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摘要 :

目的:了解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内容,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状况及评价。

方法: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研读以及查阅各种资料分析整理,得到这篇综述。

结果:

药物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应用科学。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主要是用于上市后的研究。结论:现在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应用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将来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会日益扩展,研究领域日趋纵深,研究设计逐渐完善,研究手段不断丰富。

正文:

在药品临床评价中,上市药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依靠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药物流行病学是由临床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1995年4月我国首届全国药物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经专家讨论建议将药物流行病学定义为:药物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应用科学。

近百年来疗效显著的化学和生物合成药物的发展,使很多药品在上市后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ADR),更严重的是药源性疾病的产生,

可使成千上万的用药者罹难,这些药源性危害就是“药害”。据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报道的世界重大药害高达17起。这些药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都是在药品上市后由于用药人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的。不仅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和不同的病理、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差异,而且还和环境、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有关。因此,必须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了解药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减少和杜绝药害,保证用药安全。因此,药物流行病学就应运而生了。

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以流行病学方法科学地发现用药人群中的药品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2)通过研究为药品临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合理用药。

(3)建立用药人群的数据库,使药品上市后的监管规范和实用,提高药物警戒工作的质量,有助于减少药品不良事件。

(4)通过对ADR因果关系的了解和判断,有助于改进医师的处方决策,提高处方质量。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药物流行病学不仅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等医药学专业学科密不可分,同时也是社会药学的一项内容。

1.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提供与药物有关事件在人群、时间和地区的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通过对比提供线索,对事件发生的地区和

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而获得事件发生的总频率和各种不同因素影响下的事件发生频率,其特点为不设对照组,通过比较分析,提示各种可能性。包括:

(1)病例报告 药物上市后引起罕见的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的初次报道多来自医师的病例报告,因此病例报告在发现这些可疑的ADR或DID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药物与常见或迟发的ADR或DID的联系,在个体水平很难探测,因此病例报告在这方面的作用较小。

(2)生态研究 生态研究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生态比较研究和生态趋势研究两种类型。 生态比较研究是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例如,产棉区男性患不育症的频率明显高于非产棉区,提示棉花生产与不育症有关;进一步又发现棉籽油的消耗量与不育症的发生率成正比,提示棉籽中的某些成分与之有关,这也为棉酚作为杀精子药提供了线索。生态趋势研究是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和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其变动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生态趋势研究中的例子,很典型的一个是反应停,从上市起至销售量达到高峰,再到从市场上撤除,其两年中的销售曲线与胎儿短肢畸形发病及其消长曲线相一致,并且两者刚好相隔一个

孕期,因此提示反应停可能是导致短肢畸形的原因。

(3)ADR监测 上市后ADR监测的目的是广泛收集大人群样本中非预期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报告。不仅可以补充新药上市前资料的不足,还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和药师对任何一个新的诊断,非预期的病情恶化或既往疾病的改善,都应认真观察和描述,弄清是否与药物使用有关;对治疗前并不存在的任何突发的和主诉症状,也应加以详细记录和分析,对可疑或肯定的ADR及时上报,对上报的大样本的ADR资料进行汇总,并可生成药物流行病学的信号。

(4)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研究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人群中药物与相关事件的关系。研究某人群暴露于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布状态。横断面调查在药物利用研究领域的应用更普遍,如老年人群镇静催眠类药物滥用情况调查就属于此类研究。

2.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定群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就是将病例组和对照组用药进行比较,根据所产生的效应差异而得出客观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法优点是设计严密,样本不大也可得出正确结论。在建立对照组时要注意分析控制各种偏倚,并应将已知的风险因素进行匹配,如研究水杨酸制剂和Reye综合征的关系,应当排除那些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风湿性疾病而入院的儿童,因为这些儿童很有可能使用阿司匹林;为了增加研究的把握度,最好增加对照人数,如采用1:4~1:2的研究。病例的选择要排除已知病因者,如研究药物性肝损伤时,各种肝炎病例必须排

除;对照组不应当有使用某种怀疑药物的疾病。

(2)队列研究是将未患所要研究疾病的人群暴露于某因素的人群作为暴露组,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人群作为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人群某事件发生率的差副,判断某因素与事件的关系的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是前瞻性的,也可以是回顾性的。队列研究是在知道结局之前确定药物暴露与非暴露组,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其优点是减少了偏倚的发生,还可以计算出与药物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3.实验性研究 一般指在医院或社区内进行的随机、双盲、对照为基础的实验研究,由于可比性强,再经过数理统计,其研究结果最可信,也最科学,是评价药物疗效的根本方法。但这一研究方法不能用于所有的DID和ADR的确证。

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状况有:

1.提高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质量

2.(1)主要用于上市后的研究,确定ADR发生率或是有效效益的频率了解药物对特殊的人群组的作用研究病发病和合并用药的影响④比较并评价新药是否更优于其他常用药物

(2)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分析罕见的或迟发是不良反应,并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和推理加以验证了解人群中药物利用的情况

(3)卫生经济学评价:现在药物流行病学面临的问题有:ADR的发生率通常很低,队列研究一般不适用;病例对照研究虽然适用,但一般只能得到病例(发生不良反应者)的资料,人群对照不易选择,

医院对照难以避免选择偏倚;许多不良反应表现为短暂的药物暴露引起的急性事件,现有方法不适用。

对药物流行病学的展望有研究内容日益拓展,包括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对生命质量影响的评价研究领域日趋纵深,ADR监测从群体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设计逐渐完善,病例交叉设计,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4)研究手段不断丰富,药物基因组学和药物遗传学的应用。 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医学应用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在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才会使药物流行病学发挥更好的作用。

文献: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吴嘉瑞张冰董玲王璞李贡宇盛晓光 16 7 1一8 1 9 4 ( 2 0 1 2 ) 2 1 一0 0 5 7 一0 2 药物流行病学一临床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 王大献王永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996 ; 129(9 2 1 ) : 2 2 2一 28 要重视药品流行病学的发展和应用 金慧薇 朱永琪 DOI : 10. 16153 /j . 1002 -7777. 1989. 04. 01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