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与生活实施总结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

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宁阳县东疏中学

颜凤兰

2013.6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

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近两年来,在县、镇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深入扎实地实施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深刻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我们经历了从《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的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到有效实施策略探讨,以及对实践活动方法等教学研究这样的研究历程,激活了地方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了新的教育资源,逐渐形成了我校的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现将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课程小组,立足当地实际,开发活动课程资源,编写《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活动课程。

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仁爱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百不见,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开发了《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校本课程。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为:

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 1 )知识与技能: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活动课程体现以下特点:

1、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教材植根于现实现实生活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日常生活现象为学习研究对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

二、制定管理方案,健全课程管理体系

建立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我校先后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常规管理制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监控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等,有力的促进了我校活动课程的有序正常开展。

三、加大教研力度,积极探索活动课程活动方法

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工作,认真学习研究了上级《关于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一是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习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从中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深入领会其基本要求:即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澄清了四大指定领域不是学习的内容,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

1、挖掘物理教材资源,拓宽活动渠道

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仁爱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

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百不见,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 “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知识”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2、关注身边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潜能

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兴趣浓、疑惑多,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希望通过自己把身边的事情弄清楚,把问题搞明白。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抓不住本质,即使主题在身边,也不能被学生发现。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诸多问题的共同点,从源头上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上寻找结合点,把问题定位在有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水平上。

通过实践活动课,挖掘学生了学生的思维潜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实际。学会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亲身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与人合作、交流中的快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对社会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四、做好过程管理与分析,保证课程实施质量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课程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它要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校园,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不做好过程管理与分析,很容易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虚设的不良结果。为此我们在《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课程实施中加大了分析、检查和管理力度,通过随堂听课,检查过程性资料,来了解《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课程的落实情况,检查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工作态度;通过查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内心所思所想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真实情况。

五、教研为措施,发挥教研效能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通过听课、评课、议课、研讨、等活动,通过行动研究,以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采取行动跟进,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在实践中

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六、 突出活动研究主题,构建出活动课程的活动形式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课程向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开放,向学生参与学习开放,向师生共同探讨科学知识的过程开放,完全冲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每两周安排一节课进行。学校教导处负责课程表安排,由具体编写教师组织教学,大型的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如考察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采取以下原则:

1、合作性原则:《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向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开放,向学生参与学习开放,向师生共同探讨科学知识的过程开放,,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2、实践性原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3、实用性原则:与学生一起走入“物理生活”,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教育,使学生更了解物理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生活。

这样的活动课教学,它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本身的薄弱之处,还可以产生优质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培养知识广博、基础扎实、在多个领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的全方位、高素质的学生。

七、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提高活动质量

在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同时,依据上级的要求,及时出台了我校《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制度》等,完善评价体系,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发挥其推动和导向作用。在评价理念上,坚持了整体观,在评价中注意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注重过程性,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提倡 “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为主要评价方法。我们建立的学生档案袋规范,内容丰富、具体、特色性强,它不是单一的文字记载,而是包含各种形式的信息,并以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真实形象的涵盖了每节活动课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也反映了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督促着学生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认真的态度,为学生在活

动过程中的认真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无形中也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活动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一是学习《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兴趣、积极性、参与程度等,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方面的因素中,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考核为主,最终的学分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八、实时总结课程实施的收获和体会,提高课程实施的实际效益

1、激活了物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了。长期以来,在我们教师的脑海里,编教材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一线教师和学生无关。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我们的老师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多么重要!“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编写教材中,我们广泛征求学生的建议,以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确定方式,可以这样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的活动课资源开发和实施,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向自然,使师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形成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在校本课程中得到发展,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物理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的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当然是交流探讨了,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来来去去之间,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了起来。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

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学生个性在活动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1)学生发展的空间拓展了。在单一的国家课程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角色几乎没有自由选择学什么课程的权利,所以学生发展的空间不大。而活动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决定校本课程的存在与消失,学生喜欢的课程,我们可以增加人员、增加投入,增加课时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天地宽了、广了。

(2)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国家统一课程在编制过程中,可能考虑的是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本领,所以它更多的是以成人的看法来设置学习内容。而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这样满足了各种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学生发展的个性张扬了。《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课程实施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掌握了各方面的技能,沟通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的重要,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快感,获得了调查分析、信息处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提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每次实践活动后学生都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探究,享受学习,享受快乐,认识历史,展望未来,走向成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