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如何紧密联系群众

中共信宜市委组织部

http://swzzb.maoming.gov.cn   2012年3月28日 11:17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联系群众,着力夯实群众基础,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紧密联系群众,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地为民而思,为民而谋。

一、当前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集中反映在“四个少”上。

(一)心思少,主观上没有联系群众的意愿。一些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不强,主观上缺乏联系群众的意愿,不愿接触群众,也不想接触群众。一是不想联系。部分领导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做好本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好自己的干部职工就可以了,对于广大的群众,不用去多联系。二是不愿联系。部分领导认为凡是涉及到群众的问题,都是一些难题、怪题、无解题,因此往往不愿“惹屎上身”,不愿去了解群众的情况,不愿去处理群众的问题。三是没空联系。部分领导由于自身工作的繁忙,抽不出时间去走访群众,从而在主观上形成日常工作是主业,联系群众是副业的观念。在主业都忙不过来时,觉得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去完成副业。四是不屑联系。部分领导觉得联系群众和自己的日常工作没有多大的直接关联,对工作的成效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不用联系。个别人甚至认为联系群众与自己的前途,与自己的升迁进步毫无关系,不屑联系。

(二)动脑少,不知道怎样去联系群众。部分领导虽然主观上有联系群众的观念,但对这个问题思考不多,经验较少,不知道怎样去紧密联系群众。如部分领导习惯于闭门办公,开展工作常常是通过电话指挥和远程操控,对基层情况不了解,对群众的所需所求知之不多,不知道怎样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关心群众;部分领导放不下架子,日常的待人处事方式、语言行为习惯等与群众距离过大,虽然主观上也想接近群众,但却不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部分领导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懂透过新的方式、新的载体、新的途径去联系接触群众;部分领导只在工作中或有迫切需要时才去联系群众,而不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日积月累,主动与群众培养感情。

(三)动手少,缺少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不少领导干部虽然充分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但往往没有把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缺少真正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一是联系群众的方式少。对于如何加强联系群众,部分领导干部只说不做,缺少针对性的举措,没有建立领导接访日、领导咨询日等制度,也没有设立领导信箱、领导热线等,或者是空有制度和方式,却没有真正贯彻执行,使得领导和群众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二是倾听群众的呼声少。部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流于形式,听不进群众的肺腑之言,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来自群众的声音也没有作为决策依据,使得联系群众成为了一句空话。三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少。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接待了群众,听取了群众的意见,了解了群众的需求,但往往以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难题。导致一些遗留问题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动脚少,不注重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目前,许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仍停留浅层次上,而没能真正深入到基层去联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是办公室接访多,主动下访少。部分领导干部的联系群众工作,仅停留在办公室接访群众的层面上,缺乏到一线体验生活的热情,没有主动抽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没有走家进户下访群众。二是联系上层人士多,联系底层群众少。一些领导干部的所谓联系群众活动,主要是和部分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打交道,而真正和最底层的群众接触较少,造成联系群众的范围较窄,了解的程度不够深入,反馈上来的问题不够中肯。三是固定的参观访问多,深入的调查研究少。部分领导干部进行视察调研时,往往走过场、走程序,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行程,习惯于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而不善于带着问题不定期下访,不善于利用走访、暗访、微服私访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这样一来,自然无法深入了解群众,也无法被群众所接纳认可。

二、领导干部加强联系群众工作的建议

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应切实放下架子,俯下身来,到最基层的生产一线去,接触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倾听最底层的百姓声音,并要做到“四个多”。

(一)多倾听,诚心了解群众呼声。领导干部要做群众的“倾听者”,学会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一是要听真话。领导干部要敞开胸怀,听取人民群众的肺腑之言,尤其是要听取一些反映问题的,提出批评的“带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听实话。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或下乡调研时,不要只听取一些常规性的情况汇报,听取一些虚话、套话、歌功颂德的话,而要着重听取一些反映实际问题、具体问题的实话。三是要听“土”话。领导干部在与群众接触中,不能只听一些素质较高、社会地位较高、政治意识较强人士的片面之词,而要更多地与底层群众接触,听一听他们虽然粗俗但包含道理,虽然偏激但反映实质的“土”话。

