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总复习答案

1.无脊椎动物中的很多 昆虫 能够在空中飞行, 脊椎 动物中的蝙蝠和很多鸟类也能够在空中飞行。(P7)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运动方式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适应 。(P9)

3.运动系统的组成有 骨 、 骨连结 和 骨骼肌 三部分,它起着 运动 、 支持 和 保护 的作用。(P9)

4.长骨的组成有 骨膜、 骨质和 骨髓 三部分。(P10)

5.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关节面 、 关节囊 和 关节腔 三部分。(P13)

6.人体骨骼分成 中轴骨 和 附肢骨 两大部分,其中含有 206 块骨。(P15)

7.每一块骨骼肌包括 肌腱 和 肌腹 两部分。(P16)

8.运动是以骨为 杠杆 、关节为 支点 、 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 神经系统 的协调和控制。运

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于 肌细胞内 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P19)

9.青少年的骨 有机物 多于1/3,无机物少于 2/3 ,不易骨折,但容易 变形 ,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P12)

10.骨质中的无机盐主要是 钙盐 ,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 骨胶蛋白 ,使骨有韧性。(P12)

11.右图是长骨的结构模式图。(括号内填番号)(P10、11)

(1)从长骨的表面能分离出一层膜,这就是

图中的[ 3 ],它叫做 骨膜 ,仔细观察,其

中有许多红色的对骨有营养作用的 血管 。

(2)骨干部分的2,骨质致密, 称为 骨密质 ,

它使骨变得坚硬。而骺端的1,呈 蜂窝状 ,称为骨松质。

(3)4称为骨髓腔,在儿童阶段,里面全容纳着 红骨髓 ,具有 造血 功能。

(4)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___成骨细胞,位于图中 [ 3 ]所示结构的内层。

(5)据上述分析,长骨具有既牢固又轻便的 管 状结构。

12. 右图是关节模式图(括号内填番号)。(P13、14)

(1)关节的牢固性主要决定于图中的[3 ],它是由 结缔 组织构成的,附着于关节面及骨面上,封闭关节腔。

(2)图中[2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 摩擦 ,使关节灵活自如。

(3)图中的1称为 关节面 ,是骨之间接触的部位,其中一部分为凸的关节头 ,一部分为凹的 关节窝 。二者表面都覆盖一层关节软骨 。

第16章(6分) 动物的行为

13.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体在 内外刺激 下所产生的 活动表现 。它受 神经系统和激素 的调节,受 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 进化 过

程中逐渐形成的。(P21)

14.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是一种 本能 行为,它是通过遗传、 自然选择 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必须借助于

个体的 生活经验和经历,具有学习行为的动物能对 环境 的变化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更有利于个体生存 和 种族繁衍 。因此,本能 和 学习 是

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P38、26)

15.两只公鸡为争夺一只母鸡而打架,属于攻击 行为。不同环境中,变色龙的体色不同,属于 防御 行为。仓鼠将收获的植物果实、种子搬进洞穴,

属于 取食 行为。小鸟哺育比自己身体还大的杜鹃雏鸟,属于 繁殖 行为。工蜂、雄蜂、蜂王行使不同的职能,属于 社群行为。 蝙蝠、猫头鹰的昼

伏夜出,属于 节律行为。 草原上的狼一路走一路排尿,属于 领域 行为。(P38)

16.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采取的是 观察法,弗里施对蜜蜂色觉、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以及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都采取的是 实验 法。这两种方法最本质的区别是对动物是否施加了 外界影响。(P36)

第17章(6分) 生物圈中的动物

17.动物既是生物圈中的 消费 者,又是食物链 和 食物网 中重要的成分。(P51)

18.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产珍稀

的 1 级保护动物。(P51)

19.动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 多样性、 遗传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其中 遗传 多样性是 物种 多样性的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

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P48)

20.保护动物多样性要在 遗传物质 、 物种 和 生态环境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其中 就地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 栖息环境 ,其主要措施是建立 自然

