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第32卷第4期2012年8月水土保持通报

Bulletin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Vol.32,No.4

,Au.2012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朱明明,赵明华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从相关资源承载力的内涵考虑,采用算术平均模型并综合考虑人口与经济两种承载因素构建出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以该省的将全国和整个山东省作为参照区分别划分出3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17地市为基本评价单元,

区、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并根据不同功能区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应用于主体功能区划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主体功能区;山东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201204023705--- 

中图分类号:TU982,F127

DividinMainFunctionalReionsinShandonProvinceBasedon      ggg  

CarrinCaacitofResourcesRelative  ygpy  

,ZHU MininZHAO Minhua-m-ggg

(SchooloPoulation,Resourcesand Environment,ShandonNormalUniversitJi′nan,Shandon50014,China)   f pg y,g2

:AbstractThecarrincaacitoftheenvironmentandresourcesisoneoftheimortantindicesfordividin             ygpypg  mainfunctionalreions.Considerintheconnotationoftherelativecarrincaacitofresourcesaswellas           ggygpy   ,theoulationandeconomicfactorsastandardfordividinmainfunctionalreionswasconstructedusin            ppggg arithmeticaveraemodel.ShandonProvincewaschosenasthestudareaandits17citiesasthebasiceval              -ggy  

,uationunits.Threemainfunctionalareasincludinotimaldevelomentareakedevelomentareaandde          -gppyp  velomentareaweredividedbtakinthewholecountrandthewholeShandonProvinceasrohibited           pygyggp    referencereions.Recommendationswerealsosecificallforthethreemainfunctionalreions.roosed          gpygpp Theresultsshowthattherelativecarrincaacitmodelcanbealiedwellinmaorfunctionorientedzon               -ygpyppj  

,inwhichcancontributetoromotinreionalsustainabledeveloment.      gpggp :;mKewordsrelativecarrincaacitofresourcesainfunctionalreion;ShandonProvince    yygpygg   控制开发强度,形  为了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有效促成高效、

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各地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资源环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4类主体功能区。其中,境承载力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主体功

1]

。国内大部分学者能区划的重要依据,应优先考虑[

[]4]

。2支撑能力[000年黄宁生与匡耀求5首次提出了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即指以比具体研究区更大的一个或数个区域(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的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这两种概念相对资源承载力扩大了人口承载资源的相比较而言,

6]

。范围,强调了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之间的互补性[

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和经济大省,受人口增长、经济海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发展等社会经济因素和地形、

影响造成内部地区资源禀赋不同。本研究试图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计算为出发点构建出主体功能区划标准,从而得出山东省17地市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旨在为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时需根据当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信息量较大,由此可济条件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能造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不成熟以及标准过于冗

]23-

。传统的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资源繁等缺陷[

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

2011082620111019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资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Y2007E0408BJGJ05  

,,:朱明明(男(汉族)河北省磁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1985—)ailzhum85@126.com。  作者简介:

—),,:赵明华(男(汉族)山东省临邑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1966ailzmhsd26.com。  通信作者:-m@1

1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

1.1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选取

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模型包

5]7]

和几何平均模型[两种。这两种括算数平均模型[

中相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权重值。其中:

Po

CIQ×Qnl=l×l=lpp

QloPo

CIQw=×Qww×nw=pp

Qwo

Po

CIQ×Qecec=ecec×p=p

Qeco——土地资源、式中:水资源和经济资源IIIl,w,ec—ppp——参照区人口人口承载力指数;PQQwQo,lo,o,eco—土地资源量、水资源量和经济资源量;总数、QQw,l,——研究区土地资源量、水资源量和经济资源量。Qec—

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CCgCgwsl+Wwg=Wl——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式中:相对土CCCsl,w—g,gg地资源经济承载力、相对水资源经济承载力;Wl,——该模型中相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经济承载力Ww—

权重值。其中:

模型均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局限,实体现了相对资源承载现了人口和经济因素同时考虑,

3]

,如力的实质内容。但同时各自也存在着一定缺陷[

算数平均模型在资源权重上有一定的主观性;几何平但它的理论值往均模型虽避开了权重的主观性问题,

往要小于算数平均数,同时该模型要求研究区域的各类资源之间的匹配度要求较高。而从所选研究区域山东省1内部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距较7地市来看,同时相关文献研究在算术平均模型的参数设置方大;

