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集合A ={ a,{a },{1,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a ,{a }}∈A B .{1,2}∉A C .{a }⊆A D .∅∈A 正确答案:C
2.若集合A ={1,2},B ={1,2,{1,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A ⊂B ,且A ∈B B .B ⊂A ,且A ∈B
C .A ⊂B ,且A ∉B D .A ⊄B ,且A ∈B
正确答案:A
注意:这两个题是重点,大家一定要掌握,还有灵活运用,譬如,将集合中的元素作一些调整,大家也应该会做.
例如,2011年1月份考试的试卷的第1题
1.若集合A ={ a,{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1}∈A B .{1}⊆A
C .{a }∈A D .∅∈A
答案:A
3.设集合A = {1, a },则P (A ) = ( ) .
A .{{1}, {a }} B .{∅,{1}, {a }}
C .{∅,{1}, {a }, {1, a }} D .{{1}, {a }, {1, a }}
正确答案:C
注意:若集合A 有一个或有三个元素,那么P (A ) 怎么写呢?
若A 是n 元集,则幂集P (A ) 有2 n 个元素.当n =8或10时,A 的幂集的元素有多少个? (应该是256或1024个)
4.集合A ={1, 2, 3, 4, 5, 6, 7, 8}上的关系R ={|x +y =10且x , y ∈A },则R 的性质为( ).
A .自反的 B .对称的
C .传递且对称的 D .反自反且传递的
因为写出二元关系R 的集合表达式为
R = {,,,,,,} 显然,R 是对称的,不是自反的、反自反的、传递的.
要求大家能熟练地写出二元关系R 的集合表达式,并能判别R 具有的性质. 正确答案:B
5.如果R 1和R 2是A 上的自反关系,则R 1∪R 2,R 1∩R 2,R 1-R 2中自反关系有( )个.
A .0 B .2 C .1 D .3
教材第40页第三行指出,若R 1和R 2是A 上的自反关系,则R 1∪R 2,R 1∩R 2也是A 上的自反关系.
正确答案:B
注意:若R 1和R 2是A 上的对称关系,则R 1∪R 2,R 1∩R 2,R 1-R 2中有几个是对称关系?
6.设集合A ={1 , 2 , 3 , 4}上的二元关系
R = {,,,},
S = {,,,,},
则S 是R 的( )闭包.
A .自反 B .传递 C .对称 D .以上都不对
由42页定义2.3.4知道,关系R 的对称闭包s (R ) 是包含R 并具有对称性的最小的关系,由此也可以判定S 是R 的对称闭包.
正确答案:C
7.设集合A = {1 , 2 , 3 , 4 , 5}上的偏序关系
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若A 的子集B = {3 , 4 , 5},
则元素3为B 的( ).
A .下界 B .最大下界
C .最小上界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由教材第54页的定义2.5.11知道,集合B 的最大元一定是B 的上界,而且是B 的最小上界.因此可以判定选项C 正确.
正确答案:C
8.设A ={1, 2, 3, 4, 5, 6, 7, 8},R 是A 上的整除关系,B ={2, 4, 6},则集合B 的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依次为 ( ) .
A .8、2、8、2 B .8、1、6、1
C .6、2、6、2 D .无、2、无、2
集合A 上的整除关系R 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
由哈斯图可知,集合B 的无最大元和上界,
最小元和下界都是2,因此,选项D 正确
正确答案:D 5
9.设A ={a , b },B ={1, 2},R 1,R 2,R 3是A 到B 的二元关系,且R 1={, },R 2={, , },R 3={, },则( )不是从A 到B 的函数.
A .R 1 B .R 2 C .R 3 D .R 1和R 3
由教材第55页的定义2.6.1知道,函数是单值性,也就是说,定义域A 中任意一个a 与值域B 中唯一的b 有关系,而R 2中的a 有两个值2,1与它有关系,所以而R 2不是函数.
正确答案:B
10.设A ={a ,b ,c },B ={1,2},作f :A →B ,则不同的函数个数为( ).
A .2 B .3 C .6 D .8
因为: f 1 = {,,},f 2 = {,,},
f 3 ={,,},f 4 = {,,},
f 5 ={,,},f 6 = {,,},
f 7 ={,,},f 8 =,,}.
正确答案:D
二、填空题
1.设集合A ={0, 1, 2, 3},B ={2, 3, 4, 5},R 是A 到B 的二元关系,
R ={x ∈A 且y ∈B 且x , y ∈A ⋂B }
则R 的有序对集合为 .
因为A ∩B ={2, 3 },所以从集合A ,B 中只能分别去2,3组成关系R . 应该填写:R = {,,,}
注意:如果将二元关系R 改为
R ={x ∈A 且y ∈B 且x =y }
则R 的有序对集合是什么呢?
