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刁钻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刁钻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实验中学 武明辉

“五元”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使得我们的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课堂开放之后,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遭遇到比以往加倍的学生意外问题的突然“袭击”。学生的思绪“信马由缰”,所说的与教师的教学构思常常风马牛不相及。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常常会因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否定性评价或者因缺乏临场机制而无法扭转课堂局面。如何应对课堂上学生的意外问题?这一看似很小但每天都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让许多教师深感困惑。

一、现状点击

点击一:手足无措、惶惶不安。

例:一位教师在执教《早发白帝城》一诗时,他想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来上课,于是他就让学生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江陵在什么地方?„„以上是五分钟内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那位老师根本没想到学生竟会提出这么多问题。有些问题他根本无法应付,而且关键是课堂教学的进展与他的设想风马牛不相及,于是,老师在课后哭了„„

思考:教师让学生发问,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结果令教师无从招架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哭了”,也许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渺小;也许是为自己这节课的设计失败而“流泪”。看来,现实的课堂中,教者只有充分地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把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现有的学习能力充分估计,才能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给学生较好的引导。

点击二:直接告知、越俎代庖。

例:某教师在执教《小镇的早晨》一课时,初读课文后,一位学生便发问:课文的第一段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段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恬静的”和“热闹的”不是互相矛盾吗?教师微微一愣,大概是始料未及。沉思片刻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并不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镇的早晨先是恬静的,然后又

热闹起来。懂了吗?学生似懂非懂地说:哦„„

思考: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例中,学生提的问题应该说很有水平。然而教师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赶快把答案“奉送”给了学生,把教学仅仅看成是一种“告诉”,殊不知学生表面上似乎弄懂了,而实际上还一知半解、糊里糊涂,这样的处理真是有些遗憾。如果教师这样评价:是呀,是不是真的互相矛盾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那么,课堂上将立刻涌动起学生稚嫩的好奇和探索!

点击三:回避问题、课后解决。

例:某教师执教《奇迹的名字叫父亲》一课,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叙事散文。学着学着,学生的情绪深深地被文章中的人物、情节所感染。一位学生有感而发:我不知道这里的父亲是爱孩子还是爱妻子?教师似乎没料到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于是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课后去思考一下。教学接着便转入另一个环节。 思考:如果有学生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回避问题、课后解决几乎成了教师挡住学生突然发问的不败盾牌,并被很多教师争相效仿并熟练使用。试想: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课后我们过问了没有?“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学生满怀激情提的问题(也许是百思而不得其解) ,难道就被我们这样“处理”掉吗?

点击四:盲目生成、放而失度。

例:某公开课,一教师执教《塞翁失马》一课,一开始就安排了让学生自由质疑的环节。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塞翁失的马是公的还是母的?这位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动态生成的理念,就立刻组织学生开始大加讨论。最终也没有讨论出所以然来,白白地浪费了一节课,整堂课教学任务的达成也化为乌有。

思考:许多教师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会到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于是开始盲目追求或者苛求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生成的场面,这样的即时“生成”,表面看似热热闹闹,却常会因缺乏目标,屡屡出现放而失度的局面,这是不可取的。

二、应对构想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在这种过程中,他们会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于是会提出许多让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面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上述应对策略真让人颇感遗憾。教师该怎样正确地应对呢?现就我个人的实践与思考作一整理,以求匡正。

策略一:充分预设,沉着接招。

何为“预设”?简而言之就是“预先的设定”、“预先设计”。如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是预设的产物。《教育大词典》中明确提出:高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因此,教学作为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需要教师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理性的、清晰的思考与安排。学生对文章的课题、中心句、教学重难点、含蓄处、空白处、意境深处等进行多元解读时,会产生哪些问题?会生成哪些情感体验?教师要进行预设,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思路。“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多进行些隐性设计、软设计,以便在学生意外问题出现时能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

策略二:让有价值的意外问题成为教学资源。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敏锐地捕捉住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把有价值的意外问题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课堂也将在随机推进中展现出一片诗意般的精彩!

策略三:迅速灵活地让无价值的问题思维归队。

一般而言,学生所提问题可以分为有效、无效、一般三类。面对后两类问题,教师应能迅速作出判断,聪明机智地让其回到教学的正常轨道上来。如果还是一味强调学生主体,一味地为生成而生成,那是一种对教学、对学生、对自己不负

责任的表现,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解。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但愿学生提出的每一个有价值的意外问题,在教师的巧妙和耐心引导下,都能成为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