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与景德陶瓷发展模式比较

潮州与景德陶瓷发展模式比较

摘 要 通过对景德镇和潮州陶瓷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格局、总产值、企业规模、科技实力、市场经营、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政府扶持方面的比较,理解了两地陶瓷产业发展中的差距,并以两地日用瓷产业为例,分析了景德镇的优、劣势,提出了景德镇陶瓷日用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前 言 中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广东省潮州市和江西省景德镇市均是中国陶瓷发祥地之一,陶瓷生产有一千多年历史,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瓷器烧造中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潮州陶瓷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潮州已成为中国工艺瓷、日用瓷、工业瓷、和卫生洁具等门类齐全的陶瓷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陶瓷出口最及总产值、销售额均在全国名列前茅,而景德镇陶瓷产业却始终徘徊不前,发展十分缓慢,甚至丢掉了历史赋予其“中国瓷都”的名号。比较研究潮州和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路子,为振兴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景德镇与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比较

1.1、产业格局 改革开放后,潮州陶瓷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形成产、学、研一条龙,贸、工、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其中工艺瓷运用传统彩瓷的技法,吸收西洋画的艺术,中西合璧,形成独特的工艺形式,如雕通、日本彩、仿古彩、漆彩、雕瓷产品以古朴典雅的风格备受世界各地商家的青睐。日用瓷则大胆采用国内外陶瓷原料如特白、强化、贝质、骨灰、轻质等瓷土,使用先进的机械和窑炉设备,科学制作,精细加工,花式品种成千上万。潮州陶瓷的兼收并蓄,使其具有广泛的市场性。

景德镇虽然有近5000家陶瓷企业,但由于长期受瓷老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都以制造艺术瓷为主,不屑去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日用瓷。而艺术瓷的生产难以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电子陶瓷、特种陶瓷门类齐全的大陶瓷格局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景德镇瓷局所形容的“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工业陶瓷三足鼎立的局面。

1.2、总产值 据潮州市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潮州市生产总值387.5亿元,增长14.2%。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增长16.9%,突破200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17.9%。全市海关陶瓷出口额6.7亿美元,下降22.5%。

“上世纪60-80年代,瓷业成为景德镇的经济支柱,在最辉煌时期,景德镇的陶瓷产值占全国的2 0%以上,占全市产值的9 0%以上,成为名正言顺的中国瓷都。上世纪9 0年代以来,随着昌河集团、华意电器等的迅速崛起,这一比重不断降低,2005年陶瓷工业总产值(日用陶瓷为主)24.5亿元,2006年上升到31.9亿元,而2007年已达到42.0亿元,年递增率分别为20.3%和24.0%,远远落后于房地产业,同时也远远落后于中国其它产瓷区。

1.3、企业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潮州陶瓷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陶瓷企业4000多家。加上个体户、手工作坊和配套企业总数近10000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是国内陶瓷企业最多最集中的产区;拥有工艺瓷、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和高技术陶瓷多个产业化门类,是全国陶瓷门类最齐全的产区。

据不完全统计,景德镇市拥有规模的生产企业有250余家,而以小型私人作坊式的生产企业约有2000余户,贸易企业350家,配套或关联企业320家。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只有几个到十几个人的手工业作坊,不少还是父子店、夫妻店。数量虽多但规模过小, 限制了先进设备和管理组织方法的引进和应用,阻碍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无一整体管理造成资源分布不均,信息共享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区域内整体创新体系的发展。

1.4、科技实力 在潮州历史上,科技在陶瓷产业上的应用较早。从唐代开始,采用北方流行的馒头窑式生产陶瓷,宋代后,科技在潮州陶瓷上的应用更加广泛,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龙窑和阶梯窑炼制陶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测温标,进入21世纪,潮州陶瓷企业每年创新陶瓷品种数万个,窑炉也应用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电脑控温隧道窑。

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景德镇部分国有陶瓷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建立了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个别企业装备也己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如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等静压成型生产线。但陶瓷企业整体装备水平仍较落后,装备老化、陈旧、失修现象十分严重。在工艺技术方面,成型仍以阴模成型为主、烧成仍以隧道窑装匣烧成为主;干燥技术仍以热风干燥为主,没有运用如微波、红外等先进干燥技术,整体工艺技术落后。

