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次干道改建设计

摘要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理想的道路在满足交通运输和出行需要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既然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大,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设计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它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设计为城市次干道改建设计,现有的交通条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行车需求,迫切需要改建。设计过程中,根据规划年限内预测的远景交通量;再根据计算数据确定道路等级、横断面布置形式,继而进行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路面设计要考虑两部分内容,新建路面部分与路面改建部分;然后对沿线各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竖向设计和信号配时;最后进行道路照明、绿化、排水、以及标志标线的设计与布置。

本设计全部内容完全结合河源市的实际自然条件与科技路附近的交通条件,合理进行。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道路等级 横断面 纵断面 竖向设计 路面 标志标线

- I -

Abstract

Urban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lif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daily activities of urban residents. The best road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transport and travel, but also bring the best feelings to people. Since the increasing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oday,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ed the city roads hav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people have high expectations on this product, the role of urban road design becomes very important, it plays a role of linking in the planning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is design is a reconstruction design for the urban sub-trunk road; because the existing traffic condition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growing traffic demand, so it need to be reconstructed immediately. During the designing,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of traffic; then calculated data to determine road grade, and cross section form and design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road. The pavement designing needs the take two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ewly constructed section and the reconstructed section. The next is to do the canalizing design of the cross section, vertical design and signal concerting. The last is to design and arrange the road illuminating, afforesting, dewatering and traffic signs and marks.

The whole project is fully connected with the actual natural conditions in Heyuan City, and the traffic conditions of the technology road, and designs it reasonable.

Keywords urban road road grade cross section vertical section vertical design pavement signs and markings

- II -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论 .................................................................................................................. 1

1.1 城市道路建设现状 .............................................................................................. 1

1.2项目简介 .............................................................................................................. 1

1.3设计目的与意义 ................................................................................................. 1

1.4自然条件分析 ..................................................................................................... 2

1.5 交通现状分析 .................................................................................................... 2

1.6 本章小结 ............................................................................................................. 2

第2章 设计标准的确定............................................................................................ 3

2.1 道路等级 ............................................................................................................. 3

2.2 设计车速 ............................................................................................................. 3

2.3设计车辆 .............................................................................................................. 3

2.4 设计标准表 ........................................................................................................ 4

2.5 本章小结 ............................................................................................................. 4

第3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5

3.1 车行道 ................................................................................................................. 5

3.1.1 机动车道 ..................................................................................................... 5

3.1.2 非机动车道 ................................................................................................. 5

3.1.3 车行道路拱与横坡度 ................................................................................ 6

3.2 人行道 ................................................................................................................. 6

3.3 横断面综合布置 ................................................................................................ 6

3.3.1 横断面布置形式 ......................................................................................... 6

3.3.2 横断面加宽 ................................................................................................. 8

3.4 本章小结 ............................................................................................................. 8

第4章 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 9

4.1 平面设计 ............................................................................................................. 9

4.1.1 平面设计原则 ............................................................................................. 9

4.1.2 平曲线设计 ................................................................................................. 9

4.1.3 科技路平面设计 ......................................................................................... 9

4.1.4曲线上各点桩号的确定 ............................................................................ 11

4.2 纵断面设计 ...................................................................................................... 12

4.2.1 纵断面设计要求 ....................................................................................... 12

4.2.2 科技路断面设计 ....................................................................................... 13

- III -

4.3 本章小结 ........................................................................................................... 15

第5章 平面交叉口设计.......................................................................................... 16

5.1 交叉口交通组织 .............................................................................................. 16

5.1.1 渠化交通原则 ........................................................................................... 16

5.1.2 车道划分与交叉口渠化 .......................................................................... 16

5.2 交叉口平面设计 .............................................................................................. 17

5.2.1 平面设计原则 ........................................................................................... 17

5.2.2 设计标准和依据 ....................................................................................... 17

5.3 交叉口竖向设计 .............................................................................................. 17

5.3.1 交叉口竖向设计原则 .............................................................................. 18

5.3.2 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 18

5.3.3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形式 ................................................................. 19

5.3.4 科技路竖向设计 ....................................................................................... 19

5.4 本章小结 ........................................................................................................... 20

第6章 路面结构设计 .............................................................................................. 21

6.1 路面结构设计要求 .......................................................................................... 21

6.1.1 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 21

6.1.2 路面结构 ................................................................................................... 21

6.1.3 设计要求 ................................................................................................... 21

6.2 新建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22

6.2.1 累计当量轴次计算 ..................................................................................... 22

6.2.3 抗冻设计 ................................................................................................... 23

6.2.4 技术要求 ................................................................................................... 23

6.2.5 路面结构厚度参数确定 ........................................................................ 24

6.2.6 结果汇总 ................................................................................................. 25

6.3 路面改建设计 .................................................................................................. 25

6.3.1 原有路面现状 ........................................................................................... 25

6.3.2改建方法 ................................................................................................... 26

6.3.3加铺层厚度 .............................................................................................. 26

6.4 人行道结构设计 ............................................................................................. 26

6.5 本章小结 .......................................................................................................... 27

第7章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 28

7.1 排水设计 .......................................................................................................... 28

7.1.1设计原则..................................................................................................... 28

7.1.2雨水口的布置 .......................................................................................... 28

7.1.3 排水设计 ................................................................................................. 29

7.2 照明设计 ........................................................................................................... 29

- IV -

7.2.1 设计原则 ................................................................................................. 29

7.2.2 布置方式 ..................................................................................................... 30

7.2.3 照明设计 ................................................................................................. 31

7.3 绿化设计 ........................................................................................................... 32

7.3.1 设计原则 ................................................................................................. 32

7.3.2 种植要求与设计标准 ............................................................................ 32

7.3.3 绿化设计 ................................................................................................. 33

7.4 本章小结 ........................................................................................................... 34

第8章 标志标线 ........................................................................................................ 35

8.1 交通标志 ........................................................................................................... 35

8.1.1交通标志的分类 ...................................................................................... 35

8.1.2 交通标志设置原则 ................................................................................ 35

8.1.3 标志设置 ................................................................................................. 35

8.2 交通标线 .......................................................................................................... 36

