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卷

综合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舸 沉疴 苛捐杂税 一气呵成 ....

B .遏止 揭晓 残碑断碣 竭泽而渔 ....

C .寒暄 渲染 煊赫一时 喧宾夺主 ....

D .憔悴 淬火 出类拔萃 心力交瘁 ....

答案 D

解析 A 项依次读ɡě,kē,kē,hē。B 项依次读è,jiē,jié,jié。C 项依次读xuān,xuàn ,xuān,xuān。D 项均读cu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B .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恳的泥土之上。

C .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D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澜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答案 C

解析 A 项漠—寞。B 项夹—浃,恳—垦。D 项澜—阑,晨—辰,掂—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________,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________世界文学,就是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________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________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 .鼓励 研读 不是/而是

B .鼓励 阅读 不仅/而且

C .激励 阅读 不仅/而且

D .激励 研读 不是/而是

答案 D

解析 “激励”,激发鼓励,比“鼓励”语意更丰富;“研读”侧重于研究性阅读;第(3)句,应填入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诗中经常会体味到羁旅行役的悲鸣,安土重迁是中国人巨大的传统心理惯性,由此可....

见三峡移民工作的艰巨性。

B .新产品的实验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大家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

C .我们可以说是老朋友了,几年前就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

D .我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答案 A

解析 A 项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符合语境。B 项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此处应换成“成败”。C 项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前面的“几年前就在清华园相识”相矛盾。D 项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与“没有想到”重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汉学家认为中国文学锦衣夜行,有客观因素,比如语言障碍;也有主观原因,比如说一些先入为主的阅读成见阻碍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学的接受。

B .2014年11月25日上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驶离江苏江阴。据了解,这是“蛟龙”号赴西南印度洋首次开展科考。

C .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解放大道已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衡阳市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D .近日伦敦高等法院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答案 A

解析 B 项语序不当,应把“首次”移到“赴西南”前面。C 项中途易辙。D 项“抄袭著作权”搭配不当,应删去“著作权”,或把“抄袭”改为“侵犯”。

6.对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也(洪亮)⎪声非加疾.⎨A. ⎪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而闻者彰(清楚)⎪.B. ⎨ ⎪或师焉,或不焉(或者)⎩.

⎧(轻易得到)⎪知不可乎骤得..C. ⎨ ⎪倚歌而和之(伴奏)⎩.

⎧上高山(随从)⎪日与其徒.⎨D. ⎪故为之文以志(记)⎩.

答案 B

解析 或:有的。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哀吾生之须臾 .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C .不知东方之既白 .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答案 B

解析 B 项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A 、C 、D 三项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

D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答案 D

解析 A 项古义,为两个词,凡,所有,总共;是,指示代词,这。B 项古义,广博地学习。C 项古义,层层堆叠、重叠。D 项古今义均为“独特卓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李牧连却之 ③舞幽壑之潜蛟 ④朝歌夜弦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⑥箕踞而遨 ⑦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⑧吾从而师之 ...

A .①⑦/②⑧/③④/⑤⑥

B .①⑧/②③/⑥⑦/④⑤

C .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D .①⑦/②③/④⑥/⑤⑧

答案 D

解析 ①⑦名词用作动词,②③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⑥名词作状语,⑤⑧名词的意动用法。

10.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客有吹洞箫者

B .何为其然也

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 B

解析 B 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孔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如泣如诉。(苏轼《赤壁赋》) 答案 (1)则必有我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哀吾生之须臾 (4)纵一苇之所如 (5)如怨如慕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22分)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

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

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

“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

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臵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

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

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臵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 ①疡医: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拷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官不信,械之 械:用枷锁拘禁 .⑤③④②①

B .会毛货金饰货:出售 .

C .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委:丢弃 .

D .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遑:急迫 .

答案 D

解析 遑:闲暇。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行⎪敷药如法,乃.⎨A. ⎪不知有汉⎩问今是何世,乃.

⎧⎪官不信,械之.B. ⎨ ⎪作《师说》以贻之⎩.

