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15

《佛说十善业道经》15

慧律法师讲解

[六根不具难、]六根不具你如何学佛;[佛前佛后难。]佛出世前也没有佛,佛灭度后佛也不在了,我们现在就是,我们现在就是,没有善知识在,还好还有经典,[不论那类众生如堕在八难中,依佛法说,便再也没有机会修学佛法,]没有机会修学佛法,完全没有机会解脱,[不能照佛开示的方法去行就是难,不一定是指生活的不美满才是难,如长寿天中所过的生活,不能不说是很美满,但因不能见佛闻法,佛陀将之判为八难之一。一个要求生命向上的人,]你如果生命一层层向前爬,[决不愿生到八难的任何一难中去,但这首要的问题,就是远离邪见。以上所说,就是远离邪见所得的十功德法,所以说「是为十。」邪见,在佛法中认为是最要不得的,一个人如堕在邪见中不信因果,不但我们没有办法去感化他,就是释迦世尊再来也没有办法感化他。经说佛在世时,有位最极信仰和恭敬尊重三宝的长者,名叫须达多,因他一生喜欢济孤救贫,所以被当时社会上一般的人,尊为给孤独长者。长者虽是一位极端信佛的人,但他家里有个帮忙做事的老太婆,对于长者家里的事情,虽很尽忠职守,照顾周到,如有益于长者家里的事,她就很欢喜地去做,如要长者牺牲金钱等事,她便感到非常难过。由于如此,很得长者信任,家中库藏钥匙,都交给她管理。可是有一点,长者认为不好的,就是不信因果,不信三宝,如有出家人来托钵化饭,长者在家便供养得很好,长者不在家,比丘来托钵,如遇到这个老太婆,]这个老奴婢,[不但不供养饭,还要被骂一顿。]把比丘骂出去,[这事后来被波斯匿王的末利夫人知道了,夫人是虔信三宝的佛教徒,对这当然感到很大的难过,心里便想:长者是位很难得的具大善根的人,好像是朵美丽的花朵,在这花朵旁边生了毒草,那怎么好?当知毒草是指那个不信三宝的老太婆。末利夫人为此,就想去感化她。一天,波斯匿王要在宫中供佛及僧,夫人特地请她去帮帮忙。说也奇怪,]这老太婆[她不但不喜欢佛,且不愿见到佛,于是末利夫人便请求佛去开示她。佛陀慈悲如其所请,就到须达多长者家去,但她一见佛从大门进来,立刻便往后跑,见都不愿见佛,佛也就跟在她的后面走,走到没有地方可走时,刚好那儿有个狗洞,便想从狗洞处走出去,佛陀运用神通,迅速地将狗洞封了。她没有办法,就又想从大门出,为了避免见到佛,在她回过头来走时,特用扇子遮住自己的面孔,]这样就是见不到佛了。[佛又运用神通,使她手中的扇子变成玻璃,内外透明,让她可以见佛,但她仍不愿见,佛复以五指放光,亦复不愿见佛。总之,向前面看,前面有佛,向后面看,后面有佛,向东面看,东面有佛,向西面看,西面有佛,向天空看,上面有佛,向地下看,下面有佛。虽然处处有佛,但她总不愿看,那又有什么办法。在逼不得已之下,佛只好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去。末利夫人一心要感化她,便去请问佛的所以。佛说:她和我没有缘,不是我化度得了的,只有罗睺罗可以感化得了她。罗睺罗,在家为佛的儿子,出家为佛弟子;佛派他]罗睺罗[去感化老太婆,他就先用神通,将自己变成转轮圣王,再将老太婆变成一个很有地位的人。老太婆对转轮圣王很好感地说:在这世间上,还是转轮王最好,他一出世,就将我们贫穷的人,变成很有地位的人。罗睺罗知她对自己有了信心,就又一变恢复本来出家人的样子。老太婆看了知道这是佛陀的慈悲,不肯舍弃我,从此就归信了三宝。可见一个有邪见的人,是很难改变过来的,]很难改变,[不说邪见,就是普通的风俗习惯,亦不是一下就可改变了的。如要人们不要烧纸钱冥锭,她们会说不烧神不保佑我,所以想想还是要烧。殊不知如你不做功德善事,纸钱冥锭就是烧得再多,也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所以要行善要做功德,[邪见既是这样的不易转变,没有邪见最好不生起,有了邪见要下最大决心断除,这是最要紧的工夫,一点马虎不得。]

[如是所成就的十功德法,当然是属于世间的,「若能」将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的话,那他其「后成佛」的「时」候,便能「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有些人能很快地证觉一切佛法,有些人则很慢地证觉一切佛法,原因就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离邪见的时间或迟或早,如早远离邪见,证觉佛法便快,如迟远离邪见,证觉佛法便慢。自在神通,通常说有六种,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六通中最重要的是漏尽通,]断烦恼,[亦为不共世间的神通。]所以只有智慧才能断烦恼,才能出离生死,所以般若很重要,所以《大智度论》很重要,《大智度论》很重要。[有了这些神通,便可自由自在地到十方世界去,或亲近佛,或多闻法,以期学习诸佛度化众生的方法。但这六种神通,要亦由于因中,远离邪见而来的功德。]因为这个很简单,读一遍和大家互相勉励。

[乙四 明十善业胜行 丙一 明六度 丁一 广明布施度]这一段是讲六度,六度,最重要的是讲布施。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生而行施故,】行施就是行布施,【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夭就是短命,长寿而不短命,【不为一切怨贼损害。】为就是被。不被一切怨贼损害。

