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会用特定的黏土纯化海水.算是比较早的

离子交换法.这些黏土主要是沸石....离子交换树脂都是用有机合成方

法制成。常用的原料为苯乙烯或丙烯酸(酯),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具有

三维空间立体网络结构的骨架,再在骨架上导入不同类型的化学活性

基团(通常为酸性或碱性基团)而制成。例:苯乙烯型树脂的合成 可

分为阴离子类型和阳离子类型.

一.定义

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e process)是液相中的离子和固相中离子间所进行的一种可逆性化学反应,当液相中的某些离子较为离子交换固体所喜好时,便会被离子交换固体吸附,为维持

水溶液的电中性,所以离子交换固体必须释出等价离子回溶液中。 二.原理

离子交换法是以圆球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原水,水中

的离子会与固定在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常见的两种离子交换方法

分别是硬水软化和去离子法.硬水软化主要是用在反渗透(RO)处

理之前,先将水质硬度降低的一种前处理程序.软化机里面的球状

树脂,以两个钠离子交换一个钙离子或镁离子的方式来软化水质.

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交换阳离子,而以氢氧根离子交换

阴离子;以包含磺酸根的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制成的阳离子交换树

脂会以氢离子交换碰到的各种阳离子(例如Na+、Ca2+、Al3+)。

同样,以包含季铵盐的苯乙烯制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会以氢氧根

离子交换碰到的各种阴离子(如Cl-)。从阳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

离子与从阴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氧根离子相结合后生成纯水。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被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离子交换床中,分

成所谓的阴离子交换床和阳离子交换床。也可以将阳离子交换树

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在一起,置于同一个离子交换床中。不论

是那一种形式,当树脂与水中带电荷的杂质交换完树脂上的氢离

子及(或)氢氧根离子,就必须进行“再生”。再生的程序恰与纯化

的程序相反,利用氢离子及氢氧根离子进行再生,交换附着在离

子交换树脂上的杂质。

三.纯化方法

若将离子交换法与其他纯化水质方法(例如反渗透法、过滤法

和活性碳吸附法)组合应用时,则离子交换法在整个纯化系统中,

将扮演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离子交换法能有效的去除离子,却

无法有效的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或微生物。而微生物可附着在树

脂上,并以树脂作为培养基,使得微生物可快速生长并产生热源。

因此,需配合其他的纯化方法设计使用。

四.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呈现多孔状或颗粒状,其大小约为0.1~1mm。

其离子交换能力依其交换能力特征可分: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主要含有强酸性的反应基如磺酸基(-

SO3H),此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所有的

阳离子。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弱的反应基如羧基(-COOH基),

此离子交换树脂仅可交换弱碱中的阳离子

如Ca2+、Mg2+。 1.种类和性能

离子交换树脂在现代制糖工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

糖厂制造精糖和高级食用糖浆,多数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糖液脱色提

纯,而过去传统用骨炭的精炼糖厂亦有逐渐转向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

趋势。 离子交换技术有相当长的历史,某些天然物质如泡沸石和用煤经

过磺化制得的磺化煤都可用作离子交换剂。但是,随着现代有机合成

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制成了许多种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树脂,

并开发了多种新的应用方法,离子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在许多行业特

别是高新科技产业和科研领域中广泛应用。近年国内外生产的树脂品

种达数百种,年产量数十万吨。

在工业应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主要是处理能力大,脱色范

围广,脱色容量高,能除去各种不同的离子,可以反复再生使用,工

作寿命长,运行费用较低(虽然一次投入费用较大)。以离子交换树脂

为基础的多种新技术,如色谱分离法、离子排斥法、电渗析法等,各

具独特的功能,可以进行各种特殊的工作,是其他方法难以做到的。

离子交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在迅速发展之中。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是近年国内外制糖工业的一个重点研究课

题,是糖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膜分离技术在糖业的应用也受到广泛

酯),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网络结构的

骨架,再在骨架上导入不同类型的化学活性基团(通常为酸性或碱性

基团)而制成。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大多数制成颗粒

状,也有一些制成纤维状或粉状。树脂颗粒的尺寸一般在0.3~1.2mm

范围内,大部分在0.4~0.6mm之间。它们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坚牢

性),化学性质也很稳定,在正常情况下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离子交换树脂中含有一种(或几种)化学活性基团,它即是交换官

