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法语

净空法师法语:

(转自学佛网:)

 学佛必须有师承

1 佛法要求的是普遍流通,所以不用艰深的辞句,怕一般人看不懂。佛法在翻译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大众化、普遍化。

2 佛经的文字称为“变体文”,换句话说,是当时的白话文,它比古文容易懂得多。翻经大德为什么要这么作法?目的是让文学水平低的人也能看得懂佛经。

3 当年翻经的大师,考虑得很周到,慈悲到了极处,这个我们不能不感谢他们的用心——都是为后人着想。可是现在可麻烦了,现在人不念古文,于是最浅显的佛经拿到手上,别说是深解义趣做不到,连经文也看不懂。

4 佛经的文字虽然不深,可是义理不浅,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这就需要过来人、祖师大德、真正有修有学的善知识为我们讲解。

(佛在《华严经》里讲:“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佛法重视师承,不是自己随便可以学的;自己随便可以学的,只有念佛法门——老实念佛,万缘放下,这个没有问题,这没有老师也行。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佛法、世间法全都放下,就一心念佛,这个没事,不会出事情。可是修别的法门不行,一定要有好老师指导。)

 你没有智慧,哪来的慈悲?

1 佛法讲慈悲,慈悲从哪里表现?从“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2 “善护口业”到“清净无染”,这六句表现的是大慈大悲;必须清净才会有慈悲,心不清净,哪来的慈悲?

3 智慧是从定生的,定就是清净心。心清净生智慧,智慧才能造一切善业。换句话说,你没有智慧,你哪来的慈悲?

4 你没有定慧的功夫,你看不到事实真相;你没有定慧的基础,你伏不住烦恼。佛家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方便没有智慧,就变成祸害,就变成下流,麻烦就大了!

 如何能感得三宝加持?

1 谚语常讲,“好事多磨”,为什么多磨?无始劫以来,我们造作的恶业太多。换句话说,我们的冤亲债主太多了。

2 过去别人做好事,我障碍他;现在我想做好事,人家障碍我,这一报还一报,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

3 所以,我们修一点善法,做一点好事,嫉妒障碍是决定不能够避免,如果我们没有智慧,没有定力,就很容易退转。

4 说实在话,我们凡夫的业障很重,想做好事,要靠三宝力量加持。如何能感得三宝加持?只要我们真正发心,有决心、有毅力,为众生,不为自己,自然就感得三宝加持。

 做个自由自在之人

1 我们修学,贪嗔痴慢一年比一年轻,一年比一年薄,这就是功夫有进步。修,不但要真干,要有智慧、要有福德。一切能够看破、放下,这是智慧;能够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开悟,这是福德。

2 什么是真正的大福德?世间人很少人去想这个问题。真正的大福德,要用我们一般世间人的话来讲,是为自己生活着,没有受别人支配,没有受别人摆布。

3 自己这一生活得自由自在,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真快乐!样样要是受别人限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哪有幸福可言?

4 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活得自由自在?如其不然,那个枷锁究竟在哪里,要把它找到,要把它解除掉,做个自由自在之人。实在找不到,佛给我们说了,枷锁就是贪嗔痴慢,就是分别执着。所以,要不断地用功努力,再看破,再放下。

 统统用一个真心

1 佛菩萨对人、对事、对物,都是用真心,都是至诚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至诚恭敬?如果是至诚恭敬,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

2 佛菩萨对人事物恭敬,决定是平等清净,没有高下的。凡夫的心不清净,也不平等,他是我的长辈、我的亲戚,我对他恭敬一点;那个人是我的冤家对头,我就恨透他,这是什么心?这是妄心。妄心是轮回心,不是真心。

3 如果你对待一切人还有分别,我喜欢这个人,我讨厌那个人,你这个念头是迷、是惑,是在造业,你没有觉。觉心是真心。你不是用真心,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还是生死凡夫,正是古德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没用!

