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_中国梦_的研究综述

2013年第4期

(总第 210 期)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 STUDIES2013No. 4,

Serial No. 210

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

史为磊

【摘要】 紧密跟踪当前“中国梦”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梳理和归纳“中国梦”研究的相关重大问

题,有助于推动学界深入对“中国梦”本质内涵、重大意义、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中国梦;美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述评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27(2013)04-0012-11

【基金项目】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等收入培育和壮大研究”

(13BKS029);国家开发银行资助、中央党校一般科研项目“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中等收入者阶层研究”(000146)。

【作者简介】 史为磊(1983—),男,山东微山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执政党的社

会政策、中等收入阶层与社会发展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阐述“中国梦”,深刻指出了“中国梦”的内涵、正确方向、实现路径和依靠力量。2013年6月7日,在美国加州与奥巴马会晤时,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也是合作、发展、和平、共赢的梦。这与美国梦和各国人民的美好的梦想是相通的。”“中国梦”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的内涵丰富,学界的看法有所差异,主要观点如下:

1.“本意说”。在对“中国梦”的众多解读中,还需要凸显它的本质内涵,也就是说,最好按照习近平同志讲的本意来解读。习近平同志讲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①

2.“人民主体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内涵,远远大于和超越强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主体是人,而不是虚拟的国家。②中国梦反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就是实现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③中国梦,是4亿个中国普通家庭的幸福之梦,是13亿中国平民百姓同享民族复兴红利的人生之梦,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具有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具有成才条件、奋斗岗位、创业机会,能够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④

3.“两层内涵说”。中国梦包括“国家梦”和“个人梦”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是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之梦,是人生出彩之梦。“国家梦”和“个人梦”紧密相连,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⑤中国梦是一种“国梦”和“家梦”的结合,“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⑥中国梦的核心就是对内民众安居乐业,对外中国成为和平发展大国。对中国人而言,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对世界人民而言,中国梦是推动国际社会共同12

发展的世界梦,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⑦中国梦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是立足于实干、苦干的现实精神。⑧

4.“三层内涵说”。中国梦是三位一体的复合梦。从个体看,它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从集体看,它是强国梦;从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富民梦是基石,强国梦是关键,复兴梦是目标,三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只有三个梦全都实现,中国梦才算完整、完美。⑨个人梦、民族梦与国家梦三位一体,相得益彰。从根本上说,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而言,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⑩中国梦就是让国家更强盛、

中国梦的实现,在国家层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梦是国家梦、人民梦和世界梦。

面上,表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为富裕、自由、博爱、幸福;在世界层面上,表现为平等、互利、共赢、共享。5.“多维度说”。今天的中国梦,是一个多维度的蓝图:政治维度是民主公平,政治清明;经济维度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国力的大幅提升;文化维度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维度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民生维度是百姓生活无忧,幸福感强;精神维度是民族的魂魄与人的精神风貌。中国梦第一点是机会,第二是经济基

富民的础之梦,还是宽容之梦、和谐之梦和强军之梦。中国梦是复兴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强国的梦、

中国梦主要有富强中国、民主中梦、创新的梦、攻坚的梦、奋斗的梦和出彩的梦。作为“三部曲”的世纪梦,

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团结中国、幸福中国、统一中国、和平中国、贡献中国等十个方面的具体中国梦具有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安居乐业、病有所医、学指向。民族复兴中国梦又是由政治大国梦、经济有所教、法治社会、人生出彩等十个方面的丰富内涵。综合起来,

强国梦、文化兴国梦、天下大同梦、美丽中国梦这五个具体梦想构成。以上观点的差异是建立在对“中国梦”内涵的不同理解基础上的,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以国强民富、民族复兴为旨归的。笔者认为,中国梦的本意固然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步伐、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赋予中国梦新的丰富内涵。

(二)中国梦的基本特征

对中国梦基本特征的概括如下:

中国梦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色: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民族性;它是对中国时代问题的回应,体现了时代性;它是对中国现实路径的探索,体现了实践性。中国梦显然更具有超越性。首先,中国梦是祖祖辈辈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其次,中国梦不仅强调人的机会平

“中国梦”的时代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等,而且强调人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