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综合考虑之下本研究认为采用算数平均模型较为适宜。借鉴了前人研究中对该模型提出的相关建议

[]3,78-

,选择人口与经济总量(用GDP

代替)作为承载对象。

算术平均模型包括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模型。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

GGoo

IQ×QCIQw=×Qw Cl=l×l=l;w=w×gggg

QlQwoo——土地资源、式中:水资源经济承载指数;IIl,w—gg——参照区经济总量。Go—

1.2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计算,借鉴相关研究

]3,78-

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受指标数据文献[

CCnCnCesl+Www+Wecp=Wlppp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式中:CCCCsnl,nw,ecp,ppp—

相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该模型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Wl,Ww,We—

的可获得性影响,划分标准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标准稍有不同,但不影响其划分标准对研究区域的操)。作性(表1

表1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

判定状态

人口P<CQCsec>sp,g(富余,经济超载)人口与P>CQCsec>sp,g(

经济都处于超载状态)人口与P<CQCsec<sp,g(

经济都处于富余状态)人口P>CQCsec<sp,g(

超载,经济富余)

发展方向

)实行适度的人口流入措施;()优化产业发展,(降低单位经济产值所占用的12

资源总量,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行人口分流为主,减少人口压力;(降低单位经济产值12)优化产业发展、所占用的资源总量,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应重点开发,成为新的经济和人口集聚高地。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应以“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为主,并有序引导超载人口2转移。

()实行适度的人口流出措施为主;()提升产业效益,提高经济资源的人口吸12纳能力,降低单位经济产值所占用的资源总量。

定位优化开发区Ⅰ优化开发区Ⅱ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篇幅,本研究暂不将禁止开发区考虑在内。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  注:

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

2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选定以山东省1该区域位7个地市为研究区域,于我国东部沿海中心地带之一,据统计2009年该省份用占全国6.17%的耕地面积和1.17%的水资源总

量供养了全国7.并创造了9.1%的人口,3%的GDP总量,因此将该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在全国层面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从广义上讲,一个地区的资源系统包括了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在在参考相关研究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比较性,

此选定了2006—2009年山东省17地市的以下指标:)自然资源。选定以耕地资源总量与水资源总量(1

(为代表;2)经济资源。选定以GDP总量为代表;)社会资源。选定以总人口为代表。参照区一般(3

选择资源与经济匹配较好且比研究区较大的区域,因此选定以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整个山东省作为参照区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计算相对资源承载力之前需要对内部权重因

]3,5,910-子进行设定,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研究[的基

下降,可利用量却呈减少趋势,因此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在全国排名较为靠后。

最后参照全国平均水平并依据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表1)得出:青1)济南,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6市符合P<CQsec>Csp,g即人口富余,经济超载的状态,属于优化开发区Ⅰ;)枣庄、(潍坊、济宁、泰安、日照、莱芜、临沂、德州、2

聊城9市符合P>CQCsec>sq,g即人口与经济同时超()仅菏泽市符合P>载的状态,属于优化开发区Ⅱ;3

水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础之上将相对土地资源、

经济富余,属于重点开发CQsec<Csp,g即人口超载,

权重因子Wl,Ww,We分别设定为0.25,0.25,0.50;区;滨州市在2符合经济超载而人口006—2009年间,同时将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模型中的Wl,Ww设定为从超载过度到人口富余的状态,所以将其并入到优化

)。开发区Ⅱ中(图1

中国统计年鉴0.5,0.5。文中所用全国数据来源于《(》,山东省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07—2010年)(》。以及《山东水利年鉴22007—2010年)007年》2.1 以全国为参照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

(通过数据整理可以得出:1)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1青7地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烟台,济南,潍坊,临沂,济宁,淄博,东营,德州,威岛,

