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

试论武术散打中的防守反击

民族传统体育 :耿帅 指导教师 :赵斌

摘要: 散打运动是一项体现力量、技巧、智慧与胆识的运动,它通过接触式的、激烈的身

体对抗形式,以击打和击倒对手得分取胜为目标。对一些重大比赛的观察发现,我国散打运动

员在比赛中重进攻、轻防守的现象极为普遍,许多运动员甚至教练员都片面地认为进攻才是

直接得分的手段,从而忽略了对防守技术的针对性研究和强化训练。其实,我国运动员要想立

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运动员灵巧和技术全面的特点,打出漂亮的防守反击。本文就

散打中防守反击的战术及其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散打;比赛 防守反击;分析讨论

一、 前言

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趋接近,单凭身体素质和攻防技

术轻松战胜对手的现象越来越少见。良好的运动素质和技术水平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形式表

现出来,才能在比赛中有更多的取胜机会。散打比赛中的战术有很多,其中“防守反击”是

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有效战术。武术,历来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因为主动进攻

者需要改变原有的身体姿势,必定会产生防守空隙和薄弱环节,如能在防守的同时或之后及

时进行反击,容易取得成功。另外,防守者“以静制动”有思想准备,这也是比较容易反击

成功的因素之一。研究本题的目的在于,探讨散打比赛中“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规律,分

析“防守反击”战术的技术特点和环境因素。从而指导运动员提高战术运用能力并且对于完

善竞赛规则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2009年成都体育学院冬运会散打比赛(男子52kg~75kg级)共六个级别, 所 有运动员。

2.2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法资料法:为论证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以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查阅搜集了近年的文献

资料,对所搜集的资料归类分析。

调查访问法:为了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本课题,访问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教授等探讨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问题

数据统计法:将参阅、调查和访问所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统一归纳、整理、并进行总结。

三、分析与讨论

3.1概念:防守反击是一种复合技术,即由防守与进攻技术组合而成,是防守后即刻进攻对方

的战术总称。与主动进攻的区别在于进攻动作是由防守姿势发起的。防守反击能为有效的反

击创造有利条件,反击又能起到防护的效果。我们常说,反击的最佳时机是乘对方旧势已去,新力未生之时,达到得分目的。由此,防守反击在散打比赛中常被运动员,特别是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作为保持体力又有效得分的制胜法宝。采用灵活机智、动静变化的战术,对手就难以分辨其中的真伪,隐蔽了自身战术意图,争取了比赛的主动权,也就是控制了场上的局面,从而达到了攻其不备,后发制人的目的。反之,倘若时机不当,使用战术再成功也不能达到反击的目的。运用不同形式的防守反击,也是导致运动员得分取胜的重要因素。

3.1.1 防守技术

守是利用身体的闪、展、腾、挪与技法上的相生相克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方法。防守技术是整个散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防守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触性防守,以手臂或腿部动作来阻截格挡对方攻击;另一类是不接触性防守,以脚步移动、身体的下潜或躲闪来避开对方的攻击。

3.1.2 反击技术

反击是在闪躲或阻挡对方攻击后,趁对方攻势落空,身体失去平衡或露出空档的瞬间予以攻击。反击技术其实就是散打进攻通常所运用的一些动作技术,包括踢、打、摔及各种组合进攻动作。

3.2 防守反击技术分析

散打进攻与防守重要,防守反击更重要。防守反击是一个矛盾范畴。它要求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要善于抓对方旧力已过,新力未发之机反击对方。从技术角度来分析,防守反击属于比较稳健的打法,在严密防守的情况下抓住对手进攻时暴露出的破绽,伺机反击得分。对于防守反击者来说,它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防守反击者先处于防守,面对对方的进攻时能使自己有一个有利的实战姿势,尽量减少自己身体部位的暴露,以免被对方击中,这样自身就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整个身体也处于一种较好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为防守者紧接着进行有效的反击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对方处于主动进攻之时,实战姿势遭到破坏,身体平衡状态改变,身体部分位置因进攻而暴露,再加上身体姿势改变不易在一下子调整过来,在对手“旧力刚过新力未生”之时,防守反击者若能娴熟果断地使用反击技术必能反击中对方,至少能给对方造成威胁。

