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卢军坪

[摘要]在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之后,本文重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探析,包括:国外对于

概念隐喻理论及其主要类型、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及个人的评述。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一、隐喻研究的历史及其特点从亚里斯多德学派开始,对隐喻的研究一向被看作是边缘学科,主

在这段时期,隐喻被视为表达同一意义要局限于诗学和修辞学的领域。

的语言手段,范围限于词汇层次,即仅把隐喻看成是润色的工具,而并未充分认识到隐喻既是语言的文体特征,也是语言的认知特征。到了19世纪,柏拉图学派认识到,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了人类的本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语义研究逐渐兴起,这时,隐喻已经被认为是新的意义产生的语义现象,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上升到句子层面,主要代表人物有布莱克和理查兹的焦点框架理论和互动理论。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又一次成为认知范式中的研究焦点。因为,隐喻处于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的心脏部位,负责意义的产出、传

此时的隐喻不仅被看作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更送和加工。

重要的是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隐喻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据美国语言学家理查兹统计,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目前,隐喻的研究范围正向多学科、多层次的方向扩展。

二、概念隐喻理论

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概念何谓隐喻?哲学家、

加以界定,阐述和分析了隐喻的本质和功能,但大都将隐喻看作一种语

(1980:)站在认知的角度从功能和言现象和文体现象。Lakoff和Johnson

结构两个方面对隐喻的概念加以解释。

从功能上看,“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其中最重要的词是“理解”和“经历”,它们将隐喻引出语言领域。因此“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各种思维活动,不

关于社会的、还是关于人格的、关于语言的或者关管它是关于情感的、

于生与死的,都与隐喻相关。隐喻对于想象和对于理性来说都是不可

。或缺的”

依据这一观点,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和建构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一种由旧知向新知

“由已知向未知的延伸和渗透”熟悉化与非熟悉化或创新化的递归扩展

的波浪式连续转化的过程。我们称这一方式为隐喻性思维方式或隐喻思维方式,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基本的方式。而人类对隐喻思维方式的习得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身体经验。Lakoff和Johnson(1999)指出了这一习得过程“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导我们获得基

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本隐喻,它是身体、

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我们能自动和无意识地获得这些思维隐喻模式,而且一定要利用隐喻进行思维。隐喻的体验性说明它们不可能是任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理据的。”

因此,在我们的语言中出现了这样的比喻:针眼、河口、山脊、山腰、桌子脚、椅子背等隐喻性的命名方式,这也说明了人类是以自我为中心用“体认”的方式来开始认识世界的:他们首先认识到自我,而后才认识到周围的事物,进而认识到较为远处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开始认识到抽象的概念。

从结构上看,“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Lakoff认为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domain)和靶域(target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1980:5)。

在概念隐喻看来,隐喻是作为概念并系统性地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即隐喻的概念体系。该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概念隐喻(隐喻的深

。前者是原领域和目标领域间层结构)和隐喻语言(隐喻的外在表现)

的系统性映射,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体现。例如:

Look,howfarwehavecome.sbeenalongbumpyroad.It’

Wecan’tturnbacknow.

Wemayhavetogoourseparateways.

Ourrelationshipisoffthetrack.Themarriageisontherocks.

按照传统的理论,上面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隐喻,而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概念:LOVEISAJOURNEY.上述例子都是这一

隐喻从质上说是概念性的,概念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由此可以看出,

而不是语言性的,同时,述例句也显示出隐喻的映射是系统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进行的。

因此,在概念隐喻理论看来,“隐喻是一种很平常的手段,我们下意识地、自动地使用着它,使用起来毫不费力,因此对它往往毫无察觉;隐喻又无处不在,不管我们思考什么,隐喻总是充满着我们的思想;隐喻又是人所共知的,我们在儿童时代就已经自动地获得了理解和使用隐喻的能力;隐喻又是常规的,它是我们日常思维和语言中的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隐喻又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用隐喻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

(Lakoff&Johnson,1980:5)。界,这是其它的思维模式做不到的”

三、概念隐喻的主要类型Lakoff和Johnson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纳入人的行为活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等领域,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这一命题,并从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将其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Metaphor),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从而产生的一词多义现象。如英语中有(1)Timeismoney.

