方面:交通运输是目的地旅游业的命脉

交通运输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部门,本身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第七节 旅游景点:特点:专用性 长久性 可控性

第八节 旅游业的产品:特点:1、无形性 2、不可转移性3、 不可储存性 4、生产

与消费的同步性 5、综合性

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1、 要使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愿望

2、 要使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本领

3、 要有做好服务工作的条件

4、 要有严格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旅游组织

第一节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一、 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

(一) 政治动机

(二) 社会发展动机

(三) 经济动机

1、 通过发展旅游业去扩大外汇收入来源,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2、 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为实现国民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3、 通过发展旅游业去缩小地区差别

二、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1、 旅游业的综合性意味着不同供给部门或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存的关

系,同时也暗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中各旅游行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 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服务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产

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并非某一旅游

行业或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该国或该地区政府的参与和决策

4、 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的行为

进行约束和管理

5、 为了防止或抑制旅游发展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促成可持续旅游的实

现,政府必须要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三、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常用手段

(一) 需求管理

1、 旅游目的地的对外促销与宣传

2、 控制游客进入量

3、 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

4、 通过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行使需求管理

(二) 供给管理

1、 控制土地的用途

2、 行使建筑物管制

3、 市场管制

4、 实行特别征税

5、 实行投资鼓励决策

第二节 国家旅游组织

一、国家旅游组织及其设立形式

1、 由国家政府直接设立,在编制上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

2、 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执行全国性旅游行政事务的半官方组织

3、 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行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

二、各国国家旅游组织存在差异的原因

1、 政治经济制度

2、 旅游业发达水平

3、 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三、国家旅游组织的职能P222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

一、旅游行政组织:国家旅游局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 省级以下的地方旅

游行政机构

二、旅游行业组织P226

1、 宗旨和任务

2、 全国性的旅游行业协会

3、 地方性的旅游行业协会

第四节 国际旅游组织

与我国有关的国际旅游组织

一、 世界旅游组织(WTO)

(1) 唯一全面涉及国际间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

(2) 宗旨:促进旅游发展,并以此推进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3) 最高权力机构:全体大会

二、 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

(1) 一个全球性非政府间组织 唯一代表私营力量的团体 成立于

1990年

(2) 使命:P235

三、 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

(1)是一个地区性的非政府间组织 成立于1951年

(2)宗旨: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他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周边地区各

国旅游,以及发展。促进和便利该地区内各国居民在该地区内开展国际旅游

(3)大型活动:1、本协会的年会 2、商业性色彩较浓的PATA旅游博览会

(4)行政总部:美国加州的奥克兰 运营总部在曼谷

(5)我国国家旅游局于1993年加入

四、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1) 一个全世界国际航空运输企业为会员的全球性民间组织

成立于1945年

(2) 使命:代表和服务于世界航空运输业

(3) 宗旨:促进世界航空运输安全,倡导规范、经济的航空运输服务;促

进世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密切与国际民航组织的合作关系

(4) 最高的权力机构:全体大会

(5) 总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五、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1) 一个以促进世界各地民用航空发展为目的的政府间组织 成立

于1944年

(2) 宗旨:推进国际间的航空运输安全与合作

(3) 最高权力机构:全体大会 每三年一次

(4) 总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5) 我国于1974年加入

六、 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1) 世界上规模较大的民间性国际旅游行业组织 成立于1966年

(2) 总部:比利时的布鲁赛尔

(3) 宗旨和职能:P238

(4) 最高权力机构:全体大会 正式会员:世界各地的全国性旅行社行

业协会

(5) 中国旅游协会于1995年加入

七、 国际饭店业协会(IHA)

(1) 一个全球性的民间组织 成立于1947年

(2) 总部:法国巴黎

(3) 宗旨:联络世界各国的饭店业协会,推动各国饭店业界的人员接触,

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技术合作;研究国际饭店业和国际旅游交往的

有关问题;协调饭店业与其他旅游行业的关系;维护行业的利益

(4) 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于1994年3月加入

第七章 旅游市场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一、市场划分的意义

1、 有助于选择和确定理想的目标客源市场

2、 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3、 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

地理因素 旅游消费者特征 需求或购买行为特点 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点

1、 依据地理因素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2、 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征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第三节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基本状况

第四节 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问题

1、

2、

3、

4、 中国地处东亚,距离欧美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相对遥远 在争取国际旅游客源方面,中国(内地)旅游业面临着周边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 我国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尚存在问题 目的地营销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

第五节 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

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

3、 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散客为主

4、 旅游消费总额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较低

第六节 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

特点: 1、增长速度快

2、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拓宽

3、 客流流向以亚太地区为主

4、 港澳游份额最大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 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

1、 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和平衡国际收支

(换汇率高、结算及时、免受关税壁垒影响)

2、 有助于增加内需和回笼货币

3、 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

4、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5、 增加政府税收

6、 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7、 增加就业机会

二、对目的地经济的消费影响

1、 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 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 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第二节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P293

第三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 积极方面的影响

1、 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1) 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 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使人开阔眼

界,增长知识

(3) 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2、 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 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4、 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 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促进世界和平

二、 消极方面的影响

1、 不良的“示范效应”

2、 干扰东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3、 当地文化的过度商品化

三、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主要目的是要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发展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其消费影响

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 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 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2、 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3、 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4、 使旅游接待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二、 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 致使水体和空气的质量下降以及噪声的增加

2、 致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造成当地居民生活空间的相对缩小

3、 长期大量接待来访旅游者,会使当地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其存在寿命受

到威胁

4、 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将会加剧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及破坏

5、 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会使当地的原有景观遭到破坏

第五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容P308

三、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1、端正认识

2、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额发展

3、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4、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旅游伦理建设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