[正说分]就是正宗分,正宗分,正宗分,[分为五大段,前已讲了三段,现讲第四大段,明十善业道的胜行。在这段文中,再分为三段,首先说明依十善业的方法来修行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印度名为六波罗蜜,]这个密,下面那个密应该改成虫,六波罗蜜是虫字,[很多人以为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所修的,与十善业没有什么关系,那是错误的。其实,你能在十善业中而实践六波罗蜜多,那所修的六波罗蜜多,才更殊胜。于中,先说布施波罗蜜,了解了这个,余五波罗蜜多,便容易了解,所以对于布施波罗蜜,特别详细广明。]

[「尔时,」即在上面把离十恶而行十善所得功德说完之时,释迦「世尊复」又「告」诉「龙王言:若有」一个发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依此」十「善业」而行,「于修道时,能离杀生而行施故。」依十善业行,是属于消极的不作恶,依佛法说,这是不究竟的,所以不但要消极不杀生,还要积极地去放生。现从消极的不杀生,更做积极的布施工作。讲到布施,通常说有三种:一、在经济上解救别人的困难,]解救别人的困难,[使人获得生活上的美满,名为财布施。]但是就是这个来讲你如果一直布施他也要看情形,要看情形,有的人你布施给他却害了他,每一年过农历年,农历年我们这里就会接到残障的,困苦的写信来,要做什么?要钱,要钱,我们不是没有慈悲心,不是这样子,你如果认真去查,他们的生活不一定像他所以写的那样苦,他变成靠别人救济惯了,自己就是偷懒不去赚钱,偷懒不去赚钱,所以都寄到全台湾省的寺庙,宗教的团体,慈善的团体,能化缘多少就算多少,都是这样子,所以这个要救济,我认为后面还是要有一个智慧,智慧,智慧。所以这个经济上解救别人的困难,要使人得到生活上的美满,又不能害他,长时间让人救济他到最后失去他的本能,失去他的本能,就像你养一只老虎一样,它本身来讲是野生动物,它本来就是要去捕捉野生动物,这样对食物链产生一种平衡,我们现在不是,我们现在把它养起来,养起来之后你突然把它放出去,它活不下去,没有谋生能力,一个人如果受人长期性的救济,他也同样是如此,他会失去谋生的斗志,失去谋生的能力,谋生的能力,所以这个财布施还是要看情形,你如果要财物布施给他,不如增养他一技之长,一技之长,这样他才有办法有永远的财富,永远的财富。[二、在知识上为人宣说佛陀正法,使人了解诸法的真理,得到精神的食粮,名为法施。三、在生存上给与众生的安全感,使众生不感生存威胁,不惧生死逼迫,名无畏施。]不要让众生恐惧。

[离诸杀生而行布施,有什么好的结果? 一、「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你现生中以很多的金钱去布施别人,这不是亏本而是投资,所以你来生中便常常的富有财宝,而且这些财宝,是没有人能够侵犯与夺取的。]我重复再讲一遍,这个还是要用智慧,还是要用智慧,要不然你会被骗了,会被骗了。[一般所有的财宝等物,经中常说为五家所共,但离杀生行施得到的财宝,却非五家之所共有。布施是因,常富财宝是果,因果历历分明,丝毫不爽的。]我们稍微想想看,今天以出家人来讲,说这个法师他要化缘一千万,他只要打个喷嚏,登高一呼,一千万无须三天他就化缘到了,为什么?他福报够结缘多,有的法师拼命地化缘,冬天还要蹲在讲堂外面,冷得直发抖还化缘不到,算一算几百元只够买……,在那里化缘了老半天倒出来,没多少钱只能买麦芽糖而已,要叫他化缘一千万没有办法,为什么?他福报不够没有办法,他登高一呼没人要响应,相同的,我们在家居士也是这样子,在家居士有的人不论投资什么,他都赚钱很行的,我今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笑话,说有股市的手印,第一次看到吧,你如果想要投资股市能赚钱,要结手印你就能赚钱,结手印说是……,要让他发怎么结呢?我今天看到双手这样子,双手结这样子十指就这样,就在那边喊:发、发、发……。自己在那里喊:发、发、发……。如果股票涨得太高了,为了不让它涨太高,就是反过来,这样喊说:让它低、低……。用小指头这样:低、低……。看了你会想笑,还有昨天说的养小鬼,说养小鬼,帮我们赚钱,但是你如果养小鬼,被小鬼缠住你就是惨了摆脱不了,养小鬼,很早以前我就听说了,说算命,今天你还没来,小鬼就告诉他了,今天某某小姐要来算命,她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她有几个兄弟,父母健在,什么人往生了,她什么时候结婚生一个小孩,都事先告诉这个算命的,所以他如果养小鬼,有人要来算命,人还没来他就知道了,但是超过时间他就说得不准,超过时间他就说得不准,我们学佛的人不搞这个,我们佛法就是按部就班来,布施是因,常富财宝这是果,不要想搞那一些,譬如说股市、养小鬼,什么股市的手印,没那回事,你如果没有那个福报,你多行?我不骗你的,所以因果历历分明,丝毫不爽,学佛的人不可以搞迷信。

