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的河南

  摘 要:唐朝后期,政治上日益腐败,腐朽势力不断膨胀,各种社会矛盾迅速发展,终于爆发了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场战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而且也把河南地区带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之中。   关键词:安史之乱;河南;形势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111-02   唐玄宗时期,河南地区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社会较为安宁,人民较为富足,是继唐太宗“贞观之治”之后又一个繁荣发展时代。唐代中叶河南地区的繁荣,一方面得益于唐代建立以后近百年的平稳发展,同时也与唐玄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政治有关。唐玄宗在当政初年励精图治,处处效法唐太宗,为唐朝赢得了一个“开元之治”的全盛时期。但到唐玄宗晚年,唐玄宗在位日久,渐渐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王朝表面的繁荣,怠于政事,生活腐化,不思进取,造成奸相专权、贵妃专宠,政治上日益腐败,社会上的腐朽势力日益膨胀,各种社会矛盾迅速发展。终于爆发了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场战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而且也把河南地区带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之中。   一、安史之乱初期的形势   身兼范阳(今北京)、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等要职的安禄山势力日益增长,宰相杨国忠打算削减安禄山的势力,引起了的安禄山的不满,于是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叛乱。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率兵15万人,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十二月二日在灵昌(今滑县)渡过黄河,攻下洛阳。于次年正月初一日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二、河南各地军民抵抗叛军的斗争   安禄山攻克洛阳以后,河南北部、西部等大部分地区都已沦为其统治之下,安禄山便以洛阳为中心向南部、东部扩展势力。大敌当前,尚未沦陷地区的河南军民同仇敌忾,为保卫自己的家乡与叛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其中,豫南的南阳保卫战和豫东的睢阳(今商丘)军民抗敌斗争尤为震撼人心。   南阳是江汉平原的屏障,也是唐朝将长江中游地区物产北运的水陆交通枢纽,叛军便以夺取南阳为重点。同时,唐朝廷也把南阳视为战略要地,让素有威名的南阳郡守鲁炅兼任南阳节度使,坚守待敌。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攻克叶县,进围南阳,数月未能攻克。南阳守军在城里吃光了粮食,就煮弓箭上的牛皮、筋角来吃,饿死的人一个挨一个。尽管如此,鲁炅仍带领南阳军民坚守到次年五月,因没有救援,只好余众突围而出,南走襄阳。鲁炅所率领的南阳军民抗敌斗争,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坚持一年多,阻止了叛军的继续南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鲁炅等坚守南阳的同时,安禄山叛军也加强了对河南东部地区的进攻,企图打开中原至江淮地区的通道,切断以大运河为依托的唐朝经济命脉。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尹子奇率军13万人,进围睢阳城,受到睢阳太守许远与张巡援军共计6 800人的顽强抗击。七月中,城里粮尽,战马杀光了,连皮制的铠甲都被煮熟吃掉了,最后连老鼠、麻雀也吃光了,甚至树皮、草根、茶、纸之类能够勉强下咽的东西也没有了,但他们仍然继续战斗。十月,睢阳陷落时,战前有户口4万的睢阳,至城破仅剩4百活人。   依靠不足万人的军队和城中数万居民抗击十余万来犯之敌,前后经历大小战事4百多场,杀敌12万多人,最后全军覆没,睢阳城也变成一座空城。但军民合力抗战,无一人投降,其顽强拼搏精神极其可贵。由于他们的坚守,使唐朝保住了江南的半壁河山,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奇功。   在南阳、睢阳等地军民抗击安史叛军的同时,在河南其他一些地方如灵昌郡、濮阳郡等也同样展开了一场场与叛军的殊死斗争。这些抗敌斗争也像南阳、睢阳等地军民的抗战一样,牵制了叛军的大批主力,对整个战局的扭转和叛军的败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唐军与叛军的战争   在河南各地地方军民抗击安史叛军的同时,叛军和朝廷之间在河南境内进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这些战争对河南地区乃至全国战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四日,唐将哥舒翰奉命率军东出潼关,安禄山所署陕郡守将崔乾佑派精兵埋伏在灵宝(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号称20万的唐军仅有8 000人逃回潼关,几乎是全军覆没。战后的第二天,叛军便攻克了潼关,进入关中。唐玄宗率王公百官弃城西逃,叛军攻占长安。   安禄山攻占长安以后,自以为完全控制了唐朝的腹心地区,志得意满,不思进取;其带领士兵也日夜纵酒,大肆掠夺。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称帝。史思明屯兵范阳,拥有重兵,不听调遣。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兵15万人,歼敌6万余人,收复了长安。十月,郭子仪引兵打出潼关,很快收复洛阳,安庆绪败走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唐朝基本上恢复了对河南地区的统治。   758年九月,唐朝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兵20余万(后增至60万)讨伐安庆绪,声势虽大,但无统一指挥,肃宗以宦官鱼朝恩任观军容使,监各路节度使。初期还有进展,包围了邺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来援,唐军大败,唐朝诸节度使各率残部退回。不久,史思明用计骗得安庆绪出城,然后以弑父犯上之罪将他杀死,吞并了他的部众。这年四月,史思明在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在稳定内部后,又卷土重来,再次攻下洛阳及附近郡县,河南大部分地区再度落入叛军之手。   正当史思明准备西攻长安之际,内部发生分裂。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长子史朝义发动兵变,缢杀史思明,自己继皇帝位,改元显圣。史朝义担心史思明部将不服,又分别派人杀掉不少将领,导致众叛亲离。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死,代宗即位,命诸将和回纥兵会攻洛阳。史朝义率精兵10万出击,唐军全胜,斩获8万多人,史朝义仅率亲兵数百骑东逃,唐军再次收复洛阳。   史朝义东逃郑州,被唐军站败,再逃至汴州,被其守将张献诚拒于城外。又转奔卫州,其睢阳节度使田承嗣带兵4万前来相助,势力稍振。但在昌乐(今南乐)等地与唐军交战又被击败,其陈留节度使张献诚、邺城节度使薛嵩等都相继向唐军投降。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在北逃途中,被唐军追得走投无路自杀。至此,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安史之乱前后历时七年多,河南处于战乱的中心,所受破坏最为惨重。战乱结束以后,河南地区满目疮痍,境况惨不忍睹。经过了安史之乱的河南地区,人口锐减,经济萧条,社会历史出现了严重的停滞和倒退。安史之乱后,中原百姓大批南迁,为江南的经济开发做出了很大贡献。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