1.5、市场经营 崇文重商的潮州人一方面积极主动上门推销,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交易会推销潮州陶瓷;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渠道到国外,如: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伯明翰、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地参加各种大型展销会、博览会洽淡业务,在企业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潮州陶瓷市场占有量急剧增加。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看到潮州制造的陶瓷产品。

景德镇陶瓷企业基本上是从传统计划时期演变而来的,那时的陶瓷企业销售渠道主要由政府铺设,可以说那时的企业是“重产不重销”,基本上没有营销意识。改革开放后,随着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不断地被推向市场,企业原有的营销渠道被打破,而新的营销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至今,景德镇陶瓷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营销体系,从营销渠道的铺设、营销方式的选择到营销人员的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还是处在起始阶段。尤其是国有陶瓷企业破产后形成的许多家庭式的小作坊,由于多种原因,很难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大多数陶瓷企业主热衷于“展销”,而此种展销说白了就是地摊式销售,这种销售方式把景德镇陶瓷的价格普遍压得很低。这种营销模式不仅使“景德镇”这一独特的历史品牌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发展。

1.6、品牌推广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没有品牌,企业将永远没有做强做大的一天。潮州陶瓷企业家在企业内部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创新产品,现今,潮州涌现出“四通”、“长城”、“松发”、“潮流”、“欧美尔”等在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品牌。

同潮州相比,景德镇众多陶瓷企业的品牌意识则显得要相对薄弱一些。目前,景德镇仅仅拥有1项“中国名牌产品”、l项“中国驰名商标”、2项“国家免检产品”、6项省名牌产品、12项省著名商标。然而拥有这些荣誉的绝大多数是国有的陶瓷企业,而不是那些民营陶瓷企业。

1.7、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上世纪90年代后期,潮州陶瓷企业家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家们开始大量“选购”专业技术人才。多次向全国各地招聘、引进人才一大批,使得潮州逐渐成为集聚各类陶瓷人才的“洼地”,而深明“人才优先于资本,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陶瓷企业家们正在着力做好用人文章,使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景德镇有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占全国的40%,50位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还有我国惟一一所培养陶瓷专业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具有如此人力资源优势的景德镇按理说其陶瓷业应该是人才济济。其实不然,景德镇陶瓷业人才还是比较匮乏。首先,景德镇虽然有十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但却很难支撑起全市的陶瓷业,因为整个陶瓷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手工熟练的美术大师,更需要懂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懂自动化生产的技术人才;其次,景德镇虽然有培养陶瓷专业的陶瓷学院,但由于产学研的分离,其研究的技术很难快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加上陶瓷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留在景德镇,因此,这一优势也是徒有虚名;最后,由于景德镇经济水平比较低,加上陶瓷业没有制定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很难保留、吸引从事陶瓷业的高级人才。

1.8、政府扶持 潮州检验检疫局对潮州陶瓷业近几年来发展的支持是全方位的。5年来,经该局检验合格的出口陶瓷累计达10多万批,货值16多亿美元,,而且在陶瓷出口时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检验局的支持下单是出口美国的陶瓷出口量,年均也达到了5000批,共4000万美元左右。

明清时期,官窑在景德镇陶瓷产业中居于支配地位,对陶瓷的生产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正是由于中央政府的强力扶持,景德镇陶瓷产业在整个市场中居于垄断地位,并成为政权的附属品。可是在20世纪下半叶,由于政权的更换、制度的改变而得到大大强化,进而形成锁定,导致整个景德镇集群基本失去了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陶瓷市场一厥不振。直到2004年,景德镇在江西省政府和国家商务部的支持下,举全市之力,成功举办了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2004年至2007年,瓷博会按照建好平台、扩大贸易、打响品牌、做大产业的总体要求,呈现出规格高、规模大、人气旺、门类全、影响广、效益好等特点,在贸易洽谈、文化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通过潮州和景德镇陶瓷产业近年来发展的各方面比较,发现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诸多问题,导致和其它产瓷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景德镇还不能放下“瓷老大”的架子,认清现在的形势,那么对于景德镇陶瓷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现今景德镇与潮州陶瓷的日用瓷市场

