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材料)

《诗经》“弃妇”诗浅论 丛军 哈尔滨师专学报1993年4期页59——62

【摘要】: 导论: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交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相对于诗歌发展到巅峰的唐代,积聚力量的“唐前”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时段,值得特别关注;鉴于古典诗歌往往以男性为书写主体,而对女性的书写也往往有特定的模式,“女性题材诗歌”因之成为一个言之有效的诗歌题材类别。故而,我们以“唐前女性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探讨古典诗歌表现女性的本质性特征。本领域的研究除了极少数的专著、论文外,大多数的研究是限于微观的、点而非面的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探讨,缺乏宏观的、系统的、富有逻辑归纳性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正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唐前女性题材诗歌的文化背景”。本章第一节主要讨论传统文化中对女性题材诗歌形成影响的一些因素,如“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克己复礼”的道德建设原则等,前者对于女性题材诗歌中习见的“代言”表达方式有重要影响,后者则使女性题材诗歌形成“非个人化”倾向的表达惯例;当然,这两点并不互相对立,而是互有联系的。本章第二节主要讨论女性观念、女性的自我认知以及女性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等对女性题材诗歌形成的影响。女性观念对女性题材诗歌形成的影响是直接的、正面的,如女性观念中“柔顺”、“贞专”等性别角色规范,在女性题材诗歌中幻化为一种唯善唯美的女性形象;女性的自我认知往往追随男性对女性的角色规定,这决定了女性在现实中、以及在诗歌文本交流中的“非对话性”地位,在男性书写的诗歌文本中,她们处于被书写的地位,而她们自身的创作也往往落入男性书写成规之窠臼;女性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对于女性题材诗歌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即便有,也往往只是以反向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女性题材诗歌不热衷于表现现实的女性,而倾向于表现观念中的女性。 第二章“唐前女性题材诗歌的时代流变”。唐前女性题材诗歌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变化。一是从《诗经》的双性视点到《楚辞》的男性视点的变化。在《诗经》中,女性同男性一样,也作为感知世界的主体存在、作为诗歌的抒情主体存在,以诗歌表达她们的感情;到《楚辞》,女性成为单方面的审美客体,被作为男性抒发情感的中介性工具。二是从汉代“自然之诗”到魏晋“专诣之诗”的变化。汉代“自然之诗”中,女性题材诗歌有某种写实的倾向,作者往往据自身的情感经历而写作;而到魏晋“专诣之诗”中,女性题材诗歌往往呈现出“非个人化”倾向,即这类诗歌普遍地和作者自身的情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三是从魏晋的“非个人化”倾向到南朝的感官化倾向的发展。南朝,尤其以梁陈诗歌为代表,出现了一类以精雕细刻手法描写女性外貌、神态的诗歌,这类诗歌所尽力保持的客观冷静态度,庶几可视为魏晋所开创的“非个人化”倾向的承续,但这类诗歌普遍拥有的对女性的观赏性兴趣、以及以诗歌表现“目观之美”的努力显然又是在魏晋诗歌传统外另辟徯径。 第三章“唐前女性题材诗歌的类型分析”。根据女性在诗歌抒情格局中的不同地位,女性题材诗歌可以分为抒情型、叙事型、体物型三类。在抒情型女性题材诗歌中,女性作为情感对象出现。这类诗歌以抒发主体对女性的爱恋、思念等情感为主旨,而并不着力于刻画女性本身的形象,女性的美好形象赖于读者从抒情主体所表达的感情中逆向推知。这类诗歌中,女性与男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对话性”地位。在叙事型女性题材诗歌中,女性作为行动角色出现。这类诗歌中,女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刘兰芝”就是典型的代表;但这类诗歌,仍然不免有意识形态话语的渗透,女性形象仍不免被改造为适应故事情节、而非顺应人物内心逻辑统一的产物,如《木兰诗》,其中的“换装”情节作为一种象征,标示了人物的在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之间的变异,人物形象本身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内心观照。在体物型女性题材诗歌中,女性作为类属物象出现。这类诗歌的表现方式主要是“凝视”与“投射”,在男性主体的“凝视”中,女性成为无个体差别的“美”人;而在男性主体的投射下,女性内心世界被单一化为与男人分离时的“忧离惧弃”情怀。“思妇”文本是这类诗歌的典型形态,这类文本皆致力于把女人表现为“外表美丽”而“内心贞专”的类属存在物,“思妇”代表了古典诗歌中女性存在的标准化姿态。我们还附带讨论了这类诗歌对于女性创作的影响。在男性书写传统的影响下,女性诗作也往往以同样的表现方式和价值取向来表现自己 第四章“唐前女性题材诗歌的专题研究”。本章我们选择了“婚诗”、“悼亡诗”、“采桑母题”三个在诗歌史上相对比较集中的诗歌主题类别,探讨它们在从先秦到隋代,在主题倾向、表现方式等方面产生的细微变化。这三个专题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它们也确有各自不等的值得独立探讨的价值。“婚诗”从《诗经》的中性视角和双性视角、倾向于表达伦理期待和美好祝愿的诗歌类别,变成了梁陈以写艳情为主旨的诗类,失去了这类诗歌原有的庄严性,男性视角的主宰是这类诗歌变异的主要动因。“悼亡诗”是抒情型女性题材诗歌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主题类别,这类诗歌的写作能流为传统,和中国文化对于夫妇伦理关系的双向性认知有一定的关系。中国文化对于夫妇关系往往是重而不重,妻子在其中的地位也往往是似重实轻,这造成了文人对夫妇关系中亲密性质、情感价值认识的某种盲点,而当对方丧亡时,才激发他们意识到这种关系的曾在;而文化中对夫妇关系亲密性质的排斥,也往往只有在它成为不可能的时候,才表现出