特征”;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梁丽萍认为,中国梦有两大特点:一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国梦凸显家国天下、民族命运的宏大主题,体现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二是坚定的民族自信。中国梦始终坚信有

中着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终将转危为安、再造辉煌。吴建民认为,

国梦有三个鲜明特点:第一,规模大。中国梦的崛起是13亿人的崛起,人类历史上没有13亿人崛起的先例;第二,领域广。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大量杰出人士,他们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踏实勤奋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三,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人的中国梦必须与世界分享。汪玉奇认为,中国梦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最广泛的民族共识。中国梦不属于某一个政党、不属于某一个阶层,它是深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集体记忆、集体意识、集体愿望,它不是某一个政党的梦,也不是某一个阶层的梦,而是全民族的梦;二是有最强烈的民族情怀。中国梦有全体中国人民最强烈的要求复兴、要求崛起的民族情感。三是有最彻底的民族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坚定不移、代代相传的信念。中国人民对于民族复兴之梦,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13

二、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是针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而提出的。关于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学界观点基本一致:

冷溶认为,所谓“两个百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到1949年,是民族复兴的一个阶段。这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

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是在中国遭受世界列强侵我们正处于完成第二百年任务的阶段。李君如认为,近代以来,

略而不能自保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由此翻开了崭新一页。经过28年坚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为人们梦寐以求的“中国梦”的实现带来了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人开始启动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车轮。李捷指出,

放的非凡历史,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总的来讲,“中国梦”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文明的传承,是对近现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可以说,中国梦不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而且体现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三、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梦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中国梦深刻回答了对“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这一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梦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成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短期内,它将指导我们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从长期看,它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向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全面提出并阐释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史文清认为,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的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正能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林培雄、刘光明认为,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视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空间,确立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新导向,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改革和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梦为凝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提供了新坐标,蕴含着攻坚克难的强劲动力、价值支撑和广

中国梦极大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宗旨、执政遵循和执阔路径。认为,

中国梦的提出,对于激发全党的理论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方略又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黄相怀认为,

理论需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梦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开辟了新的话语空间,拓展了新的思考视角,创造了新的内容素材,提供了新的意义承载。辛鸣指出了“中国梦”引发集体共鸣的“三大背景意义”,他认为,中国梦为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意义,将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更加形象化、通俗化地表达出来,为中国全球化合法性发展提供了国际化的话语证明。(二)中国梦的世界意义1.中国梦有利于促进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

14

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十几亿人的面貌和命运,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梦,既不搞对外掠夺扩张,也不把国内矛盾转嫁到国外;既不搞冷战对抗,也不依赖所谓的西方“扶持”,而是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红利”。严力认为,中国梦的前景如何,更是关系着世界的发展预期。“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中国梦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把13亿人的奋斗融入浩荡的时代潮流,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新希望、新机遇,从而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即使在不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也没有忘却对世界做出贡献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接续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强调的中华民族要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思想。中国梦,不应仅理解为中国自身利益的实现和中国的强大崛起,而忽略了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所贡献、已经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在为人类做着巨大贡献和未

中国与世界各国是同舟共济,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同来将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深刻内涵。胡鞍钢认为,

呼吸、共命运”,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中国的“世界梦”就是对人类发展做出更大、更多、更重要的贡献。2.中国梦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梦体现了和平发展、与世界互利共赢的时代精神。中国梦需要依靠和平发展道路来实现,是开放梦、发展梦,将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与各国分享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梦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通过和平路径实现的中国梦,共同缔结繁荣世界梦,中国梦与各国梦和世界梦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也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梦希望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的人们,通过和平、合作、共赢的发展,共

是发展梦,是合作梦,是和谐梦。中国主张和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梦是和平梦,

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性,积极参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梦体现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更多的国家带来机会。3.中国梦对世界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中华民族的复兴为落后民族争取民族自强找到了一条路,在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提供了新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选择道路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梦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民族理想和抱负,是古老的东方巨龙不再受欺辱、昂首前行的“自强梦”,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现代梦”。这个梦不仅属于中国,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追求。中国梦与世界梦是辩证统一,是中华民族利用自身特有优势推进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新范式。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也拓展着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途径,必将为世界各国推动人类文明跃

是世界的重大利好,中国梦的实现将为国际社升提供有益借鉴。事实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成就“中国梦”

