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帮助中心

设为首页

首页

商铺

论坛

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年08月05日 18:08

气泡是瓷器釉层中的一种客观实在,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艺、不同的保存状态等条件下,其形体、形式、形态和状态千差万别也千姿百态。 面对着这些或有或无、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疏或密、或死或活、或美或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气泡,众多的瓷器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以及鉴定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肯定论者全盘肯定,认为气泡在瓷器的鉴赏尤其是鉴定中是重要的、主要的、首要的甚至是唯一可靠的要素,推崇倍至,凡瓷器必谈气泡,似乎不谈气泡则无以论瓷器的新旧、无以分瓷器的真假、无以辨瓷器的好坏;而否定论者则对气泡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气泡不过是釉层中的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既无规律可循,更无区分、标识的功能,相对于形、胎、釉、纹、工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而言简直微不足道、无足轻重,故而完全可以忽略不记。

笔者既不是瓷器理论方面的学者,也不是瓷器鉴定方面的专家,更够不上瓷器收藏与鉴赏的行家,仅仅作为一个瓷器理论和实战方面的爱好者与后学末进,却要于此班门弄斧、不揣浅陋,以自己的实习、实践和实战的感知、过程及结果为蓝本,浅谈一下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应有和必有的地位及作用,以博贻笑方家而激励同辈。

因笔者眼神儿不大好,以下论述均以100倍放大镜(买自市场,普通的、简易的、带照明的那种,标100倍实际可能远远不到)观察所得为基础,偏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同道中人海涵并斧正!

1、气泡的有无

有人说:“是瓷器就都有气泡”。抽象地来看这句话很难评价其对错,因为用肉眼看与用放大镜看、用100倍的放大镜看与用10000倍的放大镜看其结果和结论自然是迥然不同的。但只要加了“在100倍放大镜下观察”这一特定条件,就立即可知其未免过于绝对、武断和荒谬。因为世上不但有大量的没有气泡的瓷器,而且宋代以及宋代以前的许多著名瓷器其实是都没有气泡的,换言之,没有气泡的往往(注意是“往往”,而不是“所有”和“全部”)才是到代和绝佳的顶级瓷器!

有气泡的在后面我们分别讨论。没有气泡的瓷器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1)釉质、火候、胎体、工艺决定瓷器从来就没有过气泡。

官、哥、汝、钧、定五大名窑中的一大部分(注意,绝对不是所有、全体或全部!)以及早期的青瓷和部分白瓷,还有现代的一些单色釉瓷器品种,由于釉质构成、火候控制、胎体特性以及制成烧造工艺的独特性,都可以使得这些瓷器从烧成出窑的那一刻起就根本没有气泡存在。这类瓷器的共同特点是:

A、胎质往往相对粗松,胎体瓷化度低,其声若瓦或类硬木,音长短促,没有余音与回声,音质低沉而闷哑;

B、有的釉层玻化度不高,釉面抚之如锦、观之似玉,没有玻璃光泽而呈无光或木光、哑光状态;镜下玉质感极强,釉面凹凸不平,水头充足,色泽纯正、饱满而美丽;有的釉层玻化度较高,釉质温润细腻,镜下可见或疏或密、或多或少、或单体或成片的稃糠类、冰花状、黄白色结晶体;

C、火候温度相对适度,约略在1150-1200度之间,再低则釉面就会板结若漆从而失去釉质、釉色的灵性和灵动,而再高的话则又会变得釉面光亮如镜并且会同时出现气泡;

D、侧视瓷器,有的(注意:不是所有的、全部、都)会有丝绒感,以瓷蹭布会有些许麻刺感和轻微沙沙声,顶级汝瓷的这类特征最为明显和显著;有的则静穆、温润、平整、光滑,如冰似玉、欺油赛脂,顶级的哥窑、官窑如此者较多。

