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州市国税局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思路

浅谈广州市国税局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思路

引言: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的

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又面临着系统功能交叉,数据信息孤岛,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按照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做好广州市国税局的信息化规划,以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实施IT 管控,使广州市国税的信息化建设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业务不断调整,技术不断更新,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又面临着系统功能交叉,数据信息孤岛,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按照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做好广州市国税局的信息化规划,以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实施IT 管控,使广州市国税的信息化建设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一、信息化规划的含义与作用

规划就是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围绕目标采取有计划的措施,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信息化规划包含了“IS 规划”与“IT 规划”两个部分。“IS 规划”(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 是在深入研究组织的发展远景、业务策略和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支撑企业业务规划的目标达成。“IT规划”(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ic Planning),是承接IS 规划之后,对信息系统各部分的支撑硬件、支撑软件、支撑技术等进行计划与安排。

信息化规划的主要作用是:

(1)给组织指定行动的方向,使企业所有活动围绕一个中心来努力。

(2)有助于组织明确日常工作的轻重缓急,避免陷入跟目标无关的日常事务当中。

(3)使管理者能预见到行动的结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和浪费性活动,有助于提高组

织的工作效率。

(4)使设立的目标和标准便于控制。

二、实现信息化规划的意义

(一) 信息化规划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五大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做好信息化规划,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首先,是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需要。其次,是广州市信息化建设发展形势的需要。广州市信息化“十五”计划,目标是把广州建设成为国际化区域性信息中心。第三是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形势的需要。通过制定广州市国税信息化规划,可以使我们对目前广州国税系统信息化现状形成系统、客观、全面、统一的认识,在总局、省局税收信息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未来一段时期(2—3年) ,我局信息化建设的蓝图,促进信息管理的转型,为实现我局一流科技应用水平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信息化规划是广州国税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阶段

信息化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一般认为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 ,该阶段主要涉及税收应用的操作层次,对税收业务的重要环节实现了手工操作的计算机化;

第二阶段是面向管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该阶段主要涉及税收应用操作层和管理层。第三阶段是创造税收价值的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阶段(2003年以后) ,该阶段的应用涉及税务的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并对纳税人提供全面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实现数据集中,业务集中,提供税收征收管理、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决策支持的功能,全面提升税务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高效率地发挥税务信息资源的优势。 广州国税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统一、规范和整合是信息化建设在这个时期的主旋律,不进行信息化规划是很难解决当前应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不进行高水平的规划是很难顺利实现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

(三) 信息化规划是广州国税再创辉煌的机遇

六年来,广州国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信息化方面更是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成绩面前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虽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有内在规律的,并不是资金加设备加行政命令就能实现信息化水平质的飞跃,操作员的操作水平、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技巧、高层决策人员的意识和整个税局信息化机制的形成都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进行信息化规划可以加快这些成长的过程。信息化规划是服务于组织战略规划的,当前的形势表明信息化规划越来越成为组织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信息化规划为广州国税再度辉煌提供一个绝好的机遇。

(四) 需要通过规划解决目前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广州国税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骄人的成绩,但应看到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应用软件方面:

(1)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体系和应用平台。

(2)税收工作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大,信息化建设常常偏离预先规划。

(3)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充分结合业务流程优化和行政管理变革,信息系统建设停留在模拟手工操作阶段,系统内部功能也有待完善。

2、基础设施方面:

(1)保密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2)需要进一步建设科学的容灾系统。

3、组织架构方面:

(1)IT组织架构不够合理,缺少一个高于各业务处室能统领全局信息化建设,负责信息化规划、部门协调和监督执行的机构。

(2)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和技术部门的错位现象比较严重。

(3)各级业务部门法规条例规程的制定颁布实施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给信息化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4)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需要规范和有效的工作规程,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已有制度、规程和管理办法的有效执行。

(5)IT管控能力与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表现为信息中心无法满足业务部门需求。

(6)税务系统的IT 人员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不利于IT 人员素质的持续提高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7)信息技术发展太快,信息部门在有些方面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和系统的方法,通过规划解决问题是一条可行之路。

三、如何进行信息化规划

(一) 信息化规划的工作方式

制定信息化规划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我们认为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式: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规划。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自己对本局信息化发展的过去和现状较了解,成本低;缺点是我们对IT 的发展方向、相关的方法论、专业管理缺乏深入了解,规划的质量很难保障。

第二种方式:借助外脑,聘请专家顾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某些具体的技术可以直接请教,排疑解难,成本费用也不高;缺点是:一方面专家只提出一些建议,但对具体如何实施,效果如何,未予关注;另一方面专家的建议基本是具体的、某一领域的,无法形成综合性、一体性的建议。

第三种方式:聘请社会上的咨询公司。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优秀的咨询公司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有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管理专家和技术专才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可以提供制定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监理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缺点是费用相对较高。 经过分析比较,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宜采用第三种方式,即聘请社会上的咨询公司,对我局信息化未来一段时间做出规划,并提供完整的实施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我局信息化建设有一个蓝图,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共同工作,相互影响,能给我局带来全新的思想观念、全新的工作方法,对我们正在探讨的国税文化、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引入新的管理理念都会有一个积极而深远,甚至是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 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步骤

