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的文化内涵

作者:戴吾三高宣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12期

  摘要 科学史界一般认为,《考工记》是“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集”。作者认为,不止如此,实际该书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地域色彩,官书特征,五行之说,尚六意识,遵礼定制,和合思想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考工记》 文化内涵

  《考工记》一书,作为《周礼·冬官》的补遗而被保存,实际本是单独的一个作品,这在史学界已有定论。

  由于《考工记》记述了中国先秦时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故使得该书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考工记》的研究,早已为史学界,尤其是科技史研究者所关注。

  科学史学界一般认为,《考工记》是“一部有关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集”[1]。诚然,书中所见,述及的技术门类、工种广涉春秋末战国初期的运输、生产工具、兵器、乐器、量器、玉器、制革、染色等各生产方面,对多项工种都制定有详备的技术规范。但对该书细读揣摩,分明还感受到它特殊的文化意蕴,如浓厚的地域色彩、鲜明的官书特征,五行之说、尚“六”意识,遵“礼”定制,“和合”思想等。我们认为,对《考工记》不应忽视文化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对《考工记》的文化内涵作一探讨,期望会有助于对该书做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一、地域色彩 官书特征

  (一)浓厚的地域色彩

  《考工记》的地域色彩体现在它所用的齐地方言、言及的地理范围和衡量之名上。

  所用齐地方言,清代江永、当代郭沫若、陈直引郑玄注时已有强调,以陈直所论最详。[2]现按《考工记》文中先后顺序总列于下:

  1.“不微至无以为戚速。”郑注:“齐人有名疾为戚者,春秋传曰,盖以为操之为己戚矣。”

  2.“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阤也。”郑注:“齐人之言终古,犹言常也。”

  3.“察其菑蚤不[g0hb.jpg],则轮虽敝不匡。”郑注:“泰山平原所树立物为菑,声如菑。”又《公羊·文十四年》传曰“如以指则接菑也”,公羊亦属齐语。

  4.“重三锵。”郑注引《说文》:“锵,锾也。今东莱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环,环重六两大半两,锾、锵似同矣。”按:此用齐东莱人方言,大半两是三分之二两。

  5.“山以章。”章读为獐。郑注:“齐人谓麋为獐。”《诗》陆疏云:“青州呼鏖为獐。”

  6.“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说文》:“椎,击也,齐谓之终葵。”

  7.“是故勾兵椑。”郑注:“齐人谓斧柯柄为椑。”

  8.“今夫茭解中有变焉,故校。”郑注:“茭读如齐人名手足腕为骹之骹。”

  9.“筋三侔。”陆德明《经典释文》:“齐人呼土釜为牟。”

  以上列得齐方言九例。当然,亦有别国方言见使用的,如“辀”为楚、卫方言,“[g0hb.jpg]”为蜀语等;亦有不独齐人有此语者,如《楚辞》、《九歌》有“终古”一词。但就《考工记》文中方言的分布和出现频率言,则无可否认齐地方言是占主流地位。

  《考工记》言及的地理范围,见该书记载:“橘逾淮而北为枳,貉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淮、济、汶系指淮水、济水、汶水,皆在齐鲁间。此引文在《晏子春秋》、《左传》中也有类似出现,两书前者是齐国作品,后者是鲁国作品,大抵“橘生淮南”等句是春秋战国间齐鲁之地极为流行的谚语,《考工记》的地域色彩于此可见一斑。

  衡量之名多为齐制,这是《考工记》地域色彩的又一体现。典型一例见《考工记·栗氏为量》记载:“量之以鬴。”郑注:“四升为豆,四豆曰区,四区曰鬴,鬴十曰钟。”鬴即釜,古同音。参见《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现代工程技术著作由于所用术语的规范、统一,已无从谈及地域色彩(特别就一国之内言)。但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涉及工程技术的著作反映地方文化,这却是极自然的事。

  (二)鲜明的官书特征

  《考工记》不仅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还表现出强烈的官方色彩。郭沫若、贺业钜等人认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3]仅说官书,含义似显笼统,故有必要再确切说明其特征,这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考工记》所记载的是官府手工业,而非民间手工业

  (1)《考工记》反映出当时的手工生产已有严密的组织和管理。书中所记六大技术门类三十个专业,各专业具体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工匠),而其上都有专职官员管理生产,职称有“人”、“氏”、“师”。“人”“氏”属下级工官,“师”为高级工官,后者权限更大,不仅有监督权,也有处罚权。民间手工业是断无设置专业工官的事。

