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挚爱(外一题)

  眼前不止是旷阔、瀚缈的洁白云翳与莽莽苍苍的森林,以及森林中蜿蜒的黄金古道在这里重叠,脑海里涌动的却是她的神谲、灵异以及她的隐忍和搏动。不能不说,大兴安岭有着极致的大美!无数次沿着那条古驿道走进大兴安岭深处,我的目光一如我手中的相机,会一次次定格在那些无与伦比的绝妙景色之中。   之所以如同热爱生命一样执拗地热爱摄影艺术,完全是因为它能够让我真实地记录下心灵的每一次颤动、自然生命阶段的每一个瞬间。这也许暗合着沃尔夫林“创作过程的心理解释为基础的形式分析”之说。在每一次按下快门之前,我都试图使这一瞬间得以解答这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时间背景下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模式,它能够概括出表面上有序的或显得杂乱无章的艺术发展。是什么因素引起人们对一幅作品、一个摄影者完全不同的反应?因为视觉的价值和观念的价值是可以交融互彰的。直觉形式告诉我们,一般说来,就一个特定时期或环境而言,有着共同风格的画面所具有的形式,这种“原型”化涵盖了形形色色的艺术特质,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方面。我们看到,几乎在众多的摄影者手下,都会重复同一种画面。而在我的思维里,如今大兴安岭那沉卧的山岭何时再度醒来,那稀疏的林带、空落的雪野到底承载了几多兴衰,还有那场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的大山火究竟留给人类多少思考等等……   我们曾经那么地感慨,大兴安岭犹如神祗信手掷下的宝盆,古往今来盛满了许多绝妙的“话题”,让我们受用不尽。因之,我们会钟情于她。   于我,在分明的四季里,却独独钟爱大兴安岭的冬季。白白的雪地之上,仿佛那一片肃杀之中孕育了勃勃生机。这无疑是一种不屈、奋争、顽强的精神内涵。那起伏静默的山岭,是否在等待来日的辉煌。曾经慨叹的文明火种,它让人类繁衍生息,并且不断地向更高的文明递进。   我祈盼古老的绮美与现代的壮观!在我的意识中,这种演化和交融如同痛楚的分娩,沉重而又深刻。因此,我喜欢赋予图面色彩的简。洁、凝练,尽可能地运用黑白效果,借以张扬画面以外的深层内涵。我认为大兴安岭美在具有一种厚积薄发的精神,一种超然的真实。为此,我一直努力让镜头聚焦在这样的主题上――它应该是绝难一见的满天繁星迅捷地滑向暗夜中的大地;应该是山脉挺起脊梁,以她的辉煌与之交相辉映;应该是如同人类崇拜火源一样,那是一片让我们感恩不尽的渐起的红霞,引领我们不断地迈向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文明的早晨,而不是毁灭已有的文明;也绝不似极地之光,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华丽耀眼,那分明是一柄丛林上空的利剑,斩断一切灾难,让文明与孕育繁衍之间密切相关……   我认为真实本身包含着一切最完美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任何物质中都不会轻易被发现。因而我们必须去想象一种适合人的一种完美。尽善尽美、永恒不变的世界的观念,在艺术中只能是一种梦想,那么艺术家的价值就是对自己的忠诚。真实(物质的客观属性)+真实(艺术家的目光和心灵)=再现真实。美学的艰难之处恰恰在于我们不能精确地用公式表示它。同样的问题,是艺术与艺术家的超越。这种超越同样体现在我的每一件作品中。我会被一个个复杂的“演算”所吸引,这样,我的作品一定会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而一道道公式无疑是我挚爱的大兴安岭,因为这片土地古老而年轻!      从东宁到海参崴      那次是2001年10月,参加同学聚会。活动结束后我原本打算立即返程。如果不是铁总的一再“要挟”,我和影儿怎么也不会去东宁,更不可能去海参崴。   下午三点多从哈尔滨出发,我们三位老同学一路驱车南下,直奔东宁。由于下雨,又多半是夜路,所以半夜十一点才到达东宁。困饿交加的我们此时只想大睡一场。不曾想一下车就被好客的东宁朋友请到了酒馆儿。不一会儿,满桌俄罗斯风格的食品摆上来,瞬间赶走了我们的睡意。