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摘要】   资助与育人如何有效的结合起来一直是高校资助工作探索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如何在资助工作中构建起学院、家庭、社会共育的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担责任、感恩社会的意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资助;育人;机制   一、背景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关爱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2004年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同时指出各高校要通过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200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以下简称《资助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把这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抓好,全国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自2007年秋季开学起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过程中,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困难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是孤儿,无依无靠,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父母多病或残疾,有的家庭遭遇了天灾或意外等等,虽然这些学生在收到资助金后在经济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但是在物质资助的同时,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关爱和引导成为资助工作中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围绕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着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构建起了多元的资助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构建了“思想引领”、“榜样励志”、“实践育人”的育人机制,使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加强思想引领,培养诚信品质   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始终将学生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强调诚信品质的养成,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品质培养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中力争做到全方位宣传,通过校园网络、资助工作会议、校内展板、学生入学通知书、资助政策手册、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在进行政策宣传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助学金的申领,在经济利益面前发扬帮扶助困的精神,不争不抢,不弄虚作假。根据国家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成立了班级、系级和学院三级认定组织,要求各班级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由辅导员任组长,班长、团支书及3名同学代表为成员,对同学们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核,结合申请学生平时的生活、消费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进行初级审查;各系由学生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成立“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审核小组”对各班级申报的同学进行审核;学院资助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全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情况进行最终的审核。通过严格的审核把关,杜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出现虚报假报情况,使整个认定过程公平公正。   助学金发放后,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助学金,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切实将助学金用于学生的学习,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引入校外力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与银行携手,从银行助学贷款的现状、优势,并通过实际案例来教育同学们诚信贷款。   三、评选励志榜样,彰显自助能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帮扶,更需要心灵的关爱,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的关爱,那就成了一种伤害,在现实中,有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却不愿意去领助学金,每次在申领助学金的时候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压力。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教育学生不等不靠,申领助学金是我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一种方式,这是国家和人民对大学生的一种关爱。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就要求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要深入细致的开展工作,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年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了家访有助学我们对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评选“自强之星”并进行全院表彰,从而鼓励学生自立自强的,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表彰大会旨在引领在校大学生弘扬自强自立精神;宣传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感人事迹,为同学们树立自强不息的典型,同时也营造了学院学生乐观自立,发愤图强的良好氛围。会议内容主要是由获奖同学现场讲述自己的自强故事。   在表彰自强之星的同时,对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也会进行表彰,通过进行优秀学生的事迹报告,在学生中传达正能量,让学生看到身边的励志榜样,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四、构建实践基地,感恩回报社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感恩回报社会。可以在学校附近建立学生爱心实践基地,定期让受助同学参与到社区工作中去,慰问老人,关爱儿童。开展爱心公益活动。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扩大学生交流的圈子,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也认识到自己在受助的同时也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从而体验助人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五、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通过资助育人机制构建的探索,我们发现,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不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学生的思想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在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奖助学金的认定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不诚信的情况,我们只有在加强审核和监管来尽量杜绝这种现象,同时通过加强资助育人,从思想源头上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其次,资助育人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探索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资助育人机制的构建对于学生培育的作用的持久性,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调研。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