(二)多调研,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才能了解第一手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动态,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而在一线进行调研时,应做到“四到”。一是眼到。领导干部在调研时不能光听不看,而应多走走,多看看,到工作生产的最前线去看看,到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去看看,到行程安排以外的地点去看看。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实地了解真实情况。二是口到。领导干部在调研时,应该善于发问,善于与群众交流,善于抓住重点问题,向群众全面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善于发现群众谈话中的蕴涵信息,以便对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善于进行针对性的谈话,引导群众敞开心扉讲真话。三是手到。领导干部在下基层调研时,应多动手、多实践,深入到群众中间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这样才能与群众平等相待,拉近距离,加深与群众的感情。四是脚到。领导干部应不怕艰苦,坚持到最基层、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调研,要做到面上铺开,点上深入,通过不断接触各阶层、各职业、各年龄段的群众,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

(三)多干事,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要想获得群众的信服和拥护,就要不断地干事创业,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取群众的支持。一是多为群众干实事。要时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干一些群众最盼望、最迫切、最需要的实事,坚决抵制无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多为群众做好事。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多推行一些事关民生的措施,多上一些能推动经济发展的项目,这样才能惠及群众,赢取民心。三是多为群众解难事。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民生,花力气化解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难题,带头维护社会安定,并以工作为纽带,加强与群众的联系。

(四)多思考,创新联系群众方式。要想在联系群众方面取得新突破,领导干部还应深入思考,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以工作上的创新来增强联系的效果。一是要继续完善传统的联系方式。领导干部要继续坚持深入到基层调研,坚持到群众中体验生活。同时,要继续完善领导接访、政务公开等制度,并变上访为下访,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活动,增加暗访、私访、回访等形式。二是要建立新型的联系群众方式。要探寻各种新型的联系渠道,如可建立决策听证制度、代表委员质询制度等;推行群众民主评议行风、群众监督行政行为等活动;还可建立领导干部定点联系群众等制度,让每个领导都定期、定点、定方向地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三是要善于利用新型载体来加强联系群众。领导干部应学会利用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和载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如领导干部可通过参加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把自己的工作职能等情况向群众作介绍,并与群众进行互动沟通;又可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将本单位的政令、政策等告知群众,消除群众不必要的误解,增强信任度;领导干部还可依托QQ、网络论坛等载体,倾听来自民间的草根声音。

领导干部应如何紧密联系群众

中共信宜市委组织部

http://swzzb.maoming.gov.cn   2012年3月28日 11:17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联系群众,着力夯实群众基础,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紧密联系群众,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地为民而思,为民而谋。

一、当前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集中反映在“四个少”上。

(一)心思少,主观上没有联系群众的意愿。一些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不强,主观上缺乏联系群众的意愿,不愿接触群众,也不想接触群众。一是不想联系。部分领导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做好本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好自己的干部职工就可以了,对于广大的群众,不用去多联系。二是不愿联系。部分领导认为凡是涉及到群众的问题,都是一些难题、怪题、无解题,因此往往不愿“惹屎上身”,不愿去了解群众的情况,不愿去处理群众的问题。三是没空联系。部分领导由于自身工作的繁忙,抽不出时间去走访群众,从而在主观上形成日常工作是主业,联系群众是副业的观念。在主业都忙不过来时,觉得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去完成副业。四是不屑联系。部分领导觉得联系群众和自己的日常工作没有多大的直接关联,对工作的成效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不用联系。个别人甚至认为联系群众与自己的前途,与自己的升迁进步毫无关系,不屑联系。

