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心理辅导

全心投入,坦然应对 —高三心理辅导

一、合理认知

合理认知什么?两个方面:一个是高考,一个是自己。 首先谈谈高考。

同样是面对高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我想问大家,在你们眼里,高考是什么呢?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做过的一个调查,其中就有一个问题是“高考是什么”,当时同学们的回答令我震惊:高考是猛虎;高考是人间的地狱;高考是刑场;高考是决定一生的转折;高考是成功者的天堂,失败者的地狱;高考是教育者们想出的一种最残酷的折磨人的手段等等。当时我震惊的同时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他们太可怜了,可怜的不是他们的处境,而是他们的心境。在座的各位又怎么样呢?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这种心态却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吧!在我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每每在高考前的这个学期,高三的学生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焦虑,学习焦虑,考试焦虑。面对高考,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认识方式,也正是这些不同的认识方式,决定了我们面对高考的心态不同。但在这些不同的认识当中,总有一些认识是客观、科学、积极、有利的,而当我们明知道某些认识是消极的,不利的而不去摆脱,那是可悲的,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需要我们能够在最糟糕的情境下,去做出最好的选择,包括认识,包括行为。但事实是,有很多人反而是在本不是很糟糕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最糟糕的认识和行为,结果可想而知,只能用遗憾、可惜来形容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高考?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一是高考考什么?二是高考为了什么?三是高考决定了什么?有一些同学这样说,我就怕高考的时候紧张,发挥不出我的真

实水平,那多可惜呀!我说,一点都不可惜,为什么呢?因为高考就考你这个呢。不可否认,高考要考你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但其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你的心理素质,一个连高考都不能面对的人,我想以后也不能经得起更大的风浪。有的同学在考前往往会出现非常紧张的情绪,一旦考不好,就呼天抢地,认为自己很屈,因为在他看来,考试嘛,不就是考知识吗,而我的知识基础比别人好,却考不过别人,多屈呀。其实不然,心理素质和知识水平二者有一方面不行,我想你都该接受最终的结果。心理素质好,即便是学习成绩不好,相信将来社会上也一定会有你的一席之地,但是如果仅仅是学习水平高,但心理素质非常不好,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你会被淘汰。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高考都是公平的。到高考那天,你的心理素质是固定的,你的知识水平是固定的,固定的心理素质加上固定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固定的成绩,既然是这样,还担心什么呢?就像是在高考之前你和你的高考结果之间隔了一层布帘,现在布帘那边的东西已经摆在那儿了,只需你拨开布帘看个清楚而已了。干脆在高考前,能多学点就多学点,让自己在高考的时候能把当时的那个固定的知识水平在这个阶段提一提,然后能放松一些就放松一些,让自己在高考的时候心理状态好一些,到了考场上告诉自己:一切已经无法改变,只要安心答题就行了。我常说的一句话:如果除了向前走别无选择的话,就只管走你的路好了。所以,高考本身并非只是考你的知识,更是一种心理的考验。高考的结果也不是由高考那两三天决定的,而是由整个高中你走路的姿态决定的。

那么高考到底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目的越表面化越不容易达到。就像很多获得巨大财富的人,其实最初他们只是想成就一翻事业。而最初只想着赚钱的人,最终往往是一事无成的人。

从我们寄予高考的目的而言,有的同学想,高考不就是为了将

来的幸福吗?苦了几年,幸福一生!你错了,如果现在你还在苦(我说的是你的心),你的心苦的话,你的将来也幸福不到哪儿去,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不是你获得的外在的东西,而是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家有万贯财富,你可能是天下最不幸福的人;纵然家徒四壁,你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然,我不是说不要你去追求外在的结果,而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当态度正确了之后,该属于你的自然就会属于你。

那么,高考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想如果这个问题你要是弄明白了,你会获得你所能获得的一切。我认为,高考其实就是为了你更好地成长,无论是就高考的结果理想与否,还是就面对高考的这个过程而言,最终都会归结到你的成长。如果能正常发挥出你的水平,你会去你一个适合于你发展的环境里继续读书;面对高考的过程,是你的复杂心境变化的过程,在这种充满了喜怒哀乐的生活过程中,我们也在体会着自己的变化,痛苦也好,彷徨也罢,都是你的心灵成长的契机。蚕经过痛苦的挣扎才有了继续生存的可能。千万不要排斥高考,越是能让我们感受深刻的东西越能让我们成长。 从高考本身而言,也有很多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高考就是要我们的将来分出个高低,要把我们刻意分出三六九等。这也许是高考的一个结果,但绝不是高考的目的。高考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让你去你该去的地方。就像鱼儿在水里游,鸟儿在天上飞一样,你不能说:好啊,在天上飞感觉多好啊!我要上天。不用说上天,你就上陆你都完了。同样道理,高考就这样,首先看你的水平、兴趣、能力适合在什么水平的学校的什么专业。这些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主观的,你自己怎么想?客观的,你的水平怎么样,你所要投入的环境怎么样。所以,我们在高考的时候尽量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问自己,我究竟适合到什么样的学校的什么专业,然后告诉自己:我要能考上这样的学校,就是理想的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这才最明智的。世上的成功莫过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我说,