一般要经历调查与分析、建立远景目标、确立业务模型和变化蓝图、计划和设计、执行并监督结果五个阶段。

1、调查与分析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成立相关机构,培训、宣传、发动,该阶段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至关重要。

(2)调查与分析税局的IT 现状、业务现状。

(3)确定税局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4)变革的可行性评估。

(5)分析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2、建立远景目标。本阶段应多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主要任务是:

(1)召开会议来确定远景并寻求突破。

(2)确定业务与IT 变革的途径。

(3)对各个被选方案进行评估。

(4)评估变革对税局造成的影响。

(5)宣传美好的远景,让目标深入人心,建立共享的远景。

3、确立业务模型和变化蓝图。本阶段将主要通过召开各类研讨会的形式来进行,然后通过专业的分析工具整理出阶段性的成果,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定义新的业务模型并确认其中关键的业务结构。

(2)召开转型会议并确定转型策略。分析以往变革的驱动力和阻力,对新业务、组织和IS/IT设计的原则、目标及衡量标准达成共识。

(3)制订新的业务结构和IS/IT框架结构。

(4)建立并接受新的业务模式。

4、计划和设计。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制订宏观行动计划,确定优先级。

(2)制订IT 的应用系统框架、组织架构、基础设施框架。

(3)制订总体变更计划。

(4)重新评估各部门准备就绪程度。

5、执行并监督结果。本阶段是对规划进行实施, 主要任务是:

(1)制订成功的评估标准。

(2)选择实施公司。

(3)项目实施。

(4)总结与评估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四、在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规划的原则

1、一把手原则

信息化规划会涉及组织的各类资源的调动,尤其是会涉及最敏感最难缠的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和利益关系,没有一把手的参与,规划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把手原则的精髓就是“自上而下推动”,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应当由一把手来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IT战略服从于组织战略”。

2、全员参与原则

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将涉及到组织的各个领域,涉及的程度不断加深,组织内全体人员成为信息系统的客户。如果员工(干部) 不理解组织所确定的目标,行动就会打折扣,系统的整体效益就难以体现,所以信息化规划的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员的宣传和培训,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

(二) 规划必须处理好四个平衡关系

1、长远规划与适应变化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既要尽可能地保持开放性和长远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延续性;同时又因为规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在信息化规划时,要认真分析本单位发展战略与IT 支撑之间的影响度,并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本单位战略带来的偏移,在规划时留有余地,不要追求大而全。

2、业务流程与应用软件之间的平衡关系

信息化推广中一直在争论的话题就是,到底应该是改变业务流程来适应软件,还是修改软件来适应业务流程?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基于单位进行信息化规划的动因,即是出于战略考虑还是出于实际考虑。如果着眼于组织长远发展战略,则倾向于让组织行为和业务流程适应软件系统;相反,如果着眼于更现实的需求,则倾向于让软件系统适应业务流程。

3、管理变革与技术变革之间的平衡关系

管理变革的需求往往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技术的支持提高管理的效益。但不是越先进的技术就越适合管理。因为: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流程、不同管理模式的组织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管理变革需求必须有不同的技术方案去满足。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制定技术方案,而不是靠花大钱去„拼‟设备、盲目选择最新的技术。

4、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实施之间的平衡关系

信息化规划是为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提供框架指南,但这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断层:在信息化规划阶段,通常是以第三方专家为主导、应用单位积极参与配合;而在信息化建设实施阶段,则以产品、技术供应商为主导、应用单位参与配合。因此,为确保信息化规划在后期的实施建设过程中不走样,最好办法是让第三方咨询监理,本着客观公正、忠于信息化规划、忠于系统需求的原则,全力推动和监控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并对竣工工程进行专业的验收测试。

(三) 信息化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周围环境变化和新技术等出现时,在影响业务战略的同时,也必然要求信息化规划随即做出调整和完善。这就决定了信息化规划也必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四) 要防止出现“信息化规划经过过程,有了结果,成了摆设”

规划成为摆设的最大原因在于:对将什么样的管理怎样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化,干系人没有达成共识或不清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规划时以项目组、研究小组、委员会等形式,进行调研、交流、讨论、汇报、斗争,达成共识,将信息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和人心,而不是追求方案的“最优”或绕着问题走。

(五) 避免失败

各种资料统计表明,导致信息化失败的几个主要因素有:

1、缺乏统一完整的IT 发展方向,希望上短平快的项目,立竿见影,跳过系统的一些必要发展阶段,导致系统后继无力,不了了之,电子商务的热潮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2、没有高水准的体系结构支持业务、流程、应用软件、组织等各方面的变化。

3、没有成功的评估标准。

4、企业内缺乏共享的愿望;项目被孤立;阶段目标未与整体战略结合;孤立的、而非整体的运作模式;对信息化缺乏一致的理解;对人员、流程和技术的综合关注不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