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华:好男儿志在军营

  周美华,原名周福时,字暴阳,1939年7月18日出生于邵东县杨桥镇东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入私塾,1957年7月初中毕业,12月应征入伍。1960年11月入党。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作训参谋、作训科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集团军副军长、军区副参谋长(正军职)等职。1980年毕业于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并先后4次到国防科大进修。1985年,率部队开赴南疆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取得辉煌战果。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破格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7月,随国家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印度、泰国和新加坡。同年,当选为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副主任。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戎马倥偬42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先后在军队和地方学术刊物上,发表军事理论研究文章30余篇,并著有《基层防事故九十二招》和《庄事如诗》两部专著。他撰写的《论毛泽东“慎重初战”思想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运用》、《试论毛泽东后备力量建设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运用与发展》和《论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军队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占戈》等军事理论研究文章,被收进毛泽东军事思想研讨会学术论文集,在理论界享有盛誉。他先后受到江泽民、王震、张万年、迟浩田、洪学智等国家和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   好男儿志在军营   周美华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两个弟弟。他父亲周谷村在当地算得上是个“文化人”,读过古书,能吟诗作对写状纸,满脑子都是“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的儒家教条思想。周谷村将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天资聪慧的周美华身上,他没有让女儿进学堂门,大儿子只读了两年私塾就辍学回家。而对周美华,周谷村似乎有点偏心,在他5岁时,就教他读《四书》、《五经》、《左传》。周美华刚满6岁,周谷村将他送到开私塾的外祖父王润生家里,让外祖父悉心教他读书习字。新中国成立后,周谷村又送周美华到石子塘中学、邵东一中余田桥分部和邵东三中念书。为了给周美华凑足学费,周谷村宁肯节衣缩食,一心企盼这个儿子能通过读书,考上干部或教师。   然而,周美华的志向并不是这样。他在课文中读到的解放军战士英勇杀敌的故事,让他明白了保家卫国的道理。1958年冬,部队征兵的消息传到周美华的老家东风村,他来不及告诉父母一声,就火急火燎找到接兵部队的一位排长报了名。这时候,周美华凭着自己能写一手好字,已进乡政府担任临时职务,协助乡政府造田亩登记册,每月能拿8元钱的工资,而此时的正式干部每月也还只有18元。并且乡政府领导已表了态,只要周美华扎实工作,特招进乡政府当正式干部是迟早的事。当知道周美华要去当兵时,周谷村懵了,一连三四天不说一句话,整天坐在家里抽闷烟喝闷酒。面对19岁的儿子做出的这个“鲁莽”举止,昔日在儿女面前威严到说一不二的周谷村,已显得苍白无力,内心既气又恨。气的是,自己从牙缝里省钱送他读书,如今这笔钱丢到水里,听不到响声。恨的是,这个伢子不成才,眼看就要当乡干部了,却跑去当兵。周谷村一时找不到说服儿子的好办法,只有请来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轮番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这些人,或训斥,或婉留,所说的无非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等传统守旧之辞。更让人料想不到的是,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与周美华家一山之隔,约好一同去当兵的好伙伴龚银生来到周家,从衣兜里摸出几个煮熟的鸡蛋塞到周美华手里,不无歉意地告诉周美华,他拗不过父母不想去了。同伴的临阵退缩,让周美华的父母更加放心不下。母亲王一秀见儿子是头“犟牛”,任何人都拉不回头,气得跳进家门口的河里以死相劝,父亲则寸步不离,不准周美华出门。可周美华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心里认准了当兵这条道。   这天夜里,天上没有一颗星星,气温比早几天也下降了许多。周美华趁父亲不注意,从后门溜了出来。