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方案

高大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方案编制指导书

一、编制专项方案及论证范围判定

高大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方案(标准版)

以北京地区某工程为例,其它地区参照执行

一、编制依据 1.1主要法律、法规

1.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1.3施工图纸

1.4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2设计概况

2.3超大截面梁分布情况

本工程地下车库分布有部分大截面混凝土梁,按照住建部“建质87号文”,线荷载超过20kN/m,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

超大截面梁分布情况

600×1000梁分布范围(粗黑色梁)

600×1000梁位置剖面图

900×1100梁分布范围(粗黑色梁)

-3.300

-7.170

900×1100梁位置剖面图

E 楼1900×1200梁分布范围(阴影部分)

E楼1900×1200梁位置剖面图

2.4模板支撑基础

600×1000梁模板支撑立杆设置在地下车库-3层顶板上,地下车库-3层顶板厚度2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内配三级钢Φ10@200双层双向,楼板设计活荷载标准值为4kN/㎡。

900×1100梁模板支撑立杆设置在地下车库-3层顶板上,地下车库-3层顶板厚度3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内配三级钢Φ14@200/Φ16@200双层,楼板设计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

1900×1200梁模板支撑立杆设置在E 楼基础底板及地梁上,E 楼底板厚度6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部位)模板支撑立杆设置在自然地面/回填土上,基底土层为 (类别),回填土压实系数为 ,(地堪报告揭示)地基承载力为 Kpa。 2.5施工特点及难点分析

(主要从超高,超重,超长,高宽比大,不规则结构平面造型,不利的地基基础情况及材料的不利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3、施工部署 3.1模架方案选择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及特点,结合现场资源状况,确定高大模板体系选型如下:

3.2施工进度计划

3.3技术准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工程质量合格”,在本工程的审图中,要将建筑图和结构图紧密结合起来,接到施工图纸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质量员、现场责任师、测量员、劳务单位技术骨干等一块进行图纸自查,对设计疑问及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并做好记录,请设计人员进一步明确,由甲方、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确认(签字),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部编制专项方案,进行项目评审,报集团公司科技部审批,并组织专家论证。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责任师、质量员、安全员、测量员、劳务单位技术骨干及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项方案交底。

脚手架搭设前现场责任师应按本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2人员准备

由于此模板支撑架属于超大构件架体,搭设难度较大,为不影响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需选择经验足、责任心强的架子工若干名。架子搭拆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等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项目经理 蒋常生

项目总工 王林和生产经理 刘朝川

技术部 严伟讯 安全部 王海坤 工程部 向栋峰

劳务项目经理 邓洪涛

劳务安全主管郑黄大强春

劳务技术主管李李代政全

劳务架子工长姜杨开满军

劳务木工工长李李志越刚劳务钢筋工长李邓镇彪林

劳务 砼工长陈杨池登德喜

3.3材料准备 3.3.1碗扣

(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用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的Q235A 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的规定。

(2)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 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9440中KTH330-08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3)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4)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型的下碗扣,铜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 /T 700 申Q235A 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 ,并应经600-650°C 的时效处理。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应为48mm ×3.0mm ,钢管壁厚应为3.0(0,+0.25)mm 。

(6)立杆连接处外套管与立杆间隙应小于或等于2mm ,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 ,外伸长度不得小于110mm 。

3.3.2钢管

梁底模板支撑采用Q235级Φ48×3.5mm 的钢管支撑体系,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的相应规定,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钢管外涂刷防锈漆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完好。所有进场的脚手架用钢管安排专人按要求逐根检查,符合要求的才能用到本工程,否则按退货处理。 3.3.3扣件

钢管连接必须采用合格的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和、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扣件。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进场扣件必须安排专人逐个检查,并按要求进行复试,复试合格之后才能用到本工程上;不合格扣件按退货处理。 3.3.4脚手板

木脚手板应使用厚度不小于50mm ,长为4m ,宽不少于250mm 的落叶松板,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二级材质的规定。木脚手板使用前为防止破裂损坏,在距跳板两端8cm 处用8#铅丝紧箍两道并钉固。禁止使用有扭纹、破裂和横透疖的木板。 3.3.5安全网