2.设集合A ={1, 2, 3, 4 },B ={6, 8, 12}, A 到B 的二元关系
R ={y =2x , x ∈A , y ∈B }
那么R -1=
因为R ={,},所以R -1={,}
应该填写:{,}
3.设集合A ={a , b , c , d },A 上的二元关系R ={, , , },则二元关系R 具有的性质是 .
根据教材第38页的定义2.3.1,若对任意a ∈A ,a 与a 都没有关系,即∉R ,则称R 为A 上反自反的关系.
应该填写:反自反的
4.设集合A ={a , b , c , d },A 上的二元关系R ={, , , },若在R 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 应该填写:,
注意:第3,4题是重点,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尤其是A 和R 的元素都减少的情况,而且如果新得到的关系具有自反性,那么应该增加哪两个元素呢?
5.设A ={1, 2}上的二元关系为R ={|x ∈A ,y ∈A , x +y =10},则R 的自反闭包为 .
因为满足条件x ∈A ,y ∈A , x +y =10的关系只有空关系,空关系的闭包是I A . 应该填写:I A
注意:如果二元关系改为R ={|x ∈A ,y ∈A , x +y
6.设R 是集合A 上的等价关系,且1 , 2 , 3是A 中的元素,则R 中至少包含 等元素.
因为等价关系一定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由二元关系R 是自反的,所以它至少包含, , 等元素.
应该填写:, ,
7.设集合A ={1, 2},B ={a , b },那么集合A 到B 的双射函数是
应该填写:{, },{, }
想一想:集合A 到B 的不同函数的个数有几个?
三、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如果R 1和R 2是A 上的自反关系,判断结论:“R -11、R 1∪R 2、R 1∩R 2是自反的”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正确.
因为R 1和R 2是A 上的自反关系,即I A ⊆R 1,I A ⊆R 2.
由逆关系定义和I A ⊆R 1,得I A ⊆ R1-1;
由I A ⊆R 1,I A ⊆R 2,得I A ⊆ R1∪R 2,I A ⊆ R1∩R 2.
所以,R 1-1、R 1∪R 2、R 1∩R 2是自反的.
2.若偏序集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
则集合A 的最大元为a ,最小元不存在. b a c g h 解:错误. f e 集合A 的最大元不存在,a 是极大元.
结论不成立.
因为a 与g 、h 没有关系,由关于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和极小元的定义
2.5.9知道,A 的最大元应该大于等于A 中其它各元素,而A 的极大元应该大于等于A 中的一些元素,可以与A 中另一些元素无关系.所以集合A 的最大元不存在,a 应该是极大元. a 注意:题目修改为:若偏序集的哈斯图如
b c 右图所示,则集合A 的最大元为a ,极小元不存在.
3.设集合A ={1, 2, 3, 4},B ={2, 4, 6, 8},判断下列关系f :A →B 是否构成函数,并说明理由.
(1) f ={, , , }; (2) f ={, , };
(3) f ={, , , }.
解:(1) f 不能构成函数.
因为A 中的元素3在f 中没有出现.
(2) f 不能构成函数.
因为A 中的元素4在f 中没有出现.
(3) f 可以构成函数.
因为f 的定义域就是A ,且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B 中的唯一一个元素与其对应,满足函数定义的条件.
四、计算题
1.设集合A ={{1}, {2}, 1, 2},B ={1, 2, {1, 2}},试计算
(1)A -B ; (2)A ∩B ; (3)A ×B .
解:(1)A -B ={{1}, {2}, 1, 2}- {1, 2, {1, 2}}={{1}, {2}}
(2)A ∩B ={{1}, {2}, 1, 2}∩{1, 2, {1, 2}}={1, 2}
(3)A ⨯ B ={{1}, {2}, 1, 2}⨯{1, 2, {1, 2}}={, , , , , , , , , , ,
2.设A ={1,2,3,4,5},R ={|x ∈A ,y ∈A 且x +y ≤4},S ={|x ∈A ,y ∈A 且x +y
解:R ={, , , , , }, S = ∅,
R ∙S =∅, S ∙R =∅, R -1= R, S -1= ∅, r (S )=I A . s (R ) ={, , , , , }
3.设A ={1, 2, 3, 4, 5, 6, 7, 8},R 是A 上的整除关系,B ={2, 4, 6}.
(1)写出关系R 的表示式; (2)画出关系R 的哈斯图;
(3)求出集合B 的最大元、最小元.
解:(1)R =I ⋃{, , , ,
, , , ,
, , , }
(2)关系R 的哈斯图如下图所示
7
关系R 的哈斯图
(3)集合B 没有最大元,最小元是:2.
五、证明题
1.试证明集合等式:A ⋃ (B ⋂C )=(A ⋃B ) ⋂ (A ⋃C ) .
证:若x ∈A ⋃ (B ⋂C ) ,则x ∈A 或x ∈B ⋂C ,
即 x ∈A 或x ∈B 且 x ∈A 或x ∈C .