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提供一种新范式。四、中国梦的机遇与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已经在追梦的路上看到了“梦想照进现实”的“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曙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所讲:

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然而,实现中国梦并非一片坦途,眼下发展中最应注意的是解决“民生短板”问题,一些长期积累的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仍然存在,如不突破将制约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中国梦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就是公平正义。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普通民众要实现梦想面临的困难还不小。15

郑必坚认为,要把中国梦变为现实,一定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清醒面对一系列挑战。概括起来:一是资源能源的挑战;二是生态环境的挑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四是巨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挑战;五是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军事的种种压力以及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危机带来的挑战。李娟认为,实现中国梦面临七大挑战: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如何解决党内的消极腐

实现中国梦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不仅有生态环境、资源能败问题;如何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王义桅认为,

源、社会发展方面的,还有国际上的。一些国家不愿意或者不甘心见到中国梦的实现,有意无意地给我们制造各种麻烦和障碍,试图延缓中国前进的步伐。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程度超出想象。提出中国梦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对外挑战。中美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最高层面,就是说相互的最优势产业之间的斗争。另一个斗争是中美之间的文化斗争。大国之间的斗争最终会到一点,就是比拼文化和价值观。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克服“中国意识危机”。如果解决不了“中国意识危机”,“中国梦”就无从谈起。今天的中国特别像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面临食品不安全、药物不安全、环境污染、社会不安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同时,没有有效的社会保护机制。中国的问题更为深刻,很多社会问题也加速度地暴露出来,让社会不可忍受。五、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实现

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实现的研究主要有: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关键在于把党锤炼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只有把党锤炼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才能制定实施把民族复兴引向成功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来;才能使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充分发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挥中流砥柱作用。实现“中国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证明,

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生命任

中国务”来定位的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事业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中央的领导和引领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从历史看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现实看党的领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未来看党必将领导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中国梦能否实现,人民梦能否圆满,关键在党,在党能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经受住时代考验。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人民梦才能实现。(二)“三个自信”与中国梦的实现

学界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了“三个自信”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李捷指出,道路自信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只要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一定可以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万众一

“三个自信”与中国梦之间具有本心,攻坚克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皮晓辉认为,

质的一致性和内在的统一性。实现中国梦,道路自信是根基、是方向,理论自信是灵魂、是动力,制度自信是保障、是支撑。以道路自信开辟实现中国梦的崭新途径。以理论自信弘扬中国梦的伟大精神。以制度自信凝聚实中国梦体现了三个自信的统一,中国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易寒键认为,

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体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梦想塑魂,“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为其界定内涵、塑造灵自信。辛鸣认为,

16

魂、彰显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决定了中国梦又是世界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实运动,决定了中国梦既指向未来又呈现当下。(三)“三个必须”与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依靠。学界对这“三个必须”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论述:

1.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本就是中国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梦”不同,“路”必不同;“路”不同,“梦”亦将不同。只有“路”和“梦”的紧密结合,才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使“梦”深刻地承载历史,让“路”正确地对待未来。道路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问题。

义道路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指向与“中国梦”的内涵、指向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辛鸣认为,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一条为了我们自己的路,是一条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是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中国道路只有充分彰显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圆“中国梦”。郑必坚、李君如认为能够实现中国梦,这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相统一的角度来看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将坚持不懈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统一的角度看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途径,体现了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奠定了中国梦的实践基础。中国道路洋溢着改革创新的活力、彰显着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国道路必定越走越宽广,中国梦一定会实现。2.中国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不可遏制的最深次根据。实现中国梦离不开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现实需要;是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攻坚克难的紧迫要求。孙来斌认为,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上而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同理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民族精神是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直追的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体现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力量。共同理想是鼓舞中华民族奋力前行、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中国梦是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投射。中国梦体现了自强不力量。柴尚金认为,

息的民族精神,记录了数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实现这种追求的意志。一百多年来,支撑着我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就是中国梦。中国梦还体现了和平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的时代精神。杨玉玲认为,爱国主义最能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情感,是集合民族意志、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最深厚的政治思想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形成推动伟大中国梦实现的磅礴力量。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3.中国力量与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力量不是全体中国人民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各种力量自发性的集合生成。凝聚中国力量需要中国梦的目标引领。梦想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有梦想才会有发展动力。今天凝聚中国力量,首先要明确中国梦的目标定位,把握中国梦的价值取向,在中国梦的目标引领下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力量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