4 你想早一天成佛,希望成佛的道路上不要有障碍,要怎样才能办到?对人对事对物,都用一个真心。对你亲爱之人、对你讨厌之人、对你的冤家对头,统统用一个真心,决不用第二个心,那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 没有这些人,我们不能成就

1 一个仁慈的人,冤家对头找到他,他不会把他当作冤家,他反而会把他当作恩人看待。为什么?冤家毁谤他、侮辱他,他会利用这个机会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冤家对头帮助他检点、观察、发现过失,他怎么不感激?所以一个仁慈的人,决不会怪别人,决不会有一念嗔恚心、报复心。

3 如果还有嗔恚心,还有报复心,那就错了,那我们又堕落了!他来帮助我们改过,来替我们消灾灭罪,帮助我们向上提升,他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怎么不感激?

4 善人、恶人,都是修行人的一面镜子!善人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恶人、冤家对头也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没有这些人,我们不能成就。

 仁者无敌

1 佛在经论当中,常常提醒我们,起心动念不要想自己。想自己是增长我执,这不是善法,这是恶法,这是障碍,这是最大的业障。

2 起心动念都想到我,甚至搞了一个党派,跟别人对立,那就更糟糕了!这个罪业是愈造愈深,这是搞三恶道。

3 孔子说“仁者无敌”,敌是敌对的,一个仁慈的人心里面没有对立的,他一生永远没有冤家对头,他不会跟人对立。

4 佛法讲慈悲,慈悲比仁讲得还要精微。起心动念跟别人对立,这是愚昧凡夫,凡夫当中的下层,将来果报是在恶道,不会在人、天两道。

 长劫轮回

1 佛菩萨教化众生只是劝告而已,佛菩萨从来不勉强一个众生,为什么?这个事是勉强不得的,你听懂了,你接受,依教奉行,你成就了;你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不肯做,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2 但是佛菩萨很慈悲,无论你落在哪一道,总是生生世世来教导。无奈我们的根性太劣了,生生世世都不听话,生生世世都是阳奉阴违,表面上听到接受,背后干的又是一套。

3 在佛菩萨面前是一套,离开佛菩萨又是一套,这就是李炳南老居士常讲的长劫轮回,你要受六道轮回苦,时间非常非常之长。

4 哪一天你能够离开六道轮回?哪一天你真正觉悟,不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顺从佛菩萨的教诲,你这一生就可以脱离六道轮回了。

 名闻利养,弘法的最大障碍

1 现在这个世间,像《楞严经》上所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弘扬正法的人太少了。

2 弘扬正法,给诸位说,只要一个条件,你要是这个条件具足,你就有资格。什么条件?不要名闻利养,你就行了。

3 今天这个世间,弘扬正法的人太少,什么原因?纵然是学佛,学了不少年,甚至于出家,也讲经说法,也做了大法师,可是名闻利养放不下,这是弘法的最大障碍。

4 我们能把名闻利养舍掉,你这个条件就具足了。你说我笨一点,笨不要紧,有三宝神力加持,不可思议!贪图名闻利养,三宝威神虽然不可思议,加不上——你自己有障碍,这个障碍很大。所以只要自己肯牺牲,就能为广大众生带来无尽的福报,这个牺牲值得

 念佛成佛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想佛就成佛,想菩萨就成菩萨。由这个地方,我们也体会到念佛法门,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法门。

2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怎么成佛的?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自然就知道,念佛成佛的。念什么成什么,他念佛,他就成佛;他不念佛,他成不了佛。

3 所以,决定不可以念贪嗔痴!世间人都在念贪嗔痴,贪嗔痴是什么?是三恶道。贪心是饿鬼道,天天念贪,将来就到饿鬼道去了;念嗔恚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牲道。

4 心里面贪嗔痴的烦恼,一定要把它伏住。用什么方法?心里一起念头,阿弥陀佛,马上转换过来。你这个功夫用久了,所谓“习惯成自然”,妄念自然不生,那你就成功了。

 冒充佛弟子

1 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信佛,自己是不是佛弟子?如果说对于佛教给我们的理论、方法、境界都一塌糊涂,告诉诸位,这是冒充佛弟子,有名无实。

2 你皈依了,或者受了几条戒,你不能依教修行,还搞贪嗔痴慢,你天天诵经拜佛,佛也不会承认你这个学生。佛不承认,你的罪过就重,为什么?冒充佛弟子。

3 冒充佛弟子,你修的是三恶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你将来一定证三恶道,你干

的是这个事情。

4 佛弟子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你要是不能做出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问题就严重了。严重在哪里?你破坏佛教的形象,让社会大众对佛法产生错误的观念,断绝多少众生学佛的机缘,因果你跑不掉!

