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1-07-05 09:16

[摘要]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但

民营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传统观念的

束缚、竞争环境不公、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信用度低、人才

短缺、融资难、管理水平不高、劳资关系紧张等一系列制约

其发展的严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调整市场准入政

策;二是要注重企业信誉建设;三是要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四是要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五是要加强民营企业管理;六是

要改善劳资关系。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在不断改善和

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政策

的呵护下,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促进国家经济增

长,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

年底,中国实有企业971.46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

业;实有私营企业657.42万户,注册资本(金)11.74万亿

元。其中,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实有资金数额9005.97

亿元,户均资金数额3.09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1.09

万户,出资总额880.16亿元。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

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

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

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农

村转移劳动力。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

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

可见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然而,民营

经济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其

发展的严重因素。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

(一)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所走的道路是极其不平凡的。在企业

碰到资金困难时,政府机关和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不能与国

有企业一视同仁且常常是久拖不决,造成民营企业在最需要

银行贷款时却贷不到。政府在制定有关政策时缺乏统一性和

有效性管理,在对民营企业管理中时有疏漏,政府一些部门

间缺少协调和配合。政府的职能部门没能有效履行自己的职

责,没有为民营企业在生产、流通、信息领域解决一些问题;

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特别是融资

审批时遇到困难时,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此外,行政执法机

构的摊派与乱收费仍未得到有效约束,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

营与长远发展。

(二)企业信用度低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仿冒名牌产品,商标侵权,合同蒙骗欺诈等行为与现象,这些现象多出自于中小型民营企业,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做假账偷漏税、拖欠工人工资。有些民营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由此而引发的纠纷不断上升。这说明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见利忘义,丧失诚信,坑害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等。这些行为有损企业形象,降低了民营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好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三)人才短缺

人才匮乏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而员工的经常性流动又使民营企业不愿进行人才投资,企业只能在较低的水平上进行简单再生产,即使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也没有过硬的人才将这些新技术和工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才匮乏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许多民营企业之所以不能招聘到合格人才,主要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物质待遇和工资性收入低。由于大多民营企业刚起步、规模小、实力不雄厚,企业所赚的微薄利润大多用于企业发展或被老板拿走,这样员工们拿的工资待遇就少的很。因而民营企业过低的工资和福利,以及老板种种“不诚信”行为,严重影响到人才的吸引;二是许多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主要是教育文化水平,城市发展环境不理想,企业不能给人才发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如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

任与授权。三是由于我国传统思想即“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影响,许多优秀人才都准备或已经在政府单位任职发展,在民营企业搞经济管理的很少。据调查,我国各类人才就业的选择,其首选是政府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型单位、大型国有企业;最后才是民营企业。

(四)融资难

资金短缺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那些高科技、高投入、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企业,单靠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将会失去商机。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更新步伐加快,资本需求量会不断增大。而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很单一,绝大部分还是依赖向银行贷款,由于中小型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难达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需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而上市融资由于门槛过高,让民营企业很难进入。近年来,少数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要么到香港,要么到美国的金融市场融资。但这毕竟只有少数的企业可以做到,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仍然需要有更简便快捷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

[6] 因此,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数量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五)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到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仍采用传统

家族式管理和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决策质量低下,失误再而发生。一些企业制度不健全,某些制度形同虚设,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缺乏科学化决策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财务混乱,营销手段落后,奖罚制度难以执行,员工主体意识差。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规模后,上述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企业就很难进一步作大作强,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六)劳资关系紧张

劳资关系即劳动者与资方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受雇者与雇主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具体体现为业主与雇工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其不和谐的表现为: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内容不规范、得不到有效落实;劳动安全保障制度覆盖率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安全系数低。这些方面的问题涉及到职工切身根本利益,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调整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对促进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市场准入政策,扩大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

发展民营经济,重在给予民营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按照市场原则向民间资本开放包括现代

服务业在内的所有可能领域,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序竞争,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调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市场准入的限制是当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环境因素。当前,民营经济的投资为什么局面难以启动?除了经济总体上市场疲软,投资缺乏热度以外,最主要的是有许多经济领域至今仍然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这一政策应该尽快调整,除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外,都应当放开,允许民营资本包括个体、私人资本投资经营,至少应当做到内外投资一视同仁,即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都应该允许民资进入。

目前,应当鼓励民营经济尽快进入电力、水利、铁、公、港口、机、公共工程、城市改造,甚至粮库,对于电讯、邮政、金融、保险、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行业,也应当抓紧制定政策,降低准入条件,吸纳民间投资,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还可以将一部分国家资金转移去增加其他急需发展和十分薄弱环节的投资,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注重企业信誉,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赢利,企业要想持久赢利,获得高的利润,那么就要培养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

长远战略思想,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损害未来更大的利益。为此它要做到:(1)建立良好信誉,塑造企业美好形象。信用是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基石。信用资源是市场经济的稀缺资源,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2)营造企业独特文化,构建良好沟通桥梁。实质上,企业文化充当了企业与市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民营企业要上档次、上水平就必须重视培育企业发展的软环境,而且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树立企业形象,促进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

(三)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构筑良好用人机制

民营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它的人事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拥有一套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因而要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构筑良好用人机制。首先,要努力实现民营企业的社会化管理,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把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确立全新的方式在国内外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是打破家族式管理的重要标志。最后要重视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拓宽民间融资渠道,解决民营经济筹资渠道少而不畅的问题

目前,民营经济所需资金,依靠自筹的占大多数,靠银行贷款的人只占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贷给民营企业的比

重很低,还不到20%,同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占2/3左右很不相称。因此,必须适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经济贷款的比重。但是,为了减少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可以尽快组建一批民间投资的担保机构,负责为民营企业的贷款提供必要的担保。应允许一部分经营管理好、利润率高、且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民营企业经过严格审批手续以后,向社会发行一定数量的债券,或者到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

(五)加强民营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要想进一步作大作强、扩大规模,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被淘汰,就需要规范经营,加强管理。一是突破家族企业封闭式管理,吸纳与使用职业经理人,逐步实现职业化管理。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细节管理全面提高质量,以企业精神引领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即是要实现由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转变。人治依赖企业家的才能,法治则依赖于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而文治即企业文化的塑造——文化治企,这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六)改善劳资关系,构建和谐企业

在当前我国特定的经济转型时期,民营企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劳资紧张关系是客观的现实,但我们不能也绝不能允许其进一步发展恶化。要建立和谐、稳定的民营企业劳资关

系,当前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解决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企业。一是要加强政府部门在协调管理劳资矛盾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规范管理,依法规范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大宣传力度,还要加强劳动法的执法力度和劳动监察力量。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