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

  教材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走出教材,是指在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创造性的加工,使数学教材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进而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补充教材,让学习素材“宽”起来   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编写者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编排出来的。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认为教材已经给了我们一幅“锦绣作品”,教学时只需要照本宣科就行了,因而极少去思考教材呈现的知识是否全面、是否合理。其实,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时间、效率、接受能力等因素,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大都是结论性的概念、公式、定理等。至于这些知识所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等,在教材上是难以体现出来的。因此,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是教学的一个起点,而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凭借自己的智慧、灵感、经验,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作适当补充,努力挖掘知识背后的东西,诸如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的历史发展等,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比如,无理数■的产生,是由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的不可公度的矛盾产生的。于是,人教版教材在编写时,利用“探究:怎么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引入。这正是基于无理数的历史发展而编的。但是,这里还缺少了对该历史事实的介绍,学生感觉很突兀,不明白为什么学习平方根,却要探究“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如果我们教学时补充讲述这个历史故事的话,整个过程就将逻辑清晰,一气呵成。   二、删减教材,让学习素材“活”起来   教材虽然是经过专家、学者们精心编写,并通过仔细审核的,但毕竟是少数人的行为,有些地方不一定符合所有学生的胃口。所以我们常说,教材不是教学活动的“圣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对教材中一些不科学、不合理、易干扰学生思维的学习素材进行大胆删减,使教材更加趋于合理,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这节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我对这一教材内容进行了加工,把三组探究规律所需要的数据分别糅合在一个表格当中,灵活地处理了教材。这样大胆的创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生动、更富挑战性。具体的改动如下:   (1)探究商不变的规律。(出示表格1)   ■   (2)探究商的变化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1: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出示表格2)   ■   商的变化规律2:当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你们能自己编几道除法算式并研究一下它们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吗?(出示表格3)   ■   这样借助在一个表格中研究:“除法算式中,当被除数不变时,商会随着除数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当除数不变时,商会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若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该怎么变。”这些问题,学生们在“猜想规律—验证规律(举例验证)—概括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究,获得新知,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重组教材,让学习素材“亮”起来   教材的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结构,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总体来说,现有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和思维性,但有时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出入。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教材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一课前,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了。而最大的难点在于读到几十九之后读整十数时存在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教师把“认识几十几”“整理100以内的数”和“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三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节课。这样重组教材,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节省了教学时间,可以把多出的2课时教学时间用在突破教学难点上;二是学生们在认识了几十几后,顺水推舟地进入了比较数的大小的学习环节,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这种跨越式的整体性教学思路,既省时又高效。(作者单位:祁东县泉塘小学)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