 讲经,要简要详明,清楚明白!

1 中国古代,对于言语、文字很重视,也很讲究,古代的标准是四个字——简要详明。简单,不可以繁琐,愈简单愈好;扼要,简单的语句,把重点都抓到了;叙说事理,要详细、明白。

2 简要详明,便于受持,便于修学,好的文章符合这四个字的标准,好的言语也符合这四个标准。

3 我教学生们学习讲经,我也是讲四个字,第一个就是简,一定要简单,避免繁琐。第二个是易,人家听了,很容易了解,在生活当中也很容易做到,大家才能接受。第三个字是浅,要讲得浅,常说的深入浅出,愈浅显愈好。

4 第四个字是明,要讲得清楚、明白。佛法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你所讲的经,连小学生、中学生听了都有味道,都听懂了,高明!你讲得很玄,讲得没错,讲的东西叫人听不懂,你讲它干什么?

 听经,量不必多,要重复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1 听经,量不必多,不要听很多种,要重复,遍数要多。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订的标准,至少是一千遍。

2 你们如果能够相信,你拿到一部经的光碟,你要能听一千遍,你就会开悟。为什么?能听一千遍,你的心定了。我判断你能开悟,是从这个理由上来说的。

3 佛法重在薰修,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学,一部经听一千遍,你心定了,定心起用就是智慧。

4 凡夫最难的,心乱,心定不下来。一部经听一千遍,心定了,因定开慧。所以这种听经的方法,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手段。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 佛法是为道,不是为学。老子说得很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修什么?就是修的清净心。

2 我们学佛,决定不能用世间的方法来搞佛法,因为佛法是求清净心,求定;世间法目标不是在定,不是在清净心。

3 世间法叫“为学日益”,它是讲知识,讲学术,我知道得愈多愈好。佛法是为道,道是心,为道要日损,损是减少,减少什么?减少你的妄想,减少你的杂念。

4 佛法是为道,佛法没有别的,放下就是!天天放下,不断地放下,放完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就现前。

 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

1 智慧从哪里来?自己本来有的。你去求智慧,没这回事情,你所求得的是知识。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

2 智慧怎么求法?要把心定下来。清净心生智慧,我们的心不定,心里面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它不生智慧,生烦恼。

3 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只有心定下来,放下分别执着,般若才能现前;分别执着没有放下,见闻觉知,你所看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

4 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后遗症;知识能解决一些问题,可是后遗症一大堆。你有智慧,就没有障碍;你没有智慧,你很容易受障碍支配,你受它的支配,那麻烦就大了。

 心有千千结

1 中国人常常说“心有千千结”,这个结是什么?你的忧虑、忧愁、牵挂、烦恼。我们六道凡夫确实真的是心有千千结,这结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放不下。不管你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财富,你心有千千结,你一点都不自在。世间人为什么忧虑?为什么烦恼?总而言之一句话,还不是得失。

2 你有结,你就有苦。为什么你有苦?原因是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解了,所谓“心开意解”,心里头这些结全部都解开了。结打开了,苦就没有了,你就解脱了。这个“解脱”,用现代的话说,你心里没有负担了,你的心得自在了。

3 这个结如何把它解开?佛教我们放下。放下什么?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嗔痴慢。放下这些东西,你的心就清净了;你放不下,你心不清净。不清净的心,生烦恼,不生智慧。

觉悟的人何以自在?他没有得失。没有得,哪来的失?一个人得失没有了,你说他快不快乐?你说他自在不自在?