8.2.1 交通标线的分类 ..................................................................................... 36

8.2.2路面标线的设置原则 ............................................................................. 36

8.2.3 标线设计 ................................................................................................. 37

8.3 本章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38

- V -

7.2.1 设计原则 ................................................................................................. 29 7.2.2 布置方式 ..................................................................................................... 30 7.2.3 照明设计 ................................................................................................. 31 7.3 绿化设计 ........................................................................................................... 32 7.3.1 设计原则 ................................................................................................. 32 7.3.2 种植要求与设计标准 ............................................................................ 32 7.3.3 绿化设计 ................................................................................................. 33 7.4 本章小结 ........................................................................................................... 34 第8章 标志标线 ........................................................................................................ 35 8.1 交通标志 ........................................................................................................... 35 8.1.1交通标志的分类 ...................................................................................... 35 8.1.2 交通标志设置原则 ................................................................................ 35 8.1.3 标志设置 ................................................................................................. 35 8.2 交通标线 .......................................................................................................... 36 8.2.1 交通标线的分类 ..................................................................................... 36 8.2.2路面标线的设置原则 ............................................................................. 36 8.2.3 标线设计 ................................................................................................. 37 8.3 本章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38

- V -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道路建设现状

城市道路是城市人们生活和物质运输必不可少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为市政工程设施提供场地、城市规划及建筑艺术以及防震救灾等方面的功能。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时,我们要把握好才是城市道路的功能特点,才能做好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的工作。

在我国实行“畅通工程”以来,我国城市交通面貌已经得到很大改观。在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路网通行能力,提高现代化交通管理水平,挖掘现有管理资源,提高市民交通法律、文明意识,营造全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国内各特大城市普遍制定并实施了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城市出入口道路和环路建设此起彼伏,立体交叉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方兴未艾。

1.2项目简介

本次设计为广东省河源市科技路道路设计。该道路所在地区为广东省河源市高新二路以西,位于高新区,处于城乡结合地。综合考虑该道路所处地区交通环境,考虑城乡结合地区重交通比例大的特点,合理做好道路横断面设计;由于该地区地势平坦,做好纵断面设计与排水设计的配合;并考虑到该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合理做好路面设计,防止水害发生。

1.3设计目的与意义

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广东省河源市日益加快的发展步伐迫切需要市区道路的扩建,也促进了市政建设的发展。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

科技路与河源市高新区主干道临浦大道相平行,与兴业大道,205国道相连接。同时,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河源市,北与江西省交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河梅高速公路、粤赣高速以及即将建成的广河高速与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汕昆高速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 1 -

科技路目前运行状况较差,现有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交通需求,交通组成复杂,各车型运行混乱,无秩序,缺乏交通组织和规划;居民交通意识薄弱,违章停车,非法占用道路用地等现象严重;道路条件差,与铁路交叉口无人看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根据以上所述的情况看,现有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更无法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

1.4自然条件分析

本设计道路所在地区,为自然区划一区,即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夏季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大于30℃,年极端最低气温大于-9℃,温差较小,年降水量500-100mm,设计时要考虑高温与水对路面的影响,合理做好路面设计,避免路面常见病害的发生;该地区虽处于微丘地区,但是降雨量较大,因此应做好排水设计,防止水对路面的损害。

1.5 交通现状分析

科技路目前的道路及交通状况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通行要求,更无法满足将来的发展需要,运行状况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科技路现为双车道,车道宽5m,人行道树紧贴机动车道外,人行道宽2m,红线宽30-40m,部分路段不足20m;

3、科技路位于河源市高兴经济区,大、中型货车混入率高,三轮车、拖拉机较多;

4、该公路无停车车道,附近无停车场,一些大中型货车直接占用机动车道停放,使靠近科技路部分的路段堵塞严重,行车缓慢;

5、部分路段的人行道被堆土覆盖,行人走路要占用机动车道。

1.6 本章小结

本章对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简单论述了项目介绍与项目的目的,根据本章所阐述的现有自然及交通状况发现,科技路的服务水平已经满足不了行车要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有效解决该地区交通堵塞问题,需要对东化工路进行改造。

- 2 -

第2章 设计标准的确定

2.1 道路等级

按照科技路在河源市道路网中的位置、交通功能以及其对周围建筑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确定将其划分为城市次干路。

次干路因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2.2 设计车速

道路线形和交通组织的要求起决定作用的是机动车计算行车速度。对于次干路和支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均做了同意规定,对于快速路和主干路才按城市规模作了区分。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1。

表2-1 各级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

根据表格所示数据,确定该道路设计车速为40km/h。

2.3设计车辆

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见表2-2。对于不同的道路,应根据其具体

性质和任务采用相应的设计车辆尺寸进行验算,科技路改建设计的车辆尺寸按照表2-2中所列值计算。

2-2 机动车设计的外廓尺寸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见表2-3。非机动车的转弯半径不受限制,但其最大爬坡度一般认为不超过3%。科技路的设计中,由于该地区处于城乡结合地区,非机动车的组成以三轮车和板车为主,自行车的数量很少,本次设计的非机动车辆尺寸按照下表中所列数据计算:

- 3 -

表 2-3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2.4 设计标准表

城市道路的设计标准是根据城市道路的等级以及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确定的,除以上的几种设计指标以外,尚有多项设计指标需要确定,在道路的建设中,这些指标自始至终约束和规范设计的进行,因此设计标准的确定对道路的设计工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以及现有道路交通状况,确定各设计参数。

表2-4 设计技术标准表

2.5 本章小结

设计指标的确定是城市道路设计必不可少的过程,本章所确定各指标将在后续各项设计中起只管重要的制约作用,各指标的具体运用情况将在以后的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

- 4 -

第3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设计应结合近远期,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城市道路的横断面是在规划红线范围内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组合而成。在道路设计中,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是由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所决定,而起构造形式,是由对应某一空间位置的按所表示。

3.1 车行道

3.1.1 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宽度是根据道路等级,以及交通组成而确定,同时不同车种和不同行驶车速要求不同车道宽度与之适应。根据我国对大、中、小城市道路的行驶车辆观测的出,主干道小型车车道宽度宜采用3.5m,大型车车道或者混合车道宽度采用3.75m。由于该道路为城市次干道且大型车混入率较高,所以设计该道路车道宽度为3.75m。