17

行各业的共同力量。凝聚中国力量是在深化改革、调整利益格局中实现的。让全体人民共同拥有一个中国梦,

需从而形成改革合力、攻坚合力、追梦合力。凝聚中国力量是贯穿实现中国梦的一条主线。凝聚中国力量,

要机会公平的舞台,需要不断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汇集改革共识,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辛鸣认为,中国梦要有强大的力量作保障。我们一定要凝聚力量,首先是中国人民的力量。同时,包括我们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制度力量、文化力量。要把所有这一切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实现中国梦。何林生认为,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五大力量:一是团结的力量;二是改革的力量;三是创新的力量;四是奋斗的力量;五是国际的力量。(四)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无疑明确了改革开放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关键作用。

李君如认为,圆满实现“中国梦”,还是需要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的关系问题上,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认识到实现“中国梦”与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中国梦”的实现。其次,要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梦”。再次,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总之,不改革,空谈改革,乱改革,都不可能实现“中国梦”。刘志勤认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对于明确前进方向,助推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完美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实现

学界开始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展开了研究。张朋智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地生根的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祝福恩、谢璐妍认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梦的社会属性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体现了这条道路的理想目标;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梦体现了这一属性的价值诉求;公民的德性和品格,中国梦体现了实践主体的精神

公正和法治对于中国梦不可或缺,是中国梦的价值规则,应当通过建立公正和法治的社共识。杨雪冬认为,

以“三会环境,共建共享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梦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中国梦价值内蕴的具体体现。这其中,诚信与文明尤为重要。倡导诚信与文明,便成为共建共享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基石。(六)实干兴邦与中国梦的实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指明了实干兴邦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吹响了“攻坚克难”的改革号角。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归根结底靠“实干”;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

中华民族之所以兴、人民幸福靠“实干”;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靠“实干”。实干是中国梦的保障。

在百折千回中迎来复兴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展望未来,需要13亿实干家坚持不懈地埋头苦干,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落实好,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经、提供根本

实干兴邦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第一是保障。实现中国梦需要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辛鸣指出,

18

坚持求真务实。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一步一个脚印地描绘蓝图、实现梦想。第二是勇于攻坚克难。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第三是善于开拓创新。从很大程度上说,中国梦是以开拓创新为支撑的梦想。郑必坚认为,要把中国梦变为现实,需要“知”与“行”的统一,需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还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民族复兴。实现梦想,贵在实干。如果空喊口号、不见行动,或者敷衍了事、马虎应对,中国梦就会永远漂在空中。六、中国梦与美国梦

“美国梦”,最早是由历史学学家亚当斯在其1931年出版的《美国史诗》中首次提出的。他写道,“美国梦就是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得到发展的梦。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好,更富足,每个人能够以他的努力和成就找到自己的机会。”美国梦,广义上是指实现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家理想;狭义上是指个人通过努力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时下热议“中国梦”,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美国梦”。

(一)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本质区别

学界关于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主要是从其背后的价值理念或哲学基础来分析。要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就必然奉行集体价值,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集体的整体利益;相反,美国梦奉行个人价值,以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个人的物质利益。也就是说,中国梦有着国家情怀的特征,而美国梦则更多个人奋斗的色彩。这正在成为当前理解中国梦的基调。

青连斌认为,美国梦是个人的梦想,中国梦则首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夏春涛认为,美国梦主要以自由、繁荣为标签,宣称一个人不论什么背景,只要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的价值。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三个层面,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对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是必然的,这是由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因素决定美国梦的超越。石毓智认为,

的。两者的差异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美国梦是个人的富裕;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朱继东从具体内涵、文化背景、根本价值、实现途径、实现目标、前景、产生影响等七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他认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美国梦正变得虚无缥缈,中国梦将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开辟美好前景。(二)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相互联系