保护区 。(P48)

21.为保护 大熊猫、 金丝猴等珍贵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建立了卧龙、王朗等自然保护区。(P48)

22.到2005年3月23日,我国已 26 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到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中。(P48)

23.动物必须 直接 或 间接 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有 植食 动物、 肉食动物和 杂食 动物。(P39)

第18章(6分)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24.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 微小,结构 简单 的低等生物。

它主要包括 细菌 、 真菌 和 病毒 三大类。(P52)

25.一些微生物以 腐生 的营养方式生活,属于分解者(如:枯草杆菌、霉菌);一些微生物以 寄生 的营养方式生活,像 动物一样,属于消费者(如:肺炎双球菌、病毒);一些微生物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变为有机物,像 植物一样,属于 生产者(如:蓝藻、 硫细菌 、硝化细菌)。(P54-55)

26.腐生性微生物(如:乳酸菌、蘑菇)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将 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以供 绿色植物再利用。 因此,腐

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54)

27.根瘤菌具有 固氮 作用。(P55)

28.无论制作哪种泡菜,其原理都是利用 乳酸菌 进行发酵。在没有 氧气 的条件下,乳酸菌分解糖类产生 乳酸 。(P58)

第19章(6分)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9.下图分别是男、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简图。(括号内填字母)(P65-66)

(1)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做第一性征 。

(2)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图中的 ( h )

(3)h的功能是产生 精子分泌 雄性激素。

(4)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图中的( E )

(5)E的功能是产生 卵细胞 和分泌雌性激素 。

(6)受精作用的场所在( A )

(7)胚胎发育的场所在( B )

30.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属于女性的第 二 性征。(P 71)

31.胚胎发育初期由 卵黄 提供营养。胚胎发育后期,通过 胎盘 和 脐带 ,从母体内获得营养。(P68)

3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性发育和性成熟 。(P71)

33.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叫做 遗精 。月经是指女子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 子宫出血 的现象。(P73、

72)

34.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叫

做 不完全变态 。如:蝗虫、蟋蟀、蜻蜓。(P77)

35.变态发育经历了 卵 、 幼虫 、 蛹 和 成虫 四个时期,叫做完全变态。如:家蚕、蜜蜂、蚂蚁、蝴蝶、蚊、蝇。(P79)

36.填写下表:(P81-83)

37.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 两性生殖 细胞的结合,由母体 直接 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它的特点有:子代个体数量 多 、繁殖速度 快 ,而且子代

变异 小 。(P85-86)

38.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 营养 器官繁殖新个体的无性生殖方式,叫 营养生殖 。它的优点有:有利于保持母本的 优良性状 ,加快繁殖速度 。

(P86)

39.营养生殖的常用方法有: 扦插 、 嫁接 和 压条 等3种。(P86)

40.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根据植物体的每一个 活 细胞,在适当的 离体 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 的潜在能力的道理而创建的。(P89)

第20章(22分)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41.生物体的 形态特征和 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 相对性状 。(P97、99)

42.生物的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为 遗传 。生物的 亲子 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P100)

4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猫生猫,鸭生鸭”,描述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 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样”,描述了生物

界普遍存在的变异 现象。(P100)

44.染色体位于细胞的 细胞核中,它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和 DNA。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2)

45.染色体上有许许多多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叫

做基因。它是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101、102)

46.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 特定 的,并且通常是 成对 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父 方,一条来自 母 方。因此,后代

个个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P102)

47.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 成对 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而一个DNA分子上则包含 多 个基因。(P102)

48.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 等位基因 。其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叫 显性 基因,没有表现的基因叫 隐性基因 。(P105)

49.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 成对 基因中,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 显性 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105)

50.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叫做 基因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性状表现,叫做 表现型 。(P105)

51.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 基因组 。(P102)