根据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公式,以及根据交通预测成果,该路段2025年机动车交通量为33000辆/日,得到设计小时交通量:

NhNdak330000.110.62176pcu/h 按照规范中给出的机动车道宽度计算公式: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当车道的设计速度为40km/h时,可能通行能力1640pcu/h

机动车车行道数

设计小时交通量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计算得机动车行道数=1.32,取整得单向车道数为2,故确定该道路设计为双向4车道。

3.1.2 非机动车道

各类非机动车混合形式的车行道宽度,是根据车辆横向布置的不同排列组合要求来确定的,其宽度必须保证最宽车辆有超车或并行的可能。东化工路的非机动车辆组成以三轮车和板车为主,自行车非常少,因此需布置非机动车辆混行的车道,设计时主要考虑三轮车和板车的横向宽度要求,来满足非机动车行车要求。

- 5 -

表3-1 各类非机动车车道宽度和通行能力

非机动车道的总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非机动车道如以自行车为主(三轮车不超过5%),其双车道宽度为2.5m;三车道为3.5m;四车道为4.5m;依次类推。根据科技路交通量预测非机动车:自行车65%;三轮车、板车及其它占35%,把非机动车道宽度定为5m。

3.1.3 车行道路拱与横坡度

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车行道一般多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边倾斜,形成路拱。科技路规划采用改进的抛物线型路拱。这种路拱型式的优点是横坡变化比较均匀,路中与路边横坡也较为适中,有利于排水和整个宽度上的行车。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将科技路车行道横坡规划为2%。

3.2 人行道

人行道在道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城市道路的设置中如人行道设计过窄,拥挤的行人必然会挤占非机动车道乃至机动车道的位置,从而造成交通拥挤,反之,人行道设计过宽,则会占用土地,造成土地浪费。本次方案设计采用将人与非机动车道分离,人行道上设置盲道板,方便了残疾人使用的人行系统。为提高排水效果,人行道采用2%的向内直线坡。科技路目前人行道宽度为2.5m,考虑到该道路行人稀少,将人行道宽度规划为5m,与非机动车道相接触的边缘布置高出非机动车道0.15m的路缘石,以保证交通安全,人、车互不干扰,同时以免水漫到人性道上。距离非机动车道边缘0.5m处种植行道树,最小布置宽度以保证树木生长需要为准,采取1m×1m的矩形树池,树木宽度约1.5m。

3.3 横断面综合布置

3.3.1 横断面布置形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应注意以下原则:

1. 首先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因此要合理的确定机动车道、非

- 6 -

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宽度需求及未来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其位置。

2. 充分发挥绿化带的作用,植树和布置绿带最能美化城市、美化街道,同时又能起到卫生和交通安全的作用;

3. .应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配合。对于不同的道路性质各自的特点和要求不一样,在横断面综合布置上也不一样。

4. .有利于雨水的排除,选定横坡时,应确保雨水迅速排除,同时又要注意与街坊内部的排水相协调;

5. .避免相互干扰沿路的地上、地下管线,各种构筑物以及人防工程;

6. .要与沿线各类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协调一致; 7. .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

8. .注意接生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分车带最小宽度及侧向净宽等见表3-2。

表3-2带的最小宽度

对于科技路,规划采用3块板的布置形式,不设中央分割带,采用双

黄实线的分割标线;对向设置四条机动车道,分别位于中线两侧,机动车道宽度3.75;机动车道外侧布置2.5m宽的机非分隔带,配合道路绿化,种植草皮和灌木;非机动车道宽5m;人行道宽度5m。

横断面布置图见图3-1。

- 7 -

图3-1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3.3.2 横断面加宽

本设计为城市道路改建设计,需要对原道路进行横断面加宽,加宽方案应根据原有路面的交通量、道路等级及线性等确定,如原有道路线形不需要改善,且路基较宽,加宽厚路肩宽度大于50cm时,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加宽;如原有道路因线性较差,需改善,设计是应尽可能利用原路面,在此基础上线加宽路基再加宽路面。

加宽时必须处理好新旧路基的纵横衔接,对于软土地基高路堤加宽时还应对新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待固结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加宽施工,避免加宽里面出现不均匀沉降。

同时考虑到道路规划红线和现有的建筑物、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照明、车行道、人行道等各个组成部分的线装、建筑物的高度和路宽的比例以及今后道路交通量的增长等因素。分清主次和轻重环节,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科技路现有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宽设计见第6章。

3.4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科技路的横断面各组成要素的设计标准和综合布置的形式。道路横断面设计,关系到交通、环境、景观和沿线公路设施协调安排,所以横断面应综合考虑道路等级、交通量、道路规划确定横断面的形式。

- 8 -

第4章 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4.1 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的平面定线要受到路网的布局、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和沿街已有建筑物的位置等因素的约束。平面线形只能局限在那一定范围内,定线的自由度要比公路小的多。

4.1.1 平面设计原则

1. 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 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相符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4.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5.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4.1.2 平曲线设计

道路的平曲线半径主要取决于城市道路等级以及所要求设计车速v。同时要求考虑地形、地物、所允许道路通过的空间条件,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大曲线半径。按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道路的平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4-1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表4-1 圆曲线半径

4.1.3 科技路平面设计

科技路的平面设计是在原由道路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道路方向与原路

相同。

- 9 -

图4-1圆曲线

1、平曲线的要素计算 如图所示 α—转角。°

R—曲线半径,m; T—切线长,m;

E—外距,m; L—曲线长,m;

J—校正值,即切线长与曲线长之差,m;

TRtan

2

ERsec

2

RR

1cos/2

R LR

180

(以计)

J2TL 2、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桩号ZY=JD(桩号)-T 桩号YZ=ZY(桩号)+L 桩号QZ=YZ(桩号)+L/2

- 10 -

4-1)4-2)4-3)(

( (

桩号JD=QZ(桩号)+J/2

科技路全长3218.354m,道路平面图见附图。由于平曲线转角很小,平曲线段的设计采用圆曲线的形式,未设缓和曲线及加宽。圆曲线各参数见下表:

表4-2 圆曲线要素表

根据各曲线要素计算得到科技路的直线要素坐标表见附表。

4.1.4曲线上各点桩号的确定

圆曲线测设方法用切线支距法,切线支距法以圆曲线的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按曲线上的各点坐标x,y设置曲线。

YZ

图4-2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

如图4-2所示。设Pi为曲线上预测设的点位,该点至ZY点或YZ点的弧长为li,φi为li所对的圆心角,R为圆曲线半径,则Pi的坐标可按式计算:

- 11 -

xiRsini

 (4-4)

yiR1cosi

li180

式中:i

R

科技路逐点坐标见附表。

4.2 纵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是根据道路等级、重要性、交通情况、规划要求、当地地形、气候水文地址等自然条件、以及路面排水、地下管线埋设等综合考虑,合理地确定车行道中线或其他特征点连接在竖向平顺起伏的线形。

4.2.1 纵断面设计要求

1. 纵断面设计原则

纵断面设计要求如下:

(1) 纵断面设计应参考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2)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舒缓,起伏不易频繁。

(3) 保证与相交的道路、广场、解放和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设计线要与地面线接近,使路基填挖土方量可能较少,可使路线与地形吻合,最小地破坏自然因素的平衡。

(4) 道路最小纵坡应不小于0.5%,困难时不小于0.3%,特别困难情况下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或采用其他综合排水措施。

(5) 道路纵断面的设计要妥善处理地形管线覆土要求。

(6) 设计线标高,坡度和位置的决定应考虑沿线各种控制点的要求,并与道路平面控制点一起加以考虑。

(7) 旧路改建宜尽量利用原有路面,若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2.纵坡与坡长要求

城市道路为了便于行人和沿路建筑的处理,以及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都不宜把道路纵坡定的过大。最大纵坡值见下表:

表4-3 最大纵坡度表

- 12 -

坡道长度限制,系根据机动车辆上坡能力来决定的。长度限制如表4-4。

表4-4 纵坡限制坡长

3.竖曲线要求

根据确定的设计线坡度各转折角的大小,考虑选用竖曲线半径,并进行各项要素计算。竖曲线最好尽量选用大半径。为了有利行车,竖曲线长度不宜过短。根据公路测设经验,建议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不小于表5-5所列数值。

表4-5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4.2.2 科技路断面设计

科技路全线3218.354m,采用20m间距桩号,各桩号高程及控制点高程,是根据全图离散点高程算得。全线共5个控制点:K0+000为起点桩号,与铁路相交,高程为35.66m,K1+110.00与道路相交,高程为33.183m,K2+940.00与滨江大道相交,高程为40.525m。当道路纵坡设计线确定以后,即根据道路的等级和纵坡的转折角大小,考虑选定竖曲线半径。

1. 竖曲线要素计算

- 13 -

图4-1 竖曲线要素示意图

如图5-1所示,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度分别为i1和i2,它们的代数差用表示,即i2i1,当为“+”时,表示凹形竖曲线;为“-”时,表示凸形竖曲线。

用圆形曲线线作为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

(1)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y:

y

L212

x或yx 2R2R

(4-5)

式中:——坡差(%);

L——竖曲线长度(m); R——竖曲线半径(m);

x——竖曲线上任一点距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m); y——竖曲线上任一点距切线的纵距(m)。 ⑵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竖曲线切线长T:

T

R

(4-6) 2

(3)竖曲线外距E:

T2R2L2

E或E (4-7)

88R2R

科技路竖曲线设计表如下,根据科技路纵坡设计的相关数据得到竖

曲线设计表,如表5-6

表5-6竖曲线设计表

- 14 -

4.3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科技路平面与纵断面设计。平面设计比较简单,线形基本按照原有道路线形建设。纵断面的设计中,为满足最小纵坡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路段的填挖方量,但这样的设计会为后续的排水设计提供方便。本章平面与纵断面设计图见附图。

- 15 -

第5章 平面交叉口设计

5.1 交叉口交通组织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保证相交道路上的车流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通组织的原则如下:

1.交叉路口供分流使用的车道数,应根据路口流量和流向确定。进口道和出口道的直行车道数应相同。

2.交叉口交通岛的位置应按车流顺畅的流线设计。 3.进、出口分隔带货交通标线应根据渠划要求布置,并应与路段上的分隔设施衔接协调。

5.1.1 渠化交通原则

进行渠化交通设计时,要先考虑交叉口的交通,道路几何条件,具体设计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1. 尽量减少交叉口车辆可能发生冲突的交织面积。 2. 增大交通流线的交叉角度。 3. 减少车流的分流、合流角度。

4. 位于曲线上的交叉口的渠化,应促使次要道路上的车流进入交叉口

时减速行驶,并尽量使次要道路上的交通流顺畅。 5. 有利于车流进入交叉口时减速和驶出交叉口时加速。

6. 渠化交通采用的交通岛位置和形状应配合交通组织指示或强制车辆按正确路径行驶,是车辆不致误入禁行车道或方向。 7. 有利于车辆及行人横穿对方交通流的安全。

5.1.2 车道划分与交叉口渠化

本设计中沿科技路共有六个交叉口,其中,第一个和第六个交叉口为T字型交叉,其余的交叉口的形式为十字交叉口。其中科技路与滨江大道交叉口的交通流向复杂,冲突点多,且双向交通量均较大,为各交叉口的设计重点;东化工路与先锋路的交叉口为T字型交叉口,交通流向直观明了,冲突点少,配合以信号配时设计,不须进行渠化设计。各交叉口的车道划分与渠化形式见附图。

- 16 -

5.2 交叉口平面设计

5.2.1 平面设计原则

1. 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按城市规划道路网设置。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正交,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不宜采用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

2. 道路与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种,应根据技术、经济及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3. 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前期工程应为后期扩建预留用地。

4. 在交叉口设计中应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车流、人流,合理布设各种车道、交通岛、交通标志与标线。

5. 交叉口转角处的人行道铺装宜适当加宽,并恰当地组织行人过街。快速路的重要交叉口应修建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主干路上的重要交叉口宜修建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5.2.2 设计标准和依据