规模经济本质上就是机器化大生产,手工生产不可能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光*瓷器艺术是撑不起景德镇市高G D P的,必须大力发展日用陶瓷。日用陶瓷最有利于机器化大生产,容易形成规模经济,要把日用陶瓷作为景德镇陶瓷工业的主体,这是完善景德镇市陶瓷产品

结构的关键。

2.1、景德镇的日用瓷发展状况

景德镇现有近5000家陶瓷企业,但大部分以制造艺术瓷为主,附加值低的日用瓷开始是不屑做,后来是做不了,不利于规模化生产。虽然景德镇现在也在大力发展日用陶瓷,但发展的速度、力度还不够,高档日用瓷受困于“产量”,中低档日用瓷受制于“质量”,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品牌效应基本谈不上。景德镇失去了日用瓷这半壁江山,也就失去了大部分市场。景德镇有1 2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但没有给景德镇经济带来多少帮助,景德镇的瓷业经济还是上不去。潮州、佛山、德化等新兴陶瓷产区之所以迎头赶上,甚至超过景德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大力发展日用陶瓷生产。

据本研究调查显示,目前,景德镇生产日用陶瓷的企业有近1000家,其中上规模和上档次的企业不到10%,剩下的是作坊,作坊规模大多在十来万元左右,企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另外,据景德镇陶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景市1995年日用陶瓷产量为10亿件,而2004年却下降为8.27亿件,只占全国日用陶瓷总产量的5.6%。

2.2、潮州的日用瓷发展状况

反观潮州,潮州市是中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陶瓷产区,有陶瓷生产企业万余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日用陶瓷产量达40亿件,其中出口24亿件,年增长率达20%,创汇7.2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0%,占中国的百分之二十,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三、景德镇发展日用瓷的有利因素

3.1、历史文化优势

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名扬中外,有着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北宋时期开始就己集天下能工巧匠之大成,元、明、清时期已成为全国的瓷器中心,直至现在久盛不衰,横跨外洋。千余年来,景德镇日用瓷为丰富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为促进中外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官窑文化产生出一批批陶瓷能工巧匠,正是陶瓷文化的这种土壤和氛围,才能产生出如“珠山八友”闻名于中外的陶瓷美术家。景德镇有着丰富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留下了许多陶瓷历史文化古迹及珍贵的陶瓷文化、精堪的制瓷技艺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特而完整的历史文化体系。

3.2、产品资源优势

景德镇的泥土独特,仅有的制瓷原料、独特的瓷业习俗和精堪的制瓷技艺打造了景德镇唯一的产品资源优势。景德镇上千年的陶瓷制作历史,造就了一支庞大的陶瓷产业队伍,从原料开采到产品包装各个环节都有明显的分工,而且技术娴熟,热爱陶瓷,与其他产瓷区相比,有劳动力成本低、技术高的优势。而且景德镇的国有企业的厂房、窑炉、原料等主要生产设备还在,有一定的设备势力,也有一定的生产能力,稍微休整一下就可以恢复生产。

3.3、品牌优势

景德镇曾经以生产宫廷御用瓷而闻名天下,解放后,景德镇又以生产国家用瓷而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景德镇作为中国瓷都这一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世界公认的。景德镇瓷还以高档艺术品成为国家礼品用瓷以及领导人出访礼品用瓷,成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APEC会议等重要场所用瓷,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仍然闪着彩光,驰名中外,誉满全球。

3.4、劳动力价格、工业用地、电价等有竞争力

产区 产区电价(元/度) 工业用地(万元/亩) 劳动力价格(元/

人〃月)