52.男性的生殖细胞叫 精子,女性的生殖细胞叫 卵细胞 ,这两种生殖细胞都属于 配子 。在传种接代中,它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

的惟一媒介,基因可随配子代代相传。(P106)

53.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且基因型都为Rr,则子女的基因型是 RR 或 Rr 或 rr 。(P106)

54.控制人有耳垂的基因为显性,用D表示,无耳垂的基因为隐性,用d表示。(P105、106)

(1)如果父母都有耳垂,且基因都是Dd,其产生的配子有 2 种类型,二者结合成受精卵的基因型有 3 种类型,受精卵中基因型是Dd的比例

为 1/2 ,是dd的比例为 1/4 ,其所生子女中有耳垂的比例为 3/4 。

(2)如果父母都有耳垂,生有一个无耳垂的孩子,则父母的基因型只能是 Dd 和 Dd 。

55.人和动物的染色体分为 常 染色体和 性 色体,性别不同主要是由 染色体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用 XY 表示,女性的性染色体用 XX 表

示。(P108)

56.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 哪种类型的精子 结合。因此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男女人口数基本上各占 1/2 。(P110)

57.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 基因 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所以,表现型是 基因型 与 环境 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P112-113)

58.生物的变异分为: 遗传的 和 不遗传的 两类。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 不遗传的 。(P117)

59.遗传病是由 遗传物质 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随 配子 在家族中传递,在家系中常表现出一定的 发病比例 。(P114)

60.因为血亲近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儿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 大 ,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后代患隐

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所以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 近亲 结婚。(P116)

61.如果父母都是双眼皮,且基因型都为Rr,则子女不是双眼皮的基因型是 rr 。(P105、106)

62.如果父母都有酒窝,且基因型都为Rr,则子女中出现酒窝的可能性是 3/4 。(P105、106)

63.已知控制人的大拇指向背侧弯曲的基因为显性,用R表示;不能向背侧弯曲的基因为隐性,用r表示。那么在人群中,表现型为大拇指向背侧弯曲的

基因型

是 RR或 Rr 。(P105、106)

64.基因是通过指导 蛋白质 的合成来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P103)

65.下图是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P106)

父母 23对 23对

配子 23条 23条

受精卵 23对

孩子 23对

(1)在上面椭圆内填入相应染色体的数目及单位。

(2)此图说明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成对 存在的,而配子中染色体总是 成单 存在的

66.某同学的父母双方都能卷舌,而他本人却不能卷舌,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的图解可以说明其中的道理。(P105、106)

亲代: Aa ╳ Aa

配子: A a A a

子代:

AA Aa

Aa

aa

(1)控制该同学不能卷舌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 父 方,一个来自 母 方。

(2)图中的显性基因是 A ,隐性基因是 a 。显性性状是 能卷舌 ,隐性性状是不能卷舌 。

(3)图中的等位基因是 Aa ,相对性状是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

(4)该同学父母在生殖过程中,会产生 3 种类型的受精卵,而该同学正是由其中具有 aa 基因型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八年级下册(约占44分)

第21章(8分)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67.巴斯德 “鹅颈烧瓶”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由此, 生生 论推翻了 自

然发生 论。(P4)

68. 米勒 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 有机小分子 。(P5)

69.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化石 ,它记录了生物总的进化趋势是从 简单 到 复杂 、从 低等 到 高等 、从 水生 到 陆生 。(P9)

70.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 爬行类 。(P9)

7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植物分别是 爬行动物 和 裸子植物 。 (P13)

72.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 淘汰 的过程。(P28)

73.自然选择的原因是 过度繁殖 ;途径是 生存竞争 ;结果是生物的 多样 性和 适应 性。(P28)

74.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中决定着 生物进化的方向 。(P18)

75.在人为条件下对生物进行的选择称为 人工选择 。它能培育动、植物 新品种 。(P16)

76.现代类人猿包括 长臂猿 、 猩猩 、 大猩猩 、 黑猩猩 4种。(P20)