1、计算行车速度

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0.5倍-0.7倍计算,科技路直行车辆设计车速取25km/h,转弯车辆设计车速取20km/h。

2、转角处缘石的设置

平面交叉口转角处路缘石转弯半径应满足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行驶要求。机动车道路缘石转弯半径值可参考表5-1,无机动车道行驶的缘石转弯半径值也不宜小于5m。交叉口转角出的缘石宜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三幅路、四幅路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最小应满足非机动车行车要求。

表5-1机动车道缘石转弯半径(m)

5.3 交叉口竖向设计

交叉口竖向设计是要统一解决相交道路之间以及交叉口和周围建筑之

- 17 -

间在竖向位置上的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内能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便利车辆和行人交通;使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能迅速排除;是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各点标高能与建筑物的地面标高相协调而具有良好的空间观感。

5.3.1 交叉口竖向设计原则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主要根据相交道路的技术等级、交通量、道路纵坡和横断面以及当地地形、自然水流向和相邻道路的标高等资料,使主要道路交通方面、排水畅通。同时要满足次要道路纵、横断面和排水设计上的合理性,以及道路与相邻建筑的协调配置。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是:

1.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一般次要道路的纵、横坡迁就主要道路纵、横坡的变化。

2. 等级相同的两条道路相交,如交通量差别不大,但有不同的纵坡时,一般维持两条道路的设计纵坡不变,而缓和地改变它们的横坡,使两条道路在竖向上去的平顺。

3. 相交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差距都较大时,可以考虑主干道的纵横坡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向倾斜的断面,逐渐改变过渡到与主要干道的纵坡一致的单向倾斜横断面,以保证主要干道的交通便利。

4. 为保证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能将汇集在交叉口内的地面水排出;如所有道路纵坡都倾向交叉口时,则必须考虑在交叉口内设置雨水口,以保证交叉口排水要求。

5. 在交叉口范围内,不应是一条道路的雨水排入另一条道路,一般采用节水的办法,多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前或在路缘石转角曲线的切点,布置雨水口。

5.3.2 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交叉口竖向设计有三种方法:方格网格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等三种。职工街的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包括以上的三种方法。

1. 方格网格法 方格网格法是在交叉口的设计等高线内,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为坐标基线画方格网,方格网线一般为5m5m或10m10m平行与路中线的线,斜交道路的方格网线应选在便于施工放线测量的方向,测出方格点上的地面标高并求出其设计标高,从而算出施工高度。

2. 设计等高线法

设计等高线法是在交叉口设计范围内选定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网,算

- 18 -

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上各个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绘设计等高线,并算出个点的施工高度。设计等高线法的主要优点是比方格网法更加清晰的反映出交叉口竖向设计形状,其缺点是设计等高线上的各点位置不易放样。

3.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汲取了等高线法的优点,同时用方格网标出各点的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和施工高度,便于施工放样。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主要用于大型交叉口和广场的竖向设计。

5.3.3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形式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型式,主要取决于地面及与地形相适应的相交道路的纵、横断面。以十字交叉口为例,主要有六种基本型式:

1. 相对道路纵坡向交叉口中心倾斜,而另外两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

2. 相邻道路纵坡向交叉口中心倾斜,而另外两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

3. 三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向外倾斜,而另外一条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倾斜。

4. 三条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中心倾斜,而另一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

5. 四条道路的纵坡全部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

6. 四条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中心倾斜。

5.3.4 科技路竖向设计

根据科技路与滨江大道交叉口各路段纵坡、横坡以及相交道路的纵坡、横坡来确定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式,以其中一个交叉口为例交叉口参数如下表:

表5-2 交叉口竖向设计表

交叉口竖向设计详细情况见附图。

- 19 -

5.4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科技路交叉口沿线各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竖向设计。

- 20 -

第6章 路面结构设计

6.1 路面结构设计要求

6.1.1 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柔性路面设计包括结构组合、厚度计算与材料组成,其原则如下: 1. 路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与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当地条件和实践经验,对路基路面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

2. 结构设计应以双圆均布垂直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三层弹性体系理论为基础,采用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弯拉应力及容许剪应力三项设计指标。路面结构用计算机计算;无计算机时对于三层以上体系用当量层厚度法换算为三层体系后查诺模图计算。

3. 面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温度稳定性;基层应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底基层可就地取材;垫层材料要求水稳定性好。

6.1.2 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面层为直接承受汽车车轮的作用力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由一层或数层组成。

基层为路面的主要承重部分,和面层一起把荷载作用力传至土基。基层由一层或数层组成。

垫层为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在土基水、温状况不良时,用以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性和抗冻胀能力,并可扩散荷载,以减小土基变形。

6.1.3 设计要求

1.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弯拉应力和剪应力三

项指标设计。在交通量小的支路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可仅用容许弯沉值设计。

2. 对沥青碎石面层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和剪应力两项指标设计。 3. 对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浇洒式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和

粒料路面,只用容许回弹弯沉指标设计。

4. 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应对基层按弯拉指标设计。

- 21 -

6.2 新建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6.2.1 累计当量轴次计算

轴载车型资料如下:

小型车以马自达E2200轿车为标准车型,轴载为15KN。

中型车以东风EQ155为标准车型,前轴载26.5KN,后轴载56.7KN。 大型车以江淮HF150为标准车型,前轴载45.1KN,后轴载101.5KN。 对于本设计,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设计弯沉为控制指标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轴载换算公式:

P

NC1C2ni(i)4.35

Pi1

k

有如下计算表:

表6-1 轴载换算结果表

注:轴载小于20KN的轴载次数不计。

P

NC1C2nii

Pi1

4

4.35

1613.64次/日

根据河源市历年交通资料统计得到,河源市交通年增长率6%,及设计

年限为15年得,累计当量轴次:

Ne

[(1)t1]

365N548.36万次/车道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当设计年限累计当量轴次大于200万次/车道时,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采用半刚性基层。

对于本设计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15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待计算)和石灰稳定土地基层(25cm),其中,路面层采用三层结构:上面层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cm),中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和下面层