采用大眼锦纶网做平网,安全网采购,必须使用经市、局(公司)认证厂家的产品。不能使用未经检验合格或非指定认证厂家的产品。 3.3.6可调式U 型托

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直径不得小于36mm ,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外露长度不得大于200mm 。 3.3.7木方

50mm×100mm(实际计算尺寸38mm ×88mm ),100mm×100mm(实际计算尺寸88mm ×88mm ),木方截面尺寸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要平直,抗弯抗剪强度等值必须达到施工及规范要求。材料进场时现场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要求厂家提供相关的强度检测报告;同时要检查木方的截面尺寸,确保木方的抗剪强度满足计算要求。

3.3.8主要材料进场复试项目

进入现场的钢管和扣件必须按《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京建材[2006]72号) 要求进行现场抽验检测,只有进行抽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工程中。

本工程支架体系所用的钢管、扣件等均由租赁公司提供。脚手板和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

应用到本工程支撑系统所有的材料进场时,按要求安排专人逐一仔细的检查,核验相关证件;只有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应用到本工程,否则做退货处理。

3.3.8材料进场计划

3.3.9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3.4施工进度安排

4、超大截面梁支撑设计 4.1超大截面支撑概况

600×1000梁分布范围(粗黑色梁)

600×1000梁位置剖面图

900×1100梁分布范围(粗黑色梁)

-3.300

-7.170

900×1100梁位置剖面图

E 楼1900×1200梁分布范围(阴影部分)

E楼1900×1200梁位置剖面图

4.2模板支撑基础

600×1000梁模板支撑立杆设置在地下车库-3层顶板上,地下车库-3层顶板厚度2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内配三级钢Φ10@200双层双向,楼板设计活荷载标准值为4kN/㎡;900×1100梁模板支撑立杆设置在地下车库-3层顶板上,地下车库-3层顶板厚度3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内配三级钢Φ14@200/Φ16@200双层,楼板设计活荷载标准值为120kN/㎡;1900×1200梁模板支撑立杆设置在E 楼基础底板及地梁上,E 楼底板厚度6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4.3设计参数

梁底模板采用15mm 厚覆膜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 ×100mm 木方,主龙骨采用100×100木方;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碗扣架,与两侧顶板碗扣支模架采用扣件拉接。梁侧模内龙骨采用50mm ×100mm 木方,竖向设置Φ16对拉螺栓,外龙骨采用Φ48×3.5双钢管。

梁底支撑设计参数

4.3.1梁600×1000

600×1000梁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注:1、梁底50×100木方;2、梁底100×100木方;3、梁底15mm 覆膜多层板;4、板底15mm 覆膜多层板;5、板底50×100木方;6、板底100×100木方;7、梁底支撑立杆;8、板底碗扣支撑立杆;9、梁、板底碗扣水平钢管;10、梁、板扣件式水平钢管;11、ф16对拉螺栓;12、ф48×3.5双钢管;13、50mm 厚木垫板

4.3.2梁900×1100

-3.300

-7.170

900×1100梁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注:1、梁底50×100木方;2、梁底100×100木方;3、梁底15mm 覆膜多层板;4、板底15mm 覆

膜多层板;5、板底50×100木方;6、板底100×100木方;7、梁底支撑立杆;8、板底碗扣支撑立杆;9、梁、板底碗扣水平钢管;10、梁、板扣件式水平钢管;11、ф16对拉螺栓;12、ф48×3.5双钢管;13、50mm 厚木垫板

4.3.2梁1900×1200

-3.530

-7.450

1900×1200梁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注:1、梁底50×100木方;2、梁底100×100木方;3、梁底15mm 覆膜多层板;4、板底15mm 覆膜多层板;5、板底50×100木方;6、板底100×100木方;7、梁底支撑立杆;8、板底支撑立杆;9、梁、板底水平杆;10、ф16对拉螺栓;11、ф48×3.5双钢管;12、50mm 厚木垫板

