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选调生畅谈回晋工作心路历程

【编者按】

发展的山西渴望人才,开放的山西呼唤人才,崛起的山西亟待人才。省委组织部于2015年开始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开展定向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回晋工作,今年把定向选调范围扩展到中国人民大学。根据各市申报,这次定向选调岗位涵盖全省11个市30多个重要职能部门,其中既有市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重要党务部门,也有市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金融办等重要政府职能部门。

3月13日,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盛茂林带队赴京开展定向选调生宣讲推介活动,向三校青年才俊发出真诚邀约,希冀与他们携手共筑一片后发崛起、风清气正的表里山河。宣讲推介活动期间,山西省往届选调生代表宁文鑫、赵凡、郭芝源作了交流发言,回顾了他们选择“回故乡、建家乡”、立志扎根基层的心路历程。

赶上了干事创业好时候

我叫宁文鑫,山西晋中人,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4级学生,在清华学习和工作8年以后,2012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阳泉市工作,现任市经济信息中心副调研员,兼任郊区义井镇镇长。

在母校浓厚的“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氛围中熏陶了多年的我,对到政府部门、到基层工作有一种朴素的向往。2009年初,我在参加寒假学生工作研讨会时被一组数据深深震撼,清华每年在山西要招生大约100人,但一年3000多名就业的毕业生里只有5人到山西工作。而在北京招生大约300人的情况下,有2000多名毕业生留在北京工作。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母校的教诲、家乡的发展、个人的抱负交织在一起。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把回家乡干事创业作为人生目标,并一直走到了今天。

刚到山西时,我在阳泉市经济信息中心挂职副主任,分管“智慧城市”建设。两年时间里,我考察了20多个政务信息化先进城市,跑遍了市政府所有下属单位的机房,研究了众多IT公司的解决方案,最终结合阳泉实际提出了建设思路,促使市政府下决心建设“智慧阳泉中心”。2013年9月,李小鹏省长要调研“智慧阳泉中心”,数位领导的汇报都不能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满意,在调研前一天晚上领导决定换我上阵。长期的积累,转化为汇报那一刻的从容和自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

2014年,我从原来的技术类部门转任到乡镇担任镇长。我工作的义井镇位于城乡接合部,一半的村是“城中村”,每天要面对经济发展、安全生产、民生保障、征地拆迁等各种问题。我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决不能躲避上访群众。一开始,我也胆怯过,每次接访都得让分管副镇长陪着才有底气。后来,我转换了心态,把每个上访群众都看成来给自己上课的老师,碰撞是对他们问题的解答,也是对自己的提升和完善。慢慢的,我找回了上学时的感觉,遇到难题就兴高采烈,非得想办法解决不可。

我所在镇的瀑里村,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以村民王小同为首的大批群众,因对村干部不满,十多次到北京、太原上访。我们一方面抓基层党建,以农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另一方面通过修改村规民约这个农村“小宪法”,用制度约束权力。对村级重大事项,在“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规定必须入户征求80%以上的村民意见。去年11月,村里引进一个养老院项目,村干部挨门挨户讲解补偿政策、书面征求意见。村民发现新一届村“两委”做事、花钱都和大伙商量,逐步消除了怨气,重建了信任。结果在这个信访高发区,工程前期涉及的300多座坟墓搬迁,两个月全部完成。

选择山西,恰逢其时。记得是我刚担任镇长时,一名村干部跟我说:“镇长是管钱的,前几年那日子多舒服,现在管得太紧了,你真是没赶上好时候。”回到山西工作将近4年,我目睹了塌方式腐败最后阶段的疯狂,也参与了全省上下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的不懈努力。我用亲身经历认识到,没有什么比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更有利于年轻人成长了。我不是没赶上好时候,反而是赶上了最好的时候。特别是山西经济发展长期依赖资源,人才底子很薄。经济发展方式的革故鼎新,将会为在座各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阳泉市经济信息中心 宁文鑫

查看剩余内容1/3

我为今天的选择而自豪

我叫赵凡,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5届硕士毕业生。作为第一批山西省定向选调生,我在太原市委办公厅工作已有八个月了。我想用自己在山西工作、生活的体会告诉大家:选择山西,正当其时。

谋求发展的山西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机遇。同学们选择到一地工作,都会十分关心这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山西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迫切需要转型,迫切需要发展,后发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同学们来到山西一定大有可为。如今的山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我希望通过一个事例来说明。山西省会太原截至2014年底,共有173个“城中村”,但在过去的种种环境下,用了11年才改造了3个。新的省委班子和新的市委班子成立后,去年一年就启动改造了53个,今后四到五年将全部完成173个“城中村”改造任务。“11年3个,1年53个”,这前后对比,我感受到广大干部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面貌和“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