  (2)《考工记》反映出手工业生产既有细致分工,也有技术协作,这是大型手工作坊或工场的情况。分工有利精湛专业技术,而协作可促使生产效率提高,满足大批量生产。接《考工记》记载,在某些专业分工中,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则称之为“国工”,即“国家级”工匠。这显然不是民间手工业的情况。

  (3)《考工记》所记载的器物多为军品或宫廷用品。军品如兵车、铜兵器(戈、戟、矛、剑)、弓矢、皮甲等。春秋时期,干戈不息,重要的兵器生产皆为国家控制,以保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而礼器、钟磬多供统治阶级所用,不是百姓生活所需。可见,《考工记》反映的不是民间手工业的生产内容。

  2.《考工记》述及的多是具有制度性的生产操作规程、技术规范,而非一般的生产技术资料汇编

  通观《考工记》全文,主要内容涉及:统一产品部件名称用语;确立用料标准及选材方法;制订产品设计标准;确定生产工艺规范;规定产品检验制度、检验标准;建立城邑营建制度及建筑设计制度等。这显然都不是技术资料之类的内容,而是具有国颁标准意味的生产技术制度。

  《考工记》非一般泛论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官书”,这一点在其编写方式上也有充分体现。书中除必须说明之处稍加叙述性文字外,其他大部分都是条文式的硬性规定文字,用的是条文笔调,各条多冠以“凡”字。即使是那些叙述性文字,也多是围绕条文加以阐述。

  综上可以定论说,《考工记》是齐国政府制订的一套指导、监督和评价官府手工业生产工作的技术制度。

  二、五行之说“尚六”意识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孕育于中华文明肇始之际,成长于春秋战国学术繁荣之时,在当时的著作《考工记》中有五行学说的明显表现。

  《考工记·画缋》中有:“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本说五色,而举出的青、赤、白、黑、玄、黄则是六色,这与《周礼》的六官思想是一致的。五色,分东、西、南、北、中之位,亦即木、火、金、水、土的五行;以天地相配,而曰天玄地黄,并属中央之色,以六为五,以符合五行之说。《画缋》文中又说:“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这里暗含着“五德相胜说”的意思,如夏尚青,其德属木,依次相代者为殷之金德;殷尚白,其德属金,依次为周之火德相代;周德属火,故尚赤;周德已衰,自当另有一个水德的王朝出现,以代周室统治天下。[4]

  “五德相胜”说为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所倡。刘歆《七略》说:“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邹子曰: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考工记》系出自齐国学者手笔,文中采五德相胜的观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考工记》中还表现出强烈的尚“六”意识,以往研究《考工记》者对此多未注意,实则对尚“六”意识应作为一重要问题探讨。

  《考工记》中言“六”处甚多,如开篇就说“国有六职”,即把一国之内的多种职事归为六种: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又如“筑氏为削”说:“长尺博寸,合六而成规。”意即削(书刀)长一尺,阔一寸,六把恰好围成一个正圆形。有趣的是,出土实物齐刀币,其形制呈尖锋,凹刃弧背,直柄环首,一般长约18厘米,宽约2.5厘米,六把齐刀币恰可围成一个正圆形!

  特别如《考工记》中“金有六齐”述文更耐人寻味,原文如下:“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六齐”是指六种青铜合金配方,其“分”的涵义究竟指什么?相应器物检测成份的统计规律又如何?进入本世纪特别是建国以来,先后有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综而观之,关于“六齐”铜锡含量比主要有三种解释,[5]如表所示:

  表:六齐铜锡含量比

  

  梁津的解释中,除钟鼎之齐的锡量与殷墟、西周时期的容器及乐器接近外,其它诸齐的含锡量与商周各时期实际情况皆不符。陈梦家、郭宝钧的解释中,钟鼎、斧斤、戈戟三齐,除斧斤之齐的含锡量与殷墟时期相合外,其余与殷墟、西周各时期实际情况皆不符,然三者却与东周实际情况接近或相同。由此,有作者下结论说,《考工记》中“六齐”之说反映了东周时期合金配料的情况。[6]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妥的。近年,苏荣誉等人对979件青铜器的1040组成分进行了统计,考察“六齐”与统计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表明,先秦青铜器的合金成分相当复杂,绝大多数青铜器都不是铜-锡简单青铜,而是含有铅、铁、硅、硫和锰、镍等多种元素的复杂青铜。在商代早期,中国青铜器就形成了以高锡高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独特系统。先秦青铜器的含锡量集中在6%~17%,含铅量集中在0%~16%。[7]这样,以往不管哪一种铜锡含量比解释与实际情况都不能很好地符合。