他顾不得到母亲床前去安慰一声,冒着严寒摸黑跑到乡政府,蜷缩在乡政府的会议室里过了一夜。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他爬上一辆运木炭的卡车,赶到了县武装部。就这样,周美华走进了军营。   三修营房美名扬   周美华与我军某部一三九师四一五团算是有缘,3次组织、领导修建营房,都在四一五团。一三九师是贺龙、萧克在湘赣边界创建的一支红军队伍,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后,改编为三五九旅,王震任旅长。1970年,中央军委分别授予一三九师及四一五团“红军师”和“红军团”的光荣称号。   1971年,四一五团由南方调防北方。这里的老百姓全都是利用纵横交错的一条条山沟,修筑窑洞居住,一个窑洞一扇门一扇窗,既节省砖瓦也不需要多少木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上级决定,四一五团就地修建窑洞作为营房。当时,周美华任一三九师作战科科长,全权负责这次营房修建的勘测、选点、指导和督查工作。按部队当时的建制,一个连队需12个窑洞,一个营5个连加营部需72个窑洞,全团3个营加团直属部队5个连和团部机关,共需310余个窑洞。山沟里不通汽车,老百姓运载东西全靠马驮。周美华与助手背着测量工具,一步一坑,跑遍了方圆15公里的沟沟壑壑,按照一个排一个点,一个连一条线,一个营成一片的布局,将全团的营房规划在了4条当阳的山沟里。   挖窑洞最危险的是塌方,一旦塌方,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周美华与团领导将指挥所搬到了施工现场,吃在工地睡在工地,与战士们一同用锹镐挖洞,用背筐运土。经过6个多月时间的日夜苦战,四一五团在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一名官兵受伤的情况下,以超常规的速度修好了全部窑洞,并修建了一条连通各营部、连部的简易公路,全团官兵及配置在规定时间内,快捷、安全地驻扎下来。   第二次修营房是1978年,上级命令四一五团搬出窑洞,开赴西岳华山。这时候,周美华已担任四一五团团长,是这次修建营房的领导者、指挥者。接到命令后,周美华率全团3000名官兵,一人一支枪一个背包,步行开赴到了华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为了不占一分良田不给老百姓增添半点负担,四一五团决定将营房修建在郊外一个因河流改道已荒弃多年的沙滩上。   这次修建的是平房,上级拨给了165万元资金,但条件比前次修窑洞时强不了多少。为了鼓舞士气,周美华号召全团官兵学习彭德怀当年指挥第一野战军突破天险、智取华山的英雄事迹,学习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烧山垦荒的艰苦奋斗精神。他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白天头顶烈日,脚踏晒得发烫的卵石,夜晚披星戴月,驱散蚊叮虫咬,烧红

砖挑石灰,凿石头挖砂土。战士砌墙,他递砖头,战士粉刷,他拌灰浆。当地缺少大米,周美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早餐喝玉米糊,中餐啃粗面粉做的馍,晚餐吃用玉米粉压的钢丝面。战士每个月只有半斤植物油,吃的青菜里很少放油。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奋战了8个月,在一片荒滩卵石上建起了一座占地260亩,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有宿舍、马厩、礼堂、操场、靶场,有家属工厂和军人服务社的正规化营房,受到了中央军委、总参、总后及兰州军区的嘉奖。四一五团被树为全军“营建样板”。在这次修建营房中,四一五团有70%以上官兵的双手磨成了茧磨出了泡,他们开玩笑说:“我们步兵团成了‘泡兵’团。”但他们无怨无悔。   第三次修建营房是1988年。根据中央军委“要在5年内对作战部队营房进行一次全面整修”的指示,周美华所在的某集团军迅速成立营房建设领导小组,身为副军长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他,受命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这次营房建设要求生活设施、训练设施和科教文化设施配套,实现练兵模拟化、自动化。周美华从抓典型抓样板入手,将四一五团确定为高标准营房建设试点单位。他深入连、排,反复征求基层官兵意见,在经过了10余次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原有平房全部改建为楼房。为确保营房建设质量,他自始至终指导、监督团领导采取“公平、公正”的办法,向社会公开发包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他还多次深入施工现场,督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毫不留情地责令施工方限期返工。一年后,一座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营房修建成功。在这座营房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真正成了一个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军事基地。   四一五团营房改建成功后,周美华及时组织集团军各部队到四一五团观摩学习,全军很快掀起营房改建高潮,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了改建任务。