高考是让你去你该去的地方。

那高考决定了什么呢?也许大家不会有比对高考的紧张感和关注程度更大的对象了,但事实上,与这种有形的考试相比,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还会有很多无形的甚至是更严峻的考验。有形的考试好考,无形的考试也许会使我们在不经意间被弄得一败涂地。而且高考并不是决定我们一生命运的绝对的转折。它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驿站而已。我有一个同学,很要好的朋友,他上高中的时候是自费,在我们班是五十多名,后来经过努力在高考的时候,考上了吉林工大,应该说比较理想的了。可喜可贺!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在大学期间的一个无形的考试没有处理好,导致最终连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没能拿到,大家可能感到有些意外。是啊,这不等于没考上大学吗?有的人可能说,还不如不去了,白费钱,后来,他父亲一气之下,一分钱都不给他了,那段日子真的很苦啊,我跟他一块苦,因为我复读了一年,她毕业的时候,我在大四,当时我手里也没钱,我们两个人每天都盼着我们学校每个月的67元钱补助能早点下来,然后我们每天三餐都是馒头对咸菜。对于他而言,人生的无形的考试与高考相比怎么样,也许你认为没法比,但却影响这么大。比高考的影响还要大,高考考好了,却因为这个无形的考试而白考了。类似的我身边的熟悉的人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能举出一大堆。也许在座的各位同学也都为我的这位朋友感到遗憾。但我告诉你,就是连任何证明他上过大学的东西都没有的他,后来却成了一家软件公司的经理,现在是一个大型企业电脑部的部长,有很多好的单位想要挖他,北京的、深圳的,前途无量。同学说,咦,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因为他总上网玩游戏呀?那是瞎扯,他上大学过程中自学了计算机程序语言,学得还不错。如果你说高考考好了就能有好的将来,我这个同学考好了,可他的结果却是连大学毕业证都没拿到。你说不上好大学很难有好的将来,可是任何证明他曾上过大学的东西都没有的他现在活得却很风光。我不知道他的例子会

给大家一个什么启示,可千万别说:那你的意思是说,看来考大学还不如不考的呢!我可没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决定你以后人生之路的不是高考,而是你面对人生的态度。只要你认真去面对生活了,生活也一定不会亏待你。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决定你一切的并不是高考,也不是那一纸成绩,决定你将来发展的是你的这个人,一句再不过简单而且通俗得老掉牙的话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什么决定了你是不是金子,是你的心态,是你的人格,是你的素质和能力。高考之后我们要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多的是,等过几年之后,我相信你会说:高考算什么!

当然,我们还是要尽力让自己通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努力,在高考中发挥出比较理想的水平。其实有很多同学的紧张感,压力感就是来源于对高考结果,或者说是后果的一种过分担忧。首先,因为自己的不足感,即认为自己学得差得太多了,但是时间却所剩无几了。我听到有个高二的同学说:听说08年高考提前了,我说“那又怎么着?”他很惊讶地说:“怎么着?提前了那我们不就复习不完了吗?”我说:“你们复习不完,凭什么别人就能复习完啊?”“也是”他有些恍然大悟。大家也一样,你们没有全学会,凭什么别人就一定能全学会。你们紧张,凭什么别人就不紧张。你们时间短,凭什么别人的时间就不短。有同学又说了,那人家以前学的好啊!人家以前学得那么好,凭什么你要在高考中非得比他们好。既然人家原来比你好,你就不要总跟人家过不去,跟人家过不去,你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莫不如扪心自问:现在我还能做些什么?好,那我就做些什么。另外,大家再看看每年高考结束之后,也有自杀的,我听说过一个例子,有一个同学,高考结束,分数出来之前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跳河自杀了,结果第二天分数出来了,他比重点线高出四分。但是即便没有高出重点线,又能如何,天塌下来了不成?总会有一条属于你的路可以去走。每年高考过后,绝大多数同学发挥正常,可能下面有同学毛了:“呀,还有绝大少数

发挥不正常呢!”记着,别指望有板上钉钉的事,如果那样,生活将会多么的无聊,正是因为生活的变数,生活的不可预测,它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的吸引人,更加的富有挑战性。即便是发挥不理想,过去的那些高考考生我看回来的时候也都容光满面的,活得都挺好。

合理地认识高考的同时,我们还要认清自己。

说白了,就是要知道自己站在哪个位置。有的同学总是把虚幻的自我当成真实的自我,认为自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所以否定现实中的自我,对自己不接纳,不认可,但是无论怎么努力,虚幻的自我怎么都变不成现实的自我,这样就更加地沮丧,无奈,痛苦。却不能实行有效的行为来改善自己的心境。我想认清自己,是要认清现在的自己和真正可能达到的自己。首先,要通过几次的考试,看看自己的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平时的考试不过就是为了暴露问题而出的题,出的题的范围基本上是在高考范围以内,高考范围是既定的,你在现在会的东西也是既定的,不会的东西也是既定的,因此,在高考之前,你考出的不会的东西越多,那么在高考那天你会的东西就会越多,因为你已经把它又弄会了。现在我们不怕做错题,怕的是不敢去面对错题。同样是面对错题,两个同学可能就会是两种心情,一个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又错了,看来我是完了,高考肯定考不好了!另一个同学可能会说想,嗯,挺好,又有机会让自己在高考中多得一分了。所以大家一旦发现现在或者是在模拟考试中自己做错了题,应该高兴才对,因为它又让我在现在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让自己去学会了原来不会的东西。