正宗的俄罗斯大列巴、大玛哈鱼籽、带号的啤酒还有烤肉,真是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小屋里盛满了东宁人的盛情,洋溢着朋友间的温暖。   第二天一大早传来坏消息,铁总要打道回府,说是堂堂领导干部失踪三天不像话。他让我俩仍按原计划行动,一切由他安排。气得影儿直骂:你是领导,我们也不是群众呀,缺了你地球还不转了?无奈铁总去意已决。   上午气氛很沉闷。也许是为了缓和这种气氛,铁总提出去看看要塞。车子离开东宁镇大约走了十几分钟,我看见不远处山上醒目的几个大字:胜洪山要塞。我们的车子拐了个弯儿,来到了另一个要塞。穿过石子铺就的一条小道,一个个石子拼成的大字在我们脚下铺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最后的战场不忘国耻”。啊!我恍然,大悟,这里曾经弥漫着战火与硝烟,它是日军侵华的见证。   沿石阶而上是一座海拔不到二百米的山峰。大约走三百多个台阶,到达半山腰,眼前是一个不到两米高的洞口,看上去阴森森的。导游告诉我们说,这里的要塞是日本人1934年强迫大批中国劳工修建的防御工事,目的是占领中国后向俄罗斯继续扩张。几万名民工来到这里,血汗被榨干后,万人坑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当年,只有运尸首的几名民工幸存下来。东宁有好几位这样的老人,他们是日军侵华的见证人。   要塞修建得很隐秘,洞口当时都是隐蔽的,当年苏联红军经过这里时并没有发现日军在这里的工事,后又返回来围剿。驻扎在一这里的日军凭借牢固的要塞,充足的储备,与苏联红军对抗。1945年8月,日本已经签定投降书,而这里交通不便,没有接到命令的一千多日军守在要塞中仍负隅顽抗了几个月,直到最后见到给他们抄送的投降书,他们才举着白旗,抬出一百多具日军的尸体走出要塞。所以,这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最后的战场。   一踏进洞口,一股寒气袭来,仿佛一下就刺到了心底。跟在导游的后面,我们小心翼翼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这是一个很长的山洞,直径大约两米多,分上下两层。里面有许多分支的山洞,洞壁四周能看见人工凿出的痕迹。地下有排水沟系统,墙壁上有电缆。洞内设有军官休息室、伙房、发电室、储备室、作战指挥室、蓄水池、通风口、射击孔,一应俱全。洞内最宽敞处要数作战指挥室了,大约三四米高(顶部的钢筋已在文革时拆去大炼钢铁了),为了安全起见,加上去一层钢网。这里陈列着许多日军侵华的实证,当年劳工被锯断的骨骼、因偷吃糠而倍受凌辱的劳工照片,都在述说着一个民族的屈辱历史。   许多抗日英雄的照片也陈列在这里,他们是那个年代造就的英雄,他们的英名连同他们写就的历史将永垂不朽!   走出洞口,心情轻松了很多,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自由的可贵,初冬的寒风打在脸上竟然不觉得冷了。望着对面的胜洪山要塞,导游对我们说,那才是东宁最大的要塞,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开发。日本人当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费尽心思构筑的战略要塞,今

天却成为东宁的一大景观,它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也是难得的旅游资源。精明的东宁人以此大做文章,又占尽与俄罗斯一河之隔的地缘优势开展易货贸易,经济发展较快。   中午,回到酒店,东宁人的盛情在酒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是东北,又紧靠俄罗斯,所以,东宁人喝酒的风格既有东北人的豪爽,又不乏俄罗斯人那样爱酒好酒,以酒为乐。他们的饮食也多半受俄罗斯人的影响,面包鱼籽酱几乎是他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说起东宁人,其实也是来自四面八方,口岸的开放给他们创造了淘金的机会。席间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宝兄了。已过不惑之年的他,爱说爱逗,加之长得特像潘长江,所以很有亲和力。