[二、「长寿无夭。」由于远离杀害而行布施,不但常富财宝,而且长寿无夭,俗说:有了钱财,还要有命受用,如你刚有了很多财宝,但没有命受用,死时财宝又带不去,试问常富财宝又有什么用?]前两天,有一个年轻人三十多岁,他家的财产分给他一亿两千多万,分一亿两千多万,年轻人分祖产,但是没多久就被他的亲戚害死了,两个,一个男的一个女人的联合害死他,他没有得那一亿两千万不会死,得到一亿两千万的财产,过不了多久就被害死,为什么?没有那个福报享受,他这辈子没那笔钱不会死,对不对?还是被自己的人害死的,所以财富到头来就是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智慧?简单讲,智慧才能解决生命的一切问题,如果没有智慧,钱财有些杀身之祸,不一定好。[现因远离杀害,获得长寿无夭,对于自己所有的种种财宝,就能长期享受,不致中途死去,留下大量财宝。一个人为什么会夭亡,以因果律来说,由于平时杀生太多。杀生,是促短他人或畜生的生命,自己要想长寿怎么可能?远离杀生是因,长寿无夭是果,是亦明显的因果定律。]以前我杀死过很多的蚂蚁,不计其数,不计其数,所以我现在很认真地念佛,跟那些亡者蚂蚁先生、小姐超度,会担心,杀不计其数,数不清,数不清,无法算的,蚂蚁。

[三、「不为一切怨贼损害。」这是由行无畏施而得的利益。因你常给众生安全感,使众生获得无畏,那你现在所有的,不论是内命外命,]身体叫做内命,手足,身体,就是色身的内命;外命就是指财产,或者是资生用具、物品等等。内命指身体,外债指财产,[也都获得相当的保障,不特一般人,不会夺取你的外命,损害你的内命,就是一切怨贼,亦不会损害你的内命,夺取你的外命,使你不能生存下去,假定不是这样,还有什么因果可言?]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离不与取】不与取就是没有允许不可拿,不与就是不给你,不给你,你就拿叫做不与取,【而行施故,】而行布施,【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就是最殊胜,【悉能备集】备集就是积聚,【诸佛法藏。】

[十善业道中的第二种,叫做远离偷盗,亦即离不与取。凡是别人的钱物,别人没能给与我的,自己私下将之拿走,这叫不与取,如别人善意给与我的,自然不犯什么过失。]不犯什么过失,不过我们要了解,要了解……。那天有个人来请教,我不知道她今天有没有来听课,说太太存私房钱,她先生拿给她买菜的钱,买菜的钱存私房钱,拿来供养三宝,说这样犯戒,说有一位法师这样开示,说这样犯了因果,犯戒,我说:这是根据什么说的,我不曾听过,她先生拿钱给她买菜,她存一些钱起来布施,要不然女人她也没在赚钱,要去哪里拿钱,存一些私房钱,这每个人都会的,我如果做人家的太太,我也是会存的,哪有不存私房钱的,少骗我了,一定会存私房钱的,存多和存少而已,私房钱,我也不可能让我的丈夫知道,以我这种个性,怎么可能他知道,对不对?是不是?我不会放在口袋,我会放在裤管,他连碰都不敢碰我,这样怎么会犯戒,存私房钱来供养三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她就问师父看这样有没有犯戒。我说:没有,这样哪有犯戒,夫妻财产共有,对不对?他可以说要有偷盗心,要有偷盗心才算犯,没有偷盗心这样哪算犯,你自己的地方,自己人,自己人,对不对?而且是他拿给你买菜的,又没有叫你买……,他如果拿两千元给你,需要两千元都买完吗?不一定要这样子,不会存三、五百元吗?当女人这一招最厉害的,哪一个不会存,不然你不会存的举手,真的,没人敢举手,存多和存少而已,除非那个傻,傻,偷偷标会,问你有没有标会还说没有,隔了几天在哭,怎么了,会款被倒了,哭又不敢讲怕被先生打,你说没有标会哭什么,对不对?所以有时候哑巴吃黄连就是这样子,偷存私房钱是很痛苦的事,所以我认为夫妻财产共有,她没有恶意,我认为这样没有所谓的犯戒,我觉得她这样很了不起,我觉得她很了不起,这们护持三宝,我觉得她很了不起。