⎧一疮痕犹在⎪其.⎨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不为我昭雪⎪.D. ⎨ ⎪外人道也⎩不足为.

答案 B

解析 B 项均为人称代词,他。A 项副词,才、就/副词,竟然。C 项指示代词,其中的/人称代词,他。D 项介词,替、给/介词,向、对。

14.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3分)( )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①句是写毛大福在看到群狼咆哮时害怕的情状,④句是毛大福在请求狼为他昭雪。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 .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 .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了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 .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

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答案 B

解析 不是“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而是“狼见毛被絷”后,才奔向差役。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4分)

译文:

(2)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3分)

译文:

(3)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3分)

译文:

答案 (1)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在途中被强盗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

(2)狼用嘴抵着地面大嗥,嗥叫了两三声,山中数百头狼聚集,围着差役打转。

(3)差役回来讲述这件事情,县官觉得奇怪,却没有马上释放毛大福。

参考译文

太行地区的毛大福,是个治疮伤的外科医生。一天,他做完手术回来,在路上遇到一只狼,吐出一个包裹着的东西,蹲在路边。毛大福拾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裹着的几件金首饰。他正觉得奇怪,狼上前欢跳,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后就离开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来拽他。毛大福看这只狼没有恶意,就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到了狼穴,只见一只狼病卧着,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头上有一个大疮,已溃烂长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将蛆挑干净,按医法敷上药,然后走了。当时天色已晚,狼远远地跟随着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几只狼,嗥叫着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为他送行的那只狼赶紧跑进狼群,好像对它们说话一样,众狼便全都离开了。毛大福于是平安回到家。

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在途中被强盗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正巧毛大福出售金首饰时,被宁家认出,于是将他抓起来,送往公庭。毛大福诉说金首饰的来历,县官不相信,用枷锁把他拘禁起来。毛大福受了冤屈,却不能自己申明,只得请求宽限数日,让他去向狼询问。县官便派两名差役押着毛大福进山,径直走到狼窝。狼却没回来,等到天黑也不见踪影,三人只好往回走。走到半路,他们遇见两只狼,其中一只狼的疮疤还在。毛大福认出了它,向它作揖祝告说:“前次承蒙赠送,现在就因为这件事受到冤屈。你如果不为我昭雪,我回去就会被拷打而死。”狼见毛大福被捆绑着,愤怒地奔向差役。差役拔刀相对。狼用嘴抵着地面大嗥,嗥叫了两三声,山中数百头狼聚集,围着差役打转。差役十分窘迫。狼争着上前咬毛大福的绑绳,差役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便解开毛大福的绑缚,狼这才一起离去。差役回来讲述这件事情,县官觉得奇怪,却没有马上释放毛大福。 几天后,县官出行。一只狼衔着破鞋丢在路上。县官走了过去,狼又衔着鞋子跑到前面放在

路上。县官命人收起鞋,狼才离开。县官回来,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有人传某村有个叫丛薪的人,曾被两只狼紧紧追逐,后来,狼衔着他的鞋走了。于是,县官派人将丛薪拘捕来认鞋,果然是他的鞋。于是怀疑杀死宁泰的必定是丛薪,审讯他后,果然如此。大盖是他杀了宁泰,并取走了宁泰的钱银,而宁泰藏在衣服下面的首饰,却没来得及搜寻,后来被狼衔走了。

从前有个接生婆外出归来,遇到一只狼挡道,狼牵着她的衣服好像想带她到某地去。于是就跟狼去了,(到了地方,) 看到母狼正难产,分娩不下来。老婆婆给母狼用力拉出幼狼,产下幼狼以后,狼就把她放回来了。第二天,狼衔着鹿肉放在接生婆的门前来报答她。可见这类事从来就有很多。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⑥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⑨一时一事的得失,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臵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有改动)

17.从全文来看,关于生命,作者有哪些思索?请概括回答。(4分)

答:

答案 (1)生命要显示其存在和价值;(2)生命交织着痛苦与欢乐;(3)生命有渺小的时候,也有伟大的时候;(4)为了维护生命的神圣,必要时应不惜牺牲生命;(5)生命的价值要靠历史来检验;(6)人要认识自己,要找到实现生命价值的转化方式。(答出4点即可)

18.作者思考生命时,多次运用到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作简要赏析。(5分)

答:

答案 (示例) 第③段通过昼夜而鸣的秋虫与昏睡的人的对比,提醒人们应该显示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强化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19.如何理解“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答案 生命是有时限的,但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生命的长短。

20.作者在文中说:“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对此,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5分)

答:

答案 略。主观性试题,本题的回答应该包括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比如“奉献”“创造”) 和怎样实现这种生命的价值(比如“舍生取义”“超越自我”“积极进取”) 两方面内容。

三、语言表达(15分)

21.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②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③北面与西面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④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答案 ②④③①

解析 本段话节选自王统照的《山雨》,描绘了“这里”、“残春”美景。整体而言,是分总关系,②④③是写景,遵循了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①是总写,交代了特定的时间。

22.仿照下列句子中“当×××说„„我真正懂得了„„”的句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每句不超过30字)(6分)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重塑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当托尔斯泰说“对于心灵纯洁的人,生活是充满甜蜜和喜悦的”,我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当卢梭说“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大名医”,我真正懂得了人类的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每读完一本书,我们也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答案 (示例一) 当尼采说“失败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我真正懂得了失败时应该做些什么 当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真正懂得了应怎样去读书

(示例二) 当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真正懂得了作恶的最终结果 当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真正懂得了人到老也仍要有雄心壮志

23.将下面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5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

答案 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爱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爱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四、作文(60分)

24.请以“为你亮起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范文

为你亮起一盏灯

很小的时候,便听过盲人打灯笼的故事。现今,夜晚早已繁华绚丽如白昼的城市,自然已不需要我们如此做,但是,我们仍需要为自己、为他人亮起一盏灯——心灯。

心灯谓何?此处自不是要大谈特谈禅语中之心灯,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灯可谓人之精魂之所在,魂灵之所系,简而言之就是思想。心灯晦则人晦,有是非不明、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之过;心灯明则人明,有明理晓义、耿直清介、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等之美。说至浅层,相由心生,心美则丑若无盐也讨人喜爱;心暗则貌若潘安形比西子也招人厌恶。人皆爱己之

好,此为天性。

人之初,心灯或明或晦不可知,是善是恶也不可晓。然所谓圣贤之士,心灯必明;为恶奸佞者,心灯必晦。初时,无人愿为恶,皆向善,却不明如何为善,心灯以何物引明。

为他人明灯,首当己要明灯。古语有云,“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己身若不明不修,何谈他人?岂非坐井观天之笑谈?

自点心灯,首当治学。古之《劝学歌》,无非以功名利禄、美人宝车相诱。不学无以明理,无以晓事,无以独善其身,更遑论兼济天下。在当今,若不为学,将一无是处,况是立身? 次当致用。学不致用,未若不学。

再当助人。心灯即已有光,便要同他人共享此光,既不损己之丝毫,又可助他人走过黑暗。虽无向佛向道之心,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慨。吾侪虽不用如此,然助人于危难之时,解他人燃眉之急亦是明心灯之做法,予光明之善为。老者摔倒即应扶起,公车幼童站立即当让座,他人手提重物汗如雨下即当相帮。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中,指点吾等应当以诚心诚意对待手中之活计。于学生,应致力为学;于工人,应努力做工„„此人之价值所在,若人无价值,无非行尸走肉不存精魂,心灯自灭。

最末便是爱国。国乃家,人恋家。只有爱国方能有投身建设、大公无私、努力向上之动力、目标。个人之心灯实乃国家之光明一线,诸人若都能点明心灯,国自然光明,社会自然光明。 点亮己之心灯,必能给他人以光明;众人皆点己之心灯,则世人均可享己身并他人之光明。 灯明否?入夜,请点灯。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