对于自己在高考中可能达到的水平,期望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我们生活在家长、老师的期望之中,有的时候这种期望由于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水平,导致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大,总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其实这种感觉的来源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对自己过高的期望造成的。也就是说,自己认为应该达到的和自己感觉能达到

的有一段很大的距离,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期望了,不要想当然:我本来应该是这样的。而是要实事求是:我能怎么样?然后再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目标,这里面包括行动目标和成就目标,行动目标即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样的行为,成就目标即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水平。比如,你给自己设计这样一种行动目标:今天我要巩固一下所有的英语单词,这个时候就得考虑到:就我的水平,就今天的时间而言,我能不能完成任务,如果完不成,可不可以把任务分散到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如果时间不够的话,我能不能降低一下自己的要求,即简单巩固,不求全会。就这个目标而言,最终的结果也许并不重要,主要就是要付诸行动,因为只要是行动了就会有收获。成就目标,比如,给自己订下在本周内我要达到把语文所有要求背诵的文言文背得一字不差,这就是要求自己最后的效果,即要让自己感受到成就。更直接的就是做题的结果的正确率的提高,如果有考卷的话,要给自己这张考卷的成绩定一个目标,比如根据自己的水平,我再看看相关的知识,我想让自己通过几天的努力在这样的考卷中能达到120分,那好,我要通过努力达到这个水平,自然成绩也就理想了。

高考之前的自信非常重要,而自信又和很多因素有关,个性、目标、成绩、经历等等。但是任何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建立起自信,也许你的水平差得很。同时任何人也都可能不自信,也许你的水平高得很。由此,其实自信是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科学的自我设计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你的水平。即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些基础上科学合理客观地设计自己的目标、理想。有的同学说了,很多是自己无法决定的。比如父母期望自己能上北大,可是我吉大的水平都不够,我还哪有自信呢?这就涉及到如何面对客观环境的压力,包括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压力。我想一个人如果明知道自己达不到,却因为别人让自己去达到而告诉自己要达到,这是在欺骗自己,而且吃苦头的一定也是自己,为什么不坦然一点,

对自己真诚一点,告诉他们也告诉自己:我知道我是什么水平,但我会尽力做得更好。所以,建立自信心并不是盲目抬高自己,最终抬得太高摔得也会很惨。但是,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超越现在的自己。高考题一般来说都会比平时练得要简单,更趋于基础化,如果正常发挥的话,都会比平时的成绩要高出一些。有些同学以为平时总打400多分,高考也就打不了多少分,这是误区,我想高考怎么也会比平时高出20分到50分,甚至100分。所以,要有信心让自己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要对自己宽容些。那就是在高考前,不要给自己强加压力,只要一切正常即可。接纳自己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人的很多感受都是来源于对自我的认知,也就是自我意识,多数问题也都来源于自我意识的偏差。但是,我这里所说的对自己宽容一些,并不是纵容,而是更积极地实现自我。想一想,如果一个人总是对自己很苛求的话,那他就会始终对自己持否定和消极的态度,还有什么力量来让自己充分开发自我呢?当然,这也不是说什么都不从自己找原因,而是从自己找原因的同时要学会接受自我,接受自我的基础上再去完善自我。就像这样说:我身上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还是很喜欢我自己,当然我绝不停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这是一位同学的自述:我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根河市,我的家乡是个很小的城市,去年高考,我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很幸运地被南开大学录取,进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其实,不论考前还是考后的报志愿,我都是以一个平常心来对待。能不能考上我都不会很在意,只要我努力了,发挥了正常水平就满意,不要对自己太苛求。毕竟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考不上也没关系,我可以去做别的事,一样很充实。如果这样想,考试就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大家可能会以为我是考上了大学才说这样的轻松话,其实,我确实是这么去释放自己的。我的家乡远离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就算我在学校里、市里考了第一,也未必能上理想的大学,因为你的成绩在全

国考生中就是那个位置,高校当然会挑选最优秀的人才,不会因为你在当地考了第一而改变。所以,考前我就告诉自己,不要去认定考什么什么大学,也不要把高考当作人生的唯一,我需要做的就是把老师要求我掌握的知识,认真复习好,认真对待考前的任何一次考试,同时对自己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能力发挥出来。 通过这位同学的自述,我想大家能听出来她对自己的那种种宽容和坦然,这才是真正地对得起自己。