了对它进行追挽的宽容。“采桑母题”诗作中,“采桑女”形象成为古典诗歌中女性的异类形象,她们部分地摒弃了习见的女性形象的绝对贞专的特征,表现出某种冲突性情感。而究其实,这类形象的出现,既有远古桑园风情的遗留因素,也有导源于男性内心冲突的原因,男性把对自身越界欲望与对越界的非乐观后果的考量,幻化为诗歌中女性在“贞”与“非贞”之间的情感冲突。 第五章“女性题材诗歌的托喻传统”。因讨论“传统”,故而本章不以“唐前”为限定。女性题材诗歌托喻传统的形成与先秦两汉政治角度用诗、解诗有很大的关系,但女性被言之凿凿地成为诗歌所表达的另外诗旨的喻体,则来自于汉代人对《离骚》等诗歌的解读。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汉代人对《离骚》中以女性为比兴的认识似乎是一种误读,但它却确立了女性题材诗歌根深蒂固而源远流长的托喻传统,尤其是在诗歌阐释领域中。曹植的诗作因其表达难以直呈情感的需要,往往借女性题材而发言,助长了女性题材诗歌托喻传统的势力,尤其是在创作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有法可循的表达模式,后人多有取法。晋至唐宋,往往有以女性题材诗歌的托喻化表达而达成现实交际功能的事例。这些事例引导我们注意“女性”及“女性的困顿处境”在这种抒情格局中被借重和被消解的悖反性地位。“女性”及“女性的困顿处境”在托喻化的女性题材诗歌中是被借重的,只有如此,这类诗歌才能达成其特定的抒情效应;而同时,人们要体会这种抒情效应又必须越过对诗歌本文所表现的“女性”及其“困顿境遇”的关注才能达到。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从原始走向封建礼教