海,泰安,聊城,菏泽,滨州,枣庄,日照,莱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总人口的差值由富余到超载的地市依次为:东营,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济南,滨州,莱芜,日照,枣庄,德州,泰安,潍坊,聊城,济宁,临沂,菏泽。()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127个地市的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临沂,潍坊,菏泽,济宁,德州,聊城,烟台,青岛,滨州,济南,泰安,枣庄,日照,威海,淄博,东营,莱芜;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与用G的差值从富余到超载的地市经济总量(DP代替)顺序为:菏泽,莱芜,日照,聊城,德州,临沂,滨州,枣庄,泰安,济宁,潍坊,威海,东营,淄博,济南,烟台,青岛。以上结果显示,随着近年来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频繁,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滨州等7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呈现人口超载现象;仅有菏泽市处于相对经济富余状态。2009年山东省总人口、土地资源、水资源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3位、第3位、第2第3位,且43位、个指标分别占全国3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平均1省市(水平的222.98%,191.41%,36.53%,287.65%。由此说明山东省人口总数、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因地处中纬度,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区,全年降水相对稀少,人均水资源总量偏低;同时受内部地形、植被、气流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从鲁东南沿海地区向鲁西北内陆地区递减。虽有黄河水的客水资源但近年来入境水量逐年

图1 山东省1以全国为参照区)7地市主体功能区空间分布(

2.2 以整个山东省为参照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

由表2并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得出以下结)图2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论(

青2.2.1 优化开发区 优化开发区Ⅰ。包括济南、

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等6市,符合P<Csp,即人经济超载。该功能区范围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口富余,

(除潍坊市外)基本一致,其中青岛、东营、烟台、威海4市也属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2006—2009年山东省17地市QCec-ecp平均值排列的前6位为该

11地区6市,其中青岛市的平均值最大,为2.19×10

元。人口富余程度差别相对较小。优化开发区Ⅰ呈国土资源开发密度较大,资源现出经济发展水平高,

环境承载力相对逐渐减弱等特征。对于此类功能区今后应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降低单位GDP产值占用的资源总量;加大节能减排和环保力度,强化生态保护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化开发区Ⅱ:包括泰安、莱芜2市,符合P>

CQCsec>sp,g即人口与经济都处于超载状态。相对于

该区域人口出现超载现象,经济优化开发区Ⅰ而言,

发展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在今后发展中要注意人口减少人口承载压力;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分流,

益放到首位,同时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大力发展并进一步挖掘人文景观旅游如泰山文自然景观旅游,

化旅游等。泰安、莱芜市也属于以济南为核心城市的济南都市圈的重要组成城市,应加快融入都市圈内部经济社会一体化。

潍坊、济宁、德州、聊2.2.2 重点开发区 包括枣庄、城、菏泽、滨州等7市,符合P>CQCsec<sp,g即人口超经济富余。该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地区(除潍载,

。该区域内总人口、坊市外)土地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和GDP总量分别占全省的42.3%,48.5%,37.8%和2由此看出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与总人口和8.8%,经济发展明显不对称,水资源总量和经济发展与其他鲁中地区唯有潍坊市位于该功能功能区相比较低,

区。经计算该人口数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已超载

人,现有经济总量落后于相对资源经济承1.06×10

10

元,故将其列入了重点开发区内。另载力3.60×10

度增长,将其控制在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范围内;同时经济增长的潜力仍巨大,应继续加强地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行各种优惠立项政策。临沂2市,符合P<2.2.3 限制开发区 包括日照、

省CQCsec<sp,g即人口与经济处于富余状态。按照《级主体功能区划技术流程》规定限制开发区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生态地区,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或生或在本省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态环境恶化问题严峻、

价值的区域。该区域面积大部分属于鲁中南山地生内有丰富态区。日照市位于山东东南部的黄海之滨,的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生态自然景观,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以及全省排名前列的桑园以及种类较多的森林资源。另外,临沂市位于鲁南地区,地处沂蒙老区,自然文化风光和红色旅游资源十沐河、中运河和滨海4大分丰富。该市境内有沂河、

水系,其中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与相对水资源经济

711

承载力分别为1.人和6.元,相对资66×1006×10

源承载力在山东省范围内达到最高值。对于限制开发区来说,合理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以“保护优适度开发”为主要原则,加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先,

发展以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度发展与限制开发区吻合的工业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低能耗、低水耗的特色产业,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突出生态保护,促