4.4构造设置

4.4.1碗扣支撑架扫地杆距地面小于等于410mm ,扣件式支撑架距地面小于等于200mm ,每个立杆底部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垫板。立杆支撑上下顶实,不得有松动。立杆垂直度应≤1/300,且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

4.4.2扣件式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同一截面接头率应小于等于50%。

4.4.3立杆顶端使用可调U 托,其丝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 ,伸出长度不得大于300mm ,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

4.4.4模板支架顶部支撑点与支架顶层横杆的距离(自由端长度)小于等于400mm 。 4.4.5模板支架四周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在垂直跨度方向每隔≤8m 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4.4.6在架体最上一步水平杆位置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 ~8m 。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 。

4.4.7超大梁梁下每步小横杆必须与相邻楼板满堂架立杆拉结,拉结跨越不得少于2根立杆。当梁两侧临空时,应与操作架横向拉结。拉结横杆采用碗扣水平杆或钢管。

4.4.8为增强满堂支撑架侧向稳定性,采用刚性连墙件与框架柱进行抱柱连接,每两步横杆设一道,确保架体与柱子连接牢固,抱柱混凝土柱的四边垫设现场废旧模板,以免破坏柱表面,水平拉结杆件采用扣件扣紧,增强脚手架侧向稳定性,详见下图所示。

扣件钢管抱柱

抱柱构造图

4.4.9对于无法设置连墙件的地方,采用U 型托顶紧墙柱。

支架顶撑构造图

5、施工方法 5.1施工流程

放线、布置底座→放纵横水平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层立杆,底端与水平扫地杆扣接固定,固定底层杆前应校核立杆的垂直度,每个方向装设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二层水平加固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杆符合要求后,用扳手拧紧扣件螺栓→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

再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确保构架质量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水平杆安装„随后按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 5.2安装方法

5.2.1支撑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

班组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5.2.2对钢管、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配件。 5.2.3对工作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5.2.4根据立杆平面布置图要求放线定位,先弹出钢管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

5.2.5立杆底座,在混凝土楼面垫50mm 厚木方。

5.2.6水平杆与立杆扣接牢固,梁板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的规定。 5.2.7安装扣件时,将扣件放端正后再拧紧螺栓,且用力要适当,一般控制在40~50N ·m ,并不大于65N ·m 。

5.2.8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控制,立杆的全部绝对偏差≦50mm ,在脚手架高度段H 内,立杆偏差的相对值小于H/600。 5.2.9立杆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

5.2.10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的布置应严格按要求布置。

5.2.11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注的混凝土墙或柱作为拉结节点,增强整体稳定性。 5.3模板的拆除

5.3.1拆除顺序:梁上顶托→梁底木方→梁底模板→板上顶托→板底木方→板底模板→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支撑立柱„„→下托座→垫木。

5.3.2本工程由于超大构件支模体系面积大,梁截面大,为保证超大构件支模的稳定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要求支架水平拉杆每隔一道均与结构或楼板碗扣支撑架拉结、支顶,混凝土必须达到100%设计强度才能整体拆除。 5.3.3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刀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5.3.4拆除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达到下表要求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5.3.5本工程后浇带处梁,在混凝土后浇带浇筑前并要达到强度要求前不能拆除模板。

5.3.6横跨后浇带处的梁及板模板,需待后浇带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才能整体拆除。

5.4检查、验收 5.4.1材料检查

进入现场的钢管和扣件必须按《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京建材[2006]72号) 要求进行现场抽验检测,只有进行抽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工程中。

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构配件进场检查与验收按下表要求进行

构配件尺寸有抽检不合格时应对该全部构配件进行实测,不满足要求的严禁使用。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4.2扣件紧固力矩检查

采用钢管扣件搭设超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检查的数量为扣件数量的10%,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的应全面检查,直至合格为止。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下的规定确定。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5.4.3其他检查

(1)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②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等配置情况; ③底座、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④限位销等扣件牢固情况; ⑤垫木情况。