吴晓红

【摘要】:本论文以中国古代的女性意识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原始社会的女性意识、《诗经》时代的“礼”化的女性意识,以及汉代发展为封建妇德的女性意识,从而阐释中国古代女性意识从原始走向封建礼教的过程。 全文共分五章,由序言、正文和结语组成。 序言阐述了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方法。表明本文是对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化研究,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把文学作为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论述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第一章分析了中国的原始女性意识。阐述了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女性意识、考古发现中体现的原始女性意识,以及中国文字中所反映的原始女性意识。把原始女性意识概括为女性的原始性、自然权威性、母爱、母情、慈母性、为群体利益而自强不息的英雄性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等。 第二章从《诗经》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周礼对《诗经》的影响、《诗经》中体现的母系氏族遗风、《诗经》时代女性的沉重压抑与不懈追求,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意识由自然到自然的约束。 第三章分析了《诗经》中见于女性自然与社会期待的女性价值定位。“宜其室家”是周代社会对女性重要的角色期待,而进入家庭的女性对情感的乞盼已经带有“礼”人的痕迹。 第四章分析了原始女性意识在《诗经》时代的“礼”化,从妇德规范下的女性意识、悄然入“礼”的女性审美意识、男性眼中“礼”化的女性等方面,阐述了原始女性意识向封建礼教的过渡。 第五章分析了汉代礼教对女性意识的扭曲和女性意识走向了封建妇德。首先分析了对汉代礼教有决定性影响的先秦女性意识,包括孔子、《周易》和道家的女性观。接着分析了汉代礼教对女性的进一步束缚,分析了体现汉代女性意识的主要文学作品,如古诗十九首、汉乐府、汉赋中的女性形象等。汉代的女性意识已经失去了史前女性的原始性,而《诗经》时代女性意识所体现的自由精神和“礼”化的矛盾在汉代发展 摘要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从原始走向封建礼教 为女性意识在礼教之下的全面扭曲。汉代是原始女性意识的终结和封建妇德形成的时 代,从汉代以后中国古代的女性意识在礼教的束缚下全面扭曲。 结语总结r 全文,概括阐释了中国古代女性意识从史前到男权社会和个体家庭沉 浮的历史,从而指出男女之间本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只能两性地生存并发展 文明。本文肯定提升女性意识对女性的全面解放的积极意义,并对新时期的女性意识 和妇女解放事业提出了思考。 导师高凯征教授的《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所阐述的理论体系是本文的指 导原则。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进程,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 的意蕴,正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诗经》中“思妇”形象的定位分析

贾香娟

【摘要】:女性的思妇身份是男权中心文化的一种强行规定, 其中体现着男性主宰女性的意图。《诗经》时代的女子还较少礼教束缚, 有着较大的活动自由, 她们的生活空间也相对广阔, 情感状态也多有波折,

内心世界自然是立体多变的。同为思妇, 她们并不同于后世女子, 一味地围绕着丈夫缠绵悱恻, 诌媚不已, 她们有更广阔的情感寄托, 也有自信的情感基础。因而, 《诗经》中的思妇之“思”, 其实应该是女人之“爱”, 而不单纯是无主体人格的单相思。

论《诗经》中的女性意识

郝秀荣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学批评理论不断丰富,在《诗经》研究上,将新的批评理论同传统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开辟《诗经》研究新天地,是我们面临的课题。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诗经》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论述了女性的依附意识、反抗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依附是女性对男性的依恋、留恋,在夫妻分离时以思妇的依恋心态表现出来,当婚姻出现裂痕时,以弃妇的留恋心态表现出来。反抗意识是指女性对婚姻礼制的反抗,表现为未婚女性在婚姻问题上,要求做命运的主人。生命意识,是从情感角度去感悟生命的存在和意义。通过分析女性对生命的思考,阐明了女性生育神圣、生命静美、忧生自怜的生命意识。家国意识是指对父系国家的责任感和参与观念,主要体现在远嫁他乡的贵族女性身上,代表人物是许穆夫人。这些女性意识的产生有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外部原因即社会根源,主要是女性的社会地位由尊变卑,经济地位由平变弱,审美标准由刚变柔;自身原因即心理根源,主要是女性为了追求安全感,摆脱男性的束缚,弥补心理落差。《诗经》女性意识在我国女性意识发展中具有重要贡献,它对“五四”女性意识具有启迪作用。“五四”女性意识的觉醒更多是对《诗经》之后女性的解放,对《诗经》女性意识则是继承与发展。《诗经》时代与“五四”时期在时代特点上的相似,使这种继承成为可能;二者在女性意识内容上的相似,是这种继承的具体表现。二者之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前后相继,这种前后相继最终实现了由《诗经》时代领起,由“五四”时期完成的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合理定位。