  分析“六齐”述文,可以发现:六种齐型排列整齐,含锡量循序渐进,具有很强的公式化意味,但整齐的数字却对应着比较混乱的器物排列,如兵器就有戈戟、大刃和削杀矢,而《考工记》中却没有涉及在当时社会上起重要作用的青铜货币;“六齐”内容中也没有涉及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在起重要作用的铅。因此,苏荣誉等人认为,将“六齐”看作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制作的合金规范是没有根据的,也更不是当时青铜工艺实践的总结。[8]苏荣誉等人基于大量的青铜器物成分检测统计,驳前人之说,难能可贵,只是惜未能进一步揭示“六齐”的文化内涵。

  我们认为,“六齐”的真正内涵在于尚“六”意识。《考工记》的作者面对工匠积累起的青铜冶铸丰富经验,没有作客观的记录,而是在大致的范围内予以总结整理,其指导思想便是以“六”规范。这样说的依据不仅因为书中有多处事物分类涉及“六”,还因为齐地有尚偶数的习俗渊源。考古发现,临淄齐国故城相当一部分春秋墓中的随葬陶器组合是由4种器物偶数配成,“即以鼎、豆、簋、罐4器,或4或6地组成,组合稳定。”[9]至今在鲁中一带民间习俗中,有“不知四、六”的说法,意谓某人不懂礼数,似可说明“六”字是一个有关标准、和顺、吉利的数字。

  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言及秦始皇“数以六为纪”,如“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等。这说明“尚六”的影响,秦统一后的某些“数以六为纪”是对历史形成的制度的继承。

  当然,我们在此仅提出有关尚“六”的观点并作初步探讨,关于尚“六”的历史渊源,尚“六”与尚“五”有何种关系,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规格严明 遵礼定制

  周代礼制繁复,反映在具官书性质的《考工记》中,不同等级所用的器物规格也都给以明确规定,诸如尺寸、重量、弧度、颜色等,打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烙印。如《桃氏》规定剑制:“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鋢,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鋢,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鋢,谓之下制,下士服之。”鋢为古代重量单位,合六又三分之二两。剑的尺寸、重量与级制一一对应。又如不同级制的弓其规定是:“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10]另外还有角度的规定:“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为诸侯之弓,合士而成规;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规;士之弓,合三而成规。”[11]“成规”即指用几只弓可围成一个整圆,或说每只弓的弧度是一圆周的多少,按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序排列,其所用弓之弧度分别为:2/9π、2/7π、2/5π、2/3π,分母成等差级数。这是以量的概念来表达各位不同的礼制用器制度。

  宗周礼制对技术活动的影响在《考工记》中还有许多重要表现。

  以“匠人建国”为例考察。“匠人建国”讲的是建城邑求水平定方位的测量问题:“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以县,眂以景,为规。识日出为景,与日入为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引文中提到多步细致的操作,这无疑是匠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表明至周时城邑布局方位测量已够复杂和严格(一般认为《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的都城制度)。细细揣摩这段话,我们分明感到,这背后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因为很清楚,建筑布局方向不是人类生存需求的基本要素。人类上古时代“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12]根本不顾及方向,待知“筑土构木,以为宫室”时,古代其基本指导思想也就是要能趋利避害,“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13]方向的选择虽有但不严格。进一步发展方位讲究了,再进而有了较复杂的方位测量操作。这当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方位测量技术的产生、发展和中国古代阴阳观念的产生、发展密切关联,与古代宗法封建礼制制度的形成也密切关联。再结合《考工记》中的营建制度对这问题更益了解。

  在“匠人营国”中提出了依爵位尊卑而定的礼制营建等级制。文中举城隅及道路为例,说明三级城邑(王城、诸侯城、都城——卿大夫采邑)营建制度上的等级差别。具体办法是以王城为基准,按一定的差额依次递减。以城隅高度为例,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这样,“都”的城隅高度只允许相当王宫的门阿高度,即高五雉。诸侯城的城隅仅相当于王城的宫城城隅高度,即高七雉。而王城城隅高度是九雉。然则三级城邑的城隅高度是据“以高为贵”[14]的礼制要求,按爵位尊卑依次递降两雉。又以道路宽度为例,“匠人营国”规定:“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就是说,诸侯城的经纬涂宽度只相当王城的环涂宽度,而卿大夫采邑——“都”的经纬涂宽度再降一等,仅相当王城野涂的宽度了。这样本“以多为贵”,[15]三级城邑经纬涂宽度是:王城为九轨,诸侯城为七轨,“都”为五轨。