4 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包括自己的身体,没有一样东西是恒常的。这桩事情就摆在我们面前,只要你细心去观察,你会觉悟;你之所以不觉悟,是因为你太粗心了。

 你说这多自在!

1 学佛,要紧的是学放下。佛教我们放下,这个“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

2 放下,一切随缘,没有牵挂,没有取舍,没有得失,你就自在了。从哪里放起?先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身外之物放起。

3 你命里面有财富,偏偏把财富舍掉,不要了,这个对不对?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你有心。没有财富的人一天到晚动脑筋想办法赚钱,这也错误的,为什么?那是你的妄念。你不修福,你哪来的福报?

4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求不来的,这个明了之后,你自然会放下。放下,你的心就清净了。心地清净无为,心里面没有得失、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你说这多自在!

 不要想自己

1 我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同修们:你今天在社会上有地位、有权势、有财富,这些东西是暂时在你眼前过一下,你得不到!换句话说,你暂时有权去支配它,它不是永恒的。

2 如果你支配得妥当,做的是善事,你积功累德;如果你处理得不妥当,就造作罪业,要明白这个道理。

3 人生非常短暂,何况“黄泉路上无老少”,一口气不来,就是第二世了。所以什么都要看淡,都要放下,尽心尽力为社会、为大众去造福,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家庭。

4 你真正积德修福,你的家庭自然有佛菩萨照顾,有护法善神照顾,比你自己照顾周到得多!

 菩萨与凡夫

1 世间人都为自己,菩萨不为自己,他为众生。在家居士从事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也是为社会、为众生,这就是菩萨。

2 我开一个公司,我这个公司里头用几十个员工,我有这个念头——我要养很多人家,公司就办得好。

3 我要养活这么多人家,我要尽心尽力照顾他们,这是菩萨;员工都是替我公司赚钱的,赚钱养活我一家的,这是凡夫。凡夫跟菩萨的差别,就在此地。

4 菩萨一心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员工尽心努力,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所以他做事情,愈做就愈愉快。

 “老实” “听话” “真干”

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1 在中国的东北,有一个居士刘素云,她用十年的时间学一部《无量寿经》,学成功了。

2 现在她讲《无量寿经》,不必用经本,讲得头头是道,法缘殊胜,走到哪个地方人家都欢迎。

3 她怎么学的?五十五岁那年,她得到一套《无量寿经》的光盘,六十个小时的。她每天听一片光碟,就是一个小时的,这一片光碟她一天听十遍。

4 我与她素不相识,我是今年才跟她见面的,她告诉我,她听我讲经时说过这么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她就记住这句话,一门深入,就一部经听到底。

5 一片光碟,她每天重复听十遍;第二天换第二片,也是听十遍。六十天听圆满了,六十一天从头再听起,这样听了十年,不但经全背了,连我讲的每个字她都背会了。

6 佛法所谓是“一经通一切经通”,她今天任何大乘经教一到面前,一丝毫障碍都没有,这是很好的榜样——她今年六十五岁,十年,成功了。

7 我讲经常常提起她,她在大陆上出名了——到处有人请她讲经。有人问她,你怎么学成功的?她说,她的秘诀就六个字——第一个是“老实”,第二个“听话”,第三个“真干”。

8 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她真干,十年就成功了。

 末法时代

1 现在的社会,物质享受超过古人百倍、千倍;相对地,造罪业也超过古人不知多少倍!这个罪业造了要受报,不能不受报,果报现前的时候,怎么办?

2 这个世间,善知识有没有?肯定有。为什么?众生愈苦,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愈多。但是,你怎么样?你不认识!

3 现在是末法时期,魔强法弱,魔多佛少!你要问,那是什么原因?真心学好的人不多,不愿意学好的人太多。

4 现在这个社会,众生劣根性很重,禁不起外面诱惑,很容易造罪业。魔看到你造恶业欢喜,赶快来帮助你造作五逆十恶,拉你堕地狱。在没有堕地狱之前,你对魔佩服得五体投地,到哪一天堕落,你后悔莫及了。

 我们这一代,用什么教育下一代?