E、宋代定窑瓷器相对特殊,无论是白定、紫定还是蓝定、绿定、粉定,有相当一部分其玻化度都很高,迄今依然光亮如镜,烧结温度也都在1320度以上,其声若金,余韵悠然而绵长,有相当一部分也无一气泡。

生来就没有气泡、抚之若锦、镜下赛玉的汝瓷、青瓷和没有气泡、釉面无光、木光、半光、哑光的宋代官窑、哥窑瓷器最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其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也最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瓷器瑰宝。

(2)岁月沧桑自然老化、使用传承人为磨损、环境氛围各种侵蚀等因素使得原有气泡全部消亡而致使瓷器没有气泡,即古有今无。

这类的瓷器精品相对数量较多。

总的说来,唐宋的精品传世瓷器、窖藏瓷器、出土或出水瓷器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釉面往往光洁、明亮、油润、爽滑,滑不留手、滑不涩手、滑不滞手;

B、镜下有大小不一、疏密不等、深浅不同的凹坑、黑洞、麻点、皴裂、破损;

C、釉表往往有棕眼、漏釉、露胎、冰列或土沁、水沁、皮壳,如果是传世器则器内外尤其是口沿、底足等处往往会有各种软道;

D、设计精巧、构思奇妙、器型优美、比例适当,令人有叹为观止、巧夺天工的由衷赞叹与震撼;

E、烧结温度相对较高,一般都在1200以上,但一般不会超过1300度;胎体的瓷化度和釉面的玻化度都相对较好,其声近似金石、清脆悦耳、略有余音。

因此,有些人所宣扬并坚持的“宋代瓷器尤其是五大名窑瓷器都是绝无气泡的”这种观点以及“音哑者真、音亮者假或者音低者老、音高者新”等主张都是片面而不可靠更不可尽信的,他们的共同错误就在于以点代面和以偏概全。

因为瓷器声音的闷与脆、长与短、高与低只与瓷器的胎质、烧结的温度和器型的完好度有紧密、直接和必然的内在联系,而与瓷器的新与旧、真与假没有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任何联系,也就是说,新瓷的声音可能也可以脆而高且长,也可能并可以闷而低且短,而老瓷可能也可以闷而低且短,更可能并可以脆而高且长。我们又如何能据此去决断瓷器的老嫩、新旧、真假与好坏呢?同样是宋代的汝瓷、钧瓷,其同类相比音差也相差极大,至少不用凭借任何科学仪器仅只我们的肉耳就能明显地分辨、感知出来。

由此可知“凭音断器”并不科学也不全面更不可靠,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看待和使用。也就是说,“凭音断器”也并非一无是处因而应该全盘否定和摈弃,作为一种辅助的措施还是有其特殊功用的。最起码的宋瓷是不可能发出今天才能作到的1350度以上高温所特有的高亢靓丽、余音袅袅的声音来的。

在此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在纷繁浩瀚而又瑰丽璀璨的瓷器的海洋面前,无论是瓷器方面的学者、专家,还是瓷器方面的爱好者、收藏家,一如坐井观天或盲人摸象、管窥蠡测,任谁都难窥全豹,历史和现实也都不可能允许我们全程、全景式地全知全觉、尽览尽晓,没有谁能够活到上千岁。既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就都有虚心求证的义务,而无傲慢骄傲的资本。无论是谁,你的观察、研究与结论都难免带有局限性、片面性和局部性,即使它们是客观、真实而正确的,也未必就一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指导性和示范性,把它当作真理而企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图谋和做法是荒谬、荒唐而幼稚可笑的。因此我们要有一种兼收并蓄的胸襟与气度,更何况现实世界中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情形少之又少,而或此或彼、亦此亦彼的状况却多而又多的呢!

宋代瓷器尤其是五大名窑瓷器,既有生来就没有气泡的,也有原来有气泡而到今天却气泡全失以至没有气泡的,更有生来就有气泡一直流传到今天依然靓丽非凡的(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重点讨论)。

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我们自己拥有的、看过的、知道的宋瓷是没有气泡的和声音是闷哑的就否定所有有气泡的和声音清越的宋瓷,当然也更不能反其道而逆行之。否则就都是坐井说天、夜郎自大的可耻、可鄙而又可悲的历史匪徒、文物流氓的丑恶行经!