[离不与取是消极的不作恶,现更进一步的,不但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且将自己所有的施与别人,这么一来,自然能够常富财宝了,所以说「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不特没有人侵夺你的财宝,而且你所得的财宝,是「最」极殊「胜无」有可以与之伦「比」的。如七宝之类,别人所得的,可能是很粗的,而你所得的,是极为殊胜的。仅仅得到世间的财宝,并不算得怎样稀奇,其最殊胜难得的,是「悉能备集诸佛法藏。」所谓备集诸佛法藏,换句话说,就是积集大量「法财」。我们常说:一个修学佛法的行者,对于世间的钱财,大可不必积集,]有没有能力都随缘,[但对佛法的法财,是越集得多越好的。]所以我才劝告诸位,我们如果听经闻法,我们如果听经闻法来到这个地方,久没来讲堂,来到这个地方一听,说:这个太浅了,藐视正法,譬如他说这个太浅了,这种人无法学佛,佛法没有所谓的深浅,这些都佛说的法,他就是重法,深浅,你都要端正,恭恭敬敬地坐着接纳佛的开示,祖师大德的开示,没有所谓的深浅,你又不是圣人,所以我们人都有我慢,看到浅一点的就不来听,看到深一点,这个够水准,才要来,所以前几天遇到信徒哪里来的我不认识:慧律法师,听说要开《华严》?我说:对,对。我说:有什么事?说:几月几号?我说:五月二十四。他说:最近在讲什么?说:《十善业道经》。他说:那个太浅了,太浅了,我等《华严》才来。这样子,没有办法他要等《华严》才要来。所以开《华严经》,五月二十四日那一天,一定会有很多人,为什么?开课第一天因为要来领课本,三本一千元,一定会来领的,又是赠送的,对不对?第一天来领回去,第二天就不见人影了,为什么?拿回去做大藏(cáng)经,不是大藏(zàng)经,是大藏(cáng)经,拿回去藏(cáng)起来,他看不懂,保证看不懂,《华严经》怎么看得懂,二乘人都如聋如哑了,你是凡夫怎么看得懂,不可能,所以他的大藏(cáng)经拿回去就藏(cáng)起来,法师你其为大藏(zàng)经,如果在家居士看不懂,叫做大藏(cáng)经,藏(cáng)起来,拿了藏(cáng)起来,藏(cáng)起来,大藏(cáng)经,大藏(cáng)经,他拿这三本也好,拿这三本也好,为什么?他走起路来……,他明明不识字拿这一本那么厚来在过耳没洞这里,腋下:师姑,你要去哪里?我要到文殊讲堂听经,你夹着的那一本那么厚《华严经》耶!《华严经》耶!你看这么厚,这么厚,面子,不好意思死了,学佛的人死要面子,其实是看不懂,却夹那一本那么厚,这样翻这样翻。他说:师姑,你不识字看得懂吗?她说:看不懂,可是慧律法师说结缘,看不懂,我坐在那里都念阿弥陀佛。我告诉你:这个还算不错,还算不错,爱面子,算不错了,至少她还要来坐在台下听讲,算不错了,真的,有的十分自大,说:慧律法师要开《华严经》。说:嗯。那个听过了,听过了,听过了,那《华严经》在讲什么?那个太浅了,那个太浅了,他自己看不懂,那人又问他说:《华严经》在讲什么?那些我都听过了,答非所问,他根本不懂,根本不懂,所以这个人很可怕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何等的胸怀。孔子说的: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是何等修养的人才有办法这样讲,那么老实,我知道就跟你说我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学佛的人就是伟大,其实道理很简单,存在我们一念的良心当中而已,你就照你的能力来讲话,我告诉你什么都很得体,照你的能力来讲话,你讲话就很得体了,懂,我就跟你说我懂,不懂,我就跟你说不懂,对不对?是不是?他说:慧律法师,你帮我看看,我的肚子尖尖的可能要生男孩。我说:对不起,我真的不懂,我真的不懂,尖尖不一定是……,搞不好是长瘤还是生什么……。真的,很难讲。不懂,我就说:我不是医生你还问我,你还问我,对不对?还打电话来说:她女儿很严重好像发疯似的。我说:我没办法你去请教医生,你去请教医生。不是做法师就什么都懂,不可能的,没有办法,我也有很多不懂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法师本应如此,不懂不要怕人家笑,最怕的是不懂装懂。底下说,我们这个法财愈多愈好,[离不与取而行布施,为什么能够备集诸佛法藏?当知布施中有法施,在你以法施与人时,如果自己不懂得法,如何以法而施与人?菩萨行者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要认真听经,认真亲近善知识,一天一天地熏习,就一天一天地开悟,就一天一天地成长,这样我们才是佛的弟子,对不对?哪有说浅的就不来听,深的才要来听,拜托,你是多有水准,说出这句话,我就觉得你很没水准。[亦即备集诸佛法藏之意。]备集诸佛法藏之意,[就以财施来说:能离世间之财,便能得到法财。如以左手代表钱财,而以右手代表法财,一旦我们的钱财少了,是即表示我们的法财增多。]这比喻说不贪心,比喻,我们对世间的金钱很看得开,[修学佛法的人,以积集法财为主,世间钱财的有无,是无足轻重的。]我常说你存那么多钱来做什么,要带进棺材里面用吗?我们人就是活在一种观念,活在一种观念,譬如说这叠是五千元,这五张是卫生纸,我们就觉得这个没有价值,这五张是五千元,我们就觉得这个不得了,有的说这五张是股票,一张是十万股,五张就五十万股,不得了了,这个就是一个观念,生命是一种观念,我现在点火把它烧掉,我点火把它烧掉,五千元化为黑烟,沾酱油也不能吃,钱,自小因为它很好运用,变成我们非这个不行,但是钱是相对重要,不是绝对重要,所以生命是一种观念,观念转不过来,我们会活得很痛苦,所以懂得观照的人,就了解处处有菩提,不懂得观照的人处处就有障碍和烦恼,所以,阿姜查说过一句话,说:观念跟超越是同时的,你也可以拥有他的观念,但是,但莫执著。说观念跟超越可以同时的,你拥有什么观念这不为过,钱很重要,我也知道钱很重要,但是它绑不住我,当下就超越它,所以有了观念这不为过,但是它可以超越的,看我们各人的运用。[诸如听闻佛法,修习智慧等,都是积集法财的方法。]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其家就是妻子,妻子【贞顺;】就是守贞操【母】就是母亲,【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就是外人也不会用欲心来看他的妻子。]