能团,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某些阳离子(如h 或na )或阴离子(如oh

-或cl-),同时吸附溶液中原来存有的其他阳离子或阴离子。即树

脂中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互相交换,从而将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

来。树脂中化学活性基团的种类决定了树脂的主要性质和类别。首先

区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两大类,它们可分别与溶液中的阳离

子和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阳离子树脂又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类,

阴离子树脂又分为强碱性和弱碱性两类 (或再分出中强酸和中强碱

性类)。离子交换树脂根据其基体的种类分为苯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

的品种很多,因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适应

于不同的用途。应用树脂要根据工艺要求和物料的性质选用适当的类

型和品种。

2.基体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matrix),制造原料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

(酯)两大类,它们分别与交联剂二乙烯苯产生聚合反应,形成具有长

分子主链及交联横链的网络骨架结构的聚合物。苯乙烯系树脂是先使

用的,丙烯酸系树脂则用得较后。这两类树脂的吸附性能都很好,但

有不同特点。丙烯酸系树脂能交换吸附大多数离子型色素,脱色容量

大,而且吸附物较易洗脱,便于再生,在糖厂中可用作主要的脱色树

脂。苯乙烯系树脂擅长吸附芳香族物质,善于吸附糖汁中的多酚类色

素(包括带负电的或不带电的);但在再生时较难洗脱。因此,糖液先

用丙烯酸树脂进行粗脱色,再用苯乙烯树脂进行精脱色,可充分发挥

两者的长处。树脂的交联度,即树脂基体聚合时所用二乙烯苯的百分

数,对树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通常,交联度高的树脂聚合得比较紧

密,坚牢而耐用,密度较高,内部空隙较少,对离子的选择性较强;

而交联度低的树脂孔隙较大,脱色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但在工

作时的膨胀性较大,机械强度稍低,比较脆而易碎。工业应用的离子

树脂的交联度一般不低于4%;用于脱色的树脂的交联度一般不高于

8%;单纯用于吸附无机离子的树脂,其交联度可较高。

除上述苯乙烯系和丙烯酸系这两大系列以外,离子交换树脂还

可由其他有机单体聚合制成。如酚醛系(fp)、环氧系(epa)、乙烯吡啶

系(vp)、脲醛系(ua)等。

3.物理结构

离子树脂常分为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类。

凝胶型树脂的高分子骨架,在干燥的情况下内部没有毛细孔。它

在吸水时润胀,在大分子链节间形成很微细的孔隙,通常称为显微孔

(micro-pore)。湿润树脂的平均孔径为2~4nm(2×10-6 ~4×10-

6mm)。这类树脂较适合用于吸附无机离子,它们的直径较小,一般

为0.3~0.6nm。这类树脂不能吸附大分子有机物质,因后者的尺寸

较大,如蛋白质分子直径为5~20nm,不能进入这类树脂的显微孔

隙中。

大孔型树脂是在聚合反应时加入致孔剂,形成多孔海绵状构造的

骨架,内部有大量永久性的微孔,再导入交换基团制成。它并存有微

细孔和大网孔(macro-pore),润湿树脂的孔径达100~500nm,其大

小和数量都可以在制造时控制。孔道的表面积可以增大到超过

1000m2/g。这不仅为离子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接触条件,缩短了离子

扩散的路程,还增加了许多链节活性中心,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

(van de waal's force)产生分子吸附作用,能够象活性炭那样吸附各种

非离子性物质,扩大它的功能。一些不带交换功能团的大孔型树脂也

能够吸附、分离多种物质,例如化工厂废水中的酚类物。大孔树脂内

部的孔隙又多又大,表面积很大,活性中心多,离子扩散速度快,离子交

换速度也快很多,约比凝胶型树脂快约十倍。使用时的作用快、效率

高,所需处理时间缩短。大孔树脂还有多种优点:耐溶胀,不易碎裂,

耐氧化,耐磨损,耐热及耐温度变化,以及对有机大分子物质较易吸

附和交换,因而抗污染力强,并较容易再生。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功能基的网状高聚物电质.

一是高聚大分子骨架,它具有空间网状结构。

二是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

三是功能基上所带电荷相反的可交换离子.

交换机制 (参考图)

1.Sampel ions由于高浓度扩散并通过树脂边界水膜.