宝兄几年前从哈尔滨来到东宁开创他的事业,现在他是东宁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即将竣工的商服大楼矗立在东宁的主街上,那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东宁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写照。   下午办理出境手续,万事俱备只等明早过境。狠心的铁总,真的扔下我们两个美女走了,安排他两个朋友陪我们过境。想到出来的时候那么多男生舍不得我们走,纷纷谴责铁总,说你把两个美女都带走了,我们这些同学还怎么聚呀!那种受宠的美妙感觉真是无与伦比。而今却落得个这般下场,活该!   清晨吃过早餐,陪同的周兄领着我们出发了。坐在豪华大巴上,我显得有些兴奋,不管怎样这也是出国呀!我们这个团共有十三个人,只有我和影儿两个女士。导游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话不多,沉稳中透着几分精明。不一会儿就到海关了,程序基本上和登机差不多,只是要接受中俄双方的检查,似乎有些繁琐。   从中国海关出来,就是俄罗斯海关。与中国海关的宽敞明亮虽不豪华却庄严雄伟相比,俄罗斯的海关建筑似乎有点像八十年代城里人的装修,现在怎么看怎么过时。   终于踏上异国的土地。按照导游的要求,我们把手表从北京时间十二点十分调到了海参崴时间十五点三十分。换上俄方的大巴,感觉车子很旧,不如中国的豪华,但还舒适。导游介绍说,这是南韩的二手车,在俄罗斯这样的二手车很多,随处可见。看着车窗外一座座俄罗斯民居,猜想着那一个个窗纱后面的异域风情,让人有一种向往。与中国的农村宅院布局差不多,房舍旁带着院落,却不像中国农民房前屋后种瓜种菜的,偶尔能看见一小块菜地也是青黄不接的样子,大片的庄稼就更难得一见了。路旁时而有孩子和女人闯进我们的视线,头戴围巾的玛达姆印象较深。   到海参崴还有几个小时,车窗外是一片荒野,显得有些单调。兴奋的心情此时有些疲惫,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又觉得时间宝贵舍不得浪费。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发现我们已经置身在一个城市当中。城市不很大,却很干净。在一个十字路口处我们下了车。导游说,这个城市叫乌苏里斯克,有一些过境手续需要在这里办理,我们可以稍事休息,要方便的跟他走。跟着导游的后面,来到一栋很旧的欧式建筑里,很干净。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座便器比我们的高出一半儿。没办法,人家长得高嘛!与我们国家的那些豪华座便器相比,这里的显得有些陈旧却很实用,水箱上是一个抽水杆儿,用手一拉很方便,冲得也干净。   回到十字路口,发现这里比刚才热闹了许多。原来是一个俄罗斯小乞丐闹的。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叼着烟儿,穿了一件看起来有些肥大的西装,不惧人,一看就是满世界混的,倒是我们这些外国人见了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混混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略,各个击破。他先是围着一个人伸手要东西,嘴里还振振有词,见这个不给就换另一个接着要,有时还有伸手要抢的架势。由于我的好奇,加之手里拎个皮包,而且皮包里的零钱暴露在外面,所以很快就成了他的猎物。他指着我露在外面的钱说着什么,我以为他在提醒我把钱收好,就下意识地把露出的钱往里掖了掖,可他还是紧追不舍。最后影儿听懂了他的话――姑娘,给一卢布!嘿,没想到他还整上外语了。啊,我明白了,要钱。一卢布合三毛多钱人民币太少了,中国大姐哪能那么小器,干脆给你一块钱人民币!我慷慨地拿出一元钱。没想到,我追着喊着,人家说什么也不要,就要卢布。弄得我好生失落,倒觉得欠了他什么。俄罗斯的孩子长得漂亮是中国人公认的。我们发现后来的这几个孩子不像刚才那个那么顽皮,影儿忍不住要合影。一见要拍照,几个孩子蜂拥而上,就连刚才那个小混混也争先恐后地挤过来。影儿是有标准的,她优中选优,挑了两个,一边一个,咔嚓,完事。她完事大吉了,一回头债主上门了,要卢布。原来和他们拍照是要有报酬的,弄的影儿措手不及,赶快向团里的一个姓黄的南方人借了十卢布塞给他们算是了事。