在汉语中相对应的如:时间就是金(2)Thatflattirecostmeanhour.等说法。

钱,等等。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Metaphor),指参照空间方位(往往来自于人类

—下、前———后、中心———边缘等)而建对基本空间概念的认知,如上——

立起来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即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时间、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mapping)到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

“HAPPYISUP;SADISDOWN”这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如英语中根据

一概念演变来的“Iamfeelingdown.”“Heisinhighspirits”等。汉语中“人

这种说法就是来自于“MOREISUP;LESSIS们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

DOWN”这个概念的。

实体隐喻(OntologicalMetaphor),指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

量化、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如“Theworkneeds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

morepatience”和“Myfearoftigercausesmybreakdown”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在实体隐喻中最具有代表性。此

将这个概念投射理论认为人本身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分。

地区、田野,甚至把一些无形的、抽象到人体之外的其他事物上,如房子、

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成是一个容器。如“:Thecariscomingintoview”和“I’mintroublenow”等等。

除此之外,隐喻还可以从句法角度划分为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和介词性隐喻等等。从常规化程度划分

死寂隐喻(deadandburiedmetaphor)、非活跃隐喻为死喻(deadmetaphor)、

(inactivemetaphor)、活跃性隐喻(activemetaphor)。从翻译学角度划分为:死

库存隐喻(stockmetaphor)、陈词隐喻(clichémetaphor)、近期隐喻(re-喻、

centmetaphor)和初创隐喻(originalmetaphor)。布莱克将隐喻分为已消亡

潜伏的隐喻(dormantmetaphor)和鲜活的隐喻的隐喻(extinctmetaphor)、

(activemetaphor)三种,这里就不加以细述了。

四、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

隐喻的认知功能可分几方面来谈。隐喻首先是观察世界的途径。Black认为隐喻有时起“认知工具”的作用,Schon等学者说隐喻能提供观察世界的新方法,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角度。这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一些隐喻实际上构成科学理论,通过这些隐喻,可以看到现实的一些构成因素。另一方面,隐喻提供一种框架,限制有时甚至危险地控制人们构建人在其中生活的世界的方式。隐喻的另一个认知功能是能创造新的意义,表达出新的思想。美国学者Boyd力陈隐喻在阐述新的科学理论时有时是必不可少的,认为有一类构成理论的隐喻。Boyd承认隐喻可能缺乏语言准确性,而许多人认为科学陈述需要准确。但他认为这种不准确只是指称上的不准确,一般指称词都有不准确的情况,不单单是隐喻才不准确。隐喻可以表达新(下转第132页)

首先是对语法及词汇题的复习策略。笔者认为大学的语法知识并未超过高中语法的范围,只是在句意的理解上增加了对词汇及短语的考查力度。学生在应考前应将语法书上的基本语法点重新浏览和记忆一遍,重点记住各个章节中的“偏、特、难”点。同时,研究以往专四考试语法试题,适当做些练习并记住典型例题,题目不要做得太多,但是要

应该有意识地归纳总结题目反映出来的问题,力精做。每次做完以后,

求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其次是对阅读理解的复习策略。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临阵磨枪。光靠临考前做一两套试卷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平时的积累,由量变产生质变。比如:每天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可以是英

报刊杂志等;在阅读过程中,若遇到生词,最好不要马上求文原版小说、

助字典,要有意识培养自己根据上下文判断的能力和对全文理解的能

另外,力;阅读完一篇极有意义的文章之后,可以抓住主题写出读后感。

建议平时多做一些阅读理解题,进行自我测试,提高理解能力。

针对听力理解题型增加了新闻英语的特征,建议学生每天坚持收

积累一定的新闻词汇量。除此之外,考试听VOA和BBC等新闻节目,

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放音之前快速浏览题目和选择项,可以帮助了解听力材料的一些背景知识,结构和主题,进行听前预测;在听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一心两用”:一边听材料,一边快速浏览题目,并简单地做些笔记或记号。至于听写能力的提高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听写是一项综合性的语言技能,包含了诸如听、写、词汇量、语法结构、篇章理解、记忆力等各个方面,因此,提高听写的关键就是平时加

教师或个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反复强各种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实践听写,也可以促进巩固各项语言基本知识,发展运用知识的熟练技巧,促进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的转化。

两种考试的命题作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字数要求不同。在便条写作部分,考生尤其要注意便条写作的格式要求。不同的文体,格式也不同,建议每种文体背诵一篇范文。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考试。学生要成功地应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首先就应该严格的按照大纲要求来复习,平时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好合理的应试策略。教师若能按照大纲要求有目的的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加强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也会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

[1]陈汉生《.TEM4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潘晓燕《.大学英语六级命题改革与预测》.中山大学出版社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按照各部分名称也由六个部分构成:短文听写、

听力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及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总分为100分,60分及格。试卷的题型、题数、计分、比重和考试时间列表如表2。

2.题型分解

从题型构成来看,英语专业四级试卷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了语法

该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共30道题。题目中约50%为及词汇这一题型。

词汇、词组和短语用法题,其余为语法结构题。其测试目的就是要求英

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概念,这一点比大学语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词汇、