(二)动脑少,不知道怎样去联系群众。部分领导虽然主观上有联系群众的观念,但对这个问题思考不多,经验较少,不知道怎样去紧密联系群众。如部分领导习惯于闭门办公,开展工作常常是通过电话指挥和远程操控,对基层情况不了解,对群众的所需所求知之不多,不知道怎样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关心群众;部分领导放不下架子,日常的待人处事方式、语言行为习惯等与群众距离过大,虽然主观上也想接近群众,但却不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部分领导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懂透过新的方式、新的载体、新的途径去联系接触群众;部分领导只在工作中或有迫切需要时才去联系群众,而不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日积月累,主动与群众培养感情。

(三)动手少,缺少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不少领导干部虽然充分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但往往没有把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缺少真正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一是联系群众的方式少。对于如何加强联系群众,部分领导干部只说不做,缺少针对性的举措,没有建立领导接访日、领导咨询日等制度,也没有设立领导信箱、领导热线等,或者是空有制度和方式,却没有真正贯彻执行,使得领导和群众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二是倾听群众的呼声少。部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流于形式,听不进群众的肺腑之言,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来自群众的声音也没有作为决策依据,使得联系群众成为了一句空话。三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少。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接待了群众,听取了群众的意见,了解了群众的需求,但往往以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难题。导致一些遗留问题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动脚少,不注重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目前,许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仍停留浅层次上,而没能真正深入到基层去联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是办公室接访多,主动下访少。部分领导干部的联系群众工作,仅停留在办公室接访群众的层面上,缺乏到一线体验生活的热情,没有主动抽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没有走家进户下访群众。二是联系上层人士多,联系底层群众少。一些领导干部的所谓联系群众活动,主要是和部分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打交道,而真正和最底层的群众接触较少,造成联系群众的范围较窄,了解的程度不够深入,反馈上来的问题不够中肯。三是固定的参观访问多,深入的调查研究少。部分领导干部进行视察调研时,往往走过场、走程序,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行程,习惯于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而不善于带着问题不定期下访,不善于利用走访、暗访、微服私访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这样一来,自然无法深入了解群众,也无法被群众所接纳认可。

二、领导干部加强联系群众工作的建议

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应切实放下架子,俯下身来,到最基层的生产一线去,接触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倾听最底层的百姓声音,并要做到“四个多”。

(一)多倾听,诚心了解群众呼声。领导干部要做群众的“倾听者”,学会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一是要听真话。领导干部要敞开胸怀,听取人民群众的肺腑之言,尤其是要听取一些反映问题的,提出批评的“带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听实话。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或下乡调研时,不要只听取一些常规性的情况汇报,听取一些虚话、套话、歌功颂德的话,而要着重听取一些反映实际问题、具体问题的实话。三是要听“土”话。领导干部在与群众接触中,不能只听一些素质较高、社会地位较高、政治意识较强人士的片面之词,而要更多地与底层群众接触,听一听他们虽然粗俗但包含道理,虽然偏激但反映实质的“土”话。

(二)多调研,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才能了解第一手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动态,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而在一线进行调研时,应做到“四到”。一是眼到。领导干部在调研时不能光听不看,而应多走走,多看看,到工作生产的最前线去看看,到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去看看,到行程安排以外的地点去看看。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实地了解真实情况。二是口到。领导干部在调研时,应该善于发问,善于与群众交流,善于抓住重点问题,向群众全面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善于发现群众谈话中的蕴涵信息,以便对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善于进行针对性的谈话,引导群众敞开心扉讲真话。三是手到。领导干部在下基层调研时,应多动手、多实践,深入到群众中间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这样才能与群众平等相待,拉近距离,加深与群众的感情。四是脚到。领导干部应不怕艰苦,坚持到最基层、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调研,要做到面上铺开,点上深入,通过不断接触各阶层、各职业、各年龄段的群众,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