3.3防守反击技术的分类和运用

3.3.1分类

可分为两类,即:不接触防守和接触性防守。前者以自己灵活的步法移动来躲闪对方的攻击;后者以自己的手臂或腿部的动作来阻截对方的攻击。

3.3.2运用

3.3.2.1防守反击应用前题

使用防守反击要有强烈的意识,防反的意识关键是要克服心理上的不利因素,遵循战术的六大心理原则:效益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适时适度原则;周密性原则;慎重性原则;奇胜性原则;在实战中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把握反击时机,果断出击。平时必须刻苦练习各种防守反击动作,使之熟练自如,灵敏快速且具有杀伤力。防守反击必须通过实战训练,从中把握对付各种进攻的防守反击技巧。比赛中要遵循“攻防兼备”的原则,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临战不乱,临强不惧,保护攻防的合理节奏。

3.3.2.防守反击在实战中的应用

实战中要想达到防守反击的目的,要求防守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学会判断分析对手的习惯动作以及进攻动作的路线、力点和对手的移位情况,果断及时地做出相应的防守反击动作。在实战中,大量动作都是在千变万化的位置、角度、距离、姿势状态甚至凶猛进攻的前提下瞬间发生的。要想在种种防守动作中选出最佳的方法来对付对手确实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只有经过仔细观察、实践、总结和分析,发现进攻的规律性,探索出一些针对性较强、较为综合的防守技术,并在平时训练中加以掌握和熟练,才能达到运用自如、随心所欲的目的,才能在实战中提高自己运用防守技术的能力。通常进攻的动作路线不外乎是正面直线的上、中、下进攻和左右侧面横向的上、中、下进攻。根据这些进攻路线,我们可总结出一些相应的防守方法,如对横线进攻型中的横踢腿,防守者可采用近身躲闪或近身格挡、抄抱摔或正蹬、踹腿反击等方法,并加以反复训练,达到在实践中一看对方出腿就能及时反应判断,同时做出相应防守反击动作的效果

3.3.2.1,把握动静时机。

防守反击的“动”是指诱敌的战术方法。一方面可争取场上的主动权、控制权、以真假虚实的动作迷惑对方分散其注意力,更好隐蔽自己的战术意图;另一方面,可在动中寻找战机,造成对方判断错误,在其草率进攻的情况下,及时抓住其空档,给予反击。防守反击战术中的“静”,是以静待动的战术方法。赛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观察对方的细微变化,正确判断对方的攻击意图。在防备的情况下,蓄劲待发,以静制动。动与静两种战术结合能充分发挥防守反击战术灵活多变的特点。避免了过于单一的战术,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体能消耗。两者结合互相调节,针对对手不同技术风格,可灵活机动地变化战术。

3.3.2.2,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反映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践中学会判断分析对手的习惯动作以及进攻动作的路线、力点和对手的移位情况,然后再做出相应的防守反击动作。经过仔细的观察、实践和总结,就可发现散打运动和其它任何运动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例如,从对手进攻动作路线来分,不外乎是正面直线上、中、下进攻和左右侧面横向的上、中、下不同部位的进攻。这样,我们便可探索出一些比较全面、带有综合性的防守技术。比如,对于对方正面使用正蹲、侧踹腿等,我方都可以应用左、右的侧弹腿,也可以应用格挡或直接上步贴近对方进行防守反击。

3.3.2.3,较好的距离感意识。

在防守中必须为下一步的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了达到反击的目的,这就要求我方采取格挡或闪躲的方法使对方的进攻失效,还要和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如果身体移动躲闪的距离不够,则容易被对方击中。如果身体移动躲闪的距离太远,则又给下一步的反击带来困难。用防守动作躲闪对方的进攻,所使用的躲闪应该是在能保证躲开对方的攻击的前提下,躲闪距离越小越好,而且尽可能让动作力求简。这样不仅能使自己的步法轻快、灵活,更能保持自身的平衡,使反击更快、

