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丽环境营造

3.4环境营造(曾为刚)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营造出区别于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给人逼仄感觉的环境,要着重体现生态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为此,乡村景观应具备以下特征:

(1)大地般的宽广感和辽阔感,伸向远方的平远感,稳重的安定感和宁静感。

平原地带的农田,很少有遮挡视线的物体,开阔的视野可以看到大片的农田,给人一种非常宽广、舒展的感觉,土地中畦埂等对土地的划分,在增加土地延伸感知的同时也增加了乡土气息。山区丘陵等地方的山脚,体量显得比较厚重,营造出稳重的背景画面,让人产生安定的情绪,给人安心的享受。

(2)丰富的水系与生物,多样化的生境。

河流、渠道等水流空间的连续性构成了乡村景观的部分框架,在田园之中,水田、水渠、水库、菜地、树林等的水系与植被是构成景观的主体,并在具有循环性的基础上构成,这种水系与植被的景观可以给人带来本质上的宁静感。

(3)丰富的四季景观变化,多彩的植被和温和的气氛。

乡村景观中自然植被丰富多样,不同季节开花的地被植物和乔灌木营造了和谐丰富的乡村季相景观。以农田为例,春天田头地边野花盛开,初夏河边垂柳依依,盛夏禾苗绿油油一片,秋天收割黄金的麦田。同一个地方,四季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加之与四季相对应的动物的生息变化,这种自然规律对物种进行的合理时空配置,营造出了丰富的季相景观。

(4)顺应地形过渡的土地利用,山脚或大斑块边缘坐落村落,形成具有稳定感和安全感的居住环境。

将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秩序进行综合,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常能让人感受到景观的美感。例如林地和农田边界、河流驳岸等,这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给乡村景观带来柔和的景观感知。

(5)人性化尺度营造的农村建筑物,乡土建筑材料营造的景观。

顺应地形等自然条件和实际需求,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形成的耕地规模、石墙高度、村落大小等,便能够形成人性化空间尺度的舒适性景观。例如将农田按农民一天劳动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为单位进行分割,修筑适合人、农用车通行宽度的田间道路,与自然协调,带来舒适感和亲和感。

(6)具有历史性文化遗产,蕴藏着年代美的景观。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材质、形式、色彩等地域文化景观元素,使构成景观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累积,在逐渐朽化的同时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流露出一种古老的、深沉的、耐人寻味的美感,这就是“年代美”。为产生这种美感,可采用的材料有自然石材、砖瓦、木材和铜等,相反,混凝土、沥青、钢筋、塑料、瓷砖等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整洁变得污渍斑斑,不能产生年代美。

图3-1具有稳重的、给人以安定感和宁静感的乡村景观

图3-2丰富的水系与生物,四季变化的景观

图3-3顺应地势起伏的土地利用

图3-4人性化尺度的及乡土材料营造的乡村建筑物

图3-5蕴藏着年代美的景观

为营造出具有上述特征的美丽乡村,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旅游观光资源三个层次的功能,从空间布局而言,乡村景观环境营造应贯彻以下原则:

A. 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

B. 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张,建设具有宜人景观的人居环境。

C. 重建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维护乡村生物多样性。

D. 工程建设要节约用地,重塑环境优美并与自然相协调的景观。

以下将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美化、生态环保技术应用等方面给出营造美丽乡村环境的指引。

3.4.1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生态安全格局是指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优化生态过程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调控和持续改善的区域性空间格局。

(一)构建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美丽乡村规划范围内“斑块-廊道-本底”布局结构进行引导完善,以农田、村庄、河塘水系、沟渠、道路、林网等景观要素为载体,通过基本农田保护、水土流失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湿地建设保护等措施,将美丽乡村范围内本底打造好,并通过蓝道、绿道等生态廊道将其与各斑块串联成网,形成由核心区、廊道、缓冲区及必要的自然修复区或管理区和踏脚石组成的生态网络,构建出安全的生态大格局。