二、劳逸结合

充分利用时间这是应该的,但什么叫充分,是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学习,才叫充分呢?当然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只能让你事倍功半,更何况你做不到。我接触过一些同学,眼见着快要高考了,总是告诉自己可千万别再浪费时间了。高一高二的时候因为某某原因,没有好好珍惜时间,现在不但要珍惜,还要补过来,学习态度多好啊!可结果呢,不但该补的没补过来,该珍惜的却因为心情太紧张而没有充分投入。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用脑和不科学用脑造成的。化学中的“饱和溶液”与心理饱和现象:高三后,大多数学生不再参加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大量的练习,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的知识不够扎实和牢固造成的。最好是能把知识形成网络,一个知识点能让自己想到很多知识点,这样就会避免舌尖现象。我听说有的同学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舍不得,时间是很重要,但效率才是根本。当然有效与否,只有你自己知道。避免低效学习,就是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时间。不要让自己的心灵绷得紧紧的。有时候放松一下,心理能好受一些,效率也会提高一些。

我想,离高考真正的学习时间不太多了,再恶补,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不要期望有太大的奇迹发生。这个时候莫不如干脆静下心来,能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也不要为逝去的东西后悔和遗憾。过去的你已经死了,现在的你才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就是这个样,这个样的话我怎么去做,而不要说:过去那么好,现在不该是这个样,这么想最不利于静下心了。很多事都是在我们经历之后才知道该怎么面对的,这就是成长,没有缺憾,就不会存在成长。现在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这也是高中生活带给我们的一种收获,以后的路还很长,就让这种收获在以后更长的人生当中给自己以更大的警示吧。

另外有的同学由于心理紧张导致睡不好觉,有的可能说是自己失眠,这一失眠不要紧,更紧张了,这可怎么办,时间越紧越出问题,结果越这么想就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还越这么想。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心理学研究者都表示,对失眠的恐惧所带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失眠本身带来的影响。从这点上看,其实失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失眠带来的恐慌心理。一旦有同学要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希望能在心理上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暂时睡不着没关系,大不了明天一天不学呗,能怎么着?又不是天天这样。有同学又说了,那我已经好长时间了,几乎是天天这样了。噢,那我要恭喜你,好长时间了你都没怎么地,还能在这里听得好好的,再有一两天我看也没啥。其实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暗示,积极的暗示会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状态,并有利于自己的心境重归于平和。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如果有的同学确实长期失眠,那么先看看自己每天大约都是几天睡,比如是后半夜1点,那好,干脆告诉自己1点之前不用要求自己睡着,爱想啥就想啥,想想白天的事,想想明天该做些什么„„反正1点的时候睡就行,因为毕竟每天也都这样了。正常来讲,如果你真的能接受这样的情况,接受自己1点睡,你的心理状态就会很放松,然后不会给自己施压,但你的身体已经开始出现睡眠反应,

在自然的情况下,你就会自然地进入梦乡,也许不用过几天,你会发现你睡着的时间已经大大提前了。还有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可以想象一些令人放松的场景。

三、输缓压力

对于压力,很多同学认为是外界给的,我只能说是与外界有关,而绝不是外界给的,没人说,某某某,给你,这是你的压力。其实都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一切最终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东西。而很多压力的形成是由于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使我们的内心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自己的一种理想自我的形象,而实现这种理想自我又颇为困难,甚至可望可不可及的时候,压力便产生了。更多的时候,问题并不在于自己的行动和水平,而在于对自己的追求脱离了现实。所以,输缓压力一定要认识到,压力是因环境而起,但舵手却是你自己,你完全有能力让它变得更低。对于父母,他们无非就是想让你的将来更好一些,他们是为你,你也是为你自己,学不好的后果其实最终的承担者是你自己而已,只要你承担得起(也没什么承担不了的),只要你将来能高高兴兴的,他们也不会因你而烦恼。每一个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一些,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我们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只要尽力了就行了。有很多同学担心着明天会发生什么事,而今天又不能有所行动,那你就做好今天的事情足矣,为所当为,顺其自然,是我们每一天都能活得开心的法宝。

还有,有很多同学把高中三年当成是将来美好生活的过度,我看过一篇文章《生活没有过渡》,写得很好,生活当中的每分每秒都是我们要去真实体验和感受珍惜的,如果你把某段生活当成一种过渡的话,也许你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你的生活始终是在过渡,而不会有所享受。正如问你一句话:现在是什么时间?确切的回答它。你能吗?不能,因为当我说现在的时候,现在已经成为过去了,

所以所谓的现在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当下的存在,千万不要等待,等待将来,那是最愚蠢也是最可悲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其实我们每天都会做很多事情,学习活动和其它各种事情实质意义是相同的,只是我们刻意地把它与我们的生活分开了。因为这种分开,我们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能够带给我们快乐体验的东西。学习占据了我们生活时间的大部分,如果在学习中是痛苦的话,你的生活大部分将在痛苦中度过。有同学说,现在痛苦点没啥,等将来不学习就好了。可是你还要工作,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你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你所要从事的工作。然后你的一生都将不快乐,多可悲呀!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活着的所有活动都是生活。因为它们都能带给我们喜怒哀乐,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所以用心去体验,用心去珍惜,用心去感受吧! 也请每一位同学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感谢今天的忙碌,感谢今天的痛苦,感谢今天的无奈。