佛山 0.75 10 1000左右

潮州 1.00 25 1000左右

泉州 0.72 12 800左右

景德镇 0.54 8 500左右

3.5、政府政策优势

在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陶瓷工业园、陶瓷科技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同时正在逐步优化整合所有的科教资源和产业资源,强化日用瓷生产,并抢占高新技术陶瓷这个陶瓷行业的“制高点”;利用陶瓷工业园、科技园这个平台,景德镇陶瓷产业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努力打造若干个具有竞争优势的陶瓷企业及相关新兴产业群,探索一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陶瓷传统产业的新路。景德镇政府的大力扶持吸引了台资海畅法兰瓷、东景、台达、东海堂、守玉及美国常青、贾泊氏等十几家台资外资,他们企业纷纷来景德镇投资建厂,目前协议引进资金已近3亿元。

四、景德镇日用瓷发展的制约因素

4.1、陈旧落后的观念

以量取胜观,景德镇生产日用瓷只追求快和量,而不追求质;以产定销观,景德镇一直在计划经济的制约下,不管市场的要求,不去研究市场,以国家下达的计划和指标为准,只管生产出产品不理会销售问题;公主易嫁观,景德镇因几百年的官窑历史形成了一个意识:“景德镇是名牌,没有销不出去的瓷器。”因此固步自封,不求进步,不思创新;传统静止观,普遍认为老产品好销,轻车熟路,于是宁可老,不可新。

4.2、生产要素的局限

第一点是景德镇地理位臵原因。景德镇的地理位臵导致了它的日用陶瓷产品出口运输成本过高,使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制约着景德镇日用瓷的发展,许多大批景德镇进行投资考察的国内外陶瓷企业家,因为运输成本问题,而对在景德镇投资落户裹前。地处沿海的产瓷区和国际市场的交流比内地更加便利,而且对外开放相对比较早,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等方面已有明显的优势,初步实现了陶瓷生产的机械化,这给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带来了

很大的压力。

第二点是能源质量问题。景德镇以烧油、焦化煤气为主,燃料使用费用占日用瓷生产成本的30%左右,料质量较差,因此日用瓷产品因燃料中硫杂质等影响,存在严重的供气不足现象,难以生产出高档产品,影响景德镇日用瓷出口和出口创汇。相对于山东淄博用的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唐山市用的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热值高,含杂质少,并且压力高,是烧造陶瓷的优质燃料。能源上的不足是制约景德镇日用瓷发展的一大瓶颈。

第三点是资金短缺状况。艺术瓷适合于手工制作,适于个体、小型的生产,而且产品价值高,所以比较容易发展起来,而日用瓷生产属于一个系统工程,需成套生产,包含的品种多,颜料和原料的不同,烧成也不同,工艺难度大,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景德镇粘土特点也比较适合生产艺术瓷,对日用瓷来说生产难度比较大,因此许多企业也不愿意投资生产日用瓷。

4.3、新产品设计问题

从事日用瓷的人员素质低,景德镇设计人员大都解体,转而从事艺术瓷创作。现在,虽然许多人才来景德镇学习,而真正留在景德镇的却很少,景德镇陶瓷学院培养的大部分人才都不会继续留在景德镇搞设计;政府投资有限,失去政府的支持,而仅*小企业生产日用瓷是很难有发展的;信息闭塞,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多数企业无法准确地捕获市场信息、迅速了解市场变化,进而形成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这对抢占市场很不利;新产品的开发、推广难度大,长期以来,景德镇总解决不了新产品设计与新产品生产之间的关系,新的设计不能及时地、尽快地投入产品试制、生产和面市,“设计”知识展厅的摆设、评比中的奖状、设计者的资料档案,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设计是新的,产品却是老的。

4.4、企业规模限制

景德镇日用陶瓷生产企业90%以上是作坊式小型企业。这种小企业的生产模式,虽然也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也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不能有保证,陶瓷标准不统一,配套性不强,销售信誉差,产品销售合同规模小等状况。而且,由于规模小、分散生产,日用陶瓷中低档多,高档少,加上规格、标准混乱,造成大量的订单白白流失。