- 22 -

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

6.2.3 抗冻设计

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由于广州地处Ⅳ7区,即夏炎热冬温暖地区,因此不考虑抗冻设计。

6.2.4 技术要求

对于本设计公路,沥青路面应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各种沥青面层的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1.面层材料技术要求 (1) 沥青标号

表6-3 沥青标号表1

表6-4 沥青标号表2

(2)沥青混合料压实度

对于本级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以马歇尔稳定度为标准密度时,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95%;当一试验段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压实度应≥98%。

(3).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对于本设计一级公路,高温稳定性以60℃,0.7MPa轮压进行的车辙试验,获得的动稳定度≥600次/min。

2.基层、底基层技术要求 基层、底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其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质量和寿命。对于本设计公路,基层材料采用水泥级配碎石,底基层采用石灰土。

1. 级配碎石压碎值

表6-5 级配碎石压碎值表

- 23 -

(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级配范围

表6-6 基层材料级配范围表

注:筛孔为方形,筛孔尺寸为mm

(3).水泥级配碎石压实度要求

表6-7 压实度表

6.2.5 路面结构厚度参数确定

当计算层厚度取25时,计算以下各参数 1.土基回弹模量:

根据资料,本设计道路所在地区自然区划为Ⅳ7区,路基土为中液粘土,稠度为1.0〉c≥0.95,通过“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域为36MP。

2.设计弯沉值:

ld600Ne

0.2

AcAsAb6005483609.30.211129.6(0.01

mm)

表6-8 设计弯沉演算表

3.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值: 根据公式,R

sp

Ks

0.35Ne0.11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Ks

Ac

- 24 -

0.45Ne0.11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Ks

Ac最后计算得:

表6-9 拉应力计算表

6.2.6 结果汇总

表6-10 设计参数汇总表

6.3 路面改建设计

6.3.1 原有路面现状

1 改建原因

由于以下几种原因,路面可能需要改建:

(1) 低级路面升级,如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

(2) 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路面结构承载不足可能导致迅速损坏时,可对原路面结构予以补强设计。

(3) 尽管路面结构仍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但路面表面特征不能满足行车要求,如防滑能力低、平整度不够等,须对路面加铺以改善其表面特性。

(4) 路线等级提高的老路利用段。 (5) 路面加宽。 2 路面现状

- 25 -

现有道路路面结构为:机动车道24cmC30水泥混凝土,20cm三灰碎石;40cm三灰土;非机动车道底基层为30 cm三灰土,其余与机动车道相同;路面状况较好,无大的裂缝,局部磨耗层脱落有粒料裸露;科技路路面两年以内,路面平整度较好,部分路段有少量裂痕,但不影响整体的平整度,路面质量满足重型交通量的要求,防滑能力高。

6.3.2改建方法

1 改善防滑和平整度的加铺设计

对于高等级公路,往往需要加铺新的沥青混凝土防滑磨耗层。

(1) 由于标高限制,必须先刨除掉原防滑磨耗层,后加铺同样厚度的防滑磨耗层,这时的重要设计任务不是进行结构演算,而是防滑磨耗层沥青混合了的组设计和可能的反射裂缝防治问题,界面处理也是很重要的。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必须很好地考虑原防滑磨耗层的损坏原因,新的防滑磨耗层沥青混合料应能改善以上方面的性能。

(2) . 在原防滑磨耗层上直接加铺新的防滑磨耗层,同样这种情况下一般也无须做结构演算,防滑磨耗层的厚度基本上是固定的,但若原路面有较多裂缝的话,反射裂缝是一个大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采用了裂缝缓解层,使旧面层板接缝(或裂缝)处的弯沉差难以影响到沥青加铺层的上层,从而减少反射裂缝的形成。 2 加铺沥青层面层 旧路面评价之后,可根据交通量、旧路面损坏原因等拟订补强方案,按补强层的设计方法计算设计层厚度。设计弯沉值、各补强层层底拉应力和容许拉应力的计算方法、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及补强层材料参数的确定与新建路面设计时的各项规定相同。

6.3.3加铺层厚度

根据现有路面状况的评价,确定原有路面之上加铺10cm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分两层铺筑,并在底层设置1cm厚的橡胶沥青夹层,用来减少裂缝的形成。

6.4 人行道结构设计

人行道的设计采用规范的推荐值进行设计。具体的设计成果如下:人行道路面的设计共分成四层,面层为8cm厚的彩色方砖,中间一层为4cm厚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与土基相连的是6cm厚的水泥石屑(6%),底层是压实度大于95%的土基。

- 26 -

6.5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科技路路面的设计与改建原有路面的设计。

新建路面的设计部分从前期准备工作到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整个路面设计过程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与计算,并对路面材料提出了必要的要求。旧路面改建设计中,由于缺乏旧路面资料而异常困难,这一部分内容较少,权做完善设计全文之用。

- 27 -

第7章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7.1 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时,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交通,改善城市的卫生条件,以及避免路面的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地将地面雨雪水排除。所以,城市排水是道路的一个重要部分。

7.1.1设计原则

1. 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GB50318-2000)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做排水规划,再进行设计。因修建道路引起两侧建筑物或街坊排水困难时,应在排水设计中解决。

2. 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渠形式。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3. 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设计流量可按当地的水文公式计算。

4. 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5. 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根据河源市总体规划、该市排水总体规划给排水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本次设计仅作雨水排水设计。

7.1.2雨水口的布置

雨水口的设置规定

1. 道量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2. 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平算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3.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

- 28 -

30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多箅式雨水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4. 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

5.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6. 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连接管与干管的夹角宜接近90°;斜交时连接管应布置成与干管的水流顺向。 7. 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7.1.3 排水设计

科技路地形较平坦,道路纵坡度小且科技路所位于的地区降雨量较大,因此雨水口布置间距30m左右,交叉口的雨水口布置在雨水流入交叉口的道路的人行道外侧,雨水口详图见附图。

7.2 照明设计

7.2.1 设计原则

1. 道路及特殊地点应有照明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提高运输效率,防止犯罪活动。并对美化城市环境产生良好效果。

2. 道路照明设施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技术先进。

3. 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章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部门的现行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规定。