[非梵行,是不清净行,即前面所说的邪行,这是佛弟子所必须避免的。「离非梵行」,是属消极地不作恶,「而行施故,」是属积极地行善。]积极地行善。[「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是由行施所得的结果。]讲到这里,今天TVBS报导,电视有报导,他调查国中的国三生,调查好几百对,国三、国二就交女朋友,国三、高一,国三就交女朋友,就去调查,调查:你们交往了超过一年或者是两年的举手,就有很多人举手,有过性关系的举手,统统举手,百分之百,现在的人你看,百分之百,算说现在交男女朋友,没有一个没有性关系的,等于像吃饭,一个老师在朝会,他们在朝会,朝会的时候外面在升旗,是国中的,国中的,色心包天,在教室里面就跟那个女同学,就共修念起大悲咒来,朝会外面在唱国歌,里面在共修、打佛七,你看有多可怕,现在的人吓死人了,我们是一个佛教、佛法里面说,我们要保守不非梵行什么的。现在外面是一团糟一团糟,你看国中而已,国中而已,你知道吗?报纸刊登的,说有一次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去教导小学生的女同学,这小学的女同学在日记里面写,说她已经爱上她的老师,结果她的家长发现很惊讶的时候,去同班同学开家长会,一坐下,调查起来有二十几个同时爱上这个男老师,小学五年级,五年级而已,情窦初开,该大的也还没有大,该小的也还没有小,统统不行,这样就是情窦初开,你想想看,人那个无量劫来的欲望,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在……,对不对?所以说要出家,小女孩跟我说:师父,我以后要出家。我说:慢一点,慢一点。这样子,她说:等到什么时候?等到你有那个定力,定力,就是说她二十几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对不对?精神很好的时候,看看能不能突破不会迷惑,这样才有办法,没有那么简单,讲到这个,今天电视一直在报导这种东西,我跟诸位讲像我们佛弟子,一直在谈论不非梵行,一夫一妻制怎么样子,在西洋人,尤其在日本,在日本,对不对?很可怕,但是那是他们,我们学佛的人,还是做我们的工作。

[「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是由离非梵行所得的结果。其家,就是指的妻子,如你不去侵犯别人的妻女,那你自己的妻子,一定是很贞操或贞节的,绝对不会做出违背丈夫的事,不特不会做出使自己丈夫难堪或羞辱的事,而且很顺从自己的丈夫,如古代女子所遵循的三从四德。]三从四德,三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四德,大家比较不清楚。三从就是在家从父,就是在家的时候以父亲意见为意见;出嫁从夫,嫁人之后要听众丈夫的,要听从丈夫的,不可以抗拒不是男女平等;夫死从子:丈夫如果死了,就以儿子的意思为意见,现在女权高涨,没有人信这一套,现在是反过来,说现代的男子所以必须遵从的三从,在家从母,结婚从妻,妻死从女,这是现在的三从,三从。如果学佛就多加一个叫做到处乱闯(台语谐音),三从。四德,一般人比较不清楚,一般人比较不清楚,四德,讲一下,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妇女要有德,要有德,所谓德就是一大早起来端洗脸水给她的长辈盥(guàn)洗,然后就吃饭……,爸爸吃饭,婆婆吃饭,公公吃饭,大家都吃饱了,做媳妇的才可以去吃,以前的人男女没有一起吃饭的,我们家就这样子了,我们这一家是大家族,我们如果吃饭,是所有的男人都吃饱了,女人才可以去吃,我们这一家族是说林厝(cuò)寮,不是说台北,在林厝寮我们是大家族,一定要所有的男人都吃饱了,女人才可以去吃,妇人的这个德行是美德,美德。现在的人哪有可能,听说有一个媳妇,婆婆把鱼煎好了打算晚上要吃,转个身她的媳妇把鱼都吃光了,她的媳妇,这个人我认识但不方便说,妇德,妇德,这哪有德?没有德,所以现在大不相同了。再来第二就是妇言,妇人说话要注意要保守,保守,不能像机关枪或是不能像老母鸡似的咕咕叫,老一辈的人才会这样子,老一辈的,老一辈的就像师妈那一辈的,或是六、七十岁,还稍微有一点,妇人在说话要保守一点,怕人家笑,现在的人没有这样子了,现在的人女权高涨,都讲求男女平等,有时候你说话说不过她的,你说话说不过她的,为什么?她这招不讲理你就受不了,还跟她说什么,对不对?她说不过你就耍赖,没有办法,妇言。再来就是妇容,妇容就是我们身为一个女人,出动要打扮,化妆,不只是我在讲而已,符合美德要化妆,要化妆,有的人一修行以后,整个脸就任它蓬头垢面的,好像得了肾脏病,要不然就像熊猫,妇容这样看起来很难过,学佛不是这样学的,学佛就是照样要化妆,头发要梳得……这样,照样要保持整洁,妇容。再来就是妇功,妇功就是要有一技之长,以前是刺绣样样会,盥(guàn)洗、养儿育女、教育孩子,样样都会,煮饭没有一样不会,现在工商精神时代没办法了,包括女众她们每一个都在上班,以前农业时代都在家里,对不对?足不出户,所以现在说三从四德,好像不太可能,也不曾看过这种妇人,不曾看过,不曾看过这样的。[为什么能如此?主要还是由于丈夫的远离非梵行,没有做对不起自己妻子的事情。不但你的妻子本身贞顺,而且别人对你的妻子以及母亲,不敢存有一念的轻视心,甚至想以欲心来看你的母亲及妻子,都不敢这样看。别人对你的母亲及妻,有没有存着欲心,问题本来在你自己本身,如你没有以欲心去看别人的妻女,更不去做不正当的邪行,别人看你的妻母,自亦是以清净心来看,不敢存有一念欲心。不但你的妻母丑陋如此,就是你的妻母生得极为美丽,外人亦不会以欲心来看你的妻母。这样说来,离非梵行,是多么地重要。其家贞顺,是说妻子的本身好,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是说别人对于他们的尊重。这都是由修离非梵行之因而得的结果,所以为人在世,不论是男是女,对这应该特别重视,不可妄行非梵行。]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必果就是必定能达到目的。必果就是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以身三善业而行布施的道理,在前已经讲过,下面继续所要讲的,是语四善业而行布施的情形。语业中第一是虚诳语,亦即前面所说的妄语。妄即虚妄,诳为诳惑。如人说话是虚假不真实的,其中便含有欺诳的成份在内。如不想欺诳他人,所说的话,一定是很老实的,不含有一点虚假成分。虚妄欺诳的话,不论怎样,在社会上是不会得到人们欢迎的,所以佛要我们离虚诳语。人是很奇怪的,尽管自己有时对别人说假话,但总不愿别人对自己说假话,如发现别人所说的话是假的,则对他的印象一定是不会好的。]意思是说自己说谎没关系,别人不可以对我们说谎的意思,这也是自私。