俄罗斯孩子的精明超乎我们的预料,回到车上,那些俄罗斯孩子的小试牛刀总算是将我们对俄罗斯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加上导游的一番开导,我们先前的陌生感几乎烟消云散了。接着导游又教我们日常用语。l临时抱佛脚哪能学那么快?恨不得上学的时候学的英语都变成俄语,无奈它们是风马牛不相及。到底是我和影儿聪明,想出了一条妙计,把导游教的话写在纸条上,记不住就看一眼。姑娘是“借五十个”,夸姑娘漂亮就说:“克拉西瓦亚借五十个”,夸小伙子棒就说“玛拉基斯”,问价钱时就说“斯沃里嘎”。大约是当地时间晚上的七点半,我们到达海参崴市。天还没黑,高低起伏的地势有点像我们国家的大连,只是没有大连美。刚进宾馆,周兄就因吸烟被警察当场抓住,罚款五十卢布。这是俄罗斯警察给我们的见面礼,怪不得我们总是在大街上或是在公共场合的门口看见俄罗斯人吸烟,原来是法律规定不准在公共场合吸烟。唉,没办法,掏钱吧!就当“借五十个”,给全团的人做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吧。这下“借五十个”成了我们俄罗斯之行的一个笑谈典故。   我们住的地方叫赤道宾馆,站在房间的窗前就可以看见大海。宾馆条件也就是我们国家一般招待所的条件,干净倒是蛮干净的。我们住的是AB间,两个房间共用一个卫生间、洗手间。刚住进房间不一会儿,小导游就来问我们是不是要换卢布,说虽然他给的汇率低,但不会有假币。我和影儿考虑再三,每人换了两千多元人民币。这样,无形中我俩每人被他赚取七十多元。吃过晚饭,在楼梯拐角处的几截柜台旁,我们和一个在此打工的中国女孩儿聊了起来。她已有一个孩子,看起来却很年轻。她来到俄罗斯是为了学俄语,然后当导游,她说当导游很挣钱。每天晚上她在这里打几个小时的工,白天上课。一个女人孤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也真是不容易。一想到小导游几天下来吃住购物在我们身上赚得的钱,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能吃这份苦了。   第二天,俄方派来了一个男导游。同团的男士们都觉得特别失落,他们更希望来一个女导游。而我和影儿正好和他们相反。也许是异性相吸,于是,我们很快就成为了朋友。热尼亚是比较典型的俄罗斯美男子,穿着一件黑色皮西装,说话间总是流露出一丝

腼腆。或许是职业的原因,我忍不住开始向他提问,先是问他的年龄,于是,大家竞相猜了起来。有的猜三十多,多数猜二十五。我猜他二十八。热尼亚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风趣地说:“我今天没刮胡子是二十八,明天刮胡子了是二十五。”逗得全车厢的人都哈哈大笑。我又忍不住问:热尼亚,你们俄罗斯人知道海参崴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吗?热尼亚笑了笑说:“知道。”然后紧接着说:“这里还有许多朝鲜人和日本人。”我觉得他好像在回避什么,没再往下问。热尼亚是前苏联解体后的新生代。问起他们对国家的变革有什么看法时,他说他这个年龄没什么感觉,但他的父辈们有些不太适应。他还说普京是俄罗斯人心中的偶像。苏联解体后,一些城市、街道、广场的名字又恢复到了十月革命以前的名字了,国旗上的镰刀和锤子又变成了双鹰图。据说海参崴因这里的海参特别多而得名。这里的人少车却很多,但很难找到出租车,要打车随便招手,讲好价钱就可以上车。几乎满大街跑的都是日本丰田车,这不免使我有一种感慨,历史似乎很会开玩笑,当年日本人在中国境内修筑要塞,曾对这里虎视眈眈,而今大量的日本汽车涌入俄罗斯,似乎是日本人换了一种方式进人俄罗斯。前苏联一向很重视的是军事工业,随着苏联的解体,一些历史实物也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成为文物供游人参观。在海参崴,我们参观了一艘二战时期的潜水艇。艇身长七十多米,外观呈枣核型,里面陈列着许多将军的照片和实物。它停靠在市中心的烈士纪念碑旁,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也没有栅栏,有点像现在的俄罗斯人。   一座座烈士碑上密密麻麻刻着烈士的名字。在鲜花丛中日夜燃烧的长明灯是俄罗斯人对他们最好的悼念!   在军事博物馆,我们几乎见到了俄历史上所有的武器装备以及战备品。