4. 为保证道路照明质量,达到辨认可靠和视觉舒适的基本要求,道路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照度)、亮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三项指标。此外,道路照明设施还应有良好的诱导性。

5. 各类道路相应的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下表,按次表选定道路照明标准时,还要考虑城市的性质、规模和道路功能。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类别相应地降低一级使用,但路面平均照度最低不得小于1 lx(相应亮度约为0.1cd/m²)。

表7-2 道路照明标准

- 29 -

7.2.2 布置方式

1. 平直路段

在平直路段上可按一定的间距有规律地连续设置灯具,采用这种常规的照明方法时,灯具的光束轴线应指向或接近指向道路轴线,灯具的布置有五种布置方式,为保证路面上的亮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符合标准的要求,灯具布置方式、安装高度、间距、悬挑、仰角、路面有效宽度(We)等之间应满足如下关系:

表7-3 安装高度、路面有效宽度、灯具间距之间的关系

2、平面交叉口

平面交叉照明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平面交叉口必须设置照明: 1相交道路中至少一条道路已有照明; ○

2复杂的平面交叉; ○

3经常有雾的地区。 ○

(2). 平面交叉的照明应使驾驶员在停车视距处看清交叉口,可采用与通向该交叉口的道路光色不同的光源,主、次干路采用不同形式的灯具或采用不同的布灯方式等。必要时可另行安装偏离规则排列的附加灯具。

(3). 平面交叉的亮度(照度)应高于每一条通向该交叉口道路的亮度(照度)。交叉口的车辆、行人、交通岛、分隔带、缘石等应有一定的垂直照度。

(4). 为使驾驶员看清交叉口,应由设置在交叉口对面的灯具加以照明,如图7-1与图7-2所示。

十字形T形平面交叉典型布灯方式见图7-1,图7-2与图7-3。

- 30 -

图7-1 有照明与无照 图7-2两条有照明的 图7-3两条有照明的十字交交叉

口 十字交叉口 的T型交叉口

7.2.3 照明设计

科技路道路宽度较大,这样采用光源为截光型高压纳灯、布置方式为对称布置方式。

1. 安装高度

由于科技路灯具的布置方式是对称性的,以及道路有效宽度为15m等确定灯具的安装高度计算得安装高度要大于或等于7m,取10m。

2. 间距

路灯间距主要由路灯的安装高度和要求达到的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决定。单侧路灯的间距计算如下:

路灯间距3H 得到单侧路灯间距要小于或等于30m,取25m。 3. 悬挑

灯具的悬挑长度不宜超过安装高度的四分之一。悬挑按照公式:路灯高度/4求得为2.5m,取2m。

4. 仰角

是灯具有一定仰角是为了增加灯具在某一安装高度下对路面的照射范围。但为了保证足够的亮度和减少眩光,仰角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5。本次设计的路灯仰角取10。

- 31 -

7.3 绿化设计

7.3.1 设计原则

1. 道路绿化指路侧带、中间分隔带、两侧分隔带、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城市环境等,合理地进行设计。

2. 道路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美化等要求,选择种植位置、种植形式、种植规模,采用适当树种、草皮、花卉。

3. 道路绿化应选择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城市复杂环境的乡土树种。选择树种时,要选择树干挺直、树形美观、夏日遮阳、耐修剪、能抵抗病虫害、风灾及有害气体等的树种。

4. 道路绿化设计应处理好与道路照明、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关系。

7.3.2 种植要求与设计标准

1. 道路绿化设计应综合考虑沿街建筑性质、环境、日照、通风等因素,分段种植。在同一路段内的树种、形态、高矮与色彩不宜变化过多,并做到整齐规则和谐一致。绿化布置应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树木与花卉草皮相结合,色彩和谐,层次鲜明,四季景色不同。

2. 绿化宽度宜为红线宽度的15~30%。对游览性道路、滨河路及有美化要求的道路可提高绿化比例。

3. 分隔带与路侧带上的行道树的枝叶不得侵入道路限界。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最外侧机动车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m的树木。弯道外侧应加密种植以诱导视线。快速路的中间分隔带上不宜种乔木。

4. 植树的分隔带最小宽度为1.5m,较宽的分隔带可考虑树木、草皮、花卉等综合布置。当人流、车流较多或两侧有大型建筑物时,应采用既隔离又通透的开敞式种植。

5. 郊区道路应根据各路段地势、土壤等分段种植。种植方式避免单调。在通往风景区的游览性道路及有美化要求的重要路段要加强绿化,反映城市特色。在填方或挖方地段可在路堤或路堑边坡上种植草皮,在不影响视线地段可种灌木。

6. 在道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时应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对现有

- 32 -

树木、树林等应注意保存,以改善沿路环境,并应将沿线风景点组织到视野范围内。

7. 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的绿化应在保证视距的前提下进行诱导视线的种植,并与城市景观结合,体现城市特点。

8. 根据互通式立体交叉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进行绿化设计。沿变速车道及匝道应种植诱导视线的树木,并保证视距。此外应充分列用匝道范围内平缓的坡面布置草坪,点缀有观赏价值的常绿树、灌木、花卉等。

9. 广场绿化应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及功能进行设计。结合交通导流设施,可采用封闭式种植。对于休憩绿地可采用开敞式种植,并可相应布置建筑小品、坐椅、水池和林荫小路。

公共活动广场的集中成片绿地不宜少于广场总面积的25%。 交通广场绿化必须服从交通组织的要求,不得妨碍驾驶员的视线,可用矮生常绿植物点缀交通岛。

集散广场可用绿化分隔广场空间以及人流与车流。集中成片绿地宜为总面积的10~25%;民航机场前与码头前广场集中成片绿地可为总面积的10~15%。

纪念性广场应利用绿化衬托主体、组织前景、创造良好环境。

10.停车场绿化应有利于汽车集散、人车分隔、保障安全、不影响夜间照明,并应考虑改善环境,为车辆遮阳。

停车场绿化布置可利用双排背对车位的尾距间隔种植乔木,树木分枝高度应满足车辆净高要求。停车位最小净高:微型和小型汽车为2.5m;大、中型客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此外还应充分利用边角空地布置绿化。风景区停车场应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树木遮阳,因地制宜布置车位。