(2)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模板支撑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模板支撑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周转使用的模板支撑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3)超大梁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5.5混凝土浇筑

5.5.1混凝土用泵送方法运输,布料机浇筑,布料机不能直接放在顶板钢筋上,底部应两块100×100木方,木方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为防止布料杆倾倒,布料机四周至少应加四根斜撑(φ48钢管),斜撑角度≯600,布料杆出口处软管在布料时应系上绳,严禁施工人员直接用手抱着布料,以防止软管摆动出现意外事故。 5.5.2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5.5.3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5.5.4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要求

(1)超大梁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400mm 。混凝土浇筑应于梁中部

向两边浇捣,或由梁的任一端向中部同时浇捣。严禁从主梁一端向另一端浇捣的方式施工。

(2)使用30或50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 ,取50㎝;30棒应为40.5cm ,取40㎝) ,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3)梁侧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或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振点。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 刮尺刮平。 (4)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强对支撑体系变形的监控。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5)泵送混凝土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管口附近。 6、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支撑 6.1后浇带支撑设计

6.1.1后浇带两侧分别保留双排碗扣脚手架支撑,由基础底板生根,立杆纵向间距900mm ,横向间距600、900mm ,内侧立杆距离后浇带边缘100~300mm ,立杆自由端长度不大于400mm ;水平横杆步距1200mm ,且不少于3道,纵横扫地杆距地410mm ,脚手架立杆底部设置50×250通长木垫板,立杆上部用U 型托托住100×100木方顶紧板底;后浇带两侧双排碗扣脚手架连成一体以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

6.1.2后浇带支架四周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在垂直后浇带方向每隔2.7m 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6.1.3在后浇带支撑架扫地杆及最上一步水平杆位置各设置一道连续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2.7m 。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 。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支撑

6.2荷载计算 6.2.1自重

种植土按容重20kN/m3, 厚度3.0m ;板悬挑最大长度按4.4m ,后浇带支顶后悬挑板按两端简支计算。

种植土产生土压力为20×3=60kN/m2 顶板自重:0.3×(24+1.5)=7.65 kN/m2

后浇带边缘处板荷载为(60+7.65)×4.4/2=148.83 kN/m 6.2.2机械设备荷载

蛙式打夯机荷载取8kN/m2 6.2.3活荷载按4kN/m2考虑。 6.3支撑验算

(1)立杆计算(脚手架自重相对于土压力可忽略不计):

①立杆间距900mm ,其板边缘线荷载对立杆产生的压力为G k =148.83×0.9=133.95 kN

②立杆的轴力设计值

N=1.2(N G1k +NG2k )+1.4∑(N Q1k + NQ2k )

其中:N G1k --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取133.95kN ; N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取0; NQ1k –蛙式打夯机产生的轴力总和,取8×0.9=7.2kN; NQ2k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力总和,取4kN ; 当不考虑回填时机械振动产生的冲击荷载

N=1.2(N G1k +NG2k )+1.4∑N Qk =1.2×(133.95+0)+1.4×(7.2+4)=176.42kN 6.4立杆计算长度

顶部立杆段: l 0= k μ1(h +2a ) 非顶部立杆段: l 0= k μ2h

式中:k ——1.155;h ——1.2m ; a ——0.265m ;μ1 ——1.392; μ2——2.292

顶部立杆段:

l 0= k μ1(h +2a )=1.155×1.392(1.2+2×0.265)=2.78m 非顶部立杆段:

l 0= k μ2h=1.155×2.292×1.2=3.178m 取最不利值计算。 6.5立杆稳定性

N

≤f ϕA

l 03178==20 1i 15. 8

λ=

查表附录A ,表A0.6得ϕ=0. 179

176. 42

=100. 78N /mm 2≤f =205N /mm 2,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0. 179⨯4. 89⨯2

6.6回填土施工

在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混凝土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进行顶板覆土。后浇带所在跨度顶板回填时,采用小推车进行素土运输。素土铺填时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250mm ,500mm 以内采用人力夯夯实,以上采用蛙式打夯机全面夯实3遍,回填土压实系数要求达到0.94。