77. 两足直立行走 是人区别猿的重要标志,它促使进化中的人类发生显著的质变。(P23)

78.现代人可划分为 高加索人、 尼格罗人 、 澳大利亚人 、 蒙古利亚人 4个人种。(P25)

79.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P23)

第22章(8分) 物种的多样性

80.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性状 差异 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 远近 。(P30)

81.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的排列起来,构成了 生物分类 的阶层系统。(P30)

82.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界 、 门 、 纲 、 目 、 科 、 属 、 种 ,其中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种 。(P30)

83.植物主要分为 藻类 、 苔藓 、 蕨类 和 种子植物 四个类群。(P37)

84.海带、紫菜属于 藻 类植物,地钱属于苔藓 植物,贯众、桫椤属于 蕨 类植物,侧柏、银杏、苏铁、水杉、油松属于 裸子 植物,国

槐、花生、棉、玉米、白菜属于 被子 植物。(P46)

85.种子植物是植物界 最高等 的类群,它们都有的特征是:(1)体内有维管组织—— 韧皮 部和 木质 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 种子 繁殖。(P43)

86.种子植物可分为 裸子 植物和 被子 植物。二者的最大区别是:种子的外层有无 果皮 包被。(P43)

87.身体里没有 脊椎骨 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 脊椎动物 。(P48)

88.原生动物是最 古老 、最原始、结构最 简单 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 细胞 构成。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P49)

89.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节肢动物 。(P54)

90.昆虫是唯一能 飞 的节肢动物类群。一般情况下,其胸部有 3 对足、 2 对翅。如:蝗虫、家蚕、螳螂、蜜蜂、蚊、蝇、蝴蝶、蜻蜓。(P54)

91.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 复杂 、进化地位最 高等 的一大类群,它主要包括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

类 和 哺乳类 五个类群。(P55)

92.鲨鱼、河豚、泥鳅属于 鱼 类;大鲵(娃娃鱼)、蟾蜍(癞蛤蟆)属于 两栖 类;蜥蜴、鳄鱼、绿毛龟、壁虎、蛇属于 爬行 类;企鹅、家鸡属于 鸟 类;鲸鱼、海豚、蝙蝠属于 哺乳 类。(P62)

93、恐龙是 古代 的爬行动物之一。现存爬行动物只有 龟 、 蛇 、 鳄 、 蜥蜴 等。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 爬行 动物。

94.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 。真菌的细胞有真正的 细胞核 。(P62、63)

95.真菌与绿色植物相比,没有 叶绿体 。真菌营 腐生 或 寄生 生活,主要进行 孢子 生殖。酵母菌还可进行 出芽生殖 。

(P63)

96.蘑菇、木耳、银耳、竹荪是可以 食用 的真菌;灵芝是可当 药材 的真菌。 (P64)

97.病毒是没有 细胞 结构的生物,它由 蛋白质 组成的外壳和包含遗传物质 的内核两部分构成。外壳蛋白质不仅保护病

毒,而且其性质决定着该病毒所侵染的 细胞 类型。(P66)

98.病毒只有 寄生 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活。依据其 宿主 的不同,可分为 植物 病毒; 动物 病毒; 细菌 病

毒。(P67)

99.手足口病、狂犬病、、肝炎、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 病毒 引起的传染病。(P67)

第23章(24分)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00.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 环境 共同构成 生态系统 。(P71)

101.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它包括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 环境 。(P71)

102.一个生态系统是由 生物 和 非生物环境 组成的. (P72)

103.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利用阳光、空气、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制造 有机 物,为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 生产 者;动物直接或 间接 以 绿色植物 为食,属于 消费 者;腐生的细菌、真菌以及少数动物(如 蚯蚓 、 粪金龟子 )使生态系统中的 有机 物变为 无

机 物 ,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属于 消费者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则为生物提供必要的 物质 和 能量 。 (P72)

104.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食与被食 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 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