2.树脂吸附sample ions,并替代功能团上的counter ions离去并扩散.

3. 淘析.

4. 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表现在它的“离子交换

容量”,即每克干树脂或每毫升湿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

meq/g(干)或 meq/ml(湿);当离子为一价时,毫克当量数即是毫克分

子数(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前者为后者乘离子价数)。它又有“总交换

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等三种表示方式。

①、总交换容量,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离子交换

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

②、工作交换容量,表示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它与

树脂种类和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工作条件如溶液的组成、流速、温

度等因素有关。

③、再生交换容量,表示在一定的再生剂量条件下所取得的再生树脂

的交换容量,表明树脂中原有化学基团再生复原的程度。通常,再生

交换容量为总交换容量的50~90%(一般控制70~80%),而工作交

换容量为再生交换容量的30~90%(对再生树脂而言),后一比率亦称

为树脂的利用率。在实际使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包括了吸

附容量,但后者所占的比例因树脂结构不同而异。现仍未能分别进行

计算,在具体设计中,需凭经验数据进行修正,并在实际运行时复核

之。离子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一般以无机离子进行。这些离子尺寸较

小,能自由扩散到树脂体内,与它内部的全部交换基团起反应。而在

实际应用时,溶液中常含有高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尺寸较大,难以进

入树脂的显微孔中,因而实际的交换容量会低于用无机离子测出的数

值。这种情况与树脂的类型、孔的结构尺寸及所处理的物质有关。 5. 物理性质

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尺寸和有关的物理性质对它的工作和性能有

很大影响。

①.树脂颗粒尺寸

离子交换树脂通常制成珠状的小颗粒,它的尺寸也很重要。树脂

颗粒较细者,反应速度较大,但细颗粒对液体通过的阻力较大,需要

较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浓糖液粘度高,这种影响更显著。因此,树

脂颗粒的大小应选择适当。如果树脂粒径在0.2mm(约为70目)以下,

会明显增大流体通过的阻力,降低流量和生产能力。树脂颗粒大小的

测定通常用湿筛法,将树脂在充分吸水膨胀后进行筛分,累计其在20、

30、40、50……目筛网上的留存量,以90%粒子可以通过其相对应的

筛孔直径,称为树脂的“有效粒径”。多数通用的树脂产品的有效粒

径在0.4~0.6mm之间。 树脂颗粒是否均匀以均匀系数表示。它

是在测定树脂的“有效粒径”坐标图上取累计留存量为40%粒子,相对

应的筛孔直径与有效粒径的比例。如一种树脂(ir-120)的有效粒径为

0.4~0.6mm,它在20目筛、30目筛及40目筛上留存粒子分别为:

18.3%、41.1%、及31.3%,则计算得均匀系数为2.0。 ②.树脂的密度

树脂在干燥时的密度称为真密度。湿树脂每单位体积(连颗粒间

空隙)的重量称为视密度。树脂的密度与它的交联度和交换基团的性

质有关。通常,交联度高的树脂的密度较高,强酸性或强碱性树脂的密度高于弱酸或弱碱性者,而大孔型树脂的密度则较低。例如,苯乙烯系凝胶型强酸阳离子树脂的真密度为1.26g/ml,视密度为0.85g/ml;而丙烯酸系凝胶型弱酸阳离子树脂的真密度为1.19g/ml。

③.树脂的溶解性

离子交换树脂应为不溶性物质。但树脂在合成过程中夹杂的聚合度较低的物质,及树脂分解生成的物质,会在工作运行时溶解出来。交联度较低和含活性基团多的树脂,溶解倾向较大 。

④.膨胀度

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大量亲水基团,与水接触即吸水膨胀。当树脂中的离子变换时,如阳离子树脂由h 转为na ,阴树脂由cl-转为oh-,都因离子直径增大而发生膨胀,增大树脂的体积。通常,交联度低的树脂的膨胀度较大。在设计离子交换装置时,必须考虑树脂的膨胀度,以适应生产运行时树脂中的离子转换发生的树脂体积变化。 ⑤.耐用性 树脂颗粒使用时有转移、磨擦、膨胀和收缩等变化,长期使用后会有少量损耗和破碎,故树脂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通常,交联度低的树脂较易碎裂,但树脂的耐用性更主要地决定于交联结构的均匀程度及其强度。如大孔树脂,具有较高的交联度者,结构稳定,能耐反复再生 。

