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习题)

第一章第二节 习题课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①观察物质的外观;②实验和观察;③解释和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2.将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有红色沉淀生成 B.有气体产生

C.有蓝色沉淀生成 D.钠在溶液表面上四处游动

3.金属钠着火,能用来灭火的是( )

A.水 B.湿抹布 C.泡沫灭火剂 D.干沙

4.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C.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6.金属钠分别在过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相同之处是( ) ①都产生白烟 ②都产生黄色火焰 ③都发光发热 ④都生成白色固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B.铜在氯气中能剧烈燃烧,并产生白烟

C.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烧碱反应来制漂白粉

D.少量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8.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下述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终物质不考虑潮解情况),最后质量增加的大小关系是( )

①Na2O ②Na2O2 ③NaOH ④Na2SO3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9.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久置的氯水的酸性将增强

D.氯水经光照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Cl2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②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应密封保存 ③欲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④进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应铺一层细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②是由于__________。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其中能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__________,

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的是__________,能与硝酸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的是__________。

第3课时 习题课

1.C [先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然后对物质进行分类,找出所属类别的代表物预测其性质,并用实验验证预测的性质,最后得出结论。]

2.A [由于钠比较活泼,投入到水中会先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和NaOH,生成的NaOH和硫酸铜继续作用生成Cu(OH)2蓝色沉淀。]

3.D [因为钠易与水反应产生H2,故只能用干沙扑灭。]

4.C [由于2HClO===2HCl+O2↑(条件:见光),说明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但浓硝酸也能分解;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漂白能力,原因就是其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5.C [钠与水反应太剧烈,故钠不能取的太多,所以A错误;钠的密度小于汽油,所以不能保存在汽油中,B错误;不能用手接触钠,因为水与钠反应生成具有腐蚀性的NaOH,所以D错误。]

6.C [钠在氧气、氯气中燃烧,都能发光发热,产生黄色火焰。]

7.D [钠在空气中燃烧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工业上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漂白粉。]

8.B [这些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1 mol Na2O会变成1 mol Na2CO3,质量增加44 g;1 mol Na2O2也会变成1 mol Na2CO3,质量增加28 g;1 mol NaOH会变成0.5 mol Na2CO3,质量增加13 g;1 mol Na2SO3会生成1 mol Na2SO4,质量增加16 g。]

9.BC [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为离子(盐酸是强酸,在溶液中全部电离为离子),因此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三种分

+---+子和H、Cl、ClO、OH四种离子;由于氯水中有H,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又由于氯水中含有HClO,HClO有漂白性,故可使石蕊溶液褪色;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生成HCl和O2,使溶液中[H]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

10.D [Cl2无漂白性,HClO才有漂白性,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由于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所致;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由于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故应密封保存;HCl极易溶于水,而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故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来除去Cl2中混有的HCl;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并放热,若瓶内不铺细沙,则CuCl2落到瓶底时会使瓶局部受热而炸裂,因此应铺上一层细沙。]

11.(1)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2)次氯酸将变红后的酚酞漂白 氯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碱性消失 向褪色后的溶液里再加入氢氧化钠,若不变红,说明是原因①,否则是原因②

解析 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中和碱性)或过量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将变红的酚酞漂白。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褪色的可能原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褪色后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说明是HClO漂白作用的结果;若再出现红色,说明是氯水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的原因。

12.(1)Fe Cl2 H2

(2)2Fe+3Cl2=====2FeCl3

(3)2HCl+Fe===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解析 本题的突破口是B为黄绿色气体。据中学所学知识可知,B为Cl2。结合B(Cl2)+C(无色气体)→E→E溶液,可猜测C为H2,E为HCl。再结合A(s)+B(Cl2)→D(s);E(溶液)+A(s)→C(H2)+F;F+B(Cl2)→D(溶液),可推测A为Fe,F为FeCl2,D为FeCl3。

13.(1)CaCO3+2HCl===CaCl2+H2O+CO2↑

(2)

点燃

222232(4)先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解析 (1)由装置图可以看到A为CO2发生装置,B、D为洗气装置,C中产生O2,E为收集O2的装置。实验室中使用大理石(CaCO3)和HCl反应制取CO2,会混有少量HCl杂质,可以用NaHCO3饱和溶液除去,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的O2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14.HClO H Cl HClO

+-解析 Cl2在水中部分与H2O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所以存在Cl2、

+-H2O、HClO、H、Cl等微粒。其中起消毒、漂白作用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与锌

+-反应生成氢气的是H;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l。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