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第一节地理说课稿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2级地理科学(2)班学号:170212117 蒋萌萌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第1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将按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四个环节去说课

1、 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本节内容作为区域地理的开篇,涉及内容广泛,为后面学习区域的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奠定基础。

从内容上看,本节介绍了区域的理念,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从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方面向我们解释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从教材所处地位看,本节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区别,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将所学知识综合整理融会贯通,为后面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解释区域的含义;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分析比较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通过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解释区域的含义;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解释区域含义,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特征。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让学生自主讨论、比较、归纳他们之间的区域差异以及对由此带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形成综合分析的思维,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2、学情分析

我从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来分析当下学情。高二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对区域定位和区域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且学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对本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有一定了解但本节知识点较多,较复杂,学生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运用。学生对松嫩平原不了解,识记会出现困难。因此需要老师多提问、多启发,帮助学生实际理解。高二年级的学生身心日渐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兴趣较浓、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较强,但由于心理原因,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设计。通过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地理学科特点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地图法及启发法引导学生思考,得出问题结

论。通过问题教学法集中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多动脑思考。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递知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通过讨论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学法指导。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应该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积极讨论,加强交流,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整合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 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本节课我将从新课导入——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四个方面来完成教学。

第一, 新课导入。首先创设情境,以常见的几句谚语:南米北面、南船北

马等吸引学生注意,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区域发展。然后通过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中国气温分布图》《中国干湿分布图》等图片,让学生思考讨论: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特征,引入区域的概念,向学生讲解区域及区域的特征。最后通过一组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景观图引入本节课的中心——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 新课研习。让学生分别观察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气

候、土壤、矿产的图片,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矿产方面有什么不同,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既加深了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了自我提升,又有利于学生记忆新知识。除了上述自然差异之外,由前面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人类活动的变化,同样,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人类活动差异是怎样的?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图片的展示以及言语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研习等途径学习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接下来,让学生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 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老师给予适当点拨。通过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问题的同时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学生自学及教师的点拨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逐步到位。

第三, 课堂小结。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前面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结构框架式

的回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第四, 巩固训练。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提出课后

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课下翻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完成,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同时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