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以苏州大学英语更高要求0班级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调查材料为佐证, 揭示了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提出了大学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1. 引言

自从Hymes( 1972, 参见许力生, 2000) 提出交际能力观以来, 国内外学者( Ruben, 1976; Imahori & Laniga, 1989; Gudykunst, 1991/1997; Kim, 1992; Spit zberg, 1994; 林大津, 1996; 贾玉新, 1997; 胡文仲、高一虹, 1997; 许力生, 2000; 高永晨, 2005) 对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 int

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 ence) 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各种交际能力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层出不穷, 但不管学者们如何界定与划分, 交际能力至少应包括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或称语法能力( grammatical compet ence) 以及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能力。换言之, 交际能力既包括言语行为的语法正确性, 又包括言语行为的社交得体性。而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 ion) 与普通交际( 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差别就在于一个/ 跨0字, 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 就容易造成交际障碍, 因而了解不同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宗教礼仪、非语言交际等就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 年1 月颁发的5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6( 试行) 指出: / 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 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0提出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那么, 处于更高要求阶段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存在着哪些主要的问题? 如何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此我们在苏州大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和实证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主要对策。

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苏州大学2003 级/ 更高要求0( 注: /更高要求0班级的学生在2004 年6 月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 成绩均达74 分以上) 的6 个班级( 由商、法、数、理、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 个学院的学生组成)于2005 年3 月上旬在开设/ 跨文化交际0课程之前进行了调查。苏州大学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180 所试点高校之一。我们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和英语教师、教室配备等实际情况, 将60 分以下的学生划为/ 一般要求0班级, 60 分至73. 5 分的学生定为/ 较高要求0层面, 74 分以上的学生定为/ 更高要求0 水平。通过调查和分析,获得苏州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了解全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

状。调查和分析的结论,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适性。

本次调查共设计37 道选择题, 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情况。限于篇幅, 我们这里仅选择围绕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估与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估与分

析、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及可行性等3 大方面展开。参加人数合计264 人, 共发放问卷264 份, 收回有效答卷257 份, 回收率为97. 3% 。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 结果比较客观可信。

3. 结果与分析

3. 1 英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估及分析

3. 1. 1 大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上的自我评估

英语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5 个方面, 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以上5 张表格提供了本3. 1. 2 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通过上述数据归类, 对照教育部颁布的5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

求6( 试行) 中规定的/ 更高要求0层次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5 种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 可以发现, 尽管这些学生均以74 分以上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四级, 但是, 他们还仅仅具备了/ 应试0 语言能力,与实际从事跨文化交际要求的能力还相距甚远。首先, 这与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以/ 通过四、六级0考试为导向具有内在关系。长期来, 很多高校将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作为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 作为教师定级、定岗、评定职称, 甚至是获得奖金的条件; 作为学生获得学位、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迫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围绕其指挥棒转, 迫使学生英语知识的框架结构与其相契合。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出现/ 高分低能0、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等现象。

其次,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生, 往往习惯将本专业的学习方法照搬到英语学习中, 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影响, 他们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学、宗教习俗、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影响到应用语言从事实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再次,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面的其一, 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中往往注重书本知识, 而对如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西方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知识, 拓宽知识面重视不够。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国内外的著作也汗牛充栋, 但是, 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读得很少。对于西方文学、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经典著作, 读得更少。在狭窄的知识结构制约下, 要想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二, 与教学方式密切相关。教学中普遍存在着/ 四多四少0现象: 一是语言输入多, 文化输入少; 二是课堂知识输入多, 课外知识输入少; 三是抽象的理论分析多, 进行具体感悟少; 四是对语言能力重视多, 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

其三, 与教学重点密切相关。教学中偏重语法和句法以及偏重语言交际, 忽视文化因素以及非语言交际。不懂得文化比语言更重要, 所犯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严重(Wolfson, 1983) , 非语言交际更能反映一个人所暗藏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深层的价值观念等道理。

其四, 与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密切相关。不懂得文化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对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了解是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获得的, 关键是帮助学生在参与交际实践中悉心地感悟和总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动态的能力系统, 跨文化交际实践是推动这一能力系统发展的强大动力。

3. 3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途径的调查与分析

3. 3. 1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途径的调查

表11 您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传统教学模式引起的30. 25%

B. 教师教学不当引起的2. 47%

C. 缺乏跨文化交际氛围引起的58. 64%

D. 自己不重视引起的8. 64%

表12 您认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主要是?