离子交换树脂含有一定水份,不宜露天存放,储运过程中应保持湿润,以免风干脱水,使树脂破碎,如贮存过程中树脂脱水了,应先

用浓食盐水(10%)浸泡,再逐渐稀释,不得直接放入水中,以免树

脂急剧膨胀而破碎。冬季储运使用中,应保持在5-40℃的温度环境中,

避免过冷或过热,影响质量,若冬季没有保温设备时,可将树脂贮存

在食盐水中,食盐水浓度可根据气温而定。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业产品

中,常含有少量低聚合物和未参加反应的单体,还含有铁、铅、铜等

无机杂质,当树脂与水、酸、碱或其它溶液接触时,上述物质就会转

入溶液中,影响出水质量,因此,新树脂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一般先用水使树脂充分膨胀,然后,对其中的无机杂质(主要是铁的

化合物)可用4-5%的稀盐酸除去,有机杂质可用2-4%稀氢氧化钠溶

液除去,洗到近中性即可。如在医药制备中使用,须用乙醇浸泡处理。

树脂在使用中,防止与金属(如铁、铜等)油污、有机分子微生物、

强氧化剂等接触,免使离子交换能力降低,甚至失去功能,因此,须

根据情况对树脂进行不定期的活化处理,活化方法可根据污染情况和

条件而定,一般阳树脂在软化中易受Fe的污染可用盐酸浸泡,然后

逐步稀释,阴树脂易受有机物污染,可用10%NaC1+2-5%NaOH混

合溶液浸泡或淋洗,必要时可用1%双氧水溶液泡数分钟,其它,也

可采用酸碱交替处理法,漂白处理法,酒精处理及各种灭菌法等等。

新树脂的预处理: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业产品中,常含有少量低聚物和

未参加反应的单体,还含有铁、铅、铜等无机杂质。当树脂与水、酸、

碱或其它溶液接触时,上述物质就会转入溶液中,影响出水质量。因

此,新树脂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一般先用水使树脂膨胀,然后,

对其中的无机杂质(主要是铁的化合物)可用4-5%的稀盐酸除去,

有机杂质可用

2-4%稀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洗到近中性即可。

五.陰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的固定相是擔體上的電荷基團,可為正或負電荷;若

擔體帶有正電荷,可吸附著負電荷分子,則為陰離子交換法;不帶淨

電荷的分子,以及陽離子則直接流出,不會被吸附上去。這些被固相

單體所吸附的離子,統稱為 counter ion,因為其電荷與擔體上的電

荷相反 (counter 是 "相反" 的意思)。蛋白質通常以離子鍵吸附,因

此要流洗出蛋白質時,必須提高鹽濃度以破壞之,大多使用 NaCl;