如果一个瓷器鉴定者秉持这种观念和做法,其后果则尤为严重和可怕,因为许多历经天灾人祸、战火动乱、历史沧桑磨难而硕果仅存的古瓷真品和珍品,就都有可能在这种偏颇、无知而幼稚的偏执与轻率中化作瓦砾与垃圾!

所以我们有必要、有义务共同鄙视、抵制和批判某些不学无术的伪专家、假学者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一票否决主义”,戳穿其丑恶更罪恶的面目与实质,还原历史与现实的真实面目,杜绝瓷器真品和珍品的人为毁坏与不当流失。

(3)使用特殊技术手段使瓷器没有气泡。

查阅相关文献记载,结合自己的观察所得,除黑色釉、酱色釉和茶叶末釉等极少数单色釉、结晶釉瓷器品种外,元以后尤其是民国至今的瓷器尚不能做到釉层在100倍放大镜下绝无一个气泡的瓷器的颠峰状态和最高境地,至少是所有仿五大名窑的瓷器(官仿、民仿都在内)莫不如此。

当然这也不能过分绝对化,因为笔者的阅历终究十分有限,所知不全、所见不多而所识者则更少,因此若哪位仁兄靓妹有背离这种观点和结论的新发现而又愿意与笔者沟通交流的话,则本人万分感激和欢迎,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就是不断探索、整理发现、还原历史、秉承文明,而不是标新立异、争名逐利、惟我独尊。

这就为我们区分新旧、辨别真伪、断定年代划定了一条十分有益、有用且有力的界限,至少当我们碰到一件在100倍放大镜下确实无一气泡的非黑、酱、茶釉瓷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不可以、不能够因为器型新颖从未见过或者有一些作伪痕迹等原因而轻率地予以完全否定。

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固然是透悉“似是而非”,戳穿伪赝者的本质,但另一项更为紧迫和重要的责任就是拨云见日、慧眼识珠,找出“似非而是”的那些被历史和无知所遗忘、遗弃、篡改、扭曲的瓷器的真品和珍品。

靠那些秉持历史虚无主义和现实荒芜主义、目空一切、唯我为尊的所谓专家和那些不肯、不愿、不敢走出瓷器理论的象牙金塔的所谓学者们,是绝对不能抢救出那些被尘垢、被屈辱、被佚散的国宝的!

弟兄们,“似非而是”才应该是我们“捡漏”拾遗的主战场!不要轻信那些眼睛里只有故宫等著名博物馆的所谓专家、学者的妄言与妄断,民间的收藏实力、精品潜力浩瀚无边。

1,2

投资分析

当代艺术收藏:中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化

“黄龙玉泡沫”为何必然破灭?

数倍攀升犹如失控 紫砂收藏疯涨

砸千万专收黄龙玉 六年价格上升万倍

现货金255元/克 金价创3个月新低

当代艺术瓷升值快 文革瓷行情看涨

5斤鸡血石卖500万元 疯狂不只黄龙玉

挑选红宝石也要看4C 七月生辰石今年火起来

鉴定知识

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邮票鉴别原胶和二胶的一些心得

古玩造假手法层出不穷 辨伪方法各显神通

青铜器辨伪办法:商前期器轻薄

辨别这三类假邮票有技巧

李雷——元青花瓷鉴别要点

明初瓷器龙爪如鹰爪 瓷器龙纹变化反映国力盛衰

元代青花瓷鉴定法

打眼捡漏

借你一双慧眼辨汝窑瓷

康熙青花瓷的 30 个特点

如何鉴别哥窑上品学问大

版权声明

报业集团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方法

网站地图

Copyright 1996-2009 Henan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网络视听许可证1607212号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