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定量评价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定量评价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经济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要素配置越来越合理、科技实力增强、社会和谐的水平总体得到提升,但仍存在经济发展以数量为主,依靠投资和资源的规模扩大来推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主线,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究竟如何,如何定量评价,如何破解发展方式转变的难题等等,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需要深入的探讨。因此,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准确界定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内涵,建立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进行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对策,对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实现向高层次转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定量评价及对策;科学发展观

一、引言

本文考察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是引入科学发展观这一约束条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入科学发展观这一约束条件,就是在考察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时,联系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对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在计量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时,将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对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内化到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中。如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科学发展观带来积极的、有利的、正的影响,就将这种正的影响量化并计入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之中,使计量出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合理性值得到提高;如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科学发展观带来消极的、不利的、负的影响,就使计量出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合理性值减少。

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针对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言的。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造就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标准。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适应性,即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生产的目的、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程度。第二,协调性,即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环境等之间协调的程度。第三,效益性,即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使经济整体的运行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性,而且这里的收益不仅指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社会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是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性,某种经济发展方式越适应特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该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性就越强,越能促进经济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所论述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是指符合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所以经济发展方式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