而且更具杀伤力。

3.4防守反击战术分析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进行反击,实现防守反击的战术运用,把握时机是其关键。可做以下带有规律性的战术运用准备,即:观察对方的步法和身体重心的移动情况,及时发现对手肩关节髋关节的特定运动形式,与其攻击动作;了解对手惯于使用的攻击动作;注意对手眼神及表情的变化,从中获得信息。

3.4.1先防守后反击在对手主动进攻时,我方不能即刻有效反击或不利于直接反击。例如,对方以较快的踹腿从中路进攻,我方两手护于胸前的同时拍压其攻击腿的脚跟,并适当调整步法使身体处于有利的反击状态,对方在没有击中目标的情况下,受到外力的拍压,改变身体重心和动作路线,来不及调整下一个进攻动作。这时我方可大胆用前边腿攻击对方腹部。又如,对方以后边腿强攻时,由于后边腿力量大、幅度也大,击空后还有一定的惯性作用,致使重心偏离,即使勉强控制身体的稳定,也会出现较大的空档,我方可在躲闪的同时,掌握最佳的反击距离。

3.4.2 防守同时施以反击双方在攻击距离内,对方先进攻,在没有较强的攻击力时,可以边防守边反击的方法争取及时的反击。例如,对手用前低边腿主动进攻,这时的小低边腿有速度,却没有力度,如果我方先用躲闪并防守的方法,对方便有了喘息的时间,反之,在防守的同时施以反击,可争取在瞬间争取主动。又如,对手以低踹腿进攻,路线是直线,力量向前用力,攻击我方大腿部位,我方先以左手用力搁挡其踹腿的小腿部,改变其踹腿的路线,使其偏向我方左侧同时提膝垫步出摆拳重创对方,或顺势别倒对方。

3.4.3以攻代守

在正确判断出对方的攻击意图,果断采取预先抢攻,破坏对方的进攻。例如,当对方低边腿踢击时,出腿前有个起动过程,我方捕捉其微小的预兆,抢先攻击,用踹腿快速堵击对方躯干部位或大腿部位。当对方踹腿提膝向前逼近时,我方迅速以正蹬腿阻击,可控制对方出腿的机会,轻易化解对方的进攻。

四、防守反击技术的形成与训练

4.1反击技术的形成

4.1.1何为反击技术

反击是在闪躲或阻挡对方一击之后,趁对方攻势落空,身体失去平衡或露出空档的瞬间,予以攻击。

4.1.2反击时要能连续进攻

利用防守所创造的有利条件,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进行富有成效的反击。此中的第一反击尤为重要,对手若遭到首次反击而失去身体平衡的话,切勿使他有恢复身体平衡的机会,必须立即再给对方施以重拳、重腿连续攻击,直到对方败下阵来。

.4.2防守反击的训练

在实战中反击时的瞬间反应和其它运动技巧一样,须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来培养。平时训练时首先应考虑对方可能运用的一些进攻动作,要针对其进攻动作制定各种相应的防守动作以及反击动作,最后把防守动作、反击动作结合起练习,直至在头脑中形成条件反射,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战中运用自如。如当对方用横踢腿进攻时,不管是用左横踢还是右横踢,也不管是进攻头部还是身体,防守反击者都可找出一种规律性的防守反击动作“格挡上步直拳反击”,因为横踢腿是横向进攻,其力量阻截不了直线反击,加上防守反击者上步移动缩小了距离,使对方的横踢腿无法发挥原来的威力,而距离缩小则为防守者用直拳进攻反击时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熟练掌握并恰当运用这种方法是极易反击成功的。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练习方法,在平时

训练时,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防守反击的技术训练,如打信号靶、打防守反击靶、想象练习、有条件的反击实战等等。在训练中,一定要把术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战术思维在头脑中要灵活运用,盲目、空洞的无战术思维的技术训练不会促进防守反击技术训练水平的提高。