4.5、品牌认识模糊,缺乏维护和塑造品牌的动力和措施

景德镇在陶瓷方面注册的商标和专利较少,很多企业缺乏创新主动性,热衷于模仿和仿制;政府对陶瓷企业侵权行为采取了多项打击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一些知名品牌(例如“龙珠阁”、“红叶”等)经常被肆意仿制,假冒伪劣陶瓷充斥市场,陶瓷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使得景德镇陶瓷在品牌建设上受到严重影响,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景德镇陶瓷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缺乏打造本企业品牌的动力和能力;景德镇陶瓷企业急功近利,轻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伤害品牌核心价值的战术。如前些年景德镇陶瓷厂商风靡展销热,组织货源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南非、西班牙等国内外巡回展销。展销商家利用景德镇这个品牌影响力,不仅销售制瓷企业的不合格品和剩余产品,还疯狂盗印、盗用景德镇驰名商标,甚至外地陶瓷产品冠以景德镇陶瓷的名义非法展销,我行我

素、毫无顾忌,给景德镇这个瓷都品牌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五、景德镇陶瓷日用品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作为“陶源瓷宗”的景德镇要想再创辉煌,就要在尽可能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继承、创新,充实“千年瓷都”的丰厚内涵。在新形势下制订(完善)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的原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质量、打造精品、可持续发展。

5.1规范“景德镇”陶瓷日用品品牌效应、证明商标管理,打造陶瓷企业品牌竞争力,促进景德镇日用瓷产业良性循环

重视产品创新,首先要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观念。不能再墨守成规,固守传统,而应该与时俱进,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否则只能坐吃山空,最后走向灭亡。其次,要面向市场,对市场需求进行仔细的定期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设计创新,而不是坐在家中闭门造车。

重视证明商标管理,在品牌建设上规范“景德镇陶瓷”品牌的管理。制定“景德镇陶瓷”证明商标使用制度,明确规定使用该证明商标的品质特点及其使用条件、手续、权利、义务和责任。严厉打击滥用“景德镇陶瓷”证明商标的行为。对“景德镇陶瓷”商标实施有偿使用制度,并将所得收入用于“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宣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商标使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严厉打击目前盛行的仿冒和假冒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益。

5.2狠抓节能降耗减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陶瓷是水火土的产物,是资源消耗大户。作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紧密型的陶瓷业,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很强。我国陶瓷行业一年要消耗l亿多吨原料、600多万吨油、800亿度电,数量惊人;陶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硫(和其它有害气体)、污水废渣。所以说陶瓷产业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使我国陶瓷产区付出了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佛山就是典型的例证。

实际上,节能降耗和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损害,已成为陶瓷产业要解决的最急迫也是最困难的两大课题。矿石、瓷土、燃气等是不可再生资源,尽管我国有着丰富的蕴藏,但是不计长远、缺少规划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只能加速从丰富到贫缺、从优势到瓶颈的过程。

5.3以信息化带动陶瓷行业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产业革命使全球产业发生了战略性重大调整,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模式,高科技成为竞争的制高点;二是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达到旨在提高产业技术结构的“再工业化”;三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贸易方式,区域产业的发展模式因网络化的发展而变化。景德镇应建设高品位的陶瓷信息网、推广计算机技术,与产品设计、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紧密结合。

5.4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陶瓷企业获得核心技术的必要条件,是提高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很多陶瓷产品生产,只要赢利,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进入参与竞争,此时就会形成一种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爆发价格战争,因此陶瓷企业不仅要有核心产品和技术,而且还要有保证其核心产品更新换代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二是研究开发特种技术;三是采取特种方式进行技术的开发与研究。陶瓷产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节能、提档、增效、出新上,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互动过程,不仅涉及到陶瓷产业中科技进步所提供的机会,而且涉及到国际市场的潜在变化趋势,同时还与陶瓷企业本身的知识存量、人力资本和历史传统有关。陶瓷产业应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准备一代,促使陶瓷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长久推动力。

5.5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投资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潮流正从传统日常用品移到时尚日常赏品的新概念上来,它强化商品的美感氛围,注重商品的艺术化和个性化。面队社会的这种发展趋势,提高景德镇日用瓷的设计与制作将是景德镇日用瓷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发展方向。