英语六级考试对学生在语法层面的考查要求要高。很多成功应考大学英语六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做此题时分数都不理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英语专业四级大纲对语法及词汇要求的重要性,导致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复习。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分值比重最大的题型就是阅读理解。该部分占

共5篇文章,共20道题,平均每题一分,属于分整个考试比重的20%,

值较高的题型。与大学英语六级相比,英语专业四级的阅读理解不分快速阅读和正常阅读,只有单纯的正常阅读,但25分钟内完成5篇文章,其阅读速度达到了每分钟120个单词,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还要求一定的准确性。阅读理解

其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对大多数英语专业的考生而言,并没有十成把握。

是考生无法在极短时间内“吃透”有一定数量、难度的英文原版读物,同时缺乏一定的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与大学英语六级考纲相比,英语专业四级考纲的听力理解有一项是对新闻英语的听力的考查。其测试目的就是要求专业学生能够听懂相当于VOA正常语速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并能辨别各种英

英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新闻英语听力共10语变体(如美国英语、

题,语速为每分钟约120个单词,只念一遍。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四级的听写部分也比大学英语六级的复合式听写不同,其大纲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听写一篇长度约150个单词的短文,并且错误率不能超过8%。全文共朗读四遍,第一、四遍为正常语速,第二、三遍为慢读。

最后一个有显著性差异的题型就是写作。专业四级的写作分为命

命题作文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的作文题目、提纲或图题作文和写便条。

数据等写一篇2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时间为35分钟;写便条则要表、

通知、请贴等,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提示写一篇50至60个单词的便条、

时间为10分钟。而大学英语六级的写作要求为30分钟写一篇不少于120个单词的命题作文。相比之下,专业四级大纲的作文考查的范围要广泛些。

三、应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策略

通过比较英语专业四级和大学英语六级的考试大纲,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两种考试在测试内容和要求上的差异性,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学生如何应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策略提出一些建议。(上接第130页)思想,科学理论只不过是一个特例而已。形成并且传播新思想,使用字面语言常常不能完成。他认为科学上隐喻的一些用

“原子结构是微型的太阳系”这一说法就是一例。法,纯粹是注释性的,

HughG.Petrie&R.S.Oshlag对于这一点,表述上有些不同,但意思是

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理解新概念,方法是从较熟一样的。他们说,

悉的隐喻载体出发,逐步接近新概念。隐喻或类似隐喻的说法,是从已知达到未知从而认识未知的桥梁。RichardE.Mayer从推理的角度说明隐喻的认知功能。他在一篇论述“启发性隐喻”的论文中说,隐喻性模型可以推导出新领域的概念知识。要解决科学问题,事先要有进行关于事物性质推理的能力。而启发性隐喻,能成功地提供作为这种推理基础的陈述。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充分研究的学者,基本观点是认为比喻性语言跟普通(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DavidE.Rumelhart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在理解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的基础过程中,二者没有任何平行的心理因素;换句话说,理解前者跟理解后者的过程是相同的。他以儿童学习语言为例说明这一点:儿童在用旧词说

有时候这些扩展符合词明新事物或新情况时,就已进行一种隐喻扩展。

的常规用法,人们就觉得他已学会了用法的更多内容;有时跟常规用法不一致,成年人很快就说孩子用法有误。如说“开口”、“开门”、“开窗”等等都正确(从“开口”到“开门”、“开窗”已是隐喻扩展),而“开

则不正确。根据这种观点,隐喻不能看作是某种需要解释的“语言碟”破格”、“背离常规”,相反,要把它看作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五、结语

当今的隐喻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学科的多元化态势,出现了众多成果,尽管缺乏一种对隐喻进行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的统一的理论框架,但这并不妨碍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时,隐喻的研究对汉语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利用其理论和方法解释汉语中尚未得到解释的现象;二是将过去零散的解释上升到理论高度。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为之而努力,如国内学者赵艳芳对隐喻和对汉语多义现象的研究,国外学

这些成果都对汉语言的理论者NingYu对英汉身体隐喻的对比研究等,

研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Black,M.MoreAboutMetaphors.InA.Ortony(ed)Metaphor[1]

and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

[2]Goalty,A.TheLanguageofMetaphors[M].London:Rout-ledege,1997.

[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4]Newmark,P.A.Textbookof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5]NingYu.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APerspectivefromChinese.Amsterdam:JohnBenjamins,1998.

[6]Ungerer,F.etal.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

1996.Harlow:AddisonWesleyLongmanLtd,

[7]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林书武,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2-14.

[9]刘浩波.隐喻认知与外语教学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3):14-16.

[10]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1996.(3):21-23.

[1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王寅.Lakoff&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J]《.外国语》,2001.(4):15-21.

[13]赵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26.

[14]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13-16.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