1 现在这个社会,做家长的、做老师的,甚至于做教育领导的,都不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现在我们把教育交给谁?交给电视、交给网络、交给这些明星。

2 我们这一代,用什么教育下一代?电视、网络。电视网络教小孩什么东西?教暴力、教色情、教杀盗淫妄。

3 明星是社会的大导师,主导社会教育,主导了一切,他们教些什么?教暴力、教色情、教杀盗淫妄。这些年轻人从小到大都学这个教育,这怎么得了!

4 现在这个社会,教杀盗淫妄,鼓励人干杀盗淫妄,一切众生都趣向杀盗淫妄,这社会怎么会不乱?

 明星的职责

1 中国、外国,凡是有名的这些电影明星、歌星,都不得善终,都不得好死,为什么?他教导社会大众杀盗淫妄,他要背因果责任。

2 这些所谓艺人,名气愈大的,影响的范围愈广,造的罪业就愈重,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

3 在台湾,有些学佛的学生,念艺专的,听了我讲经之后,都来给我说:“怎么办?”我说:“改行,转系。”有些很听话,他就转系了。

4 在现代社会,对年轻人影响最大的,无过于这些明星、歌星。他是社会导师,如果他教人忠孝节义,把人心、把社会带到正面,这个是无量功德;他要是教人杀盗淫妄,决定堕阿鼻地狱。

 愚痴之苦

1 现在社会上,有智慧的人很少,愚痴的人很多,到处都是!什么叫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辨别不清楚,把它搞颠倒——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是非颠倒,真妄莫辨,这就是愚痴。

2 愚痴的人自己晓不晓得?不晓得。如果愚痴的人晓得自己愚痴,他就不愚痴了,他就开悟了。

3 愚痴的人,贪图个人的享受,不肯布施,不肯利益众生,自己天天害自己。怎么天天害自

己?他迷惑颠倒,不懂得修福,天天增长邪见,天天增长贪嗔痴,天天在造三恶业的因。

4 愚痴的人,往往把祸当作福,把福当作祸,天天在搞六道轮回,很可怜!

 虚名之累

1 佛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感情,我们要依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

2 我们向佛学习,我们用真诚心待人接物,依理智,绝不依感情。

3 佛在那里?在经典。我们依据的是经典里面的教诲,绝对不可以崇拜法师!如果崇拜法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4 现代世间人迷的多,觉的少,这错误观念很多!中国,这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是可以常常回去的,为什么不能回去?迷信的人太多,是迷的净空。进去之后,来看我的人太多,招架不住!

5 有一年我到上海,那还是保密去的,都没有让人知道,一下飞机的时候,围到机场那边三千多人迎接,我都吓坏了,以后再不敢去了。

6 你说那么多人,每个人去握握手,手都会肿起来,不得了!再照相,相机的闪光灯最伤眼睛,偶尔照一两次无所谓,要是连续几十个照相机照,这眼睛会受很严重的伤害。你要是不跟他照,“法师不慈悲,架子很大”,有理说不清!所以只好尽可能的去回避。

7 人不能出名,这常识不能不懂,尽量去回避,这决定对自己修学有利益、有好处。

8 人出名的时候糟透了,我就受这个虚名之累!每到一个地方,人家一晓得,你说一天不要多,一天有二、三百人来看我,我就累死了;何况不止二、三百人,绝对不止,所以没有法子回去。

 叫净空的人很多,不是我一个。

1 我出家的时候,师父给我取个名字叫净空,一提到这个名字,我就要想到,“我有没有清净?有没有空?”真净真空就是真心,就是常住真心。

2 你们听到“净空”这个名号,不要以为这个就是叫我,那就错了,那你就着了相。你马上会到自心,你的心有没有净?有没有空?你就得受用了。

3 我的心本来是纯善的,别人骂净空,毁谤净空,我接受了,就变成不善,这是什么人?这是傻瓜,这是愚痴人,这不是佛弟子。佛弟子应当如何对待?不接受。

4 叫净空的人很多,不是我一个,他骂净空,我不把他当作是骂我,这与我有什么相干?不

相干。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