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曾胡治兵语录]

新闻来源: 新闻作者:谢本书 添加日期:10-06-11 10:12:09 点击:120

历史上有名的《曾胡治兵语录》,究竟是不是“镇压太平天国反清革命的典型教材”,黄埔军校培养“反共军事人才的必读教材”?

固然,曾国藩、胡林翼曾经镇压了太平天国。但是,对曾、胡其人的评价,学术界近年来已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仅仅停留在镇压太平天国一点,已很难全面评价曾、胡其人。何况,蔡锷所编《曾胡治兵语录》,其目的显然不是为了镇压人民,而是为了整顿军队,以对付外国的侵略。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从蔡锷编纂之书的源流及该书的内容说起。

1911年初,蔡锷从广西调到云南,准备赴国防前线,与侵略者决一死战。但是,他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以后认为,云南军队必须加以整顿,尤其是精神整顿,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此,在新的职务未正式任命以前,他下决心伏案著书,辑录清代将领曾国藩、胡林翼两人的治兵语录,附加蔡锷自己的按语,加以阐发,编辑成《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以为训练军队的“精神讲话”。

蔡锷从曾国藩、胡林翼二人的著作中,选择有关治兵的言论,分类凑集,附以按语,以代“精神讲话”。蔡锷将曾、胡二人的治兵语录,分为十二类,逐一辑录。每辑录之后,都附有自己的按语,加以说明或发挥。这十二类是: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

蔡锷在书中,对曾、胡治兵语录赞赏之处较多。例如,蔡锷对曾胡“以良心血性为前提”来选拔和培养将领的思想,认为是“扼要探本之论”;对曾国藩提出的“陶冶而成”,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主张,完全赞同;对曾胡主张“诚实”二字,引导士兵养成高尚的志向,不为金钱、地位所诱惑,做到“忠愤耿耿”的治军思想,认为是“至理名言”;对曾胡关于公正廉明、知人晓事的治军思想,肯定为“持论至为正当”;对曾胡提出的“恩威并生”的治军思想表示认同。蔡锷特别强调曾胡所说“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的思想。

我们还要说明的是,蔡锷编纂此书的本意,并不完全同于曾胡,主要是针对当时民族危机和清廷的腐败无能,希望加以“挽回补救”。这种愿望,在蔡锷所加的按语中,均有明显反映。他说,编辑此书,是由于帝国主义各国企图瓜分中国和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所引起,编辑的目的则是为了“厉兵秣马”,以对付外国的侵略。因此,此书并不囿于曾胡的理论,而是从现实实际出发,提出了诱敌深入、打持久战的思想,形成了有近代军事思想的特色,对前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近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正因为如此,这部有影响的兵书,遂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指辛亥革命以前)上的十大兵书之一。学者们认为,十大兵书应是:《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诸葛亮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和《曾胡治兵语录》。

这部书稿完成后,最初只作为教材,并未公开印刷。蔡锷去世后一年,既1917年由上海振武书局首次公开刊印,梁启超写了一个“序”,指出编纂此书,是“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属,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1919年,李根源又在广州重印此书。

1924年,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曾将此书作为教材,发给学员,人手一册。当时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又为之作“序”,增补“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书名,再版发行。这时孙中山尚在,且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任要职的不少,不存在以此书作为培养“反共军事人才的必读教材”的问题。

而且此后此书多次翻印、重版。例如,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再次重印出版。1995年巴蜀书社复将增补本整理出版,书后附有《曾国藩论军事谋略》万余言。此后又有九州图书出 版社199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等多种版本出版。其中,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书名为《曾国藩胡林翼治兵语录》,封面大字注明:“黄埔军校重要教材”。正文前补充了湘军中的许多战例,详加解释、说明。

《曾胡治兵语录》列入中国历史上十大兵书之一,不断重印、走俏,并非偶然。它以无声的语言,说明该书是一部有影响的兵书,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遗产著作。

连这样一部书都要完全否定(尽管该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岂不是又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了吗?(作者系云南民大教授、省文史馆馆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