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定理"一课的教学设计

作者:张跃红

数学通报 2007年12期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已经成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共识.本文记录了笔者“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部分的内容)一课的教学过程,并就此谈一些感受和体会,供同行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时,要开凿隧道将一段山体打通,现要测量该山体底侧两点间的距离,也就是:如图1,要测量该山体两底侧A、B两点间的距离。

  

   我请同学们先相互讨论一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二、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比较兴奋,相互间进行热烈地讨论,提出:先航拍,然后根据比例尺算出距离;利用等高线量出距离等。也有学生提出在远处选一点C,然后量出AC,BC的长度,再测出∠ACB。△ABC是确定的,就可以计算了AB的长了。

   笔者让3位学生板演。(为了便于阅读,对学生的解答笔者稍做了一些修饰)。

  

   生1:(他构造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我们来看这3位同学的解答。你们怎样评价他们的解答?表达得是否规范?答案对不对?谁做的最好?

   因为各自都有了准备,结合自己的解答,可以进行判断。同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又指出在三种解法中需注意的问题(比如,在第二种解法中需注意向量的夹角等)。

   师:现在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些解法的?(分别请三位学生各自谈是如何想到的)

   三位学生大概地说出了他们的一些想法,同时又有其他同学补充,最后师生达成共识:第一种解法,是将一般的三角形转化为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第二种解法,是利用向量从形的角度构造向量等式,再将向量等式数量化;第三种解法,是在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下,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从而将问题解决。

   三、追踪成果,提出猜想

  

   正弦定理反映的是三角形中边长与角度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因为与正弦有关,就称为正弦定理:而上面等式中都与余弦有关,就叫做余弦定理。

   师:请同学们思考,刚才问题的解题过程是否可以作为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呢?

   学生相互间进行热烈地讨论,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若把解法一作为定理的证明过程,需要对角C进行分类讨论,即分角C为锐角、直角、钝角三种情况进行证明;第二种和第三种解法可以作为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在学生充分讨论、小结后,教师作适当总结:证明余弦定理,就是证明一个等式。而在证明等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般三角形的问题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还可以构造向量等式,然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将其数量化;还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借助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解决,等等。

   四、探幽入微,深化理解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余弦定理这个“新朋友”,我们看一看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余弦定理的一些特征。

   生4: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反过来也可以说,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其他学生又说出:当角c为锐角或钝角时,边长之间有不等关系:。)

   生5:是边长a、b、c的轮换式,同时等式右边的角与等式左边的边相对应。

   生6:等式右边有点象完全平方……(其他学生又讨论出,向量的完全平方与数量的完全平方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教师总结:我们在观察一个等式时,就如同观察一个人一样,先从远处看,然后再近处看,先从外表再到内心深处。观察等式时,先从整体(比如轮换)再到局部(比如等式左右边角的对称),从一般到特殊,或者从特殊到一般(比如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在对余弦定理认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余弦定理的外在特征,体会数学中和谐、对称的美,同时又为对余弦定理内在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师:对于余弦定理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同学们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学余弦定理,学它有什么用?

   学生们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可以解斜三角形。

   师:所有的斜三角形都可以解吗?

   生7:可以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夹角的三角形。

   生8:如果已知三边,可以求角,进而解出三角形。

   师:已知三边,如何求角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余弦定理的必要性。同时又可以得到余弦定理能解决的三角形所满足的条件,以及余弦定理的各种变形。让学生体会在使用公式或定理时,不但要会“正向使用”还要学会“逆向使用”。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在解题2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既可以用正弦定理又可以用余弦定理,我提出: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你能用正弦定理证明余弦定理,用余弦定理证明正弦定理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六、反思设计,反思过程

   数学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不能把结论直接抛给学生,而是以问题引导,与学生共同分析、探究,参与到学生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中,成为学生思考、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更应是体现在数学思维的活动中。笔者立足于这一基本理念,在设计本课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应用等过程,使他们成为余弦定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同时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探讨中,不断体验获得阶段性成果的喜悦。通过活动获得“思想”、“方法”、“价值”,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数学学习中,应让学生参与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来,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在本课设计中,笔者首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互问讨论中。在相互讨论之中,学生提出了若干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无裨益。同时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收到较好的成果。

   “板演”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如何用好这一教学手法还很值得我们研究。板演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笔者在本课教学时,随机找出几位学生进行板演,而不是指定某个做得好的学生替代教师进行板书。如果都指定做得规范的学生进行板演,可能就很难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也就失去了板演的本意。在学生板演之后,由谁来评价比较好?笔者认为,评价不应该由老师一手包办,而应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再相互评价,最后教师指导。这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者介绍:张跃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