四、目标专一

有一个故事叫《紧追一只羊》: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只非洲豹向一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对那些和它挨得很近的羚羊,它却像没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那只豹子为什么一直不放弃那只羚羊而追赶其它离得更近的羚羊呢?原来,因为豹子知道自己的体力是有限的,他顾及不了两个目标。它已经跑累了,而其它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途中改变了目标,其它的羚羊一旦起跑,转瞬之间就会把疲惫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丢开已经被自己追赶累了的羚羊。

其实,梦想就像是一只羚羊,在追逐的中途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目标的诱惑,如果你为之停留,最终就可能一无所获。而紧追一只

羊,你就可能多了向成功飞速靠拢的机会。

我想大家一定会明白,我是想提醒同学们:面对着对你的人生可能有决定性影响的高考,你一定要对自己的各种需求做一个理性的梳理,搞清楚什么是最紧要的选择,什么是当务之急。那些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可不可以暂时先放下来?比如感情问题?“别因为你不成熟的爱而伤害了爱你的人,也不要因为你的爱而伤害了你自己和你所爱的人。你对你爱的人的最大的回报,莫过于早一些成为最值得他们信赖和最值得他们依靠的人。”同学们,在人生这样的紧要时刻,把宝贵的时光与精力轻易地挥霍掉,对你的亲人、对你自己、甚至对你此刻所爱的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 所以,老师非常真诚地提醒你们:先紧追一只羊吧,把一切放到高考结束之后再说!

还有的同学因为情绪不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越是怕出问题就越出问题,有一种雪上加霜之感,只要与人相处就一定会有人际关系问题,首先不要去回避和人的交流,因为交流本身也是一种宣泄,同时出了问题要学会积极处理,这也是一种学习。最关键的还是一颗包容的心,越是这个时候,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就越需要一种宽容,想想再有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各奔东西了,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若干年之后,也许我们还会为现在的这种计较而感到可笑呢!

五、科学应考

可能高考前不会再给大家讲了,所以我把高考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先说一说,大家心理有个数。

第一点,不要刻意的过分的休息,即不要因为要高考了,好吗,我就好好休息两天,睡得早早的,甚至白天也要求自己睡觉,以让自己高考时精神头好点。这样不但不能起作用,还会因为自己的刻意而增加心理压力。有些同学可能平时睡觉很晚,高考前确实需要调整一下,这是可以的,但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即使到时候还是

不能提前睡,也不要担心,只要你认为,晚上睡得还可以,第二天能正常学习和答题就行。其实人睡眠真正熟睡的时间并不长,平均不过三个小时,所以只要睡眠质量好也就不用刻意要求时间太长。 第二点,要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生物钟。高考前几天,自己试着按照高考的科目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以调节高考时自己的进入该科状态的时间。

第三点,高考过程中,不要出来就对答案。考完一科,马上远离同学多的地方,不去议论考题,因为总会有错题,但多数同学却很难接受,避免由于受打击而影响下一科,干脆全心准备下一科考试就行了。有很多同学本来答得不错,因为一对,对出错答案,导致情绪低落,不能在以后的科目中发挥好,导致全盘皆输。 第四点,就是在考试过程中如果碰到难题了怎么办?

在考试当中如果碰到难题了,不要死抓住不放,点点头,有同学说了:不会了,还点什么头啊?点点头,对自己说:噢,看来也许就是因为这道题才不会让我得满分。我也不求满分,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还有别的题吗?再碰到别的题,再对自己说:看来想要达到140分,不太容易了。反正到最后,我想大部分题还是能过关的,也就等于说大部分的分还是能得到的。有一位同学这样说:去年高考的数学考试中,我就碰到了一道难题,记得是倒数第二题,这是12分的大题,我做了15分钟没有做出来,草稿纸用了两大张,还是找不到解题思路,考前也没有复习到这样的类型,我就暂时放弃了,当时心里很放不下,不想放弃。当我把所有题都作完时,我又回过头来解这道题,又花了5分钟,还是没有解出来,这个时候,我已经彻底失望了,我就这样安慰自己,如果我不会做这道题,别人也同样不会,这道题也许就是给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准备的,我也没有那个奢望。这样一想,心里踏实了许多,就开始认认真真的把做过的题检查了一遍,结果去年的考试除了那道题没有做出来,其余的我全对了,一分也没有丢。现在回想起来,该放弃还得放弃,

就象普通的考试那样去对待,结果反而会更好。可能有同学又说了,我一直到最后一直都点头,那我也没办法了。我也只能希望你的点头里面多数的意思都是:嗯,我会了!

我还想和大家说一点有关报考的问题,没到报考的时候,不要让它干扰你的学习,不管怎么样,该报考的时候你一定会报的,没到报的时候你怎么想都是不确定的,莫不如干脆先不想,等到时候再尽可能地想,尽可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不要认为就有那么一个最适合你的专业在等着你去选择,这样你会左顾右盼,总有一种不是最好的选择的感觉,一定要想到没有最好的选择。在填报志愿前,征求各方意见,父母的、老师的,其他的所有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尽量让自己能选择好,但是一定要相信一个道理:事在人为。不管什么专业,一旦你做出了选择,就要相信,你考上之后竭尽全力投入到这方面的学习当中,就会有成就。做好自己的选择,然后好好地对待自己所选择的。

当我们步入大学之后,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将会感谢高中这段经历,让我们体会了自己心灵的成长,并懂得了珍惜,懂得了凡事都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一切都会过去,好的,坏的。所以,好的,你拥有的,一定要好好珍惜;不好的,挥挥手,告诉自己,不会永远这样,明天的太阳依旧灿烂。人生的体验是最宝贵的财富,高枕无忧、一帆风顺的生活也许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与痛彻心扉的体验相比,它唯一能带给我们的也许只是暂时的感官上的满足而已吧。

当然,眼前,我最大的希望,也是大家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坦然地度过高三剩下的时间,笑着走出高考的考场,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之中,真切地体验到生活之美,人生之美!