在后浇带所在顶板跨度两侧设置警戒线,回填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严禁运土车、推土机等大型机械上到沉降后浇带所在跨度顶板上。

7.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组织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图

7.2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7.2.1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钢管、构配件等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7.2.2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爆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措施:

A 、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 、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7.2.3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措施:

A 、搂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木楞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木楞面要平整。

B 、支撑要符合规定的主控项目要求,不同直径的钢管不能混用。严格按要求控制钢管安装的垂直度。

C 、板模按规定起拱。

7.2.4钢管脚手架支撑局部沉降:在钢管脚手架支撑下部位加设底座,楼板能满足承载力要求。

7.2.5钢管脚手架底座整体不稳定: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螺栓伸出自由长度不能超过30cm ,要安装足够的交叉支撑,钢管脚手架的水平拉杆要与邻近坚固物连结,使钢管脚手架不产生位移。

7.2.6梁支座地节点部位要认真处理,剔除下层砼软弱层,并用水湿润,浇灌混

凝土时对节点处垫付5CM 厚同等级砂浆,以保证砼的接搓质量。

7.2.7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在任何情况下模板立柱承受的荷载均不得超过荷载设计值。

7.2.8在砼筑时,应设有专人经常察看模板、支顶有无变形,下沉、胀模、有无漏浆等,发现总是及时报告,采取妥善的措施,必要时停止浇混凝土,待处理后再继续浇注混凝土。

7.3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7.3.1安全管理制度:

A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生产,使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B .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安全责任制,项目经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负管理责任。从施工技术人员到现场作业人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C .完善、落实项目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网络,由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主持安全活动,配备专职安全员,严格安全值班制度。

D .加强安全三级教育、特殊工种工人教育和培训制度、经常性安全生产活动教育制度,坚持做好工人入场教育、召开班前安全会议、宣讲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教授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基本知识、规章制度。

7.3.2安全管理措施:

A .项目施工员必须针对具体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事先作出全面、详细、及时、贴切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位施工人员都明确安全要求,保障施工安全。

B .架子工操作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且架子工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或不适合于登高作业的,不得从事登高临边施工作业。

C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在高度超过超过2m 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作业时精神集中,团结合作,互相呼应、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档”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玩笑、酒后上班。

D .手持电动机具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有效接地或接零,橡皮电线不得破损。各种线路敷设符合规范规定,严禁乱拉乱接。

E .基坑上下应设置斜坡道,并采用20-30cm 的防滑条措施。基坑四周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m 的安全防护栏杆。

7.4安全技术措施

7.4.1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牢。

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有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不正常的人员。

3.工作前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以免掉落伤人。工作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与拆除2m 以上的模板需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5.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必须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6.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7.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使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模板装拆时,上下有人接应,模板、钢管及扣件等应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8.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9.支撑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设在1.8m 高以上。

10.支撑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模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11.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在安装后将洞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将洞口盖好。

12.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

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13.在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应用36V 低压电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

14.木板和方木等材料的存放和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支搭

15.木材加工的废料要及时清理,以防引起火灾。

16.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切工序都必须按施工规范及安全标准要求进行。

7.4.2预防坍塌事故安全保证措施

1) 模板作业前,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2) 模板作业时,支撑系统采用钢管和钢扣件,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管和钢扣件。支撑立杆底部应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剪刀撑和立杆应牢固连接,形成整体。

3) 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4) 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板部位堆载不得超过4KN/m。堆放数量较多时,应对架体进行加固。严格控制楼板支撑架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5) 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模板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

6)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7) 楼板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进行下列作业:

(1)在架体上推车;

(2)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墙件;

(3)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4)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

7.4.3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保证措施

1) 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架子未经检查验收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由架子工进行整改。

2)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 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

4) 架子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

5) 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6) 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并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荷载。

7) 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5m ,然后在护栏上再铺一层密目安全网。

8)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有无松动、倾斜、弯曲变形、位移等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即刻进行加固整改。