11.靠车行道的行道树应满足侧向净宽的要求。株距4~10m,绿化带净宽度见表7-4。树池宜采用方形,每边净宽大于或等于1.5m;采用矩形时,净宽与净长宜大于或等于1.2×1.8m。

表7-4 绿化带净宽度

7.3.3 绿化设计

科技路的绿化分为三部分,分隔带绿化、行道树、红线内的预留绿地。

- 33 -

科技路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2.5m,考虑到交叉口的视距要求,铺设草皮和种植柏树,树木间距5m;行道树布置于路缘石边缘外侧0.8m的人行道上,采用1m*1m的正方形树池进行维护,树木间距8m;道路红线与道路边缘之间为供道路扩建的预留空地,考虑到美观和环保的要求,适合种植草皮。

7.4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科技路的相关附属设施的设计,包括道路排水设计,照明设计,以及道路绿化设计。结合科技路周围的道路环境,确定相应的设计指标。

- 34 -

第8章 标志标线

8.1 交通标志

8.1.1交通标志的分类

交通标志按功能分为以下四种:

1. 指示表示:用以证明在道路上允许车辆、行人和行动及指定地点的用处。如车辆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允许停车处所、人行横道等。

2. 禁令标志:根据交通管理规则及在摸中环境情况下的需要,对车辆的运行加以限制或禁止。如禁止车辆、行人或某种车辆通行,单向或定向行驶,禁止停车或调头,禁止鸣笛或指示鸣笛,速度、高度及载重限制,指示专用路或专用车道等。

3. 警告标志:预告道路沿线及环境上各种行车易发生危险的情况,警告驾驶人员运行时注意危险地点及处所,要求小心驾驶或采取必要的驾驶措施。如预先警告转弯、窄路、铁路入口、交叉路口、陡坡、塌方及其他危险等。

4. 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到达地点、距离等信息,明确市、县辖界。

8.1.2 交通标志设置原则

交通标志应设在车辆(或行人)最容易看到的场所,不被其它物体遮挡,并对应道路的设计车速有足够的视认距离。设置位置一般在行车道右侧的路肩、步道或分车带上。标志牌的高度亦须考虑便于发现及识别,路侧标志牌牌面下缘距地面高度以1.8m-2.5m为宜,切牌面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内。行人交通标志的高度应稍低,牌面下边缘距地面高度以1.50m为宜。悬臂式标志牌应不妨碍车辆通行,牌面下边缘至路面最高点的高度不应小于5.0m,用于独立的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时可不小于2.5m。

警告标志及各种指示、限制行车方向及路线的标志应设在距路口、危险点前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即有一定的前置距离,以便驾驶者按照标志内容进行减速、改变行驶车道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时,能有足够的时间。

8.1.3 标志设置

科技路沿线各交叉口进口道距人行横道40m处设置指示标志,指示各

- 35 -

交叉口进口道的行驶方向。

本道路全线以直线型为主,无陡坡和危险路段,全线对行车无特别要求,交叉口直观明了,因此本道路设计中标志使用量很少。

8.2 交通标线

8.2.1 交通标线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按划线的处所及作用区分,交通标线主要有路面标线,突起路标和立面标线三种。

路面标线是交通表现中最主要的一种,用以表示道路的几何中心、各种车辆行驶车道的界线、人行横道位置、停车地带以及组织交通运行的导流等内容。立面标线涂绘于高架桥的桥墩、道牙等垂直面上,或渠化交叉口内安全岛、导向岛的立面上,以及沿路各种障碍物的垂直面上,用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突起路标作为对路面标线的补充,起辅助作用,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注意,一般在短时间内需要改变标线位置或作用时使用。

8.2.2路面标线的设置原则

1. 路面标线应应根据具体道路的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宽度、机动车道数量及每条车道的设计宽度、有无分车带及分车带宽度、人行横道位置、公共交通停车位置等选择适宜的标线形式及式样。

2. 车道线宽度的计算界限,当车道中心线为单实线或双线时,均自线宽外边缘计算,断线则自线宽中心计算。

3. 车道宽度及车道数量发生变化的路段、中心线变动的路段及为增设转弯附加车道而改变车道宽度并增加车道数量的路段上设置路面标线时,均须设置渐变段。

4. 当路侧或路中有障碍物时,应将车道边缘线或车道分界线逐渐改变位置及诱导车辆行驶,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5. 单向道路及单车道道路可不设车道中心线,双向通行的双车道道路原则上均应设置车道中心线,采取断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越线超车。

6. 车道分界线用于单方向有两条以上车道的多车道道路,采用断线以区分各车道。

7. 原则上车道的外边缘均应设置车道外边缘线,以明确车辆行驶的范围,并与有铺装的路肩、人行道、分车带等加以区别。

8. 路段上的人行横道应选择行人交通汇合处设置,设置的方向应与道

- 36 -

路垂直。

9. 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前均应设置停车线。

10.在一定地点表示指路、指示、禁令、警告内容的路面标志符号、文字等,均应配合标志牌设置。

8.2.3 标线设计

结合科技路沿线设施,路段的交通量大小,以及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交叉口进行了渠划,设置了相应的标线,交叉口附近标线设计见附图。

8.3 本章小结

交通工程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交通工程设计使得道路在开放交通后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提高路网通行能力,保证路网通畅,减少局部节点的交通冲突矛盾,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 37 -

参考文献

[1] 徐家钰,严作人.城市道路设计[U].中国水利水电电出版社,2005.

[2] 杨少伟,朱照宏.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版)[U].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

[3] 任福田,刘小明,荣建.交通工程学[U].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

[4] 于凤河,张永明,宋金华.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2004.

[5] 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6] 邓学钧,张登良,许志鸿.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U]. 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8.4

[7] 美国交通委员会.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00. 人民交通出版社,.

[8] 李峻利.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9] 王炜等.城市交通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 潭谨主编.城市道路设计手册(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6

[11] 潭谨主编.城市道路设计手册(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6

[12] 李江.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3] 杨佩昆等.交通管理与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14] 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5] 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6]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17] GB5667-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18] 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9] 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 38 -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