[「离虚诳语,」只是消极的不作恶,不能表现佛法的精神,必须进一步「而行施故,」始得称为积极地行善。假定真的能够如此,便能「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不特如此,而且在世间上,能够「离众毁谤,」毁谤,是我们所常听到的,如别人没有做过不如法的事情,而我们却用种种方法去毁谤他,说他曾经做过这样的事。当然,假定自己曾经做过,别人这样说你,你就不能怪人,若自己实未做过,给人予以无根据的妄说,便是毁谤。受毁谤的人,虽然一时蒙不白之冤,]不白之冤就是不欲自我辩白的冤屈,不白就是没有办法辩论,不白,没办法辩白叫做不白之冤,[毁谤人的人,亦将造成很大的罪恶。众毁谤,表示是很多的毁谤,如有时用一方法不能毁谤到你,便接二连三地用种种方法来毁谤你,务必使你的声誉破产而后已,是为众毁谤。]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一般人比较没有这种能力,记者,记者就很厉害,假使他在报社上班,你这间公司得罪了他那你惨了,一个记者一天他就能让六十万人看到那份报纸,吓死人了,所以说我们自己要小心,有时候不是我们小心得了的,你如果是知名度高的人,你都逃不掉的,知名度高的人你都逃不掉的,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你想成名吗?很简单,你就毁谤一个比你出名的人,你就很出名,你想成名吗?很简单,你就毁谤一个比你出名的人,你就很出名。所以出名的人要很注意,要不然这种人很会捕风捉影,闻风就是雨。其罪过很大,[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的毁谤,经中称为「无根谤」,其罪过是很大的。但世间的人,很多喜欢说捕风捉影、没有一点根据的话,这实在是要不得的。现因一向不说虚诳语,与众生结了深切的因缘,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自然就离一切毁谤,任何人亦找不出话来毁谤你。所以离虚诳与不受毁谤,有着因果的连锁关系。]

[不唯如此,就是「摄持」如来的「正法,」亦不致成为问题。很多人对正法的摄持,发生很大的困难,不能如法地奉持,或者遗漏,或者忘失。原因正法与虚诳语是不相应的,]你说假话骗人你就与法不相应,[一个人如常说假话,自然很难摄持正法。现因离虚诳语而行布施,对于正法的摄持,自能如法地做到。「如其誓愿,所作必果。」者,生存在这世间的人,各各有他的志愿,有的志愿成佛作祖,有的志愿弘法利生,有的志愿修行办道,有的愿在社会上做番顶天立地的伟大事业,有的志愿发一笔大财。尽管人类志愿各有不同,但既有了志愿,就得本着自己的志愿去做,依照志愿实践,那你所做的一切一切,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所以说其誓愿所作必果。原因在你平时不说假话,现在不论发了什么大愿,别人听了就会相信,而且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使你达成自己的本愿。有的人发的誓愿等于零,一点都不能实现,即因平时说惯假话,现在纵然发的真愿,但得不到人的相信,所以你照自己志愿去做时,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助力,做起来处处感到困难,不能完成自己的志愿,由此可见,虚诳语是能影响愿心的,设若你能离虚诳语而行布施,所发的志愿必能得到完成。]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离开离间语就是两舌,【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乖就是违逆,诤就是诤论,都不会互相违逆、诤论。

[这是语业中的第二种,叫做离间语,亦即上面说的两舌,挑拨离间,播弄是非,破坏别人很好的关系,这是离间语的最大罪恶。]人家夫妻、母子感情很好,师徒感情很好,就跟人家挑拨离间,挑拨离间,出家人也是这样子,想要自己的道场有人,就说:你那个师父怎样怎样,你来我这里住,我一个月给你多少多少,挑拨离间,挑拨离间。

