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试卷分析

0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试卷分析

平湖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家骍

2006.7

今年的七年级期末试卷由教研室牵头全市统一阅卷,提高了评定的公正公平,也为学校分析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平台。试卷继续保持严控难度、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并重原则、联系实际注重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起到了年度评价作用。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1.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时代气息。主要反映在联系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产、生活实际的情景形试题和学生自主探究类试题占了较大份量,尤其编制了几题科学研究方法的题目,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2.试题的选择尽可能做到与课本所述内容的相吻合,不少题干情景、图表直接选自课本,以利学生平时对课本的阅读和重视。

3.课程标准中对知识达成要求中“了解”、“理解”和“应用”水平考查得比较全面;对技能达成要求以考查独立操作水平为主;有关体验性要求在命题中也能关注到。体现了《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四个分目标

4.试卷的不够之处一是难度上升的幅度较之上年偏易的纠正有些过快;二是个别试卷在表述设问上存在歧疑。如:第33题第二小题。“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 (前或后)。”没有指明哪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此题同样反映出难度过高,已超出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抽样与典型错误分析

1.抽样总体反映

各题抽样得分率分别见图表一、二、三

2.典型错误分析

第14题:考查知识为南极考察的适宜月份,属识记性知识。不少学生选A(10月),凭主观意断10月份气候秋暖。

第16题:考查知识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聋哑,不能讲话的关键原因。错选A(声带受损)、C(咽喉受损)、D(因哑而聋)的都有。该题对题干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考生往往未读懂题意,不分清器质性和药理性区别,草率下笔。同时对抗生素危害理解不透。

第24题:试题以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隆隆的雷声为情境,要求学生解释此现象涉及的有关知识。对于“光速比声速大得多”选项,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问题,但对“声波有反射现象”这一选项有困难,主要是对题干中的“隆隆”两字易忽略。不过题目在此处作为问题的切入,其考查手段值得商榷。

第33题:该题的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方向的设问,严格意义上设问主体不明确。此问在要求上也似乎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要求。得分情况一般由教师是否讲过决定高低,缺乏信度。。题中的第3问,属开放型试题,可以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但从回答的情况来看,反映出考生对语言文字表达的欠缺。

第34题:题目考查学生弹簧伸长跟外力变化关系的探究能力。不少学生对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一栏,写成弹簧伸长与质量成正比,估计是受表格中钩码质量数值的影响。许多学生在书写的表述上相当含糊。再则,试题的题干写成“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这样的说法,一是欠妥,二易导致学生结论写成“弹簧的长度跟外力成正比”、“外力越大,弹簧越长”等错误。

第39题:该题本身并不难,阅卷中发现学生不会识图,而究其原因,大概在于题目本身对汽车的计速器、公路上的里程牌三图交待过于简略,而学生对此又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里程标志牌学生不明白上面书写的含义,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目前试卷的试题十分关注学生对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从阅卷情况分析,尽管学生对知识本身能够掌握,但一旦将该知识熔入实际情境后,学生就难以把握。要扭转这一现状,仅靠试题的训练只能起到以样画瓢的效果,要根本上解决需要切实做到新课程提倡的课内课外结合,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提倡学生自我探究、团队合作。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教材中家庭小实验、问题讨论、探究、阅读材料、思考、研究性学习课题、小制作等栏目的利用要引起高度重视,以达到拓展思路、开发智力、学以致用、培养能力的目的。

2.科学试卷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文字表述类、图表识别类试题,此类试题学生往往自以为答得不错,而事实上得分并不理想,尤其是文字表达不是词不达意就是答所非问。今后教学教师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