图3-6生态安全格局模式图

1、本底

以农田、林地、河流湿地为各自片区的本底,划分不同等级的保护区,生态安全敏感性高的地区划为核心保护区,如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地、重要湿地等。生态安全敏感性适中的地区划分为缓冲区,如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应加以保护,限制人类过度干扰。生态安全敏感性一般的地区划分为生态植被建设区及生态旅游开发区,在强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同时适当开发一些对自然影响较小的旅游项目。

2、斑块

将规划区域内镶嵌在本底中的具有相对同质性的斑块如居民点、片林、池塘等合理布局,使其大小、形状、数量及在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和排列科学合理,发挥其踏脚石的生态功能。

3、廊道

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如道路、河流、防护林带、谷底、山脊等优先作为生态廊道,沿廊道两侧各控制相应宽度的生态宽度。对公路、铁路等人工廊道内设置生物迁徙通道,如生态桥和生态涵洞,降低由其产生的生境破碎化现象;对水系廊道开展生态驳岸建设,在河岸两侧构建滨水绿化带,发挥河道生态系统的行洪排涝、水质改善、休闲观光等功能;对于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应避免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减少外来物种引进,避免植被结构和树种单一,农田防护林结构最好为梯形结构,并具有疏透性或半透性。

(二)维护

在生态网络格局背景下,从基本农田保护、水土安全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湿地建设与保护等措施入手,维护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1、基本农田保护

严格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科学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储备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农村居民点有序、科学集聚,严格控制、有序引导耕地转化为非耕地,保持耕地占补平衡。

2、水土安全规划

开展水土保持规划、洪水安全规划、面源污染防治规划、防灾避险规划,通过优化的景观格局,加速、延缓、阻断、过滤水土气过程,提高水土过程的安全性。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恢复工程,强化对取土、挖沙、采石等活动的管理;限制蓄滞洪区、地质灾害区等自然灾害危险区内的土地利用,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制度,坚持开发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建设的“三同时”制度。

3、生物多样性保护

制定中长期保护发展规划,从区域、景观、工程三个尺度进行生态网络建设和生境修复。在区域尺度上,对核心区实施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景观尺度上,维持较高比例的自然、半自然生境,增加不同生境类型的镶嵌性和异质性,提高景观的连通度和渗透性;在工程尺度上,应用生物生境再生技术,修复生物生境,构建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

4、生态湿地建设与保护

将湿地建设与保护纳入生态系统管理的整体性之中,坚持“以保护求持续发展,以发展促环境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与保护。具体工程措施如在水面最深处的池底中心位置向下挖20-30厘米以形成凹坑,作为枯水期水生生物的避难所;在低洼湿地栽植芦苇、菖蒲等水深植物,并充分利用周边的草屋、亭台、古树等,体现乡土风情;控制水面和岸线被建筑随意侵占,防止乱搭乱建;充分利用乡土植被进行不同层次空间的绿化美化,并在紧靠水面的地方建设环形小路,满足人们亲水需求。

3.4.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整治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三方面内容,从“点-线-面”三个层面覆盖镇域空间。

(一) 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农田、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来自上述

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当使用或处理的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秸秆、畜禽粪便、饲料;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主要污染物为磷和硝酸盐。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整治方案有一下几点:

1、完善相关规划和政策制度

(1)统筹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在开展全域土壤和水文调查的基础上,对接产业规划,合理安排种植、养殖结构,利用生态承载力、自净能力实现污染减量。

(2)加强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药物、肥料、饲料使用。建立完善许可制度,按照相关规划引导农业发展,避免盲目或超负荷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管系统,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农药、肥料、饲料或无生产许可的产品。

(3)加大环保产品的补贴和推广。加大有机肥料、无公害药物、可降解农膜等环保产品的推广和补贴,推行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