(三)多干事,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要想获得群众的信服和拥护,就要不断地干事创业,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取群众的支持。一是多为群众干实事。要时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干一些群众最盼望、最迫切、最需要的实事,坚决抵制无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多为群众做好事。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多推行一些事关民生的措施,多上一些能推动经济发展的项目,这样才能惠及群众,赢取民心。三是多为群众解难事。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民生,花力气化解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难题,带头维护社会安定,并以工作为纽带,加强与群众的联系。

(四)多思考,创新联系群众方式。要想在联系群众方面取得新突破,领导干部还应深入思考,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以工作上的创新来增强联系的效果。一是要继续完善传统的联系方式。领导干部要继续坚持深入到基层调研,坚持到群众中体验生活。同时,要继续完善领导接访、政务公开等制度,并变上访为下访,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活动,增加暗访、私访、回访等形式。二是要建立新型的联系群众方式。要探寻各种新型的联系渠道,如可建立决策听证制度、代表委员质询制度等;推行群众民主评议行风、群众监督行政行为等活动;还可建立领导干部定点联系群众等制度,让每个领导都定期、定点、定方向地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三是要善于利用新型载体来加强联系群众。领导干部应学会利用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和载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如领导干部可通过参加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把自己的工作职能等情况向群众作介绍,并与群众进行互动沟通;又可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将本单位的政令、政策等告知群众,消除群众不必要的误解,增强信任度;领导干部还可依托QQ、网络论坛等载体,倾听来自民间的草根声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联系群众,着力夯实群众基础,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紧密联系群众,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地为民而思,为民而谋。  一、当前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集中反映在“四个少”上。

(一)心思少,主观上没有联系群众的意愿。一些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不强,主观上缺乏联系群众的意愿,不愿接触群众,也不想接触群众。一是不想联系。部分领导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做好本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好自己的干部职工就可以了,对于广大的群众,不用去多联系。二是不愿联系。部分领导认为凡是涉及到群众的问题,都是一些难题、怪题、无解题,因此往往不愿“惹屎上身”,不愿去了解群众的情况,不愿去处理群众的问题。三是没空联系。部分领导由于自身工作的繁忙,抽不出时间去走访群众,从而在主观上形成日常工作是主业,联系群众是副业的观念。在主业都忙不过来时,觉得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去完成副业。四是不屑联系。部分领导觉得联系群众和自己的日常工作没有多大的直接关联,对工作的成效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不用联系。个别人甚至认为联系群众与自己的前途,与自己的升迁进步毫无关系,不屑联系。

(二)动脑少,不知道怎样去联系群众。部分领导虽然主观上有联系群众的观念,但对这个问题思考不多,经验较少,不知道怎样去紧密联系群众。如部分领导习惯于闭门办公,开展工作常常是通过电话指挥和远程操控,对基层情况不了解,对群众的所需所求知之不多,不知道怎样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关心群众;部分领导放不下架子,日常的待人处事方式、语言行为习惯等与群众距离过大,虽然主观上也想接近群众,但却不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部分领导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懂透过新的方式、新的载体、新的途径去联系接触群众;部分领导只在工作中或有迫切需要时才去联系群众,而不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日积月累,主动与群众培养感情。

(三)动手少,缺少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不少领导干部虽然充分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但往往没有把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缺少真正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一是联系群众的方式少。对于如何加强联系群众,部分领导干部只说不做,缺少针对性的举措,没有建立领导接访日、领导咨询日等制度,也没有设立领导信箱、领导热线等,或者是空有制度和方式,却没有真正贯彻执行,使得领导和群众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二是倾听群众的呼声少。部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流于形式,听不进群众的肺腑之言,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来自群众的声音也没有作为决策依据,使得联系群众成为了一句空话。三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少。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接待了群众,听取了群众的意见,了解了群众的需求,但往往以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难题。导致一些遗留问题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动脚少,不注重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目前,许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仍停留浅层次上,而没能真正深入到基层去联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是办公室接访多,主动下访少。部分领导干部的联系群众工作,仅停留在办公室接访群众的层面上,缺乏到一线体验生活的热情,没有主动抽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没有走家进户下访群众。二是联系上层人士多,联系底层群众少。一些领导干部的所谓联系群众活动,主要是和部分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打交道,而真正和最底层的群众接触较少,造成联系群众的范围较窄,了解的程度不够深入,反馈上来的问题不够中肯。三是固定的参观访问多,深入的调查研究少。部分领导干部进行视察调研时,往往走过场、走程序,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行程,习惯于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而不善于带着问题不定期下访,不善于利用走访、暗访、微服私访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这样一来,自然无法深入了解群众,也无法被群众所接纳认可。

