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3.汽化和液化

三、 汽化与液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做液体沸腾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无力道理,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是的特征;观察现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器材】

烧杯、水、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盖、火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演示1] 老师用毛巾蘸些酒精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鸡腿”,不一会儿,咦!我的“鸡腿”不见了

提问:我的“鸡腿”到底跑哪儿去呢?

回顾:物质三种状态是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一则物理幽默笑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又复习了物质三种状态的有关知识。

[演示2] 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后并扎紧塑料袋口,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生甲] 塑料袋鼓起来了

[生乙] 酒精到哪里去了?

[生丙] 凉一会儿又会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

[师] 在这些现象中,酒精发生了什么?

[生丁]

二、新课开始(类比联想 形成概念)

一、引入新课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汽化和液化

想想做做: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摄氏

度以上的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

怎样解释这些变化?

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2.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二、新课学习

1. 探究:水的沸腾

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摄氏度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在图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依照前面对熔化过程的探究,可以从这个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的空气中。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的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却保持不变。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提问:盘子里的水、日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

2.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想想做做:

1、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2、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所以说明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这是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练习2

板书设计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三、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四、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五、汽化吸热

1. 默写概念;2. 动手动脑学物理P 91-92 1. 2. 3. 4

【教学后记】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