(4)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完善处罚制度,加重农业生产中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滥用农药、肥料、焚烧秸秆、乱排养殖污水等行为加以规范,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奖惩。

(5)提倡多种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营。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积极有序、科学合理进行农村土地扭转,引进高新农业企业,进行农户+企业的规模化种养殖模式试点、推广。

2、从源头到终端进行综合整治

(1)建设拦污治污工程,从源头实现污染物减排和循环利用。以分类处理为原则,结合农田、农舍、畜禽养殖场所等建设,积极开展污染物拦截、收集工程建设,以便对污染物进行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2)开展污染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配合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居民点集聚,开展污染物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综合采用生物治理措施、化学治理措施、物理处理措施等各种污染处理措施,以改善环境质量。其中生物治理措施可结合景观风貌提升美化中生态植被建设工程,建立生态化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缓冲带等,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循环利用。

(3)划定污染防控分区,制定针对性污染治理方案。

3、提升农业技术含量,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和谐

(1)加强精确农业、最佳农田管理措施、平衡施肥等农业科技建设、管理力度。加强配方肥、有机肥、缓释肥、配合饵料等高效肥料、饵料的推广和应用。根据作物、水生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科学施肥,选用专用配方肥料、饵料。减少氮源、磷源的排放,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和谐。

(2)实施农药减施工程。根据生物生长需要使用农药,加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

加强病虫害预报,减少用药频次。

(3)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建设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产高效。推广生态农业种植、生态水产养殖、生态畜禽饲养模式,提升农业科技含量,通过数控温室大棚技术、水产养殖增氧及温控技术等的引入,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生产的结合,并通过示范园、示范基地等建设,形成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达到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4、加强环保宣传培训

(1)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环保相关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的生产观念,从而使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2)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强化对农业生产者的专业指导,不断加强示范与培训,积极探讨并推行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生态生产方式。

(二)水环境综合整治

1、加强水源保护,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水的控制、处理,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

2、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和生态修复。清淤、疏浚要注重对两岸水生植物的保护,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疏浚联通的河道能提高水体流动性,提高溶解氧浓度,将有利于水体自净,维持良好的水质。

实施河道的生境修复工程,在满足防洪、航运等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河岸的生态化整治,避免采用石砌护坡,可在适当河段两边沿河道增设人工浮床,栽植观赏性水生植物,依靠水生植物、自然生成的各种动物、微生物,使河流水质得到净化,恢复其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加强水环境监管

制定完善区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对规划区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装置,监测指标应包括排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机制,完善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三)村庄环境卫生整治

1、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在村庄范围内合理布局垃圾收集池,引导农户自觉分类汇聚,完善小组和村级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注意垃圾的

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并实行专人专管责任制。

2、村庄卫生保洁

开展“洁万家”、“大扫除”等行动,对道路、河道、沟渠、池塘、林带、村庄及周边农业设施(如大棚)等进行清扫、清杂、清障,消除视觉污染,并加以维护,形成良好的卫生面貌,提升村庄美感度。

3、建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农村污水应从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与改厕、改水、改圈有效结合,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分散处理方式建议选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及生物处理系统,最终实现污水再循环再利用及无害化排放。

4、引导农户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引导农户减少生活垃圾、生产垃圾的产生,提倡全民低碳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

图3-7干净、整洁的村庄

3.4.3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美化

在生态安全格局大背景下,在乡村环境无污染、干净卫生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提升美化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护乡村传统风貌,避免“大拆大建”、“新农村建设城市化”现象出现,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之目的,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景观风貌提升美化工程主要涉及乡野大地面、沿河沿路线、村庄庭院点以及乡土景观设计指引等方面。

(一)乡野大地面景观提升美化

面景观提升美化工程主要涉及乡村平原农田集中连片区,田块整齐,面积广袤,进行以本土化作物和植被优化配置的大地景观设计,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单一且变化缓和,体现出平原大田景观的独特寂静与优美,是规模化农田景观的最佳展示区域。可以对农田周围区域进行生态植被建设,将田埂、边角废弃地等充分利用,在色彩、轮廓等方面丰富农田景观,

