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业银行案例

风险管理课程设计

姓 名 蒋晗

学 号 0910911121

所在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 09金融一班

指导教师 彭芳春

日 期 2012年06月02日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摘 要:法国兴业银行是有着近150年 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的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但是,由于内部控制的缺陷,年初,员工杰罗姆·凯维埃尔未经授权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形成巨额亏损,引发全球股市暴跌。本文分析了杰罗姆·凯维埃尔的作案手法,指出了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了对我国资金业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衍生产品交易进行规范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 内部控制 衍生产品交易 计算机信息系统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以下简称为法兴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是有着近150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的证券市场挂牌上市,拥有雇员55000名、国内网点2600个、世界上多达80个国家的分支机构500家,以及500万私人和企业客户。法兴银行提供从传统商业银行到投资银行的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建立起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也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

一。但2008年1月,法兴银行因期货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Jerome Kerviel)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形成49亿欧元(约71亿美元)的巨额亏空,创下世界银行业迄今为止因员工违规操作而蒙受的单笔最大金额损失。这桩惊天欺诈案还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暴跌,无论从性质还是规模来说,都堪称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一、杰罗姆·凯维埃尔的作案手法

在2007年至2008年年初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凯维埃尔在欧洲各大股市上投资股指期货的头寸高达500亿欧元,超过法兴银行359亿欧元的市值。其中:

道琼斯欧洲Stoxx指数期货头寸300亿欧元,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期货头寸180亿欧元,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期货头寸20亿欧元。法兴银行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享有丰富的金融风险管理经验,监控系统发达,工作权限级别森严。一个普通的交易员为何能够长期调遣高额资金进行虚假交易,这是我们关心的首要问题。

凯维埃尔2000年进入法兴银行,在监管交易的中台部门(middle office)工作5年,负责信贷分析、审批、风险管理、计算交易盈亏,积累了关于控制流程的丰富经验。2005年调入前台(front office),供职于全球股权衍生品方案部(Global Equities Derivatives Solutions), 所做的是与客户非直接相关、用银行自有资金进行套利的业务。凯维埃尔负责最基本的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即在购买一种股指期货产品的同时,卖出一个设计相近的股指期货产品,实现套利或对冲目的。由于这是一种短线交易,且相似金融工具的价值相差无几,体现出来的仅是非常低的余值风险。但有着“电脑天才”名号的凯维埃尔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虚拟交易,采用真买假卖的手法,把短线交易做成了长线交易。在银行的风险经理看来,买入金融产品的风险已经通过卖出得到对冲,但实际上那些头寸成了长期投机。

纵观杰罗姆·凯维埃尔的作案手法,可以概括为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联合实施的立体作案。为了确保虚假的操作不被及时发现,凯维埃尔利用多年来处理和控制市场交易的经验,连续地屏蔽了法兴银行对交易操作的性质进行的检验、监控,其中包括是否真实存在这些交易的监 控。在买入金融产品时,凯维埃尔刻意选择那些没有保证金补充警示、不带有现金流动和保证金追缴要求,以及不需要得到及时确认的操作行为,巧妙地规避了资金需求和账面不符的问题,大大限制了虚假交易被检测到的可能性。尽管风险经理曾数次注意到凯维埃尔投资组合的异常操作,但每次凯维埃尔称这只是交易中常见的 一个“失误”,随即取消了这笔投资,而实际上他只是换了一种金融工具,以另一笔交易替代了那笔被取消的交易,以规避相关审查。此外,凯维埃尔还盗用他人电脑账号,编造来自法兴银行内部和交易对手的虚假邮件,对交易进行授权、确认或者发出具体指令,以掩盖其越权、违规行为。