错,构成的网状联系,叫做 食物网 。(P75)

105.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的 基础。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 食物链 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P76)

106. 太阳能 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P77)

107.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 光合 作用把能量(太阳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草食动物(消费者)通过 摄食 获得有机物,同时获得 能量 ,并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等生命活动。肉食动物(消费者)捕食草食动物时,部分 能量 就转移到肉食动物体内,供肉食动物的各种

生命活动利用。动植物死亡留下的遗体通过分解者的 分解 作用, 有机物 中的 能量 就释放到无机环境中。(P77) 108.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 流动,逐级 递减 。(P77)

109.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 少 ,储存的能量也愈 少 ,就形成了 金字塔 形的生物体数量和能量的关系。(P77) 110.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 无机环境 之间的 往返 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79) 111.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是: 能量流动 和 物质循环 。(P79) 112.下图是不同生物之间捕食与被食的关系图,请按要求回答:

(1)此食物网的生产者是 草 。 (2)图中有食物链 5 条。 (3)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 (4)如果没有了食虫鸟,昆虫的数量将会 增加 。

(5)在这个食物网中,处于食物链末端的生物有 狐、鹰 。

113.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之间相对稳定平衡 的状态,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 能力, 但是这种能力是有 限度 的。(P84、85)

114.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 人为因素 和 自然因素 。 其中 人为 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P89)

第25章(4分) 生物技术

115.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叫做 生物技术 。(P114)

116.制作酸奶是利用 乳酸菌 ,在温度适宜、没有 氧气 的条件下,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出 乳酸 。(P116)

117.酒药中含有 曲霉 、 毛霉 、 酵母菌 等多种微生物。在米饭通过酒药的发酵作用被酿成米酒的过程中,曲霉和毛霉把米饭中的 淀粉 转化为葡萄糖 ;酵母菌则把 葡萄糖 转化为酒精 。(P117)

118.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 甲烷 。沼气发酵主要是利用 厌氧 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细菌,在 无氧 条件下,将 有机物 制成沼气的过程。 (P120、121)

实验的分析与探究(8分)

119.实验法研究的步骤一般是:

①发现并提出 问题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③作出 假设 ,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 ⑥分析实验现象, ⑦得出 结论 。

120.设计实验方案时,必须设置 实验 组和 对照 组。在这两个组之间只能存在 1 个变量因素。 121.某同学为了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请据此回答:

(1)利用酒精灯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灭掉肉汤里德细菌_____ (2)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___适宜的温度____ _____。

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 不让外界的细菌进入肉汤__________。 (3)作为对照组的试管是__A________。 此实验的变量是 细菌 。

A试管 B试管

122.如下图所示: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分析并回答问题:(1)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都腐烂,并会在 甲 瓶的腐肉上发现蛆(苍蝇的幼体)。 (2)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 细菌在肉中大量繁殖 。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苍蝇 。

(4)对腐肉上出现蛆的解释是 苍蝇在肉上产了卵,卵发育成了蛆 。

(5)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苍蝇使腐肉生蛆

123.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号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种子萌发需要水吗? (2)用A号与C号瓶进行对照,所作出的假设是 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 (3)用A号与D号瓶进行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 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4)本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不足,它是 种子的数量只有1个 。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选择上表格中 A 瓶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124.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①和④ 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唾液 的作用。 (3)在第②③④三种处理中, ③ 种处理不妥。

125.右图所示的装置中,A与B两个三角瓶中盛有等量的澄清石灰水,①、②处为带有活动夹的橡皮管,其余部分为玻璃管。实验时,口衔通气口呼气、吸气数次;呼气时松开①号活动夹,观察瓶中石灰水的变化;吸气时,松开②号活动夹,观察B瓶中石灰水的变化。请回答: ⑴此实验可以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⑵A瓶内石灰水的变化是: 。 原因是 。 ⑶ B瓶内石灰水的变化是: 。 ⑷此实验的变量是 。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