[「离离间语」,是消极的不作恶,「而行施故,」乃是积极地去行善。由于这种因缘,不但「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而且「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眷属,就世俗说,是家庭里的人,如父子、母女、夫妇、兄弟、姊妹等。彼此同处在一家庭中,大家和和乐乐地不吵嘴,不争执,自然就能够和睦相处。志乐的乐,就是好乐,亦即志趣。本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志趣好乐,很难达于一致的,但一家庭里的成员,大体要有「同一志乐」才好。不说别人,单以夫妇来说,假定志趣不同,那就相当麻烦。且以宗教信仰方面讲:如丈夫是信仰佛教的,太太是信仰基督教的,]信耶稣的,[二人的志趣自然就不同。比方晚上妙法精舍讲经,丈夫就想拉太太去听经,太太便说,我又不信佛,为什么要听经?到了星期天,基督堂做礼拜,太太想要拉先生去做祷告,先生便说,我是佛教徒,怎可跪在十字架前?由于二人志趣不同,彼此之间便常有乖诤,动不动就吵嘴。]宗教信仰不同就是这样子,就会很糟糕,[再以父母与子女来说:父母年纪老大,多数信奉佛教,子女比较年轻,要学洋派时髦,多数去信天主、基督。父母想要子女去拜佛,子女就说父母是迷信,子女想要父母去做礼拜,父母就说青年人喜欢耍洋派,互相争执不已。如能同一志趣,自然恒无乖诤。]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归依就是亲近,大家都很喜欢亲近我们,这里的归依不是归依三宝。一切众会就是一切大众的集会,欢喜归依就是大家很欢喜的,亲近那个没有出恶语的人,说起话来就口出恶言,人家怎样会喜欢,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连学都不行,也不能说这些,这样谁愿意信仰三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说起话来别人都能够信用我们也没有违逆也没有拒绝我们。

[这是语业中的第三种,即前说的恶口。凡是用恶语骂人,所说的话一定是很粗的,不但大人骂人如此,就是小孩骂人亦然。中国有句俗语说:「相骂没好言」,真是一点不错,所以佛法说的粗恶语,就是粗暴凶恶的话,使人听了有点受不了,世人大都犯有这个毛病,佛法认为这是罪恶,所以要我们离粗恶语。「离粗恶语」,是消极的不作恶,「而行施故,」是积极的行诸善。果能这样做去,便能「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不但如此,而且「一切众会,欢喜归依。」众会,就是大众集会,如某地方举行什么集会,一定是有很多人参加的。一切众会,是示各式各样的大众集会。在大众集会中,有些人为人见了就很欢喜,有些人为人见了]不高兴,心情不好,[便不高兴,]人家见到他就很讨厌,[甚而至于讨厌,这是什么道理?]真的,学佛也是这样子,你在学佛当中见到这个就很欢喜心,有的人见到他就很讨厌,很奇怪,见到他就很讨厌,就是说不上来,说不上来,就是这样子。[探究其原因,便要看你有没有粗恶语,如你过去生中没有说过粗恶语,对任何人说话都是轻言细语,则你在现生中,不论参加什么集会,必然会有好人缘,得到大众的欢迎;反之,就为大众所鄙视、遗弃,根本不愿和你来往。归依,本是归投依靠的意思,在此当做亲近或接近的意思讲。如在集会中,有些人不用去接近人,而人自然会来接近你,有些人想去接近人,而人却离得远远的,不愿意与你亲近,这就是有无粗恶语的原因。再说,凡是大众集会,定要讨论事项:]讨论一些事情[有的人发言得到大多数人的赞成,归投他的这边来,有的人发言根本不为人重视,你要拉人过去,人亦不肯倒了过去。]人家也不一定会靠过去你那一边,倒了过去就是靠过去你那一边,[得到大家赞成归投的,由于他所发表的意见好,是为利益大众的,加以平时不说恶语,所以便得一切众会欢喜归依。]

[「言皆信受,无违拒者」,如同样的是讲话,有的人一句话说出来,不论是怎样的婉转动听,但得不到人的信崇接受,有些人话一说出来,马上便得到人信崇]信崇,信仰跟崇拜,[接受。这个原因,亦在平时做人有没有粗恶语。在这现实世间,两人面对面地或在大庭广众中说话,总希望自己所说的,能得到别人的信受,而不至于违逆拒绝,假使没有人信受而遭违拒,便会闷闷不乐不高兴了。人人都是这样的,不只某人如此。但要做到这点首先还是需要自己不说粗恶语言,否则的话,要想言皆信受无违拒者,是绝对做不到的。]绝对做不到的。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

[这是语业中的第四种,即前说的绮语。所谓无义语,就是说些不三不四的话,一点意义都没有。人与人说话,本应有点道理或意义,使人听了,能得一点利益,明白一点道理,假如整天说张三长李四短,甚至说些启人邪思的话,与其信口而说,不如不说为妙。在我国的大丛林中,往往在门上贴有「少说闲话」的字条,警觉人们不要随便乱说。但世间的人们,几个人在一起,如你对他讲正经话谈道理,他听了就想跑,或者呼呼欲睡;设若对他天南地北地乱说一阵,他便聚精会神地倾听,听得忘记时间。]一切众生都喜欢听是非,都喜欢听那些是是非非,如果说到正经的没人肯听,和现在的孩子一样,开那个演唱会吓死人了,国中生好几万人,开佛学讲座打死也不肯来,意思相同,现在国中的孩子就是这样子,哪里有演唱会,哪里有什么演唱会,不得了,还有什么辣妹合唱团,来,很风行,风行,不得了,众生,如果讲佛法没人肯来,要有善根的才会来。