二、法兴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具有“防止”、“发现”和“纠正”三大功能。法兴银行的内部控制之所以不能防止令人触目惊心的交易欺诈发生,首先源于设计上的严重缺陷。在技术发展迅速、交易系统日益复杂的趋势下,只依据过往的经验来拟定风险控制方法,不能适时地、前瞻性地展现出环境适应性 和契合性,是法兴银行难以有效地觉察出欺诈行为的重要原因。法兴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对交易员盘面资金的监督、资金流动的跟踪、后台与前台完全隔离规则的遵守、信息系统的安全及密码保护等多个环节存在漏洞。法兴银行关注的是欧洲交易所提供的汇总后的数据,而没有细分到每一个交易员的交易头寸数据。此外,它 把监控点放在交易员的净头寸和特定时间段的交易风险上,并没有对套利“单边”交易的总头寸进行限制,忽视了全部交易的总规模。而让长期浸淫于风险控制体系的员工直接参与交易,更是违背了最基本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如今的金融交易和监管系统已完全实现电子化,信息技术和系统开发人员理应对内部控制的设计缺 陷承担责任。要确保那些被交易员设计出来的规避监控的技术不再能够被运用,就必须以欺诈技术(防范)专家的思维,设计严密的监控程序。

我们也注意到,法兴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发现”功能上并非一无是处。2008年2月,法兴银行特别委员会提交的中期调查报告显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月,法兴银行的运营部门、股权衍生品部门、柜台交易、中央系统管理部门等28个部门的11种风险控制系统,自动针对凯维埃尔的各种交易发出了75次报警。从时间来看,2007年发布警报最为频繁(达67次),平均每月有5次以上;2008年1月案发前,又发布警报3次。从细节来看,这11种风险控制系统几乎是法兴银行后台监控系统的全部,涉及到经纪、交易、流量、传输、授权、收益数据分析、市场风险等风险控制的各个流程和方面,由运营部门和衍生品交易部门发出的警报高达35次。荒谬的是,监控系统竟然发现在不可能进行交易的某个星期六,存在着一笔没有交易对手和经纪人姓名的交易。风险控制部门负责调查的人员轻信了凯维埃尔的谎言,有些警报甚至在风险控制IT系统中

转来转去,而没有得到最终解决。直到2008年1月,一笔涉及300亿欧元的德国股指期货的交易对手巴德尔银行(Baader Bank)才引起集团管理人员的警觉,因为巴德尔银行作为一个规模中等的德国做市商,根本不可能从事数额如此巨大的交易。在对巴德尔银行收紧贷款、核查其历史交易和开展全面调查之后,惊天欺诈案水落石出,不幸的是为时已晚。

法兴银行的交易欺诈案,表面上是因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功能“残疾”(不能“防止”,虽能“发现”,但迟迟不能“纠正”),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内部控制的根基不牢,控制环境不佳。从2005年开始违规交易、一度账面盈利达14亿 欧元的凯维埃尔说:“我不相信我的上级主管没有意识到我的交易金额,小额资金不可能取得那么大利润。当我盈利时,我的上级装作没看见我使用的手段和交易金额。在我看来,任何正确开展的检查都能发现那些违规交易行为。”管理层的利欲熏心、风险管理意识淡化,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法兴银行内部控制功能落空的根本原因。

三、评价与反思

我们必须承认,法兴银行及其期货交易员凯维埃尔其实并不寂寞。1995年2月,在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有分支机构、世界上最为老牌的银行——英国巴林银行,因期货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Nick Leeson)违规从事日经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造成损失达14亿美元,从伦敦乃至全球的金融界消失。作为我国最典型的金融案件,2004年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期货业务主管陈久霖私自从事境外石油期权投资,造成5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被迫寻求重大债务重组。期货交易案例的频繁发作及其灾难性后果,警示我们需要慎重看待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员的作用,和全球性的银行风险管理问题。

金融衍生交易这类高风险的投资在给银行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对银行资金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增多和翻新,许多银行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回报丰厚的高风险投资产品中。但实际上,这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金融衍生交易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它是通过预测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向,付出少量保证金而从事的一种投机性活动。这种交易风险极

大,但是利润丰厚,所以,世界主要金融机构都跻身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从事金融冒险活动。

当一些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衍生交易系统从事大规模投机活动时,其他金融机构或者个人就会跟风而上,这样一来,必然导致金融机构先前的预测发生重大变化,金融衍生交易的不确定性也就表现出来。这种交易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快速完成交易。如果只是看准了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向,而没有及时将自己的衍生产品脱手,那么,就有可能作茧自缚,造成巨额亏损。

