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pdf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2):227~23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郭金山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长春130012) 

摘 要 自我同一性作为西方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广泛地应用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

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但由于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使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从而影响了同一性概念的理论功能。本文分析了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奠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研究以及自我同一性概念发展的新趋向,透视了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上的含义。最后,提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范畴以及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同一性,概念,解析。

分类号 B849:C91 

同一性(identity )几乎是当代社会科学无所不在的概念,它遍及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同一性概念的内涵和理论角色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存在很大的不同[1]。即使在心理学领域中,虽然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它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由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同一性的概念也存在内涵不一的使用。大体上存在3种相对区别的取向:(1)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 )定向的自我同一性;(2)个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2],包括McCall 和Simmons (1978)的角色同一性以及Stryker (1968,1980,1987),Burke (1980),Stryker 和Serper (1982)的同一性,文献中所指的同一性理论,狭义上就特指这一定向的同一性理论;(3)集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2],即社会同一性,包括Tajfel (1974,1978,1982),Turner (1982,1985)的社会同一性,文献中的社会同一性理论就特指这一定向的同一性理论。在3种取向的同一性中,尤以Erikson (1963)定向的自我同一性提出最早,产生的具体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丰富,但至今仍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至少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3]。这种状况影响了自我同一性甚至同一性这一重要概念潜在的解释力量,从而制约了自我同一性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发展。⋅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在国内心理学中有3种译法:(1)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统合;(2)车文博教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认同;(3)孙名之教授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1983)、《弗洛伊德主义论评》(1992)、《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1998)中,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1998)中,阎巩固在《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2000)中译为自我同一性。本文采用自我同一性的译法意在强调自我同一性为人格结构的属性和实体性存在。另外,自我同一性在国内心理学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评介Erikson 和Macia 的研究,对于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本质把握以及对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进展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因此,对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文意在考察西方心理学Erikson 定向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奠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研究和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新趋向,指出了把握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并试图提出对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 收稿日期:2002-02-27 

-228-                                           心理科学进展                                           2003年 1 Erikson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奠基 

1.1 Erikson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论基础 

自我的精神分析理论是Erikson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起源,Erikson 被称为同一性之父[4]。尽管Erikson 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有时被作为人格形成的理论图式,但同一性作为其人格理论的核心植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之中。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功能的力比多决定论以及后来的对意识心灵的强调,到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的描述,到哈特曼的非力比多决定论的自我功能的概念、创造性倒退的概念、自我发展的概念,到Rapapart (1959)将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心理理论重构的企图,到White (1959)的自主动机的概念,到Peter Blos (1962)的客体关系理论第二个性发展过程的描述,到阿德勒的理论都成为Erikson 创立以自我同一性概念为核心的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渐成说的理论基础[4]。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是对这一理论基础的重建和超越。这表现在:(1)Erikson 强调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将自我看作个体内在心灵各部分的边界以及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边界,整合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力量与具体的文化历史和环境的社会力量,以心理社会发展的模型取代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了人的发展是兼具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3方面因素的统一体。(2)超越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模型所认为的本我的基本本能与超我的社会良心的内化是持久对立的观点,认为不确定性的减少能增进冲突的解决,使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过程转到了自我过程,这就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扩展到意识领域,从而使精神病理学扩展至正常心理学,增强了对意识心灵的强调,认为同一性是关于选择的回答,虽然无意识的过程也可以影响选择,但同一性危机的解决正是在意识心灵中才得以完成。也是在这一意义上他称同一性为自我同一性[5],即Erikson 取向的同一性等同于自我同一性,并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追求是青少年的核心任务。

1.2 Erikson自我同一性的性质 

自我同一性是什么以及它在青春期如何形成?Erikson (1963)首次使用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描述从二战返回的士兵正经历生活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缺失的障碍:“这些士兵缺乏的是同一感。他们知道他们是谁,有个人的同一性,但似乎他们的生活不再连结在一起,有一个核心的障碍,称为自我同一性的缺失[6]。”可见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直接源于临床经验,他在临床研究中注意到同一性的性质由3部分组成,即个体的生物学状态、个人的经验组织和社会、文化背景都共同给予一个人独特的意义、形式和持续性的存在。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看作心理社会现象,认为同一性植根于个体和共有的文化之内,部分是意识的,部分是无意识的,它给个体的生活以一致感和连续感,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特性。同一性包含冲突并有其自己的发展阶段,同一性依靠与过去并决定于未来,它植根于儿童期,是对投射和自居作用整合的完形。埃里克森提出了终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的观点。