在这次营房改建中,某集团军狠抓了“高速、优质、节约、安全”四个关键环节,不但杜绝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而且为国家节约资金1000佘万元。   三修营房,周美华成了我军“营建工作先进标兵”,多次受到总参、总后和兰州军区表彰,其经验在全军推广。   爱民河畔留深情   1985年12月,周美华奉命率部队由大西北开赴大西南边陲执行作战任务。部队行进至云南境内,驻扎在文山苗族瑶族自治州府文山城。   文山城四面环山,属云贵高原少有的山间盆地。盘龙江由北向南,在文山城拐了7道弯后,直奔国界而去。多少年来,盘龙江在文山城拐过的7道弯,一直都是文山城的“肠梗阻”,都是文山城几十万少数民族居民的心头大患。每到雨季,文山城水患肆虐,盘龙江两岸良田被淹房屋被毁。老百姓翘首企盼政府部门能为他们拉直河道,消除水患。文山州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州政府曾多次组织力量,规划改造盘龙江,但苦于资金短缺,改造计划也就一直束之高阁。周美华得知州政府的苦衷后,及时向某集团军军长钱树根和政委宫永丰请示,军党委决定,在部队上战场前,充分利用现有装备,抓紧时间抢修盘龙江。   12月16日,周美华率部队工程技术人员,与文山自治州党委、政府领导亲临盘龙江两岸视察,连夜制定突击抢修方案。第二天,在周美华的直接指挥下,5000余名官兵、100多台装备及100余辆卡车开进了盘龙江抢修工地。   作战部队官兵帮助老百姓抢修盘龙江的消息,一时传遍文山城。全域男女老少涌向工地,有送鸡蛋送甘蔗慰问战士的,有抬来竹筐扛来铁锹与战士们一起干的,当地的文艺演出队还送来了精彩的节目。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战士的号子声响彻云霄。在挥汗如雨的施工队伍中,人们不时看到一个身材并不高大,但特别结实有力的身影,一会儿在指挥施工检查施工质量,一会儿又捋起裤腿站在河床上,与战士们一起劳动。他就是这支施工部队的总指挥、某集团军副军长周美华。施工过程中,有一段河床淤泥太深,机械无法作业。周美华立马赶到现场,组织了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突击队。队员们脱掉外衣,仅穿一条裤衩,跳进齐腰深的淤泥里,一捧一捧地将淤泥清理掉。   在周美华的指挥下,经过40天的连续奋战,一条长12公里、宽40米、深2米,直穿文山城而过的新河道修建成功。竣工那天,州政府在河岸上树起了一块刻有“爱民河”3个大字的石碑,碑文里详细记载了周美华所在的某集团军指战员支援边疆建设的英雄事迹。居住在文山城里的苗族、瑶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居民,穿着各民族的节日盛装,敲着锣鼓,吹着芦笙,载歌载舞,在河道两岸欢庆了一天一夜。   鏖战968高地   968高地位于南疆老山前线南侧,地势高,工事坚固。敌人凭借地表的夜战防御系统和地下四通八达的坑道,负隅顽抗,不断侵袭我军阵地,严重威胁我边防军民生命财产安全。   1986年10月,周美华受命指挥十四集团军丙部拔除968高地,消灭侵袭敌人。接到命令后,周美华通过各种侦察手段发现,968高地防御工事比南疆前沿其他阵地的工事要坚固、复杂得多。在敌我阵地之间,有一条160余米宽的开阔地带,无法隐蔽,不利进攻。紧邻开阔地带,敌人设置了一道道蛇腹形铁丝网和三列桩铁丝网。铁丝网背后,敌人布置了一个宽达100余米,窄的地方也有五六十米的雷场。在最里端,敌人还挖了一条四五米宽的壕沟,里面密密麻麻地埋满了用桐油浸泡过的竹尖和三角铁钉。从正面强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周美华前后4次,利用早晨的浓雾和山头的自然屏障,率侦察人员抵近侦察,最近的一次距敌军阵地仅200来米。有一天凌晨4点多钟,周美华与守备团的一名副团长及侦察人员前往我阵地前沿,嘹望敌军活动情况。周美华走在最前面,一不留神,前脚碰到了我阵地战士为防御敌特工夜晚偷袭而布置的一个手榴弹群的总导火线,要不是紧随其后的副团长反应快,及时排除了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多次抵近侦察,周美华完全掌握了敌人的一举一动。每次侦察回来,他及时召集军、师、团、营、连、队(突击队)、班、组(战斗小组)八级指挥员,联合修订作战方案,在沙盘上模拟指挥进攻。为了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周美华还组织了一次实弹演习,摸索出了一整套防范措施。出征前夕,周美华亲手为突击队员们倒酒,为他们壮行,并亲自将他们送到进攻出发地域。队员们经过半个月时间的隐蔽作业,打通了一条通至敌军阵地的地下通道,好像在敌人的心脏插上了一把尖刀。   一切准备就绪。这一天上午9时,迷漫的大雾散去后,周美华一声令下,我军千余发榴弹炮、火箭炮、加农炮一齐射向敌军阵地,100余名突击队战士尤如神兵天降,“噌”地从地下冒了出来。只10余分钟时间,就攻上了968高地山顶。30分钟后,摧毁了高地表面的全部工事。1个小时,将敌军的地下工事夷为平地。这次战斗,我军以微小的伤亡歼敌300余人,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战斗结束后,周美华挥笔写下:   万炮齐怒吼,飞弹长空啸。   火箭连珠发,将士尤勇骁。   猛然攻击起,杀声震云霄。   鏖战云雾山,敌哭雄师笑。   从这一行行豪气冲天的诗句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共和国将军的刚毅和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