从法国兴业银行衍生产品的交易过程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出现巨额亏损,就是因为当交易员预测发生错误的时候,不是及时平仓止损,而是试图借助金融机构的信用和庞大的资金,在短期内改变市场走向。然而,由于投机行为过于明显,自身交易又对市场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到最后兴业银行不得不承受巨大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这类衍生交易设计太过复杂,不要说监管部门,就是金融机构内部要想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监管都非常不易。我们这一系列案例之中可以看到,凡出现严重亏损的,都是由于交易员违反了金融机构内部的交易准则。但这是一种不似是而非的说法。因为对于这类交易来说,如果设置层层审批程序,那么,金融衍生交易将毫无效率可言。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往往实行一种类似于暗箱操作的授权机制,这才出现大规模金融衍生交易活动。这种授权制度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为风险管理制度,金融公司会针对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行为,授予交易员不同的权利。不过,如果交易员在短时期内为追求巨额利润而从事大规模的违规交易行为,那么金融企业监管部门要么来不及反应,要么根本不会作出反应。在金融衍生交易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奉行“成王败寇”的法则,只要能获得巨额的利润,哪怕是将世界金融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公司的管理者也不会追究交易员的法律责任。反过来,如果交易业绩不佳,那么,即使循规蹈矩,交易员也有可能受到公司管理者的批评。所以,只要有金融衍生交易,就会再次发生类似法国兴业银行这样的事件。可以这样说,在当今社会,金融市场预测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有人通过预测世界金融市场的走向,获得巨额收益。西方国家金融衍生交易具有复杂的审批程序,凡出现严重亏损,都是因为交易员违反了金融机构内部的交易准则。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如果设置层层

审批程序,那么,金融衍生交易将毫无效率可言。正是因为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实行一种类似于暗箱操作的授权机制,所以才会出现大规模金融衍生交易活动。这种授权制度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为风险管理制度,金融公司会针对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行为,授予交易员不同的权利。不过,如果交易员在短时期内为追求巨额利润而从事大规模的违规交易行为,那么金融企业监管部门要么来不及反应,要么根本不会作出反应。在金融衍生交易领域,始终奉行“成王败寇”的法则,只要能获得巨额的利润,哪怕是将世界金融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公司的管理者也不会追究交易员的法律责任。反过来,如果交易业绩不佳,那么,即使循规蹈矩,交易员也有可能受到公司管理者的批评。所以,只要有金融衍生交易,就会再次发生类似法国兴业银行这样的事件。

虽然我们分析得出金融衍生交易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和内在的风险性,但我们同时需要看到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是市场深化的产物,推出的本意是为了提高市场效率和对冲风险。由于股指期货的专业性强,在投机狂热和利润冲动的驱使下,风险的一面很可能放大,甚至由个人和所在机构的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开展股指期货交 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规调整、产品设计、规则制定、系统开发、中介机构准备、投资者教育及监管制度安排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本着保护投资者、对市场负责、维护金融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的宗旨,监管层必须扎好防范风险的“篱笆墙”,不宜草率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

为了避免重蹈法兴银行的覆辙,我国的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修正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2007年7月 起施行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规定,对资金业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衍生产品交易进行规范管理,有效控制交易风险。第一,建立完备的资金交易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就交易品种、交易金额和止损点等对资金交易员进行授权,明确规定允许交易的业务品种,确定资金业务单笔、累计最大交易限额以及相应承担的单 笔、累计最大交易损失限额和交易止损点。第二,根据权限等级和职责分离原则,做到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分离、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建立资金交易中台和后台部门对前台交易的反映和监督机制:前台资金交易人员承担越权交易和虚假交易的责任;中台监控

人员负责核对前台交易的授权交易限 额、交易对手的授信额度和交易价格,承担对资金交易员越权交易报告的责任;后台结算人员独立进行交易结算和付款,向交易对手逐笔确认交易事实,对结算的操作性风险负责。第三,严格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管理部门与应用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系统风险防范制度,包括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有效的 用户管理和密码(口令)管理,对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设置必要的日志,以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数据、系统运行和系统环境的安全。第四,建立完善的衍生产品交易前、中、后台自动联接的业务处理系统和实时的风险管理系统,定期更新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敞口限额、止损限额和应急计划,严格 审查交易对手的法律地位和交易资格,对衍生产品交易主管和交易员制定明确的资格认定标准和实行严格的分级授权制度。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