Erikson 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在不同的层面来使用以强调不同的问题[5]。有时同一性指结构,有时指过程;有时指主观经验,有时指功能;有时指个体独特的意识感,有时指经验连续的潜意识追求;一个时期指集体理想的一致性,另一时期指比较的差异性。Bourne (1978)对埃里克森丰富而复杂的同一性概念概括出7个方面的特征:(1)发生学特征:自我同一性是儿童期的结果,是处理早期发展任务的成功与失败;(2)适应性特征:它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应;(3)结构性特征,它是由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3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4)动力学特征:同一性调节自我与客体、本我与超我,同一性形成是一主动的过程;(5)主观性特征:它使人有一种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之感;(6)心理交互的特征:相对于儿童期的依赖,出现了自我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发展了与他人的关系;(7)实体的存在:同一性提供给自我和世界意义感[3]。

第11卷第2期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229- 

Augusto Blasi和Kimberly Glodis(1995)总结了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多方面性质:(1)同一性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2)是在个人的过去经验和对将来的期望之间达成的一个新的统一;(3)它产生基本的一致感和连续感;(4)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是通过现实地评价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将来,尤其是应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同时探询文化和社会以及他人对自己知觉的适宜性来达到;(5)同一性整合和探询的过程围绕一定的领域发生,如职业、宗教信仰、性、政治观点;

(6)这一过程在各领域产生灵活但持久的承诺(commitment );(7)从客观的角度,它保证一个人与社会有效的整合;(8)从主观的角度,它产生基本的忠实和忠诚感以及深刻的下意识的植根感、安宁感、自尊、自信和目的感;(9)同一性发展的敏感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但它是一生的追求[7]。

由此可见,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是不明确、不严密的定义,这种状况造成了许多理解上的困难,同时也留下了不同的研究者为研究的方便而采用不同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的伏笔,成为自我同一性研究发展的一个障碍。Erikson 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968)中承认这一定义的问题,他是以印象派的风格、艺术家的气质运用富有哲理而颇具文学性的笔调呈现了一个不固定的概念。他在1983年的一次访谈中说,“科学训练和逻辑能比我更精确地定义同一性”。Erikson 的同一性概念并不是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Waterman (1985)认为虽然Erikson 和皮亚杰被称为那一时期2个杰出的发展理论家,但由于Erikson 的概念的复杂和不明确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同一性理论仅仅成为有关自我概念和人格章节的一小部分,使他的同一性的理论不符合主流心理学的规范。

2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研究 

2.1 玛西亚的操作定义 

玛西亚(Marcia )被称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沿用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观点,认为自我同一性形成是人格发展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自我同一性形成包含儿童期技能、信念和自居作用的综合而成一个或多或少的一贯的独特性整体,从而给个体提供过去的连续感和将来的方向感。Marcia 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察自我同一性,即结构的、现象学的和行为的方面[4]。结构的方面是指同一性具有内在心理动力过程总的平衡的特征,它从结构或内在心理的角度,证实自我成长的渐进增强以及自我机能随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自我同一性提供了人格发展的参照框架。现象学的方面是指同一感的经验的方式,并指出赋予的同一性经验和建构的同一性经验,人们以经验的术语渐渐地认识到人的基本特征和在世界上的位置。行为的方面是指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可观察的成分,即人们可以观察的同一性风格(identity style)。Marcia 从3个方面考察自我同一性意在超越内在心理结构和现象学的同一性研究而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领域,离开了内在心理和现象学描述的水平,寻求可观察的行为,并将它假定为自我同一性结构的指标。