尽管中国梦与美国梦是不同的梦想,内涵与外延都不相同,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但是,中国梦与美国梦本质上都含有“美好生活源于辛勤劳动”这一意涵,我们应该秉持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中国梦”与“美国梦”。相比美国梦的个人奋斗,中国梦更像是一个国家的集体梦想。从强调个人奋斗和创造公平环境的角度来说,中国梦可以从美国梦中得到很多启示。从强调和谐性的角度看,美国梦需要借鉴中国梦。饶毅认为,正如中国文化吸收了世界的特长一样,中国梦应该吸收美国梦的开拓、进取、独立精神;正如美国梦并不完全排斥集体一样,中国梦无需排斥个人作用,可以鼓励个人积极性,个人幸福可以和集体幸福一致,推动

但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不国家发展。不同国家民族在追求梦想时候可能沿循不同的路径,这是自然现象,

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的“大国断优化。譬如无论中国梦还是美国梦,都应该防止极端和异化。张涛甫认为,

寡民”之梦,必须在世界和历史的坐标系上找到自己的参照系。美国梦是美国社会自我整合中的最大共识。如

19

何创造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如何鼓励国民的创造精神,如何让政府更好地为国民谋福祉和民族未来谋划考

但我们可以借虑,中国梦可以从美国梦获得一些启示。朱继东认为,虽然美国梦与中国梦有着根本的不同,

鉴美国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首先,要借鉴美国梦中对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用中国梦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其次,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第三,实现中国梦要客观公正评价我们的历史和伟人。第四,要多塑造一些能够凸显中国梦的时代符号。要大力宣扬新时期优秀典型,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使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注 释

石仲泉:《“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北京日报》,2013年05月20日。 吴旭:《西方眼中的“中国梦”》,载于《社会观察》2013年第5期。

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人民日报》,2013年04月26日.

刘福明:《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载于《党建》2013年第3期。

熊若愚:《中国梦的十个梦》,《学习时报》,2013年04月08日。

张维为:《中国梦与中国情怀》,《人民日报》,2013年03月03日。 邱德胜、王玉鹏:《“中国梦”的双重内涵》,《光明日报》,2013年05月10日。《用文化撑起中国梦》,《中国文化报》,2013年03月05日。 叶再春:《“中国梦”随想》,载于《前线》2013年第1期。

陈晋:《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光明日报》,2013年03月19日。

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人民日报》,2013年01月04日。

李泽泉:《中国梦:国家梦、人民梦、世界梦》,《浙江日报》,2013年05月17日。

安传香:《多维度的中国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3-04/19/c_115448028.htm)。 张国庆:《国家崛起与中国梦》,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gj/zgwj/201305/t20130513_229959.htm)。 汪金友:《十解“中国梦”》,《人民公安报》,2013年03月28日。

邱炜煌:《中国梦的十个指向》,理论网(http://www.cntheory.com/CNTHEORYSF/2013/424/[1**********]CBKIG090 1J16K39KE865.html)。

洪向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第230、237页。

陈铭杰:《中国青年与中国梦》,《中国青年报》,2013年05月14日。

张农科:《“中国梦”回应了哪些重要问题》,《中国青年报》,2013年04月08日。

赵周贤、刘光明:《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经济日报》,2013年01月04日。

梁丽萍:《百年沧桑“中国梦”》,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2期。

李庆英、张记合:《“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北京日报》,2012年12月03日。

汪玉奇:《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载于《农业考古》2013年第1期。

李捷:《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光明日报》,2013年01月04日。

杜玉波:《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国教育报》,2013年03月28日。

邢理:《对中国梦深远意义的学理阐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3-05/23/ c_115877230.htm)。

张农科:《人民梦与民族复兴梦的统一》,《学习时报》,2013年05月20日。

史文清:《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习时报》,2013年05月20日。 林培雄、刘光明:《论中国梦的时代价值》,《光明日报》,2013年05月02日。

韩震峰:《中国梦: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境界》,《北京日报》,2013年05月6日。

20

黄怀相:《中国梦与理论创新》,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14/c40531-21477087.html)。 辛鸣:《“中国梦”引发集体共鸣的“三大背景意义”》,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22/ c148980-20883395.html)。 严力:《“梦想之旅”诠释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330/c1003- 20970513.html)。