使之呈现出具有层次感的活的农田景

象。

图3-8乡野大地景观

(二)沿河沿路线景观提升美化

线景观提升美化主要包括水体(河流、沟渠)生态景观工程、防护林生态景观工程。

1、水体(河流、沟渠)生态景观工程

农村水体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水库、湿地、水塘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美丽乡村线景观提升美化工程主要关注河道、沟渠这两类水体。水道的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完全硬化、没有缓冲带的河流、沟渠等不能在控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方面提供有效生态服务。同时要与生态网络、绿色廊道建设相结合。

进行水体生态景观提升美化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依形就势,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尽量减少人为改造,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注意水文季节特征,注意工程设计保持水量稳定性。

(2)因地制宜,利用乡土材料:节约高效,减少资源浪费,尽量应用乡土材料和环保材料,如夯木堆石、竹子等进行生态化驳岸建设,提高河流的生态性。在已有护岸的地方,通过全面散置石头、栽植芦苇、香蒲等形成群落,发挥水边植物具有的消减波浪的效果,并在水流急的地方适当添置木桩、编制箱等以增强效果。

(3)基于功能需要,营造不同类型生态植被防护带:河流及其周边环境本身是一个相对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护岸的岸坡植被可以为水生动物和两栖动物提供觅食、栖息和避难场所。植被配置方式根据河道的功能、断面、水文水质等立地条件多样化配置,以保土、固坡、耐湿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主,尽量提高河道绿化配置方式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4)三同时原则:河道绿化建设规划要纳入河道综合整治规划,与河道建设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与管护并重。

图3-9水体生态景观建设示意图

2、道路生态景观工程

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工程主要包括干道、支道、田间路、生产路和游憩道路规划设计,应与沟渠路林(防护林)有机结合。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道路线型要与原有道路衔接,遵循当地自然地形轮廓且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防止生境破碎化,建立科学合理生态桥和涵洞以满足动物迁移。

(2)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要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过度硬化或没有硬化,应减少土木工程造成的视觉污染,达到高效、便利、安全的目的。

(3)沿路绿化建设应先保护后绿化,绿化树种选择应符合地域特征,采用乡土植物,且绿化应乔、灌、草结合,注意与边坡绿化、道路两侧防护林带绿化相结合,构建多样化开阔空间,维护物种多样性。

图3-10乡村景观道路意向图

(三)村庄庭院点景观提升美化

1、建立“村野绿地—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庭院绿地”四级模式,依此布局等级明确的村庄绿地系统

将乡村外围的自然田园风光、绿色开放空间和新鲜空气引入村庄,利用农田林网、河流水系等生态廊道和缀块相结合的方式,将各级绿地链接,构成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的空间绿色系统。

2、结合乡村特色经济、特色旅游发展,对村庄景观进行分类指导

主要包括外围设施和景观小品,如标示,雕塑小品,栏杆,座椅,亭廊棚架,路灯及其他便民设施等。(1)标示设计可布置在村入口、路边、景观节点等位置,材料以乡土材料为宜,如石砌、石垒、木构架、藤编等,其工艺宜选用传统工艺,与周围环境在体量、色彩等方面和谐。(2)雕塑小品在布局上应结合周围建筑、道路、绿化及居民健身活动设施等,恰如其分地确定其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位置等。(3)栏杆设计宜美观大方,选用木质或竹制的乡土材料,也可适当选用金属等材料。(4)座椅设计可结合花池、树池、公共建筑等周围环境进行,可选择石材荒料、防腐木、竹制品等,也可选用混凝土、砖砌。(5)亭廊棚架的设计应临居民主要步行活动路线,易于通达,形式简洁朴素,体量小巧宜人,材料以地方材料为主,如毛石、竹制、茅草等。(6)路灯、垃圾箱等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不能过于突兀,形成视觉污染。(7)村庄墙体、杆线、杂物、危房、旧房、附房等应统一规划、整理,体现村容村貌的美化、和谐。