A. 出国深造18%

B. 课堂教学19%

C. 自学20%

D. 引进外籍教师43%

3. 3. 2 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分析

调查发现, 有超过半数的学生( 58. 64%) 认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下, / 跨文化交际氛围的缺乏0 是阻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相应地, 他们当中也有近半数人( 43%) 认为, 要想提高交际能力, 相对而言,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 引进外籍教师参与教学。这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被调查者所认为的/ 引进外籍教师0、/ 增进跨文化交际氛围0的手段之外, 还有诸如掌握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培养良好态度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等。大量大学英语教改成功的实践表明, 在缺乏外籍教师的情况下, 只要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针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本土化环境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可能的, 也是现实的。

4.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4. 1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带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名师出高徒 / 教不当, 师之过。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文化素质, 必然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最关键的是抓师资队伍建设。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都要围绕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和目的, 围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等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采取出国培训、文化讲座、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 2 进行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内容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要进行一场综合性的改革和创新。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大转型: 从以教师为中心、应试教学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为主; 从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能够从事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的听说、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从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 网络) 、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 从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使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

4. 3 营造跨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是环境的产物。营造跨文化的语言文化环境, 有助于学生转变长期形成的由本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带来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多元文化交流和沟通中进行自觉的文化移情和文化认同。为此, 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跨文化氛围。一是创设语境和制造情景。所谓语境和情景, 就是只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的社会环境。任何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 创设语境和情景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 可

以使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的交际用途, 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 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片, 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视、互联网络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可以了解和学到许多与英美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三是认真搞好校园的英语广播、英语沙龙、英语一条街和英语之角等活动, 以其为载体和平台, 让学生多接触英语。四是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资源, 尤其要给非英语专业学生配备外籍教师, 让学生在直接交流和沟通中使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5. 结论

调查结果突出反映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折射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对策,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但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高度

重视,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才能够收到可喜实效

4. 结论

伽达默尔的对话逻辑和历史观克服了客观解释学对意义分析的封闭性和静止性, 也提升了译者的地位。伽达默尔虽然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 但解释与对话毕竟又有所区别, 过分地强调/对话0使解释陷入/ 相对主义, 甚至滑向了/ 主观主义0的边缘。伽达默尔过分强调文本的客体主体化, 导致了对理解客体性超越的同时又抹杀了对象的客观存在。理解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理解虽然具有对话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但同时又有确定性和先在性的特点。在关联理论中, 理解就是以认知语境为条件, 以明示) 推理为途径推导作者的意图, 可见在论述翻译的过程中, 关联翻译理论的解释性运用并不否认理解的客观性和意义的确定性, 也不否认译者作为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它强调语言的规律性的同时, 也考虑到认知语境的差异性。从这方面来看, 关联翻译理论不仅具有实践解释学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的优点, 还具有非主观性的特点。翻译研究在经历了语文学向语言学的范式转换之后, 到20 世纪

90 年代再转向解构主义范式。语文学范式建立在古典直觉主义哲学之上, 重视译者灵感和直觉, 认为人是/ 万物之灵 和/ 衡量一切的尺度0。这样它把思想与思想的对象化为同一, 导致了理论研究上的主客不分, 给翻译研究蒙上神秘主义色彩。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现逐渐使翻译研究脱离重灵感和直觉的道路, 转而关注客体, 视语言为理性的代表, 意在通过探索翻译中语言转换的规律找到翻译的对等模式, 而解构主义范式怀疑意义的确定性, 把意义作为对话生成物,虽然消解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逻各斯中心, 但在否定了语言的认知工具理性的同时, 又使自己陷入了反理性的困惑。从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关联翻译理论的解释性运用0不仅是以实践为取向的,而且实现了翻译本体论与方法论的融合, 使它避免了其他理论范式所难以自圆其说的缺点。它的/ 明示) 推理交际观0认同语言的认知工具理性和意义的确定性, 而它的/ 认知语境0观又包含了理解过程中意义的对话性和历史性, 因而能解释翻译中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现象, 而不像其他理论范式那样陷入/ 似是而非 paradox) 的理论困惑。

参考文献:

[ 1] Gadamer, Hans2George. Tr uth and Method [M] . New York: The Continum Publishing Co. , 1975.

[ 2] Gut t, Ernst2August. T ranslat ion and Rel evance: Cognit ion and Contex t [M] . Manchest er: St . Jerome Publishing, 19912000.

[ 3]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gni tion and Communication [M]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1995.

[ 4] St einer, George. Af ter Babel : Asp ects of Lang uage and T ranslation[M]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5] 伽达默尔. 作者自序[ A] . 科学时代的理性[ C] .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社, 1998.

[ 6] 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集[ C] . 上海: 远东出版社, 1997.

[ 7] 伽达默尔. 洪汉鼎译, 5 真理与方法6 上卷[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 8] 孔慧怡. 翻译#文学# 文化[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 9]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 10] 廖七一等.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 11] 林格. 编者导言[ A] . 伽达默尔著. 哲学解释学[ C]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 12] 林克难. 关联翻译理论简介[ J] . 中国翻译, 1994( 1) : 6- 9.

[ 13] 林克难. 隐性翻译不是翻译吗) ) ) 兼与张春柏先生商榷[ J ] . 中国翻译,2004( 3) : 69- 71.

[ 14] 吕叔湘. 中诗英译比录[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 1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 C]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16] 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M] .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3.

[ 17] 张春柏. 直接翻译)) ) 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J] . 中国翻译, 2003( 4) : 15- 18.

[ 18] 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理解力[ J] . 现代外语, 1999( 3) : 273- 295.

[ 19] 赵彦春. 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 J ]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3) : 117- 2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