11]

。进人口与自然和谐发展[

外,2006—2009年滨州市P—CCsec—ecp和Qp的平均虽符合P<C值都处于山东省的中等水平,QCsec<sp,g但因总人口与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差距只有1.14

人而GDP总量与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差距×10

10

为1.元,因此也将其列入为重点开发区内。31×10

重点开发区在未来发展中应当注意以人口数量的适

表2 山东省1以整个山东省为参照区)7地市原始数据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对比(

地市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

P-Csp

2006年-75.6 -54.9-22.7-40.0 -206.0-106.8157.5 23.9 83.6 -205.341.06.3 23.9 59.0 134.6 -6.9188.5 

2007年

1.9 -186.0-23.311.5 -193.3-253.287.9 112.7 124.3 -220.9-14.02.5 17.2102.3 125.8 -0.5 305.2 

2008年53.8-183.3-29.214.7 -184.3-287.023.5 197.8 151.3 -213.5-120.4 

6.6-158.7 140.6186.6 21.7379.9 

2009年-70.6 -53.9 -57.7 37.2-196.6 -169.2 155.5128.794.5-113.9 

8.7-3.224.8-32.973.6-60.0235.1

2006年849.2 2112.4  1011.5  -437.2941.1 906.3 -60.1-799.6-187.7 381.5 -106.9-0.4 -1830.1 -342.0-339.6-143.9-1954.3 

QCec-ecp

2007年1355.6  1677.9  1176.1  -177.11071.8  278.9 -465.9-434.6 41.2 285.2 -388.319.8 -2218.3 -187.1 -410.8-54.7 -1569.8 

2008年1876.6  1845.3  1357.3  -207.21477.7  114.9 -930.8 153.9333.7 185.9 -1148.1

85.5-3882.3 

13.4-24.8102.8-1353.8 

2009年1292.0 3109.9 1174.9 -11.31210.1 1034.4 15.7-447.1121.4578.8-219.7-14.1-2899.1 -1327.0 -800.6-428.7-2389.7 

4)8);。用G的差值(P-C10QCDP代替)10  注:sec-ecp为相对资源承载力与总人口的差值(p为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与经济总量(

重分配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3)本研究以地级市定位相对比较粗略,因此为单元进行主体功能区划,仍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

[参

[]]李雪.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1J.地理与 张广海,

():地理信息科学,2007,2345761.-

[]2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所课题组.我国主体功能区划

]分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6,21():104346.-

图2 山东省17地市主体功能区空间分布

(以整个山东省为参照区)

[]3 舒克盛.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信息的主体功能区划分研

]():究:以长江流域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1

3336.-

[]可持续发展导论[4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牛文元.

[]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5 黄宁生,]():题[J.经济地理,2000,2025256.-[]张柏,何艳芬,等.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6 王宗明,]():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259.-[]董锁成,汤尚颖,等.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7 李泽红,

]: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36-1341.[]宋世杰.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区8 傅鼎,]():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48151.-[]戴进,姚小强.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方法9 周锁诠,

]():的研究[J.资源科学,1992,1465662.-[]李红军.省级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实证分析10 刘婧,

[]():J.统计与决策,2010,143115118.-[]何伦志,刘凌.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研11 黄常锋,

]():究[J.经济地理,2010,301016121617.-[][122007—2010年)M].北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32007—2010年)M]. 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4007M].济南:山东地 山东省水利厅.山东水利年鉴2图出版社,2007.

3 结论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要以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础,且要求建立一套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而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中以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为基础,较为简洁和科学地判断出各主体功能区的适度总人口和为规范和有序引导人口和经济在不同或相经济总量,

12]

。因此主体功能区同主体功能区内的迁移和发展[

的划分与相对资源承载力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1314-

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主体功能区的

划分依据出发,本研究以全国和山东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和整体水平为参考要素得出山东省17地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市的主体功能区定位,

(同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所用模型中涉及的相关自然资源不仅包括水、土资源,同时还包括、能源资源(如煤、铁等资源)森林资源等。虽有相关

]1011-

学者[已开始对其他资源进行了研究但仍处于探

(索阶段。相对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权2)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