9) 混凝土泵管应用支架垫固放在梁上,不得直接与楼板接触。

10)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撑架下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

7.4.4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保证措施

1) 在进行模板安装时,模板的支、拆、起吊严禁碰撞钢管架。钢管架在拆除

前认真检查,并进行交底。

2) 搞好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工作,在搭拆架子过程中材料不得集中堆放,对混凝土墙面及阴阳角要注意保护。材料要分类分规格一头齐码放整齐扣件等零散物品要装袋存放。

3) 架子搭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和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防滑胶底鞋。做好防风防滑安全防护工作。

4)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 拆除4m 高度以上梁、柱、墙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6) 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7)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8) 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9) 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10) 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11) 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脚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12) 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13) 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14) 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钢管时方可拆除。

15)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6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17) 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7.4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生产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各部门主管领导及安全员等人员组成,公司本部设置有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部。

7.4.1应急准备和响应救援机构

(1)项目E+O应急准备和响应救援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电话:[1**********]9

***(总工程师)电话:[1**********]

***(生产经理)电话:[1**********]

***(安全总监)电话:[1**********]

***(质量总监)电话:[1**********]

***(工程部经理)电话:[1**********]

***(工长)电话:[1**********]

***(劳资)电话:[1**********]

***(办公室主任)电话:[1**********]

7.4.2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7.4.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项目经理部建立E+O应急准备和响应救援值班室,值班室在工程部,电话:010/82240881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

(2)项目经理部应急电话

火警:119

急救:120/999

花园路派出所:010/62211011

二炮总医院:010/66343114

应急响应小组办公室„010/83982053

公司安全保证部„„010/83982048

(3)发生安全事故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通信联络组员——公司值班人员——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7.4.4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1)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 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2)讲清楚伤者(事故) 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 的电话或传呼机或传呼电话号码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 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电话通讯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7.4.5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

(1)应急电话的安装要求:

工地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工地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在室外附近张贴“119、110、120”电话的安全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都了解,在应急时能快捷地找到电话拨打报警求救。电话一般应放在室内临现场通道的窗扇附近,电话机旁应张贴常用紧急急用查询电话和工地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以便在节假日、夜间等情况下使用,房间无人上锁,有紧急情况无法开锁时,可击碎窗玻璃,便可以向有关部门、单位、人员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2)急救箱的配备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器械敷料类: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针筒) 、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止血

带、止血钳、(大、小) 剪刀、无菌橡皮手套、棉球、棉签、三角巾、绷带、胶布、夹板、别针、手电筒(电池) 、绷带、镊子。

药物:十滴水、红药水、创可贴、酒精等。

(3)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油灯等设备。 由于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就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有时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还必须配置安全带、安全绳、担架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工具。

按要求配置各项消防物质及器材,由消防保卫部负责保管。各项临时需用物质如潜水泵、草袋、砂石等,由物资部负责调配。

7.4.6应急响应

(1)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

项目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打电话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项目经理),拨打120求救电话,并通知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等快速进入事发地点。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程度,下达作业区域进行紧急状态、停工指令。判断是否需要通知现场抢险组进入现场。

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设立警戒线,将无关人员清理出现场。同时派人在大门口及关键路口迎接救护车辆。清除障碍物,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医疗救护组接到内部报警后,根据人数及伤情,安排救护队员,带上急救药品、器材赶到事故现场,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根据伤员情况决定就地治疗等待医疗机构到达后,还是主动送往就近医院。

善后处理组根据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示通知受害人家属并安抚家属情绪,与保险公司协商赔偿问题。

技术支持组分析事故原因,对是否需要修改现场施工工序、改进防护措施等提出建议。

(2)触电事故

项目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告知报警人立即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就近录找安全巡查员对触电者进行紧急救治,打电话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项目经理),拨打120求救电话,并通知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等快速进入事发地点。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程度,下达作业区域进行紧急状态、停工指令。判断是否需要通知现场抢险组进入现场。