公茂工:《解读“中国梦”》,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104/c40531-20084833-2.html)。 胡鞍钢:《中国人有着怎样的“世界梦”》,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407/c49150- 21038684.html)。 柴尚金:《中国梦与中国精神》,载于《红旗文稿》2013年第10期。 秋石:《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能量》,载于《求是》2013年第4期。 秦宏:《中国梦与世界共成长》,《人民日报》,2013年5月15日。 刑文利:《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连日报》,2013年03月27日。《走出去与世界分享“中国梦”访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03月08日。 徐惠喜:《“中国梦”为世界带来机遇》,《经济日报》,2013年04月08日。《实现“中国梦”并非一片坦途》,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12/c_114998861.htm)。 赵晓:《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载于《人民论坛》2013年第4期。必将成为时代强音《“中国梦”访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解放日报》,2012年12月11日。 李娟:《“中国梦”:梦之源 梦之涵 梦之美》,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dj/gcsk/201305/ t20130510_229456.htm)。 王义桅:《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使者》,《人民日报》,2013年03月22日。 郑永年:《“中国梦”需要超越中国意识危机》,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5/21/ c_124742202.htm)。 章传家、颜晓峰:《民族复兴之路的回望与思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307页。 刘亚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核心问题》,载于《求是》2011年第15期。 熊进才:《托起中国梦,走向新辉煌》,《西藏日报》,2013年05月18日。 颜晓峰:《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光明日报》,2013年04月01日。

《三个自信与实现中国梦 卢子娟: 部论坛》2013年第5期。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研究员》,载于《中国党政干 皮晓辉:《“三个自信”支撑实现中国梦》,《黑龙江日报》,2013年05月13日。 易寒键:《中国梦体现了三个自信的统一》,《学习时报》,2013年05月27日。 辛鸣:《“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时报》,2013年03月11日。 蒋斌、陈金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人民日报》,2013年03月29日。 龚建文:《在中国道路上实现“中国梦”》,《江西日报》,2013年05月20日。 李君如:《阐述中国梦,设计中国道路》,《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6月17日。 李海荣、吴海清:《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人民日报》,2013年05月15日。 刘茂杰、王幸生:《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载于《求是》2013年第9期。 孙来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光明日报》,2013年03月30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访西安政治学院教授杨玉玲》,《解放军报》,2013年04月02日。 白显良、李栋宣:《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光明日报》,2013年06月02日。

凝聚13亿人的磅礴力量《筑梦, c_115435289.htm)。中国梦与中国力量》,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4/18/ 辛鸣:《只有走中国道路,中国梦才能照进现实》,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22/c148980-

21

20884011.html)。

何林生:《实现“中国梦”需凝聚哪些力量》,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3-03/06/ c_114912747.htm)。

李君如:《论“中国梦”与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13年05月27日。

刘志勤:《改革助推中国梦》,载于《红旗文稿》2013年第9期。

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关系》,《光明日报》,2013年04月06日。

祝福恩、谢璐妍:《“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光明日报》,2013年03月02日。

杨雪冬:《公正与法治:中国梦的价值规则》,《光明日报》,2013年04月10日。

任平:《诚信与文明:中国梦的价值基石》,《光明日报》,2013年04月10日。

王少安、周玉清:《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光明日报》,2013年04月10日。

施俊伟:《中国梦: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西藏日报》,2013年06月03日。

林培雄、刘光明:《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

青连斌:《中国梦,人民的梦》,《文汇报》,2013年03月20日。

夏春涛:《“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本质区别》,《光明日报》,2013年04月24日。

石毓智:《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23/c49150- 21583458.html)。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载于《党建》2013年第2期。

祁怀高:《“中国梦”和“美国梦”互鉴》,《国际先驱导报》,2013年03月04日。

饶毅:《从“中国梦”和“美国梦”》,《中国教育报》,2013年03月21日。

伟达:《中国梦需要一个共同支点》,中直党建网(http://www.zzdjw.com/n/2013/0328/c359422-20953020.html)。 张涛甫:《中国梦与美国梦》,载于《新民周刊》2012年第47期。

[责任编辑 赵长峰]征 文 启 事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精神。本刊特设“理论热点问题专论”栏目,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这一主题征文,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取向、实现条件、内在动力、外部环境,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色,中国梦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等。征文强调跨学科的原创性和学理性。围绕本选题所投文章通过本刊匿名审稿后,将优先刊用。 《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22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