  由此可知,“匠人建国”规定王城、诸侯城、都这三级城邑的礼制营建制度量的级差,是用一组以二为公差的等差级数来表达。王城为最高等级,用九;诸侯城次之,用七;再次为“都”,用五。这组等差级数便是九、七、五。[16]遵“礼”定制,用心深矣。

  四、“和合”思想 涉物关人

  “和合”一词,“和”的意思为和谐,和睦;“合”的意思是结合,联合。“和合”代表着不同质的要素联系构成的整体系统。在中国古代,“和合”的思想观念广泛影响于技术、艺术、国民经济、行为方式、文化心理等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工记》中,贯穿着“和合”的思想,最明确的表述见《考工记·国有六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段述文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技术传统中一个深刻的造物2原则或价值标准。

  所谓“天时”、“地气”,是来自大自然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而“材美”、“工巧”,则是来自主体方面主观因素的作用。这两方面因素的决定性直接体现在器物制作过程中。

  《考工记》认为天时气候、地理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器物的质量。何谓“天时”?《考工记》指出:“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即说,天有时助万物生长,有时使万物凋零;草木有时欣欣向荣,有时枯萎败落;石有时顺其脉理而解裂;水有时凝固,有时化为雨露;这些都是天时。这里清楚地表明了对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的一定认识。何谓“地气”?《考工记》指出:“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地气”包括地理、地质、生态环境等多种客观因素。地理环境不同会影响动、植物的变异或生存;各地矿物成份不尽相同,水所含的微量元素有别,皆会造成金属制品的组织和热处理的优劣差异。这也正是造成精良的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的内在原因。

  在顺应“天时”、“地气”,也即人适应、协调于大自然因素的前提下,《考工记》强调“材美”与“工巧”。所谓“材美”,是肯定人对材料质地品性的选择性,要求工匠根据实际需要去主动地体认材料的美(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具体到某一器物制作,又涉及合理地选材和用材。

  “材美”的原则多少还包含一些适应于自然的要求,而“工巧”则更多地是对人的创造性的肯定。《考工记》一再提到“三材既具,巧者和之”,[17]“六材既聚,巧者和之”。[18]《轮人》和《庐人》篇中几次出现“国工”,即国家级工匠的提法,认为巧工的最高级是国工。诸如此类,说明《考工记》作者对工巧的重视和对巧工的推崇。

  “和合”的技术思想不仅体现于《考工记》制作器物的精良上,也体现于器物有效配合的要求上。如论述车辀与驾马的配合,《考工记》强调:制作合度的辀 “欲弧而无折,经而无绝。进则与马谋,退则与人谋。终日驰骋,左不楗;行数千里,马不契需;终岁御,衣衽不敝,此为辀之和也。”即说,辀要弯曲适度而无断纹,顺木理而无裂纹,配合人马进退自如,一天到晚驰骋不息,左边的骖马不会感到疲倦。即使行了数千里路,马不会伤蹄怯行。御者一年到头驾车驰驱,也不会磨破衣裳。这就是辀的曲直调和。

  总之,从“和合”的理念与目标出发,通过“和合”的方法与手段,以达到“和合”的境界与效果,这正是《考工记》作者所信奉和追求的。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有影响的著作,《考工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以上我们着重从文化方面对《考工记》作了探讨,期望有利于对《考工记》做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

  注释:

  [1]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08页。

  [2]陈直:“古籍述闻”,《文史》第3辑,1963年10月。

  [3]郭沫若:“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天地玄黄》,大孚出版公司,1947年;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4]夏纬瑛:《〈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农业出版社,1979年。

  [5]梁津:“周代合金成分考”,《科学》1925年第10期;陈梦家:“殷代铜器”,《考古学报》1954年第7期;郭宝钧:《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周始民:“《考工记》六齐成分的研究”,《化学通报》1978年第3期;吴来明:“‘六齐’商周青铜器化学成分及其演变的研究”,《文物》1986年第11期。

  [6]宣兆琦:“《考工记》的国别和成书年代”,《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

  [7][8]苏荣誉、华觉明、李克敏、卢本珊:《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307页。

  [9]张学海:“关于齐鲁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10][11]《考工记·弓人》。

  [12]《礼记·礼运》。

  [13]《墨子·辞过》。

  [14][15]《礼记·礼器》。

  [16]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17]《考工记·轮人》。

  [18]《考工记·弓人》。

作者介绍:戴吾三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讲师 高宣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讲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