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归纳及训练题

人教版七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归纳及训练题

《论语》: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④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等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⑧《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⑨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世说新语》中对雪的比喻作者认为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2.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是因为他创造性的使用9个实词纯用白描勾画出一幅漂泊羁旅图。这9个实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4.曹操的《观沧海》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江春入旧年。

18.辛弃疾的《西江月

18.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

13.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8.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16.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年级上语文背诵积累复习卷

1.余忆童稚时,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2.《童趣》中写观察蚊子时间长久的句子是 , 。

3.《童趣》中写观察丛草、虫蚁、土砺时,表现丰富想象力的句是

4.余年幼, ,不觉呀然一惊。 ,捉 ,鞭数十,驱之别院。

5.《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

6.水何澹澹, 。 , 。 , 。

7.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久年。

8.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9.明月别枝惊鹊, 。 , 。

10.《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11.《西江月》中最能体现词人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12.《天净沙 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孤寂愁苦心情的句子是 。 , 志在千里。

14.《观沧海》中描写想象之景的诗句是 , 。 , 。

15.我们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 。

16. ,勿施于人。

17.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

18. ,古道西风瘦马。

19. 。小园香径独徘徊。

20.《次北固山下》中暗寓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

21.《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征的四句诗是 。

22.《智子疑邻》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句子是 。

23.《夜雨寄北》中写眼前之景的诗句是 。

24. ,禅房花木深。(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十则》中有一句强调了交友之道,具体诗句是 。

26.问渠那得清如许? 。(宋 朱熹《观书有感》)

27.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28.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9.《世说新语》的作者为 (403—444) 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30.《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两句是 , 。 。

3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禅院环境幽静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是 ,

3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点明诗人惊悉好友被贬龙标的时令特点的诗句是 。寄托了作者思念之情的是 。

33.《泊秦淮》中哪两句是作者的议论 , 。

34.《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 。

35.《观书有感》中点明方塘总是明净如镜的原因是 。

36.《童趣》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

37.你能默写出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吗? , 。

38.“斗酒诗百篇”是指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请你写出本学期你学到的他的一首诗。

39.《过故人庄》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是 , 。

40.《泊秦淮》中哪两句是叙事? , 。

4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42.《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43.朱自清在散文《春》一文中用了两组优美的排比句“ , , ”;

和“ , , ”描写春花和春雨的美。

44.《西江月》一词的作者是辛弃疾,词中从视觉、听觉、嗅觉角

度描写乡间月夜的句子有 , , , 。

4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 代诗人王湾。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生活哲

理的名句是: , 。

46.如梦令》中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 《如梦令》中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 。

47.《西江月》中用互文的方法写景的句子是4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是: , 。 49.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 。

50.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

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 。

5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

“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52。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 。

5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鸟儿活动的诗句是“ , 。”

54.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 ? ”,表达了在学习中既要开源又要导流的意思。

55.“处处留心皆学问”是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要谦虚,时常向他人请教,这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 , 。”

56.(1)《如梦令》这首词的作者是 ,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 ,词中与“误入”互为

照应的是“ ”和“ ” 。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起句,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明游兴沉酣,乐而不返,从而揭示了女词人的倜傥豪放与洒脱的性格。

B.“兴尽晚回舟”承上启下,句中的“兴尽”是词眼,既包含了酒兴,更表明游兴,意思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C.结句,是说惊起飞翔的鸥鹭,吸引了游人,游人拼力划船去观看。

D.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事、景、情融为一体,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57.对《天净沙 秋思》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西风”,写的均是秋末之景。 B.“夕阳”与“昏鸦”中的“昏”字照应,点出特定

的时间。 C.这首元曲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曾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D.这首元曲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反映了天涯游子的漂泊情怀。

58.对《西江月》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小令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是他寓居江西上饶时写的。 B.下阕开头两句的停顿应该是:七八

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别枝”,这里指树枝;“听取”,是听的意思;“忽见”的“见”通“现”,出现的意思。 D.这首词写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色,反映了词人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59.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

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幕”。

60.《天净沙》中前三句共写了九种事物: 、 、 、

、 、 、 、 、 ,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并不显得简陋,

九种事物之间又分别加上 、 、 、 、 、 、

、 、 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

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61.下列诗句与作者和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现代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曹操——西汉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白居易——唐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宋