图3-11街道和公共空间绿化

(四)乡土景观风貌设计指引

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乡土景观设计是通过人类干涉而得到维持的“二次自然、人工的自然”,也就是培育驯化的自然,形成“人类化的自然、家畜化的自然、驯化的自然、温顺的自然、健康的自然和弹性的自然”,使人产生亲切、舒适及家的感觉,也最能让人联想到乡愁。

(乡村景观风貌是指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村庄景观特征和自然、人文环境

的整体面貌)

美丽乡村乡土景观风貌设计指引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点:

表3-1乡土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5个原则

功能·机能性

景观·视觉性

生态性

社会性

精神性 现代意义 开放式空间 亲切的风景 透水性的生态 特色的表现 感受乡土性 设计要点 长久性、机能性、人性化空间尺度 大地性、自然美、年代美、时间的层积性 生态循环性、生态系统、生物生息性、生物共存性 地域性、乡土性和材料性、和周边环境的持续协调性 固有风景性、宁静安定性、感动性、回忆、怀念

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最重要的内容是保护历史环境要素。除历史遗存之外,其还包括构成历史风貌的围墙、石阶、铺地、驳岸、牌坊、小桥、树篱、古树、梯田、河、溪、洼地、山丘等历史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关注的是遗产本身及其外部环境,并强调延续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1)特色建筑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并非一味拆旧建新,对于祠堂庙宇、古桥、老宅、亭榭、牌坊、碑塔等特色古旧建筑要合理维护和利用,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维护建筑的原真性,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2)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具有地域特征的节日、游憩、体验活动、传统文化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与其他景观要素相连接,形成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网络。

(3)自然景观保护:保护山川河流、湿地,重视乡土植被和栖息地,通过造林和廊道建设将绿化景观串联成网;减少人为活动对水质、水量、地表特征、土壤等造成的影响,保护原有自然景观格局和地质特征,如梯田、岩石表面等。

图3-12自然化的田园景观

3.4.4生态环保技术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要在节能节材、清洁能源利用、生态建筑、绿色低碳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引导示范,做到“3R 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一)推进农村节能节材

深入实施污水净化沼气等清洁能源工程,推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清洁能源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加快小水电、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引导农村住房、公共设施、村企厂房等建筑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支持农户使用新型墙体屋面建材、环保装修材料及环保节能设备。

1、推广沼气能源工程

通过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综合利用工程,以“三节”(节水、节能、节肥)促“三净”(田园、水源、庭院清洁干净)实现“三生(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将“三废”(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变“三料”(肥料、燃料、饲料),从而实现“三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积极争取中央户用沼气项目及省级、市级配套项目资金,带动农村“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的农村沼气建设,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彻底改变农村卫生状况,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促进畜禽排泄物能源综合利用。以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为重点,开展以沼气工程、生物堆肥为主体的“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能源环境工程建设,采用“猪—沼—粮”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和耕地土壤肥力的提高,实现开发能源、有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3)开展秸秆生物气化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快速堆肥、秸秆氨化作饲料等多渠道综合利用技术,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使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能源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达到发展清洁能源、节省燃料消耗、减少废弃物、保护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多赢局面。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农村住房改造、功能区建设等项目推进,新建和改造农居可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部分基础较好的村庄道路亮化工程可安装环保节能路灯。

3、推广绿色生态建筑(详见3.3.5)

图3-13生态建筑意向图

(二)倡导农村低碳生活

除了推进农村节能节材外,还应倡导低碳生活,培养农村绿色低碳生活习惯。如一水多用、随手关闭电器电源、减少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餐具、农膜)的使用、禁止焚烧秸秆、逢年过节减少烟花爆竹燃放、减少铺张浪费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