[其实,所说不三不四无意义的话,不但对别人没有利益,亦复浪费自己的光阴,所以佛要我们离无义语。「离无义语」,是消极的不作恶;「而行施故,」是积极地行诸善。果能如此做去,便得「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同时,因你不喜欢说空话,所以「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要么不说话,]要么不说话,[如说出话来,一定是能使人得大利益的,所以得到人人恭敬,大家都很乐意地来接近你。「能善方便,断诸疑惑」者,疑惑,犹豫不决。如一个人信佛,就来劝你信佛,说信佛可以解除烦恼,可得身心解脱,但是说得唇焦舌敝,]敝就是干,说得嘴唇焦了舌头干了,敝就是干燥,干了的意思,[而你仍是疑疑惑惑,不肯立即信受。于是进一步地再对你说: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说信佛一定是能得到好处的。如还不能断除你的疑惑,是即显示他所说不三不四的话太多,一时不能令你信受。设若换个不说空话的人来对你说:某人所说的话,的确是不错的,信佛一定可以得到身心解脱的利益。你听了以后,不再有疑惑,恭敬地归信三宝,诚挚地尊重佛陀。劝人信仰三宝,要用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很重要,譬如说二十五日下午两点我要去文化中心演讲,至德堂演讲,针对台湾省政府那些官员,你能说拜佛很好你要来皈依,你要念阿弥陀佛,这些话都不能说,因为台下的人也有一贯道,也有基督教、天主教都有,这些话都不能说,总统要讲心灵的改革,所以礼拜一没有上课,我要冷静想想演讲稿要怎么讲,要先拟一张演讲稿,什么话该讲什么话不应该讲,响应总统的心灵改革,所以要善巧方便,不可使他反感,[要以诚恳态度,要说柔和爱语,不可粗里粗气的,以强迫的口吻,令人相信。]你如果以强迫的口吻,再好的道理人家也不相信,[如说世间上的宗教,本都是劝人为善、向上的,不过,有的宗教是彻底的,有的是不彻底的,吾人应以究竟而彻底的宗教,为所归信的对象,]当然是佛教,佛教是究竟和彻底的宗教,为所以归信的对象,[你能用这种善巧劝化世人,便是能善方便断诸疑惑。不仅劝人信仰宗教是如此,就是对于任何诸疑惑事,只要我们不曾说过无意义语,就可运用善巧方便,断除别人诸疑惑事,无义语,不特是没有意义,而且是不诚实的,常说这样的话,当然不能以善方便断诸疑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惠施就是施舍的意思,【信解坚固,】所谓信解就是对因果深信不已。信解坚固,如果中间加两个字意思更清楚,叫做信解因果坚固,这样意思更清楚了。信解因果坚固就是深信因果,一点都不敢做违逆因果的事情,【具大威力。】就是大威德力,为众人恭敬、尊重、拥戴、护持。

[语业的四种,已在上面讲完,现在继续所要讲的,是意业的三种,先说贪求心,贪即贪爱,不是属于自己所有的,硬想把它贪求过来。如贪求名,或贪求利,贪求两字是常放在一起的。人类的贪求心,永远不得满足。]这是真的,打开报纸你就知道,[如过去所住的是茅屋,看见别人住的瓦房,便说假若我有瓦房住,我便心满意足了。等到自己住进瓦房,看见别人住的高楼大厦,便说我若有座钢骨水泥的楼房,我便心满意足了,等到真的有了高楼大厦,一座不够,更想两座,所以人类的贪求心,永远没有满足停止的时候。

[现在佛要我们「离贪求心」,]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是属消极的不作恶,]不作恶,[如果进一步地「而行施故,」即属积极的行诸善。果能真的如此做去,便得「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不唯如此,而且自己「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一切所有都布施。[一切所有,是指自己所有的东西,包括的范围很广,如饮食、衣服、卧具、金银财宝等。是诸所有,当然是属自己所需要的一部分,除了家庭及自己所用之外,凡是自己可以做得主的,可以自由分配运用的,完全地拿去惠施别人,不但没有贪求心,而且没有悭吝心。]悭吝就是不肯施舍,贪心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悭是我们自己有东西不肯布施出去,[有些人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或公家的东西去做人情,这种慷他人之慨的作风,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拿别人的东西来做自己的面子,对不对?别人桌上挟肉喂婆婆,就是这样子,[亦不算得稀奇的,更谈不上有什么功德的。自己有的拿去布施,越多越好,自己没有不必勉强,]打脸子充胖,[苦充门面,毫无意义。]毫无意义。[「助人为快乐之本」,佛法说布施,就是以助人为目的的,但所施舍的,一定是要自己所有的。]

[「信解坚固,」就是对于因果深信不疑。相信拿自己所有的东西去布施,不是布施出去就完了的,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中国民间劝人做好事时常这样说:「一钱不落虚空地」。]这个钱不可能放在虚空,它一定会掉下来,意思就是说,[不要以为一个钱用去就没有了,老实说,你的这一个钱,等于放在泥土里的种子,将来会开花结果的。但这要有信心,没有信心是做不到的。]叫他拿钱出来,好像要割他的肉似的,布施不出来,[如有人说,做功德是有好处的,不信的人就说,你说有好处,可是我看不见,看不见的事要我去做,那是不干的,可见信心的重要。还要有所了解,比方我们拿一百元去救济灾黎,]灾黎就是灾民,[自己相信这是有功德的。但另一人来对你说:你这个人真傻!为什么要拿一百元去救济?如将这钱买东西来吃,不但你一人,就是你一家,都会吃得饱饱的。假定你对布施没有正确地认识,听了这话以为不错,]没错,[那你的信心便动摇了!]你的信心便动摇了,[假定你对布施,是有正确认识的,听了别人这样说后,你就可以这样回答:要知我的一百元是不会白用的,将来一定会得好处的,你这样说是有罪过的。这就显示你的信解坚固,]我们的信心要坚定不要被动摇了,[不为邪说之所动摇。]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