《诗经·国风》里的女性世界

虎维尧

【摘要】: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世界是一个在不同视角的透视下呈现出来的不断变化着的女性生存景观,《诗经》时代的女性生活异彩纷呈,既有女性的纵情放歌,也有因受制于文化形态而向隅低吟。由于《诗经》文本中的文化符码尚未全部破译,还存在若干争讼未决的问题,一时难以达成共识,因此这个世界的真实景观仍在不断地破译和读解中。 本文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女性视角呈现事件、言说情事为主要的认知方式去选择并解读文本,以冀洞悉《诗经》时代女性的真实世界。本文分三个部分来阐释。 第一部分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对文本中一些符码的解译,从男女两性的角色分工和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上,揭示女性的“自然世界”,指出女性的生活主要包括两性之爱和日常劳作。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作为社会角色的女性,重要方面体现在实现血缘家族的生育功能上和持家技能上。女性的以体貌和气质之美、衣着和修饰之美获得男权社会的更多欣赏和关注。 第三部分,重在阐述女性的“情感世界”,女性的缺失性体验是她们情感世界中最真实的状态。女性情感世界还包括她们对自我命运无从把握的苦恼和难以消释的情感焦虑等。 第四部分分析了《国风》呈现女性世界的方式,认为女性们亲历性的经验和追述性的沉思是体认她们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后世读者看到的几近真实的女性世界。

思妇诗中的中国文化——浅析《诗经》思妇诗

李晓丽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为目的的道德型文化和以“求治”为目的的政治型文化。其政治理想是稳定 ,哲学理想是中和。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文以载道。这种以“入世”为主导的儒家文

化和以“出世”为主导的道、佛思想互补而形成的独特的东方文化精神 ,必然会影响文学创作并积淀、渗透其间。这种影响最早显见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从《诗经》看周代妇女的地位

杨准

【摘要】: 凡谈及女性,人们总会想起婚姻恋爱、生育子女、家庭生活等。其实,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女性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既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是家庭的成员,更是社会的一份子。而且,不同历史时期,她们也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本文将周代妇女定位于这三种角色,掀起历史的面纱,透过《诗经》这一文本来解读她们复杂的生存状态。 第一章:女人是情感型的动物。将她们视作独立的生命体,必然要关注她们的情感世界。所以本部分将着重从婚恋生活这一角度来揭示周代妇女的地位。 1、女性自出生之日起,即被打上了性别歧视的烙印。如《小雅·斯干》所反映的“弄璋”、“弄瓦”之分。 2、爱情让女人如此美丽。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中,女性的魅力得以充分散发,女子的个性及情感得到空前张扬。但由于所处时间、地域的不同,我们的爱情女主人公地位也有所不同:一类拥有自由的婚恋地位,大胆主动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另一类女性,她们的情感意识被忽视,自主权利被剥夺,在礼法制度的约束下,不得不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 第二章:恋爱的归属是婚姻。嫁作他人妇后,女性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因家庭不同,因人而异,她们的地位也有所不同。 1、从《诗经》的新婚诗、农事诗中可看出,女子在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她们或新婚燕尔,其乐融融;或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生活美满。