笑 迎 高 考

通过几年来对高三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总结的案例,以及对本届高三部分同学和老师的调查了解到,同学们在现阶段面临的常见问题主要有表现在学习和人际关系上,例如,学习动力欠缺、学习效率低、自信心不足,而人际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与父母的关系不和谐,异性交往困惑等。这节课针对这些问题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希望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对照自己,思考自己在这些方面目前处在一种怎样的状态。

(一)怎样激发学习动力

据了解,有小部分同学似乎未进入高三状态,学习懒懒散散,既无压力,更无动力。另一方面,更大一部分同学是有压力而没动力。例如,有些同学非常想提高成绩,但不知从何学起,制定了计划也难以持久坚持,容易产生浮躁、厌烦的情绪。其中的原因是缺乏学习动力。

①学习动力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分为具有持久作用的内在动机和具有短暂作用的外在动机,只有你觉得目前辛辛苦苦的学习是有价值的,你才会产生持久的动机和动力,而衡量有没有价值不只是以能否考上理想大学作为标准,就算考不上大学,高三的学习都将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经验。我自己回想起来,活了接近30年,最值得我怀念的是高三这一年,活得最充实。

②另外,要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压力与动力的关系问题。不要将高考当作唯一的出路,而应该将高考当作对自己前途的一次挑战,一次机会,当我们将高考当作挑战,我们就会变压力为动力,就会有勇气去面对;当我们把它当作一次机会,我们就会以珍惜的心态来对待,而如果把它当作唯一的出路,我们只会感到很大的压力。

例如,我们年级有一位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看到父母为自己劳心劳力,她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还要拿到奖学金(听说某些大学对高考成绩拔尖的同学有具额奖金,好几万元),以此回报父母。这位同学非常懂得感恩、报恩,这一点非常好。她为了使自己专心学习,放弃了很多,例如,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为了不让同学间的矛盾影响自己分心,为了不让朋友的言语刺激到自己,她宁愿放弃与朋友交往的机会,自己独自学习。尽管她这种方法不太可取,但我们看到她的意志非常坚定,排除一切干扰专心学习。可实际上,她却依然很容易分心,原因之一是她缺乏交流,心情压抑,患得患失;原因之二是她过于强化考上名牌大学这个外部动机,过于看重高考的结果,心理压力很大。 这个例子同时给了我们一点启示,过于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焦虑和压力。因为学习焦虑的源头往往是直接指向结果的。相反,另一位同学说,只要我每天按照计划踏踏实实地学,每天都有收获就行,至于要考什么样大学我还没想。这位同学反而学得很轻松,成绩也非常好。

(二)怎样预防和克服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同学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例如,有些同学听课时很容易分心,听不进,对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课堂效率很低;课堂上跟着老师跑,但又不够气,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课后整天在赶作业,不会做或完成不了就抄。成绩好的同学感到压力大,成绩差的同学感到很彷徨,努力学但没进步甚至退步。从而影响了对高考的信心,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厌烦、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

以上这些都是高原现象的具体表现,基础好的和差的同学都有可能会遇到,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和成绩到了极限。当我们克

服了高原现象后成绩还会继续提高。每个同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我们要针对自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预防和消除高原现象的方法:(重在预防)

1、 优化学习方法。

有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不同的复习阶段,运用的学习方法各有侧重。以化学为例,第一阶段复习中,重点是阅读教材,梳理知识,按知识主线整理出知识结构关系图,将知识形成网络。

第二阶段的复习中,重点对基础知识、难点知识、考点知识作反复练习,巩固训练。第三阶段的复习中,重点对学科渗透、知识拓展、信息分析利用等方面的训练。越是临近复习的后期,越是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汇贯通,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

2、制定个性化的、具体的复习计划

①要在各科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科基础,制定出个性化的复习计划。所谓“个性化”,就是计划要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不能盲目地跟着别人跑。例如,03届的汤健琨同学,他的学习不是很踏实,成绩不稳定,当他集中精力去攻某些弱科时,本来有优势的科目就保不住了,后来,他总结了经验,给自己定下两套计划,一套是跟着老师走。认真听课,做练习,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做不完就做部分,或者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做。另一套是自己的复习计划,他把每天的时间分配好,具体到每小时复习什么,复习到哪里,不完成计划决不罢休,真正做到了全力以赴,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高考中以734分的好成绩考上了中大。[在填报志愿时,有些同学还说他不是考中大的料。]