Marcia (1966)正是在上述假设的前提下,椐个体应对自我同一性形成任务的策略和结果来给出自我同一性的操作性定义。以探索(exploration )和承诺(commitment )为变量对自我同一性进行操作定义[4]。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进行各种可能的探索,并产生个性感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经验跨时间的一致感和对自我理想的投入。由探索和承诺2个变量的组合提出了4种同一性状态:(1)成就型同一性:指经历了一段可能性选择的探索并呈现出相对固定的承诺;(2)延缓型同一性:指正处于可能选择的探索过程中并积极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但没有达到最后的承诺;(3)排他型同一性:指从未经历同一性危机(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作出了承诺;(4)弥散型同一性:指没有探索也没有固定的承诺。

Marcia 的同一性操作定义使同一性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形成了许多半结构化访谈技术和标准化测量

-2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3年 技术,也使Erikson 的同一性理论过渡到明确可验证的理论。奠定了Marcia 的同一性范型成为同一性研究的主流地位,支配着同一性研究达20余年,为同一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符合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

但Marcia 的同一性概念的操作定义的假设没有考虑到同一性过程中倒退的现象。Waterman (1982)对玛西亚的同一性操作定义的假设提出了挑战,描述了所有可能的状态变化和可能的选择,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同一性发展模型。另外,Waterman 认为Marcia 的同一性操作定义关注总的同一性过程而忽视了各领域的同一性的理解,从而提出了“个体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表现出同样的同一性状态吗”的质疑[8]。

2.2 Waterma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 

Waterman (1985)认为有必要考虑同一性作为过程变量和内容变量的特性[8]。作为过程变量,同一性指个体探索和确认那些可能的同一性承诺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的策略和技术以及在任何特定的同一性领域所投入的程度。但同一性不能脱离具体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而存在,同一性的内容变量是指同一性存在的特定的生活领域和同一性要素自身的属性。

Erikson (1958,1963,1968)认为同一性建构具有6种功能:(1)在个体的过去、现在和预期的将来提供主观的连续性;(2)为综合个体与父母、同辈群体的认同提供了心理机制;(3)为生活的不同方面的组织和整合提供了框架或结构,促进了行为的跨情境的一致性;(4)帮助个体防止突然的不连续感的体验;

(5)为社会比较提供基础;(6)为个体的生活提供方向感[8]。据此,Waterman 认为同一性是最佳的心理功能,为同一性危机的解决提供精神和谐状态,表现为幸福感的特征。Waterman 沿用Marcia (1966,1980)对同一性状态的情感的、认知的、行为的结果的分析,但他更强调个人在特定的同一性要素中承诺的投入状态,认为承诺不是工具性的,而是积极保持的承诺,是被体验为全部投入的承诺。这种体验就是个人的表现感(expressiveness ),它包括投入感、胜任感、活力感、实现感、目的感和真我感。Waterman (1990)将表现感作为同一性操作定义的第三个变量,使同一性状态从4种增加为7种。Waterman 的同一性概念标志着同一性的研究从早期的自我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转变为社会-认知的观点[9]。

2.3 Jossel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 

Erikson (1968)首次以富有争议的“妇女和内部空间”来解释妇女的同一性,他以解剖学的事实来定义妇女同一性的观点受到男女平等主义者的批评。自Erikson 之后,妇女同一性的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Archer (1985),Kroger (1987),Marcia (1985)等对Erikson 的妇女同一性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他的同一性建构是西方个人主义男性理想的模型。性别同一性的研究也成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富有争议的问题。

Josselson (1988)受自我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理论新发展的影响,考察了同一性的内容、发展阶段和次序以及与其它心理变量的关系等方面的性别差异,认为妇女建构同一性不是作为个体自主的经营,而是在与他人联系的背景中构建同一性,她们根据重要的人际关系来定义自我,包括个体的目标、原则和联系的问题。因此,Josselson 提出对妇女而言,在界定她们的同一性时,应将联系(connectedness)作为第三个同一性操作定义的变量增加到探索和承诺的维度中[9]。提供了一个理解妇女同一性的完整的框架,为性别同一性领域中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

3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新趋向 

在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文献中,主流是Marcia 所追求的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从内在心理结构或现象学方面把握同一性的努力,成为同一性研究的新趋向。从研究的立场上看,