即x ∈A ⋃B 且 x ∈A ⋃C ,
即 x ∈T =(A ⋃B ) ⋂ (A ⋃C ) ,
所以A ⋃ (B ⋂C ) ⊆ (A ⋃B ) ⋂ (A ⋃C ) .
反之,若x ∈(A ⋃B ) ⋂ (A ⋃C ) ,则x ∈A ⋃B 且 x ∈A ⋃C ,
即x ∈A 或x ∈B 且 x ∈A 或x ∈C ,
即x ∈A 或x ∈B ⋂C ,
即x ∈A ⋃ (B ⋂C ) ,
所以(A ⋃B ) ⋂ (A ⋃C ) ⊆ A⋃ (B ⋂C ) .
因此.A ⋃ (B ⋂C )=(A ⋃B ) ⋂ (A ⋃C ) .
注意:第1题也是重点,我们要熟练掌握.
想一想:等式A ⋂ (B ⋃C )=(A ⋂B ) ⋃ (A ⋂C ) 如何证明?
2.对任意三个集合A , B 和C ,试证明:若A ⨯B = A ⨯C ,且A ≠∅,则B = C . 证明:设x ∈A ,y ∈B ,则∈A ⨯B ,
因为A ⨯B = A ⨯C ,故∈ A⨯C ,则有y ∈C ,
所以B ⊆ C.
设x ∈A ,z ∈C ,则∈ A⨯C ,
因为A ⨯B = A ⨯C ,故∈A ⨯B ,则有z ∈B ,所以C ⊆B .
故得B = C .
注意:这个题09秋学期的教学辅导活动重点强调了,但2010年1月份考卷中的证明题:设A ,B 是任意集合,试证明:若A ⨯A=B⨯B ,则A=B.
许多同学不会做,是不应该的.我们看一看
证明:设x ∈A ,则∈A ⨯A ,
因为A ⨯A=B⨯B ,故∈B ⨯B ,则有x ∈B ,所以A ⊆B . 设x ∈B ,则∈B ⨯B ,
因为A ⨯A=B⨯B ,故∈A ⨯A ,则有x ∈A ,所以B ⊆A .
故得A=B.
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题的证明方法是不仅类似,而且1月份考题更容易.
3.试证明:若R 与S 是集合A 上的自反关系,则R ∩S 也是集合A 上的自反关系.
证明:设∀x ∈A ,因为R 自反,所以xRx ,即∈R ;
又因为S 自反,所以xSx ,即∈S .
即∈R ∩S
故R ∩S 自反.
注意:如果把该题的“自反关系”改为“对称关系”,应该怎么证明呢?请大家想一想.
相关文章
- 20**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指导书二.选择题
- 个人理财课程实施细则
- [离散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
-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配答案)
- 兽医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趣味离散数学学后总结 (1)
- 11-12下理工科高数A考试题
- 离散数学习题答案(耿素云屈婉玲)
2013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指导书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专门性.B.系统性.C.客观性.D.针对性.E.实证性) 2.社会的基本要素是(B.自然环境.C.人口.F.文化) 3.被认为提出现代社 ...
<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一.教学内容说明 个人理财是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内学时60,2学分.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个人理财实务作为一门金融类高职专业的专业技能课,课程内容除了要反映个人理财相关的基 ...
326<离散数学>期末考试题(B)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A ={{a , b },a , b , ∅},则A -∅ = ( ) ,A -{∅} = ( ) ,P (A ) 中的元素个数|P (A ) |=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 1.考试时间及题型 2008年7月13日(周日)上午11:00-12:30 单项选择(6题×2分=12分) 多项选择(4题×2分=8分) 判断正误(5题×2分=10分) 简答题(2题×1 ...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谓词公式∀xP (x ) →∃xQ (x ) 的前束范式是__ ∃x ∃y¬P(x)∨Q(y) __________. 2. 设全集E ={1, 2, 3, 4, 5}, A ={1, 2, 3}, ...
兽医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兽医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内学时90学时,5学分. 兽医基础是研究畜禽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诊断方法 ...
<趣味离散数学>学后总结 0921111028 王蓉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习过程是一个扎扎实实积累的过程,不能打马虎眼.离散数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离散数学的关键是对离散数学有关基本概念,如集合论.数理逻辑和图论的准确掌握,对 ...
对离散数学的初步理解 姓名:刘显荣 专业班级:软件1班 学号:10 离散数学的作用: <离散数学>是以一切离散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包括数理逻辑.关系代数.罔论.集合论等多方面内容.这门学科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研究中起着重大的 ...
离散数学习题答案 习题二及答案:(P38) 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2)(⌝p →q ) ∧(q ∧r ) 解:原式⇔(p ∨q ) ∧q ∧r ⇔q ∧r ⇔(⌝p ∨p ) ∧q ∧r ⇔(⌝p ∧q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