也可以改變流洗緩衝液的 pH,使得蛋白質的電荷改變而溶離出來,

一般多使用前者。蛋白質吸附在擔體上的強弱程度,會影響溶離所需

使用的鹽濃度,結合越緊的分子,要使用越高的鹽濃度。而帶有較高

電荷的 counter ion,與擔體的結合就愈緊密。

離子競相結合到擔體上的優先次序,有一定規則。 通常帶電荷數目高者,比帶電荷低者,優先吸附到帶有相反電

荷的擔體上。若都帶有相同的電荷數目,則離子體積較大者,比體

積小者容易吸附。但是,雖然所帶電荷數目少,離子體積也不大 (例

如 H+),但若濃度夠大,也可以取代比它電荷多、體積大的離子。

因此,若把緩衝液的 pH 調低 (pH 2),可以把大部分吸附在交換

介質上的蛋白質溶離下來。

離子交換法多以鹽梯度進行溶離,有兩種梯度做法。 連續梯度需要梯度製造器 ,分別裝有高限及低限溶液,則可

拉出由低到高的連續梯度 (

中左圖)。階段梯度則依序換各種濃度的

緩衝液,成為樓梯般的段落 (中右圖),不須梯度製造器。不管用哪

一種,管柱內膠面上方不可以有液體存在 (右圖);這個多餘的體積,

稱為 無效空間 (dead volume),會破壞做好的梯度。

六.交换平衡 反应通式为: nR-A+ + B n+ — Rn-Bn+ + nA+ K = (Rn-Bn+ )r(A+)sn/(R-A+)rn(Bn+)s

(Rn-Bn+ )r是树脂中Bn+的活度,

(R-A+)r是树脂中A+的活度,

(Bn+)s是溶液中Bn+的活度,

r(A+)s是溶液中A+的活度,

K为离子交换选择系数,K不是常数,它与浓度有关,K的大小基本反

映了树脂对不同离子的亲和(交换)能力. 一般树脂对离子亲和能力的大小有以下规律

1. 电荷数高的离子亲和能力强 Fe3+ > Mg2+ > Na+ PO43- > SO42- > NO3-

2. 同电荷数离子水合离子半径小的亲和能力强

Ca2+ > Mg2+ > Be2+ K+ > Na+ > Li+

3. 强酸性阳离子树脂 Na+ > H+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相反

4 .强碱性阴离子树脂 OH- > Cl-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相反

5. 浓度高时候交换反应不遵守以上规则.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能力顺序:

SO42- > NO3- > Cl- > HCO3- > HSiO3- > F-

我们学习过的半径大小比较,同主族周期大的半径大,应该是

r(Cl-) > r(F-).而上述序反映出的是 r(F-) > r(Cl-).二者矛盾明显.查

数据发现,F-的水化半径为0.352nm ,而Cl-的水化半径为

0.332nm ,Br- 0.33nm , I- 0.331nm,它们的增减趋势是相反的,F-的

水合离子半径最大.

七. 事例--------沸石 沸石晶体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沸石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

沸石骨架的基本单元沸石的化学通为:[(Al02)2(Si02), ].m H2O弹主

要是钠、钾、钙等可交换金属离子。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硅氧四

面体由其顶点的氧原子互相联结起来.可由于铝原子是正三价的,所

以在铝氧四面体中有一个氧离子的负一价得不到中和,会出现负电

荷。为了平衡这些过剩的负电荷,铝氧四面体必有一个带正电荷的金

属阳离子(M十),一般此阳离子为Na.K.等一价或二价阳离子。这些

金属阳离子有相当的运动自由,在一定限度内有可逆离子交换性,可

被其他金属离子交换,包括Ag, Cu .Zn等具有良好杀菌性能的. 以银型抗菌沸石(熔盐离子交换法)的合成为例:

Na+(Z)+Ag+=== Ag+ (Z) + Na+ 式中:沸石为云峰人造沸石,交换盐为AgN03 。

(1)可知云峰人造沸石为钠型沸石,可交换阳离子为Na+离子;

(2)熔盐体系中,液相仅为熔融态AgN03,固相为沸石;

(3)由于不存在其他竞争离子,可以认为在沸石表面:

[Na+(z)] +[Ag+ (z) ] = 1 ,[Na+(z)]表示沸石中Na‘离子的摩尔分数,

[Ag+ (z) ]表示沸石中Ag+离子的摩尔分数。

(4)实验过程中人为地控制交换盐AgN03的用量,保证交换盐AgNO3 足量;

(5)因为Na+离子与Ag+离子的离子半径(Ag+: 1.26埃, Na+0.95埃)相

差不大,可以认为它们 在沸石表面占有相同的面积.在此基础上,我

们提出假定:从分子水平上看,沸石的表面均匀。

(6)若以摩尔分数来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对反应 Na+(Z)+Ag+ ==

Ag+(Z) + Na+反应开始时,[Na+(Z)]等于沸石的总离子交换容量

CEC(mmol/l00g沸石),M浓度分数为:始[Na+(Z)] =1,

始[Ag+(Z)]=0, 始[Na+]=0, 始[Ag+]=1

平衡时,设 [Ag+(Z)]等于q(mmol/100g沸石),则[Na+(Z)]等于:(CEC

一q)(mmol/100g沸石)。沸石样品质量为Gs,熔盐质量为GAgNO3 ,M

为摩尔质量,平衡时沸石相与熔盐相中,各组分摩尔分数如下,将上

述各式代入公丸中,即可求出以摩尔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 平[Na+(Z)] =(CEC-q)/CEC, 平[Ag+(Z)] =q/CEC,

平[Na+] =q×Gs×M/ GAgNO3  平[Ag+]=1-平[Na+]

代入计算上页公式计算得以摩尔分数凡表示的平衡常数。K是q(由

称平衡交换量)的相关量.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