第11卷第2期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231- 企图超越同一性状态或类型的实证研究,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操作性定义以简单化的策略对青少年在具体的意识形态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的态度和选择进行描述,这些描述将自我同一性作为分离的而不是整体的心理现象来描述。歪曲了Erikson 自我同一性观点,不能把握自我同一性的本质。

3.1作为主观的自我(self-as-subject )的同一性概念 

Blasi (1988)认为Erikson 自我同一性概念应该从作为主观的自我的角度来理解,自我同一性相当于体验一个人作为主观的自己的模式[10]。实际上,关于一个人自己现实的评价就是试图整合人格的各种成分并发现一个人自己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致性的原则,从而确立一个人体验自己的整体统一的模式。

Blasi 认为关于自我同一性全面的理解须明确2种成分,即自我同一性的具体内容和选择、承诺、整合以及个性发展的态度。达到主观的同一感的人可以在他们具体的同一性内容上不同,如一个人的同一感表现在职业发面而另一个人则可能表现在宗教信仰发面。从而解决了Waterman 对Macia “个体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表现出同样的同一性状态吗”的质疑。

3.2 强调自我与客体平衡的同一性概念 

Kroger(1996)明确地将同一性定义为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平衡[6]。Kroger 考察了Erikson ,Blos ,Kohlberg ,Loevinger 和Kegan 等5个关注青春期阶段内部心理重组的自我发展模型。认为Erikson 以结构的术语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区分了婴儿期投射和儿童期自居作用与青春期同一性形成,认为青春期整合并超越了以前的投射和自居作用,产生了新的质的不同的整体,即同一性起源于自居作用的选择性遗弃和同化。但Erikson 没有进一步详细阐述自我同一性的内在心理特征。Blos 以客体关系理论和第二个性发展过程来阐述自我的分化与整合,产生自我感。Kohlberg 的道德推理发展可以看成观察同一性形成的一个方面,可以看到道德发展决策的自我与客体的内在重组。Loevinger 主张自我是同一性的基础,自我的任务是在经验中寻求一致性的意义。Kegan 认为同一性就是意义生成,是一系列自我和经验的客体之间关系质的重建,自我和客体边界的不断建构、毁坏和重整的过程就是同一性形成的过程。

3.3 强调自我建构的同一性概念 

Grotevant (1987),Bosma (1992),Berzonsky (1992)等认为Marcia 的同一性操作定义将同一性描述为结果的变量,使同一性的研究处于静态的研究,忽视了探索和承诺的变化,限制了同一性的社会心理过程的动力学理解[11]。

Grotevant (1987)认为同一性的基本特征是它解释自我的主题,触及人格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连续性。采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将同一性视为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这一同一结构是个体描述、关联和解释相关特征、经验的理论或原则。这一结构提供了Erikson 所定义的自我一致感和连续感,建立个人知觉和经验的统一感。Grotevant 区分出选择的同一性和指定的同一性成分,选择的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社会背景中获得的承诺,如职业同一性,它是同一性研究的主流;指定的同一性是指不能由个体的选择所支配的成分,如性别、种族同一性[9]。他确立了这2种成分间的关系来回答这些同一性如何组织形成同一感。

Berzonsky (1990)进一步完善Grotevant 的概念,扩展同一性为自我的理论。把个体视为自我的理论家——追求自我理论化的过程。采用理性的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理论化过程不单纯是搜集总结资料和验证假设,还包含解释一个人的经验的主动过程,并产生新的经验。强调在自我相关经验被编码、表征和运用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提出了解释同一性风格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解释同一性状态的基础。使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深入到内在机制的研究。

3.4 Darid Moshman的综合 

Darid Moshman 考察了文献中各种同一性的定义,认为Marcia 对Erikson 的理论的扩展改变了弥散的

-232-                                           心理科学进展                                           2003年 精神分析的同一性概念,为同一性的实证研究形成了坚实的基础。但Marcia 的同一性状态没有全面地包含Erikson 的同一性概念。

Darid Moshman(1999)提出了自认为是抓住了最多的要素的自我同一性概念[2]。首先,他看到普遍的理论者都同意同一性与自我相关,同一性的定义必须承认主观的自我意识,同一性的出现和变化必须依据自我发展来解释。Larry Nacci (1996)提出自我发展(儿童期、青春期和成人早期)的5个水平,指出同一性不仅是一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而且是自我概念的高级形式(在儿童期所没有的),区分了自我同一性和自我概念。