②既要有总体的复习计划,更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计划。 计划要具体,就是具体到什么时间段要做什么,计划越具体,意志越坚强,时间利用率越高,成效越显著。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就是按照自己的实际,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据了解,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有总体计划,但缺乏具体的计划,计划得不够细,缺乏可操作性,比如有些同学复习时复到哪算哪,要复哪一门也是很随意的,这样没有具体的规划,没有时间的限定,就会很容易导致分心、走神,效率低。所以具体的计划是防止走神和提高复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具体的目标和计划还可以激发学习的“兴奋点”(兴趣) 比如,我们要经常想想这些问题:“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目前的优势有哪些?我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我能依靠的力量有哪些?” 针对目前的学习状况,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简单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此时你就有了行动的激情和动力,你学习的“兴奋点”也就被激发出来。

3、调节好生物钟,不打疲劳战

有些同学非常想学好,也非常勤奋,起早贪黑,晚上12点多,甚至1、2点才睡,早上4、5点又爬起来学习,上午第1节又睡觉,感觉很疲惫、厌烦,有点力不从心。这种开夜车的方法得不偿失,白天没有抓紧,用晚上开夜车来弥补,造成了恶性循环,这种疲劳战术使我们心情烦躁,也影响了高考的信心,很容易产生“高原现象”如果我们学会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有节奏、有规律地起居和复习,和利于精力充沛,增强自信。

4、注重提升应考的信心

有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很努力学,不但没有进步,甚至退步,因此感到很彷徨,甚至感叹“高考与我无缘”。

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

①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和潜

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懂得如何比较,除了与别人比较外,更要注重自己跟自己比,这样才能比出进步,比出信心。]

②学会运用正确的归因方法。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或方法不正确,这样,无论成功或失败,这种归因都有利于提高自信心,继续拼搏。不要将成功归为运气好、题目容易等这些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也不要将失败归为自己没能力,“不是这样的料”。这样会挫伤自信心。

③制定阶段性目标和计划。具体怎样制定上面已经谈过,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这样我们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天天有收获,天天都在成功。[阶段性目标符合心理学上的小步子原则,容易成功,]我们在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提高信心。这是一个积极的积累,一个良性循环,它积累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信和良好的心态。

最可怕的是那种毫无目的的消磨时间,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是对意志的摧残。一天过完回忆起来,不知道学了些什么,离高考又少了一天,沮丧的心情油然而生,总是重复着这样的心理体验,时间越迫近,心里越没底,严重挫伤了自信心,所以,一定要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心里也就踏实。

④常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

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积极的暗示强化信心,例如,在复习时或考试前、考试中,如果遇到紧张或信心不足等不良情绪时,默念“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会成功,我有实力、我能行”等等。 ⑤走路抬头挺胸,面带微笑。

人的姿势、步伐和表情是和人的内心体验密切相关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抬头挺胸,满脸春风,步伐坚定有力,所以我们经常训练自己抬头挺胸地走路,习惯成自然,有助于增强信心。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备考

1、怎样协调好感情与学习的关系

处在高三这一特殊的压力情景下,谈恋爱的现象特别严重,离离合合的。同学们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压力大,心理压抑、苦闷,我们普遍有情感方面的需要,甚至主动追求,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和正常的,事实上,一些同学一方面有早恋的朦胧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很深的自责、自卑感,比如有些同学想“都什么时候了,别人在抓紧时间学习,我还在拍拖。”这种需要与冲突使得我们内心烦躁不安,更加重了我们的心理压力,在这里,我们不再争论早恋对学习、对高考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尽管事实上大多数早恋是影响学习的,但是,恋爱中的同学,或想尝试的同学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只有那些在恋爱中吃过苦头,或者经历过失恋的同学才深深品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如果我们有些同学由于感到压力大或者其他原因,正准备跨进围城的,我建议你问问你正在恋爱或曾经恋爱过的好朋友,让他给你一点建议,听听他们的心声,再作出选择。

在心理咨询时,很多高三的同学都会谈到这个话题,他们经常会处在两难的选择当中,要割割不断,耦断丝连,但对学习又造成很大的困扰,时间、精力都吃不消,精神很疲劳,经常为一些小事情闹情绪,患得患失,影响听课和复习效率,总的来说,拍拖拍得很累,学习学得更累,面对这种局面,很多同学都采取搁下来的措施,互相约定,高考之后再说吧。

例如,03届有一个男同学,从高一开始就对一名同班的女同学产生好感,慢慢地这种好感演变成了单相思,一直到了高三,他确实不能再忍受这种单相思的折磨,于是向这名女同学表明了心迹,结果就真的谈起来了,但是这位女同学的成绩本来就比较差,一谈双方的成绩都退步了,结果他们开始产生了很多矛盾,既不想影响学习,又不想就此分开,这位男同学深深的陷入了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当时我在休产假,他打电话到我家里,让我一定要回来学校

辅导他,后来他们采取了搁下来的办法,将精力先转回到学习上,最后这位男同学高考成绩不理想,本来他基础一直不错,很聪明,也很勤奋,考上中大是他一直的奋斗目标。现在只考上了广东工业大学,这位女同学就更差了,只上了大专线。