想想这些曾经的军事机密也大白于天下了,是不是俄罗斯人在向世人表白他们要告别战争的决心。每天正午准时在这里举行的放礼炮升国旗仪式,非常壮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军事旅游是海参崴的一个特色。   海参崴火车站是上个世纪初建造的比较精典的欧式建筑,只能容纳二百人。高大的屋顶,良好的采光,精美的壁画都显示着它的豪华气派。鲜艳的地砖和墙砖让你感觉不到它的久远。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它至今还在运营。一个世纪前的火车头就停在站台内供游人参观。   过了天桥就是码头,这里是照相的好地方。长椅子上坐了一位俄罗斯姑娘,她成了男士们的道具,男士们轮流坐在她身边与她合影留念。那把架势好像她就是俄罗斯的标志,不和她合影就没来俄罗斯似的。至于卢布吗,当然是每人照付不误。我和影儿则不失时机地邀请热尼亚合影,每次他都很腼腆地接受,并谨慎地和我们保持着距离。   在海参崴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司机很有礼貌。虽然大街上的车很多很拥挤,却几乎见不到塞车,司机们相互谦让。从不抢路。当行人横过马路时总能得到司机的礼让。我们就得到过三次这样的礼让,司机停下车来作着让行的手势,我至今还难以忘怀。   海参崴很环保,这也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宾馆饭店,尽管很旧,但却很洁净。码头就在闹市区,海面却见不到漂浮的垃圾,街道上和树上几乎很难见到垃圾袋儿。海参崴既保留着古朴历史又充斥着现代文明,她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新娘吸引着我们。你会在中心广场古老的建筑群中看见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你会在满是三星手机灯箱广告的大街上找不到一个拿手机的人;任你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多么豪华,也难吸引傍晚海边一对对的恋人。也许对他们来说,两瓶啤酒、一块鲍鱼片,相拥着听海望月到深夜才是最浪漫的。俄罗斯人很浪漫,他们会不失时机地享受生活,享受爱情。俄罗斯人又很实际,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挣钱,然后再去把它花光。他们不会攒钱,也不担心挣不到钱。他们会在一截柜台上早、午、晚买不同的货,而卖货的是不同的人。   身在异乡为异客,我和影儿却早已没有了陌生感,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两个人各买了一顶别满各种徽章的元宝军帽,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展示着中国女人的风采。见到大街上漂亮的俄罗斯小孩儿,我们会追着人家合影。在海洋馆里我们盯住一条黑鱼看了半天,一致认为有什么地方长得很像铁总。于是,对着黑鱼又数落一番,方觉得解气。   与观光相比,购物也许更吸引女人。我和影儿一到俄罗斯就盼着购物,每每看见大街上美女如云、美腿如林,鞋跟细得像手指,我们就有一种想购物的冲动。无奈,购物被安排在离境的前一天。担心时间太紧东西买不完,我们俩趁午休的时候驾弄周兄带路,提前实施购物计划。可是,出乎我们预料,在商店里很难见到像我们国家那样人满为患的景象,由于身高和体型的差异,我们根本买不到合适的服装。最后勉强买了两条精致的内裤。懂事的俄罗斯小姐送给我俩每人一朵康乃馨,这让我俩很开心,心想,在国内哪有这待遇呀?没想到俄罗斯人这么有人情味!说真的,我从来没觉得康乃馨有这么香,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它是世界上最香的花。一路走,一路闻,小心翼翼地带回房间。影儿的那一朵在路上被她送给了修路的中国老乡。她说看见中国老乡在国外干这么繁重的体力活儿,心里不太好受,我却为他们能走出国门谋生感到欣慰!真正团购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俄罗斯除了紫金和巧克力之外,就是法国香水比较便宜,其余没什么好买的。而我却意外发现了我更喜欢的东西,那就是俄罗斯辣酱。