求贤若渴的山西为我们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平台。省委组织部领导多次说过,组织上对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毕业生不是高看一眼,是高看好几眼!我们第一批选调生,入职后全部在各市纪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等重要部门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山西对加强党政干部队伍源头建设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坚定决心。我所在的太原市委办公厅,位在中枢、职在关键,能分配到这里工作,体现了组织上对我们选调生的重视、重用。

我具体工作的处室是市委办公厅会务处。这个处室负责市委主要领导的会议、调研、会见、接待、文件阅批,是市委办公厅一线业务处室。入职后,我先是协助组织会议和组织调研,后又承担市委主要领导的文件管理工作。半年下来,我共受理各类请示、专报、来信4000余件,转办领导批示3000余件,编辑政务信息180期。忙碌而充实的工作最锻炼人,它培养了我的能力、提升了我的素质,使我获得了成长。

厚德包容的山西为我们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当初选择到地方工作,我最大的顾虑就是离开校园、离开一线城市,自己能否适应当地的环境?能否融入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在山西落地生根?八个月来的工作、生活让我彻底打消了这些顾虑。各级领导对选调生关爱有加,周围同事对选调生热情帮助,即使外省市的同学也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在感情上融入了山西。比如,与我一同被录用到太原市委办公厅综合一处的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毕业生李双颖,作为湖北籍女孩,不到21岁就只身来到山西。现在,她早已习惯了太原的饮食和环境,并在机关结识了一群小伙伴,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生活上舒心,工作上顺心,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我们在山西干事创业的机遇已经到来,成长成才的平台已经搭建,落地生根的土壤肥沃深厚!选择山西,正当其时!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当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时候,大家一定会为今天的选择而自豪!

中共太原市委办公厅 赵凡

基层工作丰富了我的人生

我叫郭芝源,山西人,清华大学2015届医学部硕士毕业生,去年通过山西省定向选调生招录考试,有幸成为山西省第一批清华北大定向选调生的一员,被录取到忻州市委宣传部工作,目前在忻州市岢岚县神堂坪乡锻炼。

一年前忙着毕业找工作的我,面临很多选择,包括继续读博、在北京一家国企就职或回家乡择业。就在我纠结迷惘的时候,山西省委组织部来到学校开展定向选调生招考,他们尊才重贤、真诚沟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坚定了我回家乡干事创业的决心。回到家乡,通过在市级和乡镇的工作历练,我对山西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山西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积极求变的关键时期,急缺人才,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在我所在的忻州市、基层锻炼地岢岚县,全日制研究生都很少,清华毕业生我更是第一人。无论是市县两级党政机关还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对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毕业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给机会重培养。基于对女性的照顾,在我去年到乡镇锻炼前,市委组织部还充分征求了我的个人意向,所在单位领导也经常找我谈话问我能不能适应,在工作、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多关心和鼓励,让我切身感受到家乡对人才的重视和珍爱。一线大城市也许能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薪资待遇,而中小城市的魅力正是能够被尊重、被重用,个人才华得以充分展现。相对于大城市奔波劳碌的快速生活节奏,中小城市在工作充实的同时,能够拥有足够的个人时间。现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深感选择山西、选择家乡是非常正确的。年前,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再次组织我们2015年清华北大定向选调生进行座谈,充分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建议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并明确了未来山西定向选调生的招录和培养方式。同样做选调生,到山西发展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广阔。

基层是最培养锻炼人的地方,也是迫切需要人才去服务、建设和发展的地方。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我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就业方面更是倡导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些人认为,到基层工作是对人才的浪费,我想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青年学生到基层工作,不仅不是浪费人才,而是大有可为!在我所在的神堂坪乡黑峪村,去年联合市委宣传部,帮助当地农民建立了农产品团购电商平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业资源整合,解决了老百姓长期土特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虽然这不是多大的成绩,所做的工作也并非专业所长,但短短几个月我看到了自己为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有了弥足珍贵的成就感。这也说明基层发展资源很多,只要想干事、肯干事,一定能找到发挥优势的天地。基层是知识的试金石、国情的万花筒、人才的炼丹炉,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青年人,到基层工作无疑是我们迅速接地气、长本领的最佳途径,也为我们将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共忻州市委宣传部 郭芝源

记者 李炼

(责任编辑:司丽琼)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