2、在《诗经》所反映的婚姻悲剧中,一些女性不幸所托非人,境遇凄惨,成为婚姻悲剧的牺牲品,处于弱势地位。 原因分析:1婚姻的实质及男女性心理的相互契合。2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两性完整意义上的平等不可能真 正实现。这使得婚姻悲剧的产生带有其必然性。(3}导致悲剧 的原因有极大的偶然性。它因家庭而异,因人而异。 第三章:政治是男人的专利,而且周代社会提供给女性表演 政治才干的舞台犹为狭小,但仍无法抹去她们活跃的身影。 l、男人作为家庭的代言人出现在公共集会场合,军事与战 争的独特性确立了男性的政治地位,宗法制的出现标志着男性政 治地位的最终实现和全面巩固。《诗经》中的战争诗及思妇诗反 映出男女政治地位的不同。 2、然而,一部妇女的被压迫史,也是一部女性的抗争史。 周代女性也以各种方式,从不同途径证实自我的存在。一类主动 参政。而另一类女性则是无心被动的卷入政治。 综上所述,本文以《诗经》文本为重要依据,参证其他历史 文献,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位详加探讨后认识到:“母权 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随着历 史的必然,女性地位的全面衰微是不争的事实。但从《诗经》所 描绘的实际状况来看,周代妇女因其活动领域不同,因其生活时 间、地域不同,因人而异,也曾拥有较为自由的生存空间。

离愁别恨思悠悠——《诗经》思妇诗试说

邓启华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诗经》中的思妇诗进行了探讨。一, 关于解《诗》的方法与难点。作者认为, 强《诗》就经或以《诗》为史的说诗, 不失之固即失之妄, 应以《诗》为诗, 按诗歌的艺术规律去解诗。“诗三百”中不少篇什旨归难求, 除文字障碍外还在于比兴义难于把握。二, 思妇诗所表现的思妇之苦集中于三个方面:(一) 相思与被弃忧恨交加;(二) 夫妻长期分离造成性饥渴;(三) 丈夫追求功名与爱情的矛盾。三, 思妇诗的艺术成就在下述三个方面十分突出:(一) “透过一层”, 曲而愈深,(二) 情景交融, 真情实境,(三) 从对面着笔, 表现深情。

三、思妇(怨妇)

“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莎士比亚是十四行体诗,雪莱和布朗宁诸人的

短诗是‘慕’的胜境;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卷耳》、《柏舟》„„诸作是‘怨’的胜境。” [4]

(P66)

《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写女性劳动者在劳动同时思念远征丈夫。“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开篇直接描述了一个不胜思念之苦的思妇形象。相思之沉重,使得主人公不能安于劳作,以至卷耳采了又采却不满浅筐,最后竟至置彼周行不能劳动。写到这里,可谓已经蓄足了情蓄足了势,但是高潮还在后头。在此情到极处,笔墨忽然转移,落笔到了被思念者身上,写远行的丈夫登高怀人,对自己不胜思念,就连丈夫的坐骑也因乡愁而病苦不堪,丈夫自己则借酒浇愁,郁郁情怀。思念之苦、思念之重,马和人俱病,这些都是思妇的想象,是一种幻化情景,但是这些想象是如此具体而真切,任谁也不会否定这种真情。最后用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作尾声,构成了一种深沉的悲怆。这种从对面取象的创作方法补足、丰富了思妇的形象,用对面情景来刻画,

使得诗中的思妇形象更丰满、更深一层、更动人心弦,可谓曲尽其妙。

对面取象的要件是对此一方的描述以及对另一方的描述,两个要件要同时出现在文中。

对面取象的创作方法,为后来的文人广泛采用。王唯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首先写自己在他乡异地的感觉是不胜孤独和思乡强烈,接着转笔到了家乡的兄弟身上,他们怎么样呢?他们在登高远望,他们也在思念我,具体到以至于往身上插茱萸的时候,也想象往年那样给我插一枝,这些都是作者的想象,

对远方兄弟的想象,但是却有非常真实感人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武振玉译注. 诗经.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2] 司马迁. 史记. 北京:台海出版社,1997.

[3]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4] 李笑野. 《诗经》的“对写法”及其影响. 文史知识.2003,(5)

[5] 赵沛霖. 二十世纪《诗经》文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 古典文学知识.2004,(3)

[6] 李炳海. 黑白分明转盼流光_先秦诗歌对明眸美目的描写. 古典文学知识.2002,(2)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