其次,接受Berzonsky (1993)提出的同一性是与世界互相作用的自我的相关的基本原理、假设和建构所形成概念结构,即自我同一性是作为一个人自己的理论。这说明同一性不仅是关于自己的信念的集合,更是被组织产生的整体性概念;不仅是关于自己的描述,更是一种解释自己的努力。同一性是以加强自我理解的方式建构,即同一性是作为一个人关于自己的理论。

第三,同一性是关于自己的外显的理论。说个体的同一性至少部分是外显的,是说它不仅是关于自我的内隐的理论,也是为个体所知的理论。这并不是否认同一性与各种内隐的假设、无意识倾向和社会强加的角色的深刻联系,它们仅是同一性含义的一部分。只有外显的自我的理论处于核心时,这样的假设、倾向和角色才能构成同一性。

第四,说一个人的同一性是作为一个人自己的外显的理论,是说它将自我解释为理性的中介者的理论。进而强调个体选择的自主性和责任,同一性给个体提供解释和行为的参照。

4 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 

通过上述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考察,可以发现西方心理学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把握仍是在不同的层面或维度上对同一性的不同的范畴的回答,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自我同一性的描述性概念,如Erikson 的同一感,Marcia 的同一性操作定义,Waterman 的同一性概念;结构性的概念,如Kroger 、Grotevant 和Berzonsky 的概念。这除了同一性概念自身的复杂性之外,还说明了研究者之间的不同在于他们如何定义同一性的问题。我认为要建立一个明确统一的自我同一性概念,至少要把握如下同一性范畴:

4.1 自我同一性的内容与过程 

Archer (1985)对Erikson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框架提出质疑,提出了同一性概念的排他性(exclusivity )和主观性(subjectivity )问题[9]。其排他性问题表现为总的同一性与各领域的同一性的对峙,两性同一性间的对峙(包括同一性和亲密感次序的对峙),内在心理领域与人际关系领域的对峙;主观性问题表现为与客观性研究的对峙。Waterman (1982),Archer (1989)认为Marcia 的同一性状态仅关注总的同一性,限制了对同一性内容领域的理解。Grotevant (1987)关注同一性状态是否跨领域的改变,即人们在所有领域同时形成承诺吗?对同一性的普适性提出了挑战。

Waterman (1985)详细界定了作为内容变量和过程变量的自我同一性,使同一性领域扩展到职业、宗教信仰、政治观点、性别角色定向、性、娱乐、友谊、婚姻、道德、养育方式、家庭与事业的优先地位、少数民族、种族等领域。促进了不同领域的同一性的内容与过程的研究以及总的同一性与领域同一性过程的发展研究。

4.2 自我同一性的现象与结构 

Erikson 自我同一性概念主要是描述性的,源于临床经验的功能表现的描述。Marcia 虽然认为可以从结构的、现象的和行为两方面理解同一性,但对同一性的操作定义仅是同一性可观察、描述的成分。后来,

第11卷第2期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233- Marcia (1980)也以结构来定义自我同一性:“愿提出另一种解释同一性的方式,同一性是作为内在的动机以及能力、信息、和经验的自我组织结构[2]。”Schlenker (1985)认为同一性是描述、相互关联和解释个体相关的特征、容貌和经历的概要。Adams (1992)认为同一性是有组织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需要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发展性分化。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同一性是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这一同一性结构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地进行同化与顺应,自我同一性才能得以发展。对Erikson 而言,正是这一框架最终提供了自我的一致感和连续感,使个人知觉和经验深刻的统一感成为可能;正是这一主观的自我感证明了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实体性存在。因此,同一性结构可用于预测心理适应和后继的亲密感的发展等方面。