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设立警戒线,将无关人员清理出现场。同时派人在大门口及关键路口迎接救护车辆。清除障碍物,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善后处理组根据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示通知受害人家属并安抚家属情绪,与保险公司协商赔偿问题。

技术支持组分析事故原因,对是否需要对配电系统进行改进提出建议。 医疗救护组接到内部报警后,根据人数及伤情,安排救护队员,带上急救药品、器材赶到事故现场,对遇险人员进行现场抢救等待医疗机构到来。

(3)坍塌事故

项目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打电话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如有人员被埋拨打120求救电话,并通知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等快速进入事发地点。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程度,下达作业区域进行紧急状态、停工指令。根据事故情况,联系外部救援机构。

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设立警戒线,将无关人员清理出现场。同时派人在大门口及关键路口迎接救护车辆。清除障碍物,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现场抢险组接到通知后,应召集义务抢危小组集合,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进行人员抢救,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

医疗救护组接到内部报警后,安排救护队员,带上急救药品、器材赶到事故现场,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如有人员受伤)。

后勤保障组长根据事故严重性,调派救援物资、及救援人员的生活资料。 善后处理组根据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示通知受害人家属并安抚家属情绪,与

保险公司协商赔偿问题。

技术支持组分析事故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对事故处理提出合理方案,对是否需要修改现场施工工序、改进防护措施等提出建议。

(4)脚手架坍塌事故

项目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打电话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如有人员被埋拨打120求救电话,并通知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等快速进入事发地点。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程度,下达作业区域进行紧急状态、停工指令。根据事故情况,联系外部救援机构。

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设立警戒线,将无关人员清理出现场。同时派人在大门口及关键路口迎接救护车辆。清除障碍物,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现场抢险组接到通知后,应召集义务抢险小组集合,首先切断事故现场电源,组织架子工进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工作,防止其他架子再次倒塌,如有人员被砸应首先清理被砸人员身上的材料,集中人力先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小事故损失。

医疗救护组接到内部报警后,安排救护队员,带上急救药品、器材赶到事故现场,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如有人员受伤)。

后勤保障组长根据事故严重性,调派救援物资及救援人员的生活资料。 善后处理组根据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示通知受害人家属并安抚家属情绪,与保险公司协商赔偿问题。

技术支持组分析事故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对事故处理提出合理方案,对是否需要修改现场施工工序、改进防护措施等提出建议。

(5)倾覆事故

项目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打电话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如有人员受伤拨打120求救电话,并通知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等快速进入事发地点。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程度,下达作业区域进行紧急状态、停工指令。通知机械租赁单位,要求其组织专业人员进入现场。

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设立警戒线,将无关人员清理出现场。同时派人在大门口及关键路口迎接救护车辆。清除障碍物,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现场抢险组首先切断事故现场电源,如有人员被砸应首先清理被砸人员身上的材料,集中人力先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小事故损失。等待租赁单位专业人员来到现场后配合其进行清理工作。

医疗救护组接到内部报警后,安排救护队员,带上急救药品、器材赶到事故现场,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如有人员受伤)。

后勤保障组长根据事故严重性,调派救援物资、及救援人员的生活资料。 善后处理组根据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示通知受害人家属并安抚家属情绪,与保险公司协商赔偿问题。

技术支持组分析事故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对事故处理提出合理方案。

7.5模板监控措施

7.5.1超大梁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7)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7.5.2监测点布设

在监测梁的每跨支架要设三个断面,即两端及跨中。每个断面设1个测点,即支撑架1个点,支架立杆上端的点位采用挂钢丝垂球作检测点的办法。监测点采取在周边位置的柱、墙和钢管架上涂红漆作为监测标记,监测变形预警值10mm 。

7.5.3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从支模板、钢筋安装、浇筑混凝土开始到浇筑完混凝土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浇筑完混凝土之后第一天每隔4小时观测一次;第二天每隔8小时观测一次;第三天每隔12小时观测一次。之后根据

观测结果,若变形处于稳定时可以不用进行观测,否则一直进行到观测变形稳定。

7.5.4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当监测数据超过上表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