景德镇要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日用瓷就提高设计者和生产者的素质,只有提高设计者的素质,相应的才能提高日用瓷的设计水平,并通过日用产品的设计来引导和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水平。这就要求景德镇有更多高素质的设计人员投入日用瓷的设计当中,多关注国内外市场的流行动态,注重如服装、食品、装饰材料和其他材质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产品的更新,综合地考虑当今景德镇日用瓷设计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与技术,从而促进产品的升级升档。

目前的问题是: 景德镇有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等原因造成了在日用瓷生产方面人才的大量流失。所以要更多高素质的设计人员投入到日用瓷的设计当中,必须加大对设计人员的投资,使他们的付出与收入成正比,与国际和国内的先进企业的设计人员管理及薪金制度接轨。这方面景德镇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可能近期投入显得比较大,但从长远和其他国内外日用瓷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投资却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

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投资,一是要花费资金培训技术人员,使他们技术过硬,观念更新;二是要花费资金聘用高级设计人员。有了好的技术人员,才会有优质的产品问世,使日用瓷同时又是艺术品,并充满个性魅力。

5.6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景德镇日用瓷

面对景德镇日用瓷产业由于资金匾乏而导致的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产品质量难以提高、设计人才‘大量流失等现状,景德镇要发展日用瓷企业,就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并加快陶瓷工业园的建设步伐。景德镇作为“瓷都”,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它的无形资产价值和出口商品的信誉度都是其他陶瓷产地难以比拟的。景德镇政府应以这仪特色优势吸引大批知名日用瓷企业,并制定与景德镇日用瓷工业相适应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景德镇日用瓷工业的健康发展。

景德镇市政府应看到现在的日用瓷发展形势,根据日用瓷市场营销的现状和国内外日用

瓷市场的特点实施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投资环境做一些调整和改善,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商涌入景德镇,然后利用他们的资金和管理理念,嫁接老企业,并对老、中、小企业统一进行整体改造,使原有国有企业的厂房、炉窑等设备尽快恢复生产。从而逐步提高景德镇日用瓷产品的地位,扩大景德镇日用瓷的生产规模,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增强景德镇日用瓷的出口创汇能力,促进内外销市场全面、稳定、协调发展,使景德镇的日用瓷产业真正的做大、做强。

六、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优异转变

经过近年来的大力调控和整合,景德镇陶瓷产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划小承包、分块经营、长期租赁之后,又实施了退城进郊、园区集聚、异地发展的战略,从而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呈现出新的格局和特点。景德镇陶瓷产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力推进空间集聚,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全市形成了三大特色陶瓷集聚区:以社区为中心的陶瓷生产集聚区域,集中在樊家井、筲箕坞、李家坳、里村、石岭、洪源、官庄、湖田、三宝村等地,各有特色,分工鲜明,顺应了国内陶瓷市场批量小、款式新、品种多的需求新趋势;高新区中的陶瓷工业园,集聚了台湾东瑕、新都、常青家园、环球陶瓷、贾泊氏等20多家有实力的陶瓷企业,还有正在建设的金意陶、乐华等规模庞大的建筑陶瓷项目;陶瓷科技园区,主要有海畅法蓝瓷、隆祥陶瓷等外来陶瓷企业。陶瓷产业链条更加完整。

随着陶瓷产业的复兴,相关配套产业迅速跟上,形成了原料、成型、花纸、颜色釉、烧炼、包装、销售等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陶瓷产业逐步走出困境,陶瓷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到1 4%。陶瓷生产企业分工更加明细,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除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工艺陶瓷外,辅助企业也日盏增多,出现了台达、玉源瓷土、大方、盛昌隆花纸、安达包装材料等规模化专业厂家。一批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开始崛起,陶瓷产品无论品种和质量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了一批陶瓷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鹏飞建陶产品景赐坊牌建筑陶瓷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省陶瓷工业公司景德镇牌工艺陶瓷荣获中国名牌称号;陶瓷股份公司釉中彩高档日用瓷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全市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陶瓷营销队伍,活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目前,景德镇形成了金昌利、陶瓷大世界、国贸广场、中国陶瓷城、中国瓷园、华阳商贸城等专业陶瓷大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地。每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现已成为国内唯一集陶瓷进出口贸易、陶瓷经贸洽谈、陶瓷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陶瓷界博览盛会,走出一条高规格、高品位的会展经济之路。

七、景德镇的机遇

首先,国家政策的倾斜进入新世纪,景德镇已获准组建国家陶瓷科技工程中心,科技部和江西省还在景德镇共建陶瓷科技城。景德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陶瓷企业发展,规划了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实施战略、发展目标,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多年的《市政府报告》中不断提出要建设以高科技陶瓷为基础的陶瓷科技园,目前,景德镇就有3个陶瓷科技园,而且还指定了相应产业政策引导陶瓷企业投资方向,促使产业优化升级,使陶瓷工业形成蓄势待发良好态势。

其次景德镇作为世界知名城市,随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正成为承接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点。继世界知名陶瓷企业法蓝瓷和亚洲最大的陶瓷原料生产企业台达公司投资进驻景德镇后,佛山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金意陶有限公司、欧瑞特集团又在景德镇投资32亿元。这表明诸多企业对景德镇投资环境与区位优势已经认可,这为景德镇借外力整合陶瓷产业提供了机会。

再次,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任何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实践,都会给企业提供新的营销机会。西方市场学专家认为,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谁认识到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谁就提前掌握了新的营销方法。现代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网络营销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互联网特别是基于WWW方式的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营销可以让企业跨时空地联结起来,沟通和交易成本的低廉,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唾手可得”。

最后,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科技、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需求与欲望,消费者的消费形态也相应地受到影响。很多人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再是出于生活的需求,而是出于一种情感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产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人们不再重视结果,而是重视过程。更多的人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我们正在经历由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时代。体验作为消费者对某一事件的心理感受,外人无法控制。但是,企业可以研究消费者行为现象,掌握其心理规律,诱导消费者产生积极的体验。因此企业要抓住这个时代的特点开展体验营销,跟上时代的步伐。

八、景德镇的挑战

第一,国家政策的限制国家对陶瓷这个传统的行业并不是很支持,特别是日用陶瓷,主要是日用陶瓷自身资源消耗巨大,易产生环境污染的行业。在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资源储量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逐步升高。在投资方面,近二十年间国家对景德镇的投资才两亿元左右,平均每年每人才100元左右,而在其他产瓷区如广东潮州则是上百亿的投入,这是景德镇陶瓷产业衰退的原因之一。

第二,从国内高新陶瓷产业化技术上看,引进国外陶瓷产业化新技术与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国内的产业化核心技术也多出自北京、上海等科技资源密集的地方。核心技术支撑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景德镇传统陶瓷转型与创新的机遇成本。

第三,质量高、功能全、花色多、造型新颖、个性化的产品,特别是艺术化的实用性陶瓷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总体而言,景德镇陶瓷产品缺乏创新,在制作、手感等方面无法与国外的瓷器比,不能完全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

第四,与其它瓷区的竞争在国内,景德镇日用陶瓷产量不及广西北流,品牌声誉不及佛山,发展势头不及广东潮州,总量规模仅相当于宜兴的一半,高档瓷不及淄博,产业特色不及醴陵,陶瓷产品出口意识不及唐山,优化产业集群思路不及德化,名牌不及欧美。景德镇,这个拥有独特瓷土(高岭土)资源、以“千年瓷都”美誉驰名海内外的江西古城如今感受到了一种尴尬,曾经“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景德镇瓷器不再那么受人追捧,仿佛成了落难千金。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景德镇人一直以来只重短期利益而不重长期战略造成的。

九、对于中国陶瓷业未来发展的期待

中国的陶瓷一直都是国人的骄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陶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的稳定,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瓷器的出现,为人类的文化和物质文明树立了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引起了人类物质生活革命性变化。由于瓷器的坚固耐用,洁净美观,不易腐蚀,又远比金、银、铜、漆器造价低廉,因而发展迅速,很快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皿。中国的瓷器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练后的今天,相信在不断的完善中,依然会是国人的骄傲。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