只有从结构的方面理解把握同一性,我们才能清楚同一性的本质,同一感是同一性结构的功能表现;也只有从结构的方面理解把握同一性,我们才能使同一性的静态研究与同一性的动态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而了解同一性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4.3 创造的同一性与发现的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中一直存在着赋予的同一性和建构的同一性或指定的同一性和选择的同一性以及创造的同一性与发现的同一性之争。这一争论是心理学中古老的遗传与环境之争的延续。Waterman (1992)提出一个人对同一性的寻求是一种确认那些潜在的与真我一致的努力,同一性形成的隐喻是发现的,而不是建构的。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未被认知的同一性,需要变成明显的并起作用的同一性。而实现这一过程是不容易的,这可由与同一性危机相联系的压力证明。同样Blasci 和Glodis (1995)提出同一性形成必然地是由发现的组成。而Theodore Sarbin (1995)认为同一性是创造的而不是发现的。Marcia 和Grotevant 认为同一性包括创造的和发现的成分,只不过同一性研究的主流只关注发现(建构)的同一性。

当代的同一性理论者认为这些争论是不合适的,至少同一性从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互动中出现,Kit Welchman(2000)认为同一性既具有稳定的成分,是由出生的环境和生物的遗传固定的;又具有可塑的成分,是由个体在生活中建构的[2]。实际上它包含2种成分,同一性多为创造的,也有发现的成分。这样的理解可以深刻的把握同一性的形成。

5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 

自我同一性是一重要的心理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和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学概念。首先,应该从内在心理结构的层面来理解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也只有从结构的方面理解把握同一性,我们才能清楚同一性的本质。自我同一性是一反映社会影响和自我建构的心理社会结构。自我同一性是内在自我之间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三结构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通过认知和自我综合来组织、建构统一整体自我,因此它是统一整体自我形成的开始。自我同一性作为心理结构,它是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成为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这一同一性结构是个体描述、关联和解释相关特征、经验和选择合适的行为的理论或原则,这一同一性结构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从而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和关于自己的理论。自我是人格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核心和基础,自我同一性整合人格的各种成分,成为人格完善的标志,进而是心理成熟的体现。因此,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期追求的核心发展主题。

其次,正是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内在结构在主观上表现为同一感,换句话说,同一感是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功能表现。对Erikson 而言,正是这一框架最终提供了自我的一致感和连续感,使个人知觉和经验深刻地统一成为可能,这也证明同一性是确实可证的实体。这一同一感具体表现为互为关联的存在感(明确我是

-234-                                           心理科学进展                                           2003年 谁以及我的位置),一致感和连续感(人格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心理成熟感,生活的意义感,方向感(自我导向的目标意识)。

此外,只有将结构和现象描述层面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结合起来才能使自我同一性的静态研究与同一性的动态的研究统一起来,将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和内容统一起来,将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和环境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做到对自我同一性的整体、本质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Sheldon Stryker, Peter J Burke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63(4):284~298

[2] Richard D Ashmore, Lee Jussim. Self and Identity: Fundamental Issu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8

[3] John Heaa. Working with Adolescents: Constructing Identity.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1997. 7~10

[4] Marcia J E, A S Waterman, Matteson D R et al. Ego-identity: the Handbook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3.1~21

[5][美]埃里克・H ・ 埃里克森著. 孙名之译.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198~199

[6] Jane Kroger. 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3. 5~14

[7] Jane Kroger.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1989. 70~71

[8] Waterman A S.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Processes and Contents. London: Jossey-Bass Social Inc, Publishers, 1985. 4~6

[9] Adams G R.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2. 4~78

[10] Daniel K. Lapsley, F. Clark Power. Ego, Self and Identity: Integrative Approaches.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8. 227~234

[11] Berzonsky M D. Identity Development, Control theory, and Self-Regulation: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997, 12(3): 347~354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In Western Psychology

Guo Jinshan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Jilin University, Jilin 130012, China )

Abstract :Identity is a important concept that has been extensively recognized in western psychology. Now it has been applied to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nseling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Unfortunately,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lacks a firm definition because of its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as well as variously theoretical frames. Accordingly, its theoretical functions are lowered. So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identity by different

levels and dimensions in western psychology from the analyses of the foundation, positivism research and new tendency about identity. In the end, I put forward some aspects that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as we try to incorporate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and its essence of identity that I draw from above analyses.

Key words:western psychology; identity; concept; analysis.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