从第一次吃到它我就爱不释口,以至于为了买一盒辣酱我和影儿跑了一个多小时。   购物时热尼亚是我们最好的导购,告诉你哪些该买,哪些东西孩子喜欢吃。购物结束时热尼亚完成了他的使命。我们互留电话,握手告别。这位腼腆的俄罗斯年轻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夜幕降临,每当这个时候似乎让人不知所措。想出去遛弯儿又怕碰到酒鬼和坏人。由于时差的关系,家里才七点半,这里已经十点半了。可睡又睡不着。于是我们提议今晚喝酒,体验一下醉在他乡的感觉。   那天晚上我们喝了很多酒,结果我和影儿都醉了。有人说,男人醉是真醉,女人醉,脑子却很清醒。我的确很清醒,只是头痛,不想说话也不想动。影儿比我醉得厉害,不停地到洗手间,大骂铁总不讲信誉,一直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半。离境的前一天晚上,周兄提议今晚到海边吃宵夜,体验一下俄罗斯人的生活:于是,晚饭我们没在团里吃,活动刚结束,我们就往海边遛达。   夕阳下海边到处是休闲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唱歌。堤坝上是情侣的天地,三步一对儿五步一对儿,面向大海窃窃私语。   我们在海边码头的一个烧烤摊儿前找到一个空位,喝着啤酒,吃着大块儿的烤肉,观赏着海上的落日,聆听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不时有飞沫溅到脸上,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旋律,真是乐不思归。   华灯初照,月影当空,真正的夜生活才刚

开始。海参崴的夜色着实让我们留恋,我们在心中默念:再见了海参崴!这是留给我们此行的最后夜晚。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就离开了海参崴。或许是还没有睡醒,或许是几天的劳顿,或许是还在回味海参崴的浪漫,车上一片沉默。若不是遇到了多利亚,那将是一个多么寂寞的返程呀!   途中吃过早饭,我们没精打采地换乘了来时的大巴。一上车我发现换了一个司机,车内播放着悠扬的俄罗斯乐曲,顿觉心情欢畅了起来。我用生涩的俄语向司机问好,没想到他却用汉语回答我说:“你好!”然后对着翻译夸影儿漂亮,说我和影儿俩都不错。听到夸奖,影儿坐在那里高兴地随着音乐扭动了几下。这时只见多利亚随即离开座位,拉着影儿在车厢的过道上舞了起来。车厢内顿时沸腾了。   多利亚带给我们的欢乐一直持续着,途中他经常换换音乐,有时还放上中国流行音乐给我们听,说我们离家好几天了可能想家了。几个小时的路程因为有了多利亚而过得特别快,甚至在海关停留三个多小时也不觉得长。俄罗斯人工作起来不慌不忙,真正让我们领教了他们的沉稳。他们会放下手中没有干完的工作去吃中餐,甚至一分钟都不耽搁。在我们住的酒店大厅里我们曾见到两个女孩子工作时间追来跑去;在海鲜专卖店我们遇见一个玛达姆因为着急出去吸烟而拒绝卖货;尽管如此,让我们在海关足足等了三个小时,还是让我们感到有些吃惊,眼巴巴地看着近在咫尺的祖国却回不去,那是啥滋味儿?倒是多利亚有招儿,他一会儿上车拿根儿大绳儿让影儿跳,一会儿和影儿赛跑,一会儿又拿出他的军用望远镜领着影儿去看风景。看着多利亚又高又膀的个子跳起绳儿来轻松的样子,竟然没有想到他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多利亚还拿出他女儿的照片让我们看,说他没有老婆,问影儿肯不肯嫁给他?我开玩笑地告诉翻译说影儿也是单身。大家都笑了。多利亚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转眼间我发现他的表情严肃起来,他绕着行李架走了一圈儿,结果发现了一只变质的大蟹腿儿。他扔掉蟹腿,操起香水满车厢地喷了起来,一边喷一边指着一个搭我们车过境的时髦女孩儿说着什么。女孩儿用俄语反驳着。其实多利亚哪里知道那是我和影儿惹的祸!没想到冷冻的海鲜坏得那么快?我和影儿没敢承认。   温和的多利亚也会生气,这是我们没想到的。要是能有更充足的时间,我们会向多利亚说声对不起,我们还会邀请多利亚合影留念,作为我们此行的最后纪念,只可惜过境以后朋友的车在等着我们。我和影儿只是挥挥手,算是和多利亚告别,也算是和海参崴的告别。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