二、领导干部加强联系群众工作的建议

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应切实放下架子,俯下身来,到最基层的生产一线去,接触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倾听最底层的百姓声音,并要做到“四个多”。

(一)多倾听,诚心了解群众呼声。领导干部要做群众的“倾听者”,学会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一是要听真话。领导干部要敞开胸怀,听取人民群众的肺腑之言,尤其是要听取一些反映问题的,提出批评的“带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听实话。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或下乡调研时,不要只听取一些常规性的情况汇报,听取一些虚话、套话、歌功颂德的话,而要着重听取一些反映实际问题、具体问题的实话。三是要听“土”话。领导干部在与群众接触中,不能只听一些素质较高、社会地位较高、政治意识较强人士的片面之词,而要更多地与底层群众接触,听一听他们虽然粗俗但包含道理,虽然偏激但反映实质的“土”话。

(二)多调研,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才能了解第一手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动态,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而在一线进行调研时,应做到“四到”。一是眼到。领导干部在调研时不能光听不看,而应多走走,多看看,到工作生产的最前线去看看,到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去看看,到行程安排以外的地点去看看。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实地了解真实情况。二是口到。领导干部在调研时,应该善于发问,善于与群众交流,善于抓住重点问题,向群众全面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善于发现群众谈话中的蕴涵信息,以便对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善于进行针对性的谈话,引导群众敞开心扉讲真话。三是手到。领导干部在下基层调研时,应多动手、多实践,深入到群众中间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这样才能与群众平等相待,拉近距离,加深与群众的感情。四是脚到。领导干部应不怕艰苦,坚持到最基层、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调研,要做到面上铺开,点上深入,通过不断接触各阶层、各职业、各年龄段的群众,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

(三)多干事,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要想获得群众的信服和拥护,就要不断地干事创业,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取群众的支持。一是多为群众干实事。要时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干一些群众最盼望、最迫切、最需要的实事,坚决抵制无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多为群众做好事。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多推行一些事关民生的措施,多上一些能推动经济发展的项目,这样才能惠及群众,赢取民心。三是多为群众解难事。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民生,花力气化解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难题,带头维护社会安定,并以工作为纽带,加强与群众的联系。

(四)多思考,创新联系群众方式。要想在联系群众方面取得新突破,领导干部还应深入思考,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以工作上的创新来增强联系的效果。一是要继续完善传统的联系方式。领导干部要继续坚持深入到基层调研,坚持到群众中体验生活。同时,要继续完善领导接访、政务公开等制度,并变上访为下访,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活动,增加暗访、私访、回访等形式。二是要建立新型的联系群众方式。要探寻各种新型的联系渠道,如可建立决策听证制度、代表委员质询制度等;推行群众民主评议行风、群众监督行政行为等活动;还可建立领导干部定点联系群众等制度,让每个领导都定期、定点、定方向地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三是要善于利用新型载体来加强联系群众。领导干部应学会利用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和载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如领导干部可通过参加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把自己的工作职能等情况向群众作介绍,并与群众进行互动沟通;又可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将本单位的政令、政策等告知群众,消除群众不必要的误解,增强信任度;领导干部还可依托QQ、网络论坛等载体,倾听来自民间的草根声音。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