62.(1)从诗题《观书有感》可以看出,这首诗不是单纯的风景诗,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关于 的心得体会。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鉴:镜子 B.渠:渠水 C.如许:如此 D.为:因为

(3)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篇运用比喻,寓情于景。 B.全诗生动形象,富与哲理,是以理成诗的佳作。C.诗中的景物优美、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D.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只有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补充新鲜知识,才能博大精深。

七年级上古诗赏析训练

1.对《观沧海》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观沧海”一词统领全诗。两句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

B.“水何澹澹”等六句,写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最后表现了大海的气势。 C.“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诗人的丰富奇特的想像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是合乐时终止句,一般与正文内容无关,但本诗中却与诗的意境融为一体。

2.对《观沧海》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点明了地点,侧面写出作者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惊讶、赞美的感情。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实地写出了大海吞吐万物、包罗万象的奇观。

3.下面对《钱塘湖春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景物,主要着眼于湖边勃发的生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从飞鸟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大自从严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意,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 B.这是一首观赏西湖风景的诗,是白居易写景诗中的名篇。春行,春天绕湖而行,观赏风景,此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色。“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意思是游人看到各色美丽的野花。“斩”含有野花渐开渐多之意。“浅草”,是初生不久,浅而不深的草。才能,仅仅能够。“没马蹄”三字,既写了草浅,也体现北宋时,西湖骑马游春的习俗中。 D.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而“早”“新”以及“初平”、“几处”、“渐欲”、“才能”等词语的运用,让人体会到诗人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美景。

4.对《西江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5.对《天净沙·秋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枯藤”是秋初之景。“昏鸦”,指黄昏时的归巢之鸦。见此景如何不动游子思乡之情?B.“小桥流水人家”,他人无家而我独有,使我没有一点思乡之情。C.“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但人感觉良好。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昏”字。最后一句卒章显志。

6.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7.对《钱塘湖春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咏西湖的诗,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名胜,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上着眼,描绘湖上蓬勃春意。

B.诗人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又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游遍大半个西湖。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选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如:“水”、“云”、“莺”、“燕”、“花”、“草”加以描绘渲染。D.诗人在结尾处说自己只爱湖东白沙堤,意在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

8.对《观沧海》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

B.“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全是观海所见。

C.本诗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

D.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宏伟的意境。

9.对《天净沙》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两三句用9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B.后两句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表现游子肝肠欲断,“在天涯”三个字,为全篇主旨所在。

C.“枯藤”秋末之景,“昏鸦”黄昏时归巢之鸦。

D.“夕阳西下”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昏”字。

一、通假字:

4、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5、裁如星点:“裁”同“才”。6、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1、鞭数十:鞭 ,名词作动词,鞭打。2、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3、不耻下问: 耻,形容词做意动词,以„„为耻。4、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5、窗扉皆洞开:洞,名词作状语, 像洞一样。6、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7、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名词用作动词,带领。

1、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3、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 代词,你

答案

1、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3、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着为壑 4、方出神 神定 虾蟆

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6、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7、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8、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9、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10、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11、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12、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13、 老骥伏枥

14、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15、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己所不欲 17、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漏出了几点疏星18、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19、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20、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22、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23、 巴山夜雨涨秋池24、 曲径通幽处25、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6、为有源头活水来27、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8、长在树的高枝上 又在新叶上跳舞29、 刘义庆 南30、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31、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32、 扬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33、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34、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5、为有源头活水来 36、 清 沈复37、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8、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39、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40、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41、 乡书何出达 归雁洛阳边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43、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44、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45、 停泊 唐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

年 46、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如藕花深处47、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48、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49、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50、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51、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52、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

亭台53、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4、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55、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56、 (1)李清照 沉醉 不知归路 争渡 (2) C

57、 C 58、 B 59、 B 60、 藤 树 鸦 桥 水 家 道 风 马

枯 老 昏 小 流 人 古 西 瘦

61、A 62、(1)读书 (2)B (3)C

答案:1.B 2.D 3.C 4.B 5.C 6.D 7.D 8.B 9.B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