4.2.1结合步法训练

反击技术结合步法练习的目的是使运动员熟练掌握在堵、迎、退中快速出招攻击能力以及变线、多点攻击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4.2.2对影空击训练

对影空击练习又叫“假设敌”练习,其练习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移动中的随机发招攻击能力以及反击的能动性,并使运动员熟练散打规律,提高“智斗”水平。

4.2.3打沙包训练

打沙包练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提高攻击力,二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连续攻击能力。练习的内容可安排某一单招或组合连招的重复打以及规定时间的任意击打。教学训练方法可采用口令指挥下的重复和间歇练习法。

4.2.4示靶训练

这种方法是执靶者,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方向突然出靶,练习者准确判断,以拳或腿快速击打。执靶者也可以作出进攻虚晃动作,练习者抢先反击打靶。此方法将观察力和速度结合起来练习,更接近实战。

4.2.5反击练习

反击练习是指在陪练运动员的积极、主动的进攻条件下,主练运动员撤步使用腿法、拳法、对陪练运动员做出有效反击。反击练习能有效地改进和增强运动员反击动作技术运用的能动性和实效性,提高运动员的反击意识及胆量。

五、影响散打防守反击战术效果的因素

5.1 防守反击的距离

散打比赛只单凭单纯的防守是不能取得胜利的,防守的目的,一是避免对方击中;二是在防守后又能及时反击。若距离远,虽说防守有效,但不能及时抓住时机反击。距离过近对方攻击时必然奏效。李小龙认为最好的距离是处于对手拳打不着自己,而自己又能向前迈一小步便可击中对手的位置。总之,要抓住反击时机必须把握有效距离,要知道机会稍纵即逝,另外,距离的保持不一定是后向闪躲,它可分为:1、向后退保持距离;2、向前进直接顶进去阻挡对手的攻势;3、原地保持距离;4、向右、向左闪躲等待时机。

5.2 防守反击的时机

“时间差”是指对垒双方完成相关的攻防动作前后时间的差数。对方发动进攻,我在其进攻招法发出前或之后进行反击,巧妙地掌握反击“时机”,就是时间差打法。运用时间差所造成的防守反击时机如下:

5.2.1乘人旧力略过,予以反击,黑方以右腿进攻落空,红方趁其落步之瞬间迅速出右横踢腿反击其膝部,不用多大力量就可将黑方击倒。抓住这个时间差进行反击者因进攻失败,心理受挫

后尚未调整,既由进攻意识还未转换防守意识;其次是因动作的惯力作用,重心处于失衡状态,再者是攻击腿刚落地无法转换成防守姿势,所以“乘人之旧略过”予以反击成功率极高。

5.2.2乘人之势,借人之力:红方以右冲拳进攻,黑方略向右闪,红方因进攻而重心向前倾倒,黑方趁机轻轻一拨就把红方摔倒,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极佳效果。

5.2.3乘人刚力未发予以阻击,黑方企图以侧踹进攻,红方趁其倒肩时堵进勾踢,巧妙地将黑方踢倒。这就是抓住对方“刚力未发”之前进行反击,首先造成对手心理的压力;其次是对手“半悬空”(超腿)状态一旦受外力作用,易被摔倒。

5.3 战术意识及应用

战术意识是双方在比赛和实战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运动员思维的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战术意识的决定因素。防守反击的战术意识,要求运动员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进攻者的进攻技术和意图,并通过自己潜在的思维果断作出反应并决定应采取的防守及反击的技术动作,以战胜对手.对防守反击战术意识的运用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5.3.1格防后反击对方

格防后反击对方从技术程度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对方攻击的方向性、部位及动作的实际目的、动作速度、力度,从而能够及时地做出恰当的防守。防守的早、晚、快、慢,力度的大小、方位等都会为反击造成合理或不合理的态势。

第二阶段就是反击,未出动作之前,首先大脑中要有明确的反击部位和自己反击采取的速度、力量以及对方可能对我造成的不利因素,并且这种反击动作应是随心所欲、目的性强且连贯不脱节的。在反击的同时,还要具备在对方第二次、第三次防守后的进攻能力。

5.3.2直接反击

直接反击就是抓住对方进攻中存在的不足,利用闪进、避让、躲闪、下潜等步身法的移动,直接给予对方反击,它具有较强的突然性和实效性,不给对方留有思考和防守的机会。直接反击时,一定要判断准确,不被对方的假象所迷惑,同时要善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如对方用左右直拳进攻我头部时,可在下闪的同时,果断地用直拳反击其腹部,达到后发先制的效果。

5.3.3以小失换大利的反击当对方进攻我时,我若抗击力强,拳腿反击力较重,或贴身摔的水平较高,为达到重击对方的目的,可故意使对方进攻得利,在对方得利放松警惕或侥幸之机,我重击对方,实现我欲擒故纵,欲取之必先予之,以小失换大利的设诈诱敌目的。以利引诱对方时,要把握对方的心理趋向和反击的时机,若反击不及时,

则对方可能会得利后而逃之,造成我方被动.

六、防守反击应注意的事项

使用防守反击要有强烈的意识,防反的意识关键是要克服心理上的不利因素,遵循战术的六大心理原则:效益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适时适度原则;周密性原则;慎重性原则;奇胜性原则;在实战中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把握反击时机,果断出击。平时必须刻苦练习各种防守反击动作,使之熟练自如,灵敏快速且具有杀伤力。防守反击必须通过实战训练,从中把握对付各种进

攻的防守反击技巧。比赛中要遵循“攻防兼备”的原则,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临战不乱,临强不惧,保护攻防的合理节奏。

七、 对防守反击技术体系的完善的一些建议

7.1 防守反击战术要注意时机的把握,防守反击意识培养,克服心理上的不利因素,在比赛中要有足够的信心,把握反击时机,果断进攻。

7.2. 防守反击战术的应用和发展得益于防守技术和进攻技术转换的熟练掌握,只有熟练地掌握其基本的技术动作,才能把防守反击战术运用的恰当自如。

7.3 运用防守反击战术,还要很正确的辨别对手的每一个动作意图,以免被对手虚假动作欺骗。在比赛中要遵循“攻防兼顾”的原则,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临战不乱, 临危不惧,保持攻防的合理节奏。

八、结论

散打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越全面,达到的运动技能越高,也就越能有效地使用单个技术和组合技术。而防守反击是在防守中破坏对方的进攻,并给予还击,它能有效地瓦解对方凶狠的攻势,打乱对手阵脚,给对手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用这种方法,常常令对手无法进攻而一筹莫展。总之,防守要求动作小而快,判断准确。防守后要快速归位,准备应付对方的第二次进攻,为反击做好准备。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进攻出现“空当”(反击时机)时,要对“空当”暴露的时间长短面积大小和自己所在的角度是否有利于反击,采用那种反击方法等情况快速、果断地做出判断;再快速有力地攻击对方。切忌发现“空当”就盲目地进攻,不考虑出击的后果是否对自己有利或者各方面条件对自己有利,由于反击不当则失去战机。散打是一项斗智斗力的运动,当比赛双方在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正确运用战术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以夺取比赛的胜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参考文献

[1]杨胜峰2005年在湖北体育科技发表的《 对散打运动中反守反击战术运用研究》

[2]娄丙2005年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 散打竞赛中防守反击战术应用的研究》

[3]陈永辉2004年在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的《论散打技术中的防守反击》

[4]鲁称旭2002年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一、研究目的《选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义》

[5]杨智勇2001年发表的《初探防守反击》

[6]张山主在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打》

[7]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8] 佟庆辉.搏击功夫[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9.

[9] 张山.中国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10] 谭华.70年前的一场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之争[J].体育文化导刊, 2005(7).

[11] 倪红莺.新竞赛规则下散打技术的运用特点及走向[J].体育科学研究, 2006(1).

[12]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