其实,高三同学谈恋爱,可以说,这是一个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发生的一个并不一定错误的问题,我们要好自为之,忍痛割爱,“割”不下来就“搁”下来,(前面的“割”是“割断”的“割”,后面的“搁”是“搁置”的“搁”),搁下来等高考完了再说,在遇到这个问题时,我们要做出有利于高考、有利于前途发展的选择。

2、让家庭成为你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

有不少的家长,对于学习和高考,他们的焦虑程度高于我们同学,父母一相情愿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我们,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承担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前途,还有父母们一生的希望,这种希望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同学自责、自怨、深感不安,认为自己学习不好影响了家庭,不敢将学习情况告诉父母,原因是不想让父母失望,例如,有一位同学,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到了高一还可以,但高二开始,成绩逐渐滑坡,到了现在已经是班上的中下水平,但是父母一直以为他的成绩很好,对他的期望仍然很高,希望他能够考上中大,所以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又不敢告诉父母目前的学习情况,不想令他们伤心,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自责和不安。

也有些同学和家长严重对立,经常与家长吵架,冷战,有的不理睬家长,有些同学回到家不准父母提学习的事,不准问成绩,甚至不准与老师联系,一提起学习的事就反脸,使得父母很伤心,自己很难过,这种心情对复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高三寒假怎么过

才送走了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又迎来了高中生涯最后的一个寒假。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高三的同学们却难以走出“一模”后的旋涡。这不,最近我就通过超级考生网了解到了他们的近况。

【案例一】巧克力是重庆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在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他发挥得不是很好,成绩下降了几名,这让他心情很烦。寒假快到了,他实在开心不起来,总对自己没信心。高考时候要是再这个样子怎么办呢,他越想越害怕,要是地上能有一个洞,他真决定钻进去躲上一阵子。假期里做什么呢,他心里没底,难道只是把布置的作业做完?

【点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而高考之前的模拟考试,也常常被同学们认为是一个预测未来发挥水平的晴雨表。所以,案例中巧克力对模拟考试的反应就不难理解了。他为自己发挥不好而耿耿于怀,自怨自艾,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以后的考试显得没有足够的信心。

其实,没有人在所有方面能够都做得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不能因为这些弱点而否定自己的优点。其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太擅长的学科,关键是要积极寻找问题的症结,而不是自怨自艾。感谢这次考试吧,是它让自己发现了复习中的死角和学习中的问题,让自己在以后的复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解决疑难。 寒假复习当然不能得过且过,单单把假期作业完成是很不够的。像巧克力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寒假中要注意平和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通过一模考试所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千万别被一门功课打乱了阵脚。

【案例二】丽丽是一个普通高中的高三学生,模拟考试结束之后,她很开心,因为自己的成绩比上次有了不小的进步,名次也提前了好几名,进入了班里的第一梯队。她没想到自己原来这么聪明,于是有点儿沾沾自喜起来,决定计划寒假要好好玩玩。

【点评】一位哲人曾说过,可以有侥幸的行为,不可有侥幸的心态。对于丽丽来说,成绩进步了,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需要提防面对成绩的自满心态。千万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兔子就是因为自大轻敌,不把乌龟放在眼里,在路边酣然入梦,结果一觉醒来,乌龟已经到了终点,拿了冠军。一个人在心态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难免会在行动上纵容自己。

心理学中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需要一定的压力感。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想在最后的考场上发挥出色,就要在平日艰苦练兵,对自己严格要求,即使考得很好,也要寻找自己做得不好的方面,弥补不足,不断提高。

对于丽丽这类同学来说,寒假是一个巩固成绩的重要时期。所以,不可大意,应该安排适量的练习,保持一定的紧张和压力,巩固自己的成绩。

【案例三】明明是安徽省某高中的高三学生。这次模拟考试他又考砸了,进入高三以来,他很用功,每次考试都准备很充分,奇怪的是一考试就紧张、出错。他每次都对自己说,这次要考好,但每次都很紧张,紧张的结果就是自己又考砸。现在他很苦恼,这样的成绩,寒假怎么拿回家?

【点评】明明的这种心态在一些高三学生中很普遍,用一句成语来说,叫做患得患失,在心理学中可以称为“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一名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他曾经进行过无数次成功地表演,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他说“表演中,我只是想着把走钢丝这件事做好,不管得失如何”。但是他最后一次走钢丝的时候

却从高空中坠地身亡。他妻子后来回忆说,这是他最重要的一次表演,她知道瓦伦达一定会出错的,因为在事先他不断地说“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正是这种信念害了瓦伦达,结束了他的光辉事业。

高考既是一场智力的竞争,又是一场心态的较量。在考场上保持一种踏实沉稳的心态,对于正常发挥和最终的成败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平日里不断磨炼,对于明明这类同学来说,寒假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可以通过定期定时的模拟考试,训练自己的良好心态。每一次训练之前,在心里对自己说“努力做好,自然发挥”,减少不必要的紧张,力求做好现在的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以后的考试。

最后,希